導航:首頁 > 脊柱 > 脊柱放電

脊柱放電

發布時間:2020-09-15 22:27:45

1、皮卡丘用的是直流電還是交流電

皮卡丘發電原理為直流,輸出亦為直流。發電和輸出間有提高電壓的機制,視乎升壓原理,可能用到交流電。
從結果看:
動畫中,十萬伏特作用於人體時僅僅表現為焦黑電擊傷,並沒有出現交流電頻率干擾神經系統和心肌所帶來的致死性器官失常,如心臟驟停等(不然火箭隊得死多少次了)。故皮卡丘輸出為直流電。
從原理看:
在現實的生物界里,發電其實是特化的肌肉細胞,利用化學能移動細胞內的離子形成電勢差,有點類似於神經細胞傳遞電脈沖信號的原理。通常一個細胞可以產生 50~150 毫伏的電壓。細胞可以被視為一個個可充電小電池。
以電鰻為例,電鰻的身體長度的 2/3 被這種放電器官塞滿。發育期身體越長越長時,最大電壓也隨之上升。這從側面可以證明其是直流電池串聯的。
這種放電原理可以直觀地看出,需要有充電的過程才能放電。電鰻連續放電後電壓會迅速減弱,短時休息後電壓恢復正常,這和皮卡丘在動畫中放電前蓄力、過度使用技能後疲勞的表現相似。
鑒於皮卡丘的食譜在動畫中僅表現為吃蘋果,沒有大量攝入鐵質或者磁化物的表現,缺少產生交流電的磁性。同時旋轉磁場得到交流電的話,並不會有這種迅速短時放電的特徵,因為旋轉會有慣性嘛,轉起來停下來都不容易。我們基本可以排除皮卡丘發電是交流電的可能。
這種串聯機制中,電壓與長度直接相關。發出 10w 伏特電壓,需要 100000/0.15=666667 個細胞串聯。假設細胞大小 10 微米,發電器官長度約為 666667*10^-5=6.67m,大大超出皮卡丘的身長。且神經系統很難控制如此多的發電細胞同時張開離子通道釋放電壓(想想特斯拉汽車的電池管理難度吧)。所以皮卡丘必然有一個直流升壓系統。直流升壓原理不贅述,大抵會將直流電用振盪電路轉換為交流電再升壓,最後整流為直流。皮卡丘放電時兩頰出現的電火花,表明其雙頰很可能是振盪電路的電容所在。而振盪電路的電感可能由分布在頭部神經纖維構成:神經纖維電阻低,位置靠近電容,且可以有類似面神經的神經由大腦直接控制升壓幅度。
由此我們可以想像皮卡丘的放電器官很可能是從耳朵一直延伸到尾部的,沿脊柱分布,最大化發電器的長度。同時在頭部串聯入升壓電路,直接由大腦控制電壓。耳朵和尾部的形狀也相當適合尖端放電。從耳朵到尾巴的迴路自然地位於身體背面,與腳部絕緣,不會因為接地而失去電壓。可靈活轉向的耳朵和尾巴可以指向目標擊穿空氣形成離子通道,以達到使用十萬伏特或者落雷這種的指向性高壓技能,而不用像雷電獸那樣必須使用雷電拳這種接觸性電擊技能。
來自知乎

2、脊椎壓迫神經目前雙手發麻身體有放電的狀況雙腳無法正常行走

你這種情況和頸椎神經受壓有關系,建議做CT明確壓迫情況,看能否考慮手術治療

3、我最近一個月總愛緊張,一緊張後背脊椎就疼遊走性的疼,我總想自己是不是生什麼大病了,還有我還出現右耳

建議去醫院檢查一下吧!可能跟天氣,季節的問題

4、怎麼調理大腦異常放電?

