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柱 > 脊柱小知識

脊柱小知識

發布時間:2020-09-13 14:53:13

1、體育小知識

1、鍛煉時間:

每天進行20-60分鍾的鍛煉效果最好.一般鍛煉的原則:強度小,鍛煉時間要長;強度大,則鍛煉的時間要短些.鍛煉時間可以安排在早晨起床後,也可以放在下午16:00左右。

2、鍛煉次數:

每周以鍛煉3---5次為宜,不能少於3次,間隔不超過3天。每日是否要進行體育鍛煉,每次鍛煉時間的長短、運動負荷的大小,可根據個人的鍛煉習慣、鍛煉經歷等因素而定,一般鍛煉後以次日不感到疲勞為宜。

3、注意事項:

1、天氣不好,身體過於疲勞,或患病期間,應暫停進行體育鍛煉。

2、體育小常識

劇烈運動時和運動後不可大量飲水
劇烈運動時,體內鹽分隨大量的汗液排出體外,飲水過多會使血液的滲透壓降低,破壞體內水鹽代謝平衡,影響人體正常生理功能,甚至還會發生肌肉痙攣現象。由於運動時,需要增加心跳、呼吸的頻率來增加血液和氧氣,以滿足運動需要。而大量飲水會使胃部膨脹充盈,妨礙膈肌活動,影響呼吸;血液的循環流量增加,加重了心臟負擔,不僅不利於運動,還會傷害心臟。
此外,大量飲水會使胃酸濃度降低,影響食物消化。長期大運動後飲水容易得胃病。
以下是幾個不宜運動的時間:
進餐後 進餐後需要較多的血液流到胃腸道,幫助食物消化與養分吸收,如果這時參加運動就會造成血液流向四肢,妨礙胃腸的消化,時間一長就會導致疾病。體弱者進餐後血壓還會降低,稱為餐後低血壓,外出活動容易跌倒。長期餐後運動容易得盲腸炎。
擇地:在不適當的地點運動會帶來傷害
由於運動的基本功能是通過呼吸從外界攝入大量新鮮氧氣,以滿足健康的需求,故運動前一定要選擇好地點,以平坦開闊,空氣新鮮的公園、河灘、體育場等處最佳。
不要在情緒不好的時候運動
運動不僅是身體的鍛煉,也是心理的鍛煉。當你生氣、悲傷時,不要到運動場上去發泄。運動醫學專家的解釋是:人的情緒直接影響著身體的生理機能,而情緒的變化又產生於大腦深部,並擴散到全身,在心臟及其他器官上留下痕跡,這種痕跡將影響人體機能的健康。
選擇最佳運動量
選擇最佳運動量的方法很多:例如指數評定法、心率評定法、庫珀評定法、菲克斯評定法、疲勞評定法、簡便評定法、階段評定法等等。由於每一個人的實際情況千差萬別,安靜心率相差15—30%,甚至更多,所以選擇最佳運動量應根據自己的年齡、性別、職業特點、體力狀況、健康水平、體育基礎、生活環境、目的任務等不同情況來決定。為了使大家學會選擇最佳運動量的方法,現將世界一些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方法(計算公式)簡介於後:通常我們選擇最簡單的心率測定法(靶心率測定)靶心率=(220—年齡)×(70%—85%)。如20歲的靶心率是140—170(次/min)。來參考運動量的大小。
整理運動的好處
整理活動,是指在體育鍛煉後,所採用的一系列放鬆練習和運動後按摩等恢復手段,目的是消除疲勞,恢復體能,提高鍛煉效果。
整理活動可以使緊張的肌肉得到放鬆。在運動中,肌肉毛細血管大量開放,肌肉高度緊張。如果激烈運動後立即靜止不動,肌肉內淤積的血液就不能及時流回心臟,肌肉僵硬,疲勞不易消除。相反,運動後做一些整理活動,使運動慢慢緩和下來,或通過按摩擠壓肌肉和穴位,就可以使肌肉得到充分的放鬆和休息。
運動後營養的補充與恢復
運動員經常是每天都要訓練,接近比賽時甚至一天訓練兩次,參加比賽也經常需要一天連續出賽兩三次,包括預賽、准決賽、和決賽,例如田徑和游泳,或是在短短數天中每天連續出賽,例如籃球,這時運動後的營養補充就變得非常重要,對於下次練習的成效或是比賽的結果有絕對的影響。對運動員而言,運動後的恢復不應該是順其自然,而應該是主動積極的補充運動所消耗的能量和營養,為緊接而來的比賽或訓練做好准備。
