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是農村貧困戶,14歲查出來脊柱側彎沒有錢治療,現在26了,新農合可以報多少,求告知,謝謝了。
門診新農合報銷比例:
1、村衛生室及村中心衛生室就診報銷60%,每次就診處方葯費限額10元,衛生院醫生臨時補液處方葯費限額50元。
新農合報銷比例
2、鎮衛生院就診報銷40%,每次就診各項檢查費及手術費限額50元,處方葯費限額100元。
3、二級醫院就診報銷30%,每次就診各項檢查費及手術費限額50元,處方葯費限額200元。
4、三級醫院就診報銷20%,每次就診各項檢查費及手術費限額50元,處方葯費限額200元。
5、中葯發票附上處方每貼限額1元;鎮級合作醫療門診補償年限額5000元。
住院補償新農合報銷比例:
1、葯費:輔助檢查:心腦電圖、X光透視、拍片、化驗、理療、針灸、CT、核磁共振等各項檢查費限額200元;手術費(參照國家標准,超過1000元的按1000元報銷)。
新農合報銷比例怎麼計算
2、60周歲以上老人在興塔鎮衛生院住院,治療費和護理費每天補償10元,限額200元。
3、報銷比例:鎮衛生院報銷60%;二級醫院報銷40%;三級醫院報銷30%。
大病新農合報銷比例:
1、凡參加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的住院病人一次性或全年累計應報醫療費超過5000元以上分段補償,即5001-10000元補償65%,10001-18000元補償70%。
2、鎮級合作醫療住院及尿毒症門診血透、腫瘤門診放療和化療補償年限額1.1萬元。
2、椎骨之間的連接結構有哪些
椎骨 椎骨共24個,可分為頸椎(7個)、胸椎(12個)和腰椎(5個)。它們都具有類似的形態和功能,但又有各自的特殊之處。
椎骨的一般形態
一般椎骨都有一個椎體和一個椎弓,椎弓上有七個突。
椎體約呈短圓柱狀,內部為骨松質,外為薄層骨密。上、下椎體以軟骨連成柱狀,支持體重。椎弓在椎體後方,與椎體相連的部分叫椎弓根,稍細,上下各有一切跡,下切跡較明顯。相鄰椎骨之間在椎弓根處形成椎間孔。椎弓的後部呈板狀,叫椎板。左右椎板相連形成完整的椎弓。椎體和椎弓共同圍成椎孔,24個椎骨的椎孔連成貫穿脊柱的椎管以容納保護脊髓。椎弓上有七個突:向後方伸出的一個叫棘突,多數可在背部正中線摸到;左右各伸出一個橫突,棘突和橫突都有韌帶和肌肉附著;椎弓上下各有一對突起,叫上、下關節突s,相鄰椎骨的上、下關節突相對,以關節面組成關節。
頸、胸、腰椎的主要特徵
⑴頸椎(如圖:頸椎上面、第7頸椎上面),共7個,第1、2頸椎屬特殊椎骨,將單獨介紹。一般頸椎的椎體較小,近似長方形,其上面的左右兩端上翹,與上位椎骨椎體側緣構成關節,有病變時可致椎間孔狹窄壓迫脊神經,產生症狀。頸椎椎孔較大。橫突生有橫突孔,是頸椎最顯著的特點。橫突孔內有椎動、靜脈走行。橫突末端可分前後兩個結節,特別是第六頸椎,前結節肥大,又叫頸動脈結節,頸總動脈在其前方經過。頸椎關節突不明顯,關節面近於水平位。頸椎棘突一般短而平,末端分叉。第7頸椎棘突不分叉且特長,在頸部皮下,容易捫到,故又名隆椎。
⑵胸椎(如圖:胸椎上面、胸椎側面)共12個。從上向下椎體逐漸增大,橫截面近三角形。椎體的後外側上下緣處有與肋骨頭相接的半關節面叫肋凹。橫突的前面也有橫突肋凹,與肋結節形成關節。棘突長,伸向後下方,鄰位椎骨的棘突依次掩疊。呈瓦楞狀排列。關節突明顯,其關節面位於冠狀方向。