癲癇的治療方法 癲癇的治療主要有兩種方法:一是葯物治療,二是外科治療。 葯物治療是首選的治療方法。癲癇是一種慢性病,因此,葯物治療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立竿見影。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不同的發作類型和病因,選准葯物,確定最佳劑量,堅持長期、規則用葯,不能病情稍好就中斷用葯,也不能三天用這種葯,兩天用那種葯。這樣不僅療效不佳,而且會使病症更加嚴重,只有在病情完全控制3年以上才可以慢慢減量,逐步停葯。國內外大量的研究證明,如果接受正規的抗癲癇葯物治療,80%的患者可以得到有效地控制。另有20%左右患者由於持續存在的病因,使用抗癲癇葯物難以完全控制癲癇發作,此類病人稱為難治性(頑固性)癲癇。我國目前有難治性癲癇病人近200萬,其中多數可通過外科治療控制癲癇發作或達到治癒的目的。 癲癇治療的誤區 1.中葯副作用小 中葯只能起調理作用,不能控制癲癇發作;國內大多數抗癲癇中葯均含有西葯成分,且往往劑量過大,短期會有效,但長期副作用大,由於劑量不穩定,很多癲癇最終不能控制,轉變為難治性癲癇。 2.手術可以根治癲癇 目前沒有一種方法可以徹底根治癲癇,雖然部分病人通過切除致癇病灶可以控制癲癇發作或徹底不發作,但並不意味手術是根治的方法。 3.癲癇是不治之症 只要經正規葯物治療,80%的癲癇可得到有效控制,另外的難治性癲癇部分可以手術治療,並且大多數人可以正常工作學習。 癲癇病的手術治療 手術根除致癇部位治療癲癇病已有五十多年的歷史。隨著手術新技巧和新的術前致癇部位精確定位技術的出現,越來越多的癲癇病人接受手術治療,而且成功率有了質的飛躍。手術可應用於任何年齡的病患人群,但並不是所有的癲癇患者、所有的無法葯物控制性癲癇病患者都適合手術治療。 從某種意義上講,癲癇手術並不能完全保障病人術後再無癲癇發作,或無須再服抗癇葯物加以控制。不過,大多數接受癲癇手術的病人術後在某種程度上均有好轉,且許多病人停止癲癇發作。 由於癲癇是神經元異常放電所引起的,通過檢查,我們能夠確定癲癇病灶的位置,然後把病灶切除,便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除了這個方法以外,還可以切斷癲癇放電的傳播途徑。還可以降低大腦皮層的興奮性。 哪些情況可以進行外科治療 1、顱內病變引起的癲癇,如腫瘤、血管畸形,把腫瘤或血管畸形切除後,癲癇可能就會好轉;2、癲癇發作屬於進展性的,即發作頻率越來越高,每次發作的時間越來越長,程度越來越嚴重,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3、經系統正規的葯物治療2年以上仍無明顯緩解,甚至越來越重;4、患者無嚴重的的全身性疾病,能耐受手術,無手術禁忌症,如心臟病和其它全身性疾病。 手術前病人與醫生必須就手術的利與弊進行十分嚴謹的推敲,手術前一系列必備的檢查、診斷是不可或缺的。它對准確致癇灶定位、確定手術方案是十分必要且關鍵的。 手術治療癲癇的效果關鍵在於術前對癲癇的評估、對癲癇灶的精確定位和手術方案的制定。癲癇手術的可分為三個關鍵步驟: 1. 手術前癲癇灶的精確定位 目前,高新技術的發展已解決了這方面的難題。 最新的技術在於利用128或256導腦電圖結合MRI/CT的三維圖象重建軟體及腦皮層地形圖技術對癲癇病灶精確定位,將不可視的癲癇病灶轉化為可視的立體的癲癇灶位置圖象,可大大提高定位的准確度。全數字化癲癇病灶術前、術中定位及術後治療評估網路系統的優勢在於, 一是定位精確;二是可24小時不間斷進行動態腦電監測,不會漏掉任何一次極微小的發作信號;三是腦電信號與數字圖像同步同屏採集、分析;四是全數字化的前置放大器,具有高抗干擾能力;五是三維圖像融合及偶極子定位系統可將腦電圖與CT/MRI融合,消除顱骨對頭皮腦電圖的影響,定位直觀、精確;六是強大的網路傳輸與聯網分析能力,可進行術中遠程會診。 輔助PET-CT、埋藏電極等多項技術可確定癲癇病灶。 2. 手術中皮層和深部電極再掃描 在明確癲癇病灶後就可進行手術,在術中再應用腦電皮層和深部電極在大腦進行地毯式掃描,標記癲癇放電部位,確定雷區,以防遺漏。 3. 微創手術切除病灶或阻斷癲癇放電 外科醫生可根據標記的雷區排雷,在顯微鏡下切除病灶或阻斷傳導,確保在對大腦損傷程度最小的情況下切除癲癇灶。 