運動後的營養補充著重於三方面:
1.補充因流汗而損失的水份和電解質
2.補充運動中消耗的肝醣(glycogen)
3.修復受傷的肌肉和組織
電解質的補充
汗液中主要的電解質是鈉和氯離子,還有少量的鉀和鈣。除了非常長時間的運動,例如鐵人三項,或是在酷熱的天氣下連續劇烈運動數小時以上,大部分的運動員只會流失體內非常小部份的電解質,體內儲存的電解質會自動的釋放到血液中,維持電解質的恆定。因此在運動後不需要特別補充電解質。對於前述的例外情形,可以在運動後以稀釋的鹽水,或是運動飲料補充水份和電解質。
常見運動損傷及應急處理方式
運動損傷多見於年輕人群,他們熱愛運動,積極參與各項體育活動,但常常因缺乏一定的運動訓練衛生知識和出現運動損傷後的應急措施,而對傷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嚴重者甚至導致終身遺憾。
一、 擦傷 --- 即皮膚的表皮擦傷。如擦傷部位較淺,只需塗紅葯水即可;如擦傷創面較臟或有滲血時,應用生理鹽水清創後再塗上紅葯水或紫葯水。
二、 肌肉拉傷 --- 指肌纖維撕裂而致的損傷。主要由於運動過度或熱身不足造成,可根據疼痛程度知道受傷的輕重,一旦出現痛感應立即停止運動,並在痛點敷上冰塊或冷毛巾,保持30分鍾,以使小血管收縮,減少局部充血、水腫。切忌搓揉及熱敷。
三、 挫傷 --- 由於身體局部受到鈍器打擊而引起的組織損傷。輕度損傷不需特殊處理,經冷敷處理24小時後可用活血化瘀叮劑,局部可用傷濕止痛膏貼上,在傷後第一天予以冷敷,第二天熱敷。約一周後可吸收消失。較重的挫傷可用雲南白葯加白酒調敷傷處並包紮,隔日換葯一次,每日2-3次,加理療。
四、 扭傷 --- 由於關節部位突然過猛扭轉,擰扭了附在關節外面的韌帶肌腱所致。多發生在踝節、膝關節、腕關節及腰部,不同部位的扭傷,其治療方法也不同。
1、 急性腰扭傷可讓患者仰卧在墊得較厚的木床上,腰下墊一個枕頭,先冷敷,後熱敷。
2、 關節扭傷踝關節、膝關節、腕關節扭傷時,將扭傷部位墊高,先冷敷2-3天後再熱敷。如扭傷部位腫脹、皮膚青紫和疼痛,可用陳醋半斤燉熱後用毛巾蘸敷傷處,每天2-3次,每次10分鍾。
五、 脫臼 --- 即關節脫位。一旦發生脫臼,應囑病人保持安靜、不要活動,更不可揉搓脫臼部位。如脫臼部位在肩部,可把患者肘部彎成直角,再用三角巾把前臂和肘部托起,掛在頸上,再用一條寬頻纏過腦部,在對側腦作結。如脫臼部位在髖部,則應立即讓病人躺在軟卧上送往醫院。
六、 骨折 --- 常見骨折分為兩種,一種是皮膚不破,沒有傷口,斷骨不與外界相通,稱為閉合性骨折;另一種是骨頭的尖端穿過皮膚,有傷口與外界相通,稱為開放性骨折。對開放性骨折,不可用手回納,以免引起骨髓炎,應用消毒紗布對傷口作初步包紮、止血後,再用平木板固定送醫院處理。骨折後肢體不穩定,容易移動,會加重損傷和劇烈疼痛,可找木板、塑料板等將肢體骨折部位的上下兩個關節固定起來。如一時找不到外固定的材料,骨折在上肢者,可屈曲肘關節固定於軀幹上;骨折在下肢者,可伸直腿足,固定於對側的肢體上。懷疑脊柱有骨折者,需早卧在門板或擔架上,軀干四周用衣服、被單等墊好,不致移動,不能抬傷者頭部,這樣會引起傷者脊髓損傷或發生截癱。昏迷者應俯卧,頭轉向一側,以免嘔吐時將嘔吐物吸入肺內。懷疑頸椎骨折時,需在頭頸兩側置一枕頭或扶持患者頭頸部,不使其在運輸途中發生晃動。

3、脊柱的理論知識

脊柱是人體的支撐點

4、體育小知識(20條)

1、人的一生中有哪兩次生長發育較快的突增期?