第1胸椎體的肋凹有一個圓形的全肋凹和一個半圓形的下肋凹;第10胸椎只有一個上肋凹;第11、12胸椎各有一個全肋凹,橫突無肋凹。
⑶腰椎(如圖:腰椎上面、腰椎側面)共5個。椎體大,約呈蠶豆形。椎孔大。棘突為板狀,位於矢狀方向平伸向後。上、下關節突的關節面近矢狀方向。
特殊椎骨
⑴寰椎atlas(如圖:寰椎上面、寰椎下面)是第1頸椎,呈環形。分前弓、後弓和左右側塊。前弓較短,內面有關節面叫齒突凹。側塊上面有橢圓形關節凹,與枕骨髁構成環枕關節,下有圓形關節面與第2頸椎連接。上關節凹後方有椎動脈溝,椎動脈出橫突孔經此溝而入枕骨大孔。後弓長,中點略向後方突起,叫做後結節。環椎無椎體、棘突和關節突。
⑵樞椎axis(如圖)為第2頸椎。椎體上方有齒突,與環椎齒突凹形成關節。在發生學上齒突來自第1頸椎椎體。樞椎其餘形態同一般頸椎。
椎骨的常見變異
椎骨在動物進化(種系發生)和個體發育過程中,都經過由間充質至軟骨,再由軟骨骨化的階段。脊柱的分段也是逐漸由魚類只分軀干椎和尾椎的階段到陸生動物分化出頸、胸、腰、骶、尾5段的過程;人類出生前脊柱只有一個向後凸彎的彎曲,出生後隨著抬頭和坐立姿勢的發展,才相繼出現向前凸彎的頸曲和腰曲。
在脊柱各段落之間的椎骨形態變化,是逐漸過渡的。在過渡處常發生變異,如腰椎和骶骨的節數可互有增減,形成腰椎骶化或骶椎腰化,這類變異可導致慢性腰痛。
椎骨的骨化可因某些因素的影響而造成畸形,如椎弓由左右各一骨化點骨化,最後在正中線癒合而形成,但於腰下部和骶部,常見兩側椎弓骨化點不癒合,造成椎管後壁裂縫或敞開,僅由軟組織覆蓋,這種異常叫脊柱裂,嚴重者有腦膜膨出甚至神經功能障礙。
3、人體脊柱標識L、C、T、S分別代表什麼?
C代表頸椎,T代表胸椎,L代表腰椎,S代表骶椎。
人類脊柱由33塊椎骨(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骶骨、尾骨共9塊)借韌帶、關節及椎間盤連接而成。脊柱上端承托顱骨,下聯髖骨,中附肋骨,並作為胸廓、腹腔和盆腔的後壁。脊柱具有支持軀干、保護內臟、保護脊髓和進行運動的功能。脊柱內部自上而下形成一條縱行的脊管,內有脊髓(註:脊柱不等於脊椎或脊椎骨,脊柱是由N塊脊椎組成的)
結構
脊柱由26塊脊椎骨合成,即24塊椎骨(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骶骨1塊、尾骨1塊,由於骶骨系由5塊,尾骨由4塊組成,正常脊柱也可以由33塊組成。(如圖:脊柱側面||脊柱後面)
這樣眾多的脊椎骨,由於周圍有堅強的韌帶 相連系,能維持相當穩定,又因彼此之間有椎骨間關節相連,具有相當程度的活動,每個椎骨的活動范圍雖然很少,但如全部一起活動,范圍就增加很多。
脊柱的前面由椎體堆積而成,其前與胸腹內臟鄰近,非但保護臟器本身,同時尚保護至臟器的神經、血管,其間僅隔有一層較薄的疏鬆組織。椎體破壞時,在頸部,膿液可聚集於咽後,或沿頸部下降至鎖骨下窩,亦可沿臂叢至腋窩;在胸部可沿肋間神經至胸壁,亦可波及縱隔;在腰部可沿腰大肌筋膜下降,形成腰大肌膿腫,可流注至腹股溝下方,亦可繞過股骨小轉子至臀部。
脊柱的後面由各椎骨的椎弓、椎板、橫突及棘突組成。彼此借韌帶互相聯系,其淺面僅覆蓋肌肉,比較接近體表,易於捫觸。脊柱後部的病變易穿破皮膚。