手術方法歸納為三大類型:切除(根除)腦部致癇部位組織、阻斷癲癇發作向外傳導的神經通絡、特殊類型手術。主要的方法有病灶切除術、前顳葉切除術、海馬切除術、大腦半球切除術、胼胝體切斷術、多重軟膜下橫切術、小腦刺激術、杏仁核毀損術、迷走神經刺激術等。經過長期的手術治療觀察發現,單純的病灶切除或病灶切除聯合其它手術是癲癇治療的最佳方案。 我們每年要完成了近百例難治性癲癇的手術,對應用新技術進行癲癇手術治療的效果做了總結分析,90%以上的患者均獲得較好的效果,75%左右的病人可停止癲癇發作或很少發作。 相信該技術開展會為更多的癲癇病人帶來希望.。 難治性癲癇手術後用葯問題 癲癇俗稱「羊角風」,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慢性腦功能障礙綜合征,癲癇的患病率在我國約6-7‰左右。癲癇病人在我國約900萬,活動性癲癇約600餘萬人。其中80%左右的患者經正規的內科治療後,癲癇發作可得到控制或緩解,其餘20%的患者屬難治性癲癇,需要外科干預。 現代癲癇外科治療的方法主要是在利用高科技手段對致癇灶進行精確定位,手術切除引起頑固性癲癇的病因如腦腫瘤、血管畸形等病變和異常放電病灶,阻斷神經細胞異常放電的傳導途徑以達到根除或減少癲癇發作的目的的。通過外科治療,70-90%以上的難治性癲癇可望不發作或很少發作。 然而,在外科治療後癲癇患者仍須服葯二年以上,一是因為癲癇長時間反復發作,異常放電比較彌散,切除原發灶後,其他部位仍可能有異常放電;二是外科治療後,腦功能暫時失平衡,在手術後一段時間,是癲癇發作的高發期,發作可能會頻繁,需要葯物控制,以後會慢慢平穩。在服葯二年後,如無發作,可緩慢減葯至停止服葯。 常用的抗癲癇葯有苯妥英鈉、苯巴比妥、卡馬西平、丙戊酸鈉等。其應用應根據發作類型而由醫生選定葯物,患者不可自行用葯,以免產生不良後果。這些葯物長期應用均可產生一定的毒副作用,但在不同制劑可改善療效和減輕毒副作用,如得理多,其引起皮疹的副作用較普通卡馬西平片明顯減少,而控制癲癇發作的效果明顯提高。 近年來又有一些新葯應用於臨床如奧卡西平,拉莫三嗪 ,妥泰等,這些葯物雖然有許多優點,抗發作譜廣,安全性高,不良反應少,至於長期療效,遠期毒、副反應,仍需要進一步觀察。但是,新抗癲癇葯物與理想抗癲癇葯物,仍相距很遠。 在癲癇手術後用葯方面應該注意以下幾點:⑴選用葯物以手術前用葯為基準, 選用常用而安全性葯物,如術前葯物過多、葯量過大,在保持術前用量一段時間內無癲癇發作,可在醫生指導下減葯或減量,盡可能減少抗癲癇葯的毒、副作用。⑵如術後有發作,在單一葯物無效時,可聯合用葯,應注意葯物間協同或拮抗作用。⑶ 應堅持長期、規則地服葯,一般服用抗癲癇葯至少2年。完全控制後仍再服2年,在醫生指導下逐漸減量。⑷ 增減葯物劑量或更換葯物應逐漸進行,不能突然停葯,應在醫師指導下進行。⑸ 安全性:應監測血葯濃度,使其維持在安全有效的濃度范圍,即可控制癲癇發作,又可盡量避免毒副作用。 癲癇手術後要注意的問題 癲癇患者術後並不意味癲癇發作完全終止,在術後3個月左右仍是一個高發期,仍會有癲癇發作,主要是因為手術後腦水腫、手術刺激、大腦電生理紊亂、葯物濃度不穩定等因素;手術後應注意: 1. 合理規范用葯;至少2年以上,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2. 注意飲食等,不要飲用含咖啡的飲料,濃茶、煙酒等應戒除。 3. 生活規律,避免過度勞累,避免刺激。 4. 少看電視、游戲、電腦 等, 光刺激是誘發癲癇的重要因素之一,長時間看電視、打游戲、玩電腦等均可誘發癲癇;戒除這些因素可明顯減少癲癇發作。 否則,治療會事倍功半。 專家簡介 王桂松,醫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神經外科、上海仁濟醫院癲癇外科診療中心副主任醫師,上海市健康教育協會腦健康專家指導中心總幹事、腦健康教育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WHO上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合作中心偏頭痛健康教育基地專家組副組長,中國抗癲癇協會會員。善於處理神經外科各種常見病及疑難病,並擅長顯微外科技術進行顱內腫瘤、腦血管病、頸椎及脊柱等各種手術,長期從事帕金森病、癲癇、葯物成癮等的臨床和科研工作,擅長帕金森氏病、癲癇、葯物成癮等的外科治療。