在脊柱前後兩面之間為椎管,內藏脊髓,其周圍骨性結構如椎體、椎弓、椎板,因骨折或其他病變而侵入椎管時,即可引起脊髓壓迫症,甚至僅小量出血及肉芽組織即可引起截癱。
4、做仰卧起坐脊柱疼
一般來說主要的是由於姿勢不對造成的。很多人在做仰卧起坐的時候,不管是直腿的還是屈膝90度來完成的。我們都要求將自己背部,尤其是下背部也就是自己的腰部完全的壓在地板上。但是很多人在訓練的時候都會出現腰椎的位置是有一個空隙的,這個空隙就會造成你在發力向上的時候過多的力量作用在腰椎的位置上,從而出現下背部肌肉的酸疼情況出現。你在訓練的時候可以檢查一下自己的腰椎的位置是不是完全下壓了。
第二個情況就是發力不對。很多人在訓練的時候都是讓自己的整個背部直板一樣的直接上抬。這個時候其實腹部發力比較少,更多的是髂腰肌的發力。而過多的髂腰肌的發力就會導致肌肉的酸疼,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腰疼。
最後建議,訓練完一定要有足夠的伸展
5、手麻怎麼樣才能徹底好,脊椎的生理曲度變直醫生說可能是壓迫的,到底怎麼能好啊我才20歲,我不想一直這
刁文鯧:脊椎的分段是逐漸由魚類只分軀干椎和尾椎的二段到陸生動物之後才分化出頸、胸、腰、骶、尾5段的過程;人類出生前脊椎只有一個向後凸的彎曲,出生後隨著抬頭、坐立姿勢的發展和直立行走,才相繼出現向前凸彎的頸曲和腰曲,因此導致了人類脊椎病變無法迴避的「三個百分之百」。「椎間盤蛻化變矮為100%」「脊椎關節錯位為100%」「人類患脊椎病為100%」 但人類脊椎病變並不是無法治療的,而且還可以預防、並可延緩蛻化期。目前人類有85%以上的疾病源於脊椎力學失衡。一個椎體關節錯位,可導致一段椎曲改變;一段椎曲改變,可導致整個脊椎變形;只有人體脊椎相對平衡了,督脈、脊髓生物信息磁場各波段才會平衡,五臟六腑才能和諧。
6、人體一共有多少脊椎骨
人體一共有33塊脊椎骨。
椎骨(vertebrae)又稱脊柱骨(backbone),有33塊,根據它們在人體的位置可分為7塊頸椎,12塊胸椎,5塊腰椎,5塊骶椎和4塊尾椎。在成年人5塊骶椎癒合成一塊骶骨,4塊尾椎癒合成一塊尾骨。
根據所在部位不同,椎骨又分頸椎骨,特點是椎體小,椎孔為三角形,棘突短,橫突中央有孔等:胸椎骨,較頸椎大,較腰椎小,其特點是椎體象心形,兩側有關節面接肋骨頭,椎孔較小,棘突長而多斜下,橫突斜向後外側等。
脊椎骨分型
腰椎骨較大,特點是椎體兩側無關節面,橫突向外側,沒有橫突孔及關節面等;骶骨是由五節骶椎骨合成,特點是底向上前與未節腰椎合成骶骨岬,分前、後及外側面。五塊骶椎的分界線為橫嵴,嵴的兩端叫骶前孔,後面正中線有縱嵴,是骶棘脊突聯合而成。
嵴外側有孔叫骶後孔,第五骶椎向尾側伸出兩突起叫骶骨角,接尾骨之尾骨角;尾骨是由四至五節尾椎聯合成的,其特點是沒有椎弓、棘突和椎孔,尾骨角接骶骨。
7、骨科脊柱特殊x線檢查體位
【中山一院脊柱側彎中心解答】站立位正側面全脊柱X光片,拍片前請咨詢是否能拍符合條件的,不要分段拍
8、人體脊柱的分段方法和表示的方法?
第七頸錐棘突特別長,胸骨角平面平對第四胸椎,頸胸腰骶分別用英文字母表示為 C T L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