5、腿疼怎麼回事

6、我得腰椎間盤突出影響神經,導致腿部肌肉萎縮 感覺就像放電一樣,麻麻的,而且容易精神疲勞(就是一想到什

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是常見病,絕大部分不需要葯物或手術治療,找個正骨大夫,他們手法專治這類病,不再壓迫神經,相應的症狀自然就消失了,就是治的時候會有點皮肉痛,休息一下就好,治療時間通常不超過十分鍾

7、每天早上起來第一下都站不起來,再站一次就起來了,腰疼啊。有時感覺走路時會像放電一樣突然疼一下。做了

腰疼原因大致分為以下五種。
腰疼原因之一:由於脊柱骨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的疾患所引起。如腰肌勞損、肌纖維織炎,以及由挫傷、扭傷所引起的局部損傷、出血、水腫、粘連和肌肉痙攣等。
腰疼原因之二:由於脊椎病變引起。如類風濕性脊椎炎、骨質增生症、結核性脊椎炎、脊椎外傷及腰椎間盤突出等。
腰疼原因之三:由於脊髓和脊椎神經疾患引起。如脊髓壓迫症、急性脊髓炎、神經根炎、脊髓腫瘤等所引起的腰疼。
腰疼原因之四:由於內臟器官疾患所引起。如腎炎、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結石、膽囊炎、膽囊結石、胰腺炎、胃及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前列腺炎、子宮內膜炎、附件炎及盆腔炎等,腫瘤也可引起腰骶部疼疼,女性病人往往同時伴有相應的婦科癥候。
腰疼原因之五:由於精神因素所引起。如癔病患者也可能以腰病為主訴,但並無客觀體征,或客觀檢查與主觀敘述不能以生理解剖及病理知識來解釋,這種腰疼常為癔病的一種表現。

與脊柱放電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