第一次在2歲以前;第二次在青春發育期,年齡在10——11歲至14——15歲。

2、在第二次突增期結束的時候男女學生身體素質能力分別可以達到成人的百分之多少?

90.6%和94.6%。

3、各類身體素質的增長速度快慢順序如何?

速度、靈巧、柔韌素質發展較早,其次是力量和一般耐力,速度耐力和力量耐力發展較晚。

4、運動系統的組成

由骨、關節、肌肉組成。

5、脊柱一般在什麼年齡才鞏固?

20——21歲。

6、經常從事科學合理的體育鍛煉對運動系統有什麼作用?

可以使骨變得更加粗壯和堅固;可以使關節伸展性增加,關節活動范圍加大,靈活而牢固;可以使肌肉逐漸變得結實,肌肉力量增加;可以促進人體長高,四肢發達,胸圍增大,肌肉中脂肪減少,體型也變得更加勻稱而健美。

7、心血管系統的組成

由心臟、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組成。

8、少年時期心血管系統的特點?

少年時期的心臟及其神經支配的發育還未完善,心肌收縮力還比較弱,心臟重量、容積及每次心臟收縮所排出血液的絕對值比成人小。安靜時的心率較快,血壓也較低。

9、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對心血管系統有什麼作用?

能使心血管系統的機能得到明顯提高;使心臟變得肥厚和發達;安靜時心跳頻率減慢,可以使心臟得到更多的休息時間;輕度運動時心跳頻率和血壓變化幅度比一般人小,使人不易疲勞,而且恢復較快。

10、呼吸系統的組成

由鼻、咽、喉、氣管、支氣管和肺組成。

11、少年時期呼吸道的抵抗力還較弱,容易發生什麼?

容易發生充血、感染。

12、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對呼吸系統有什麼作用?

可以使呼吸肌增強,因而胸圍增大,也可以增大肺活量,還能使呼吸深而緩慢,因此工作耐久,不易疲勞。

13、神經系統的組成

由腦、脊髓和分布全身的神經。

14、少年期神經系統的特點?

少年期大腦神經系統的興奮性較高,抑制能力較弱,興奮與抑制的轉換快,所以活潑好動,注意力不夠集中;對具體、形象的講解和示範,容易理解和學會,因此掌握技術動作較快,具有較強的模仿性;能量物質的貯備較少,肌肉活動時的神經支配不夠完善,所以動作還不夠協調和正確,容易發生疲勞,但消除疲勞也較快。

15、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對神經系統有什麼作用?

可以改善神經系統對各器官的調節作用,從而使各器官系統的活動更加靈活和協調,並能提高運動和學習效率,以及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

16、少年體育鍛煉衛生應注意哪些方面?

(1)體育鍛煉前,要做好准備活動;鍛煉結束時,要做好放鬆性的整理活動。

(2)運動量不宜過大,持續時間不要太長。應按照「提高——適應——再提高——再適應」的規律,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對機體的要求。

(3)要養成正確的站、走、跑、跳、投等姿勢。不宜多在堅硬的水泥、瀝青場地上反復進行跑、跳練習,不要過多做高處跳下的動作。從高處跳下時,應該用前足掌先著地,並同時屈膝,以增加緩沖,減少身體震動,防止發生脊柱、骨盆和下肢骨變形。

(4)鍛煉的內容要多樣化,以全面鍛煉。

(5)要掌握用鼻呼吸或鼻吸口呼等合理的呼吸方法。

(6)鍛煉後,要避免身體受涼。

(7)要遵守組織紀律,做好運動場地、器材或服裝的安全檢查,預防傷害事故發生。

此外,要減少運動量,要建立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保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時間,並注意合理的營養。

17、營養素包括哪些物質?

包括蛋白質、脂肪、糖、無機鹽、維生素、纖維素和水。

18、營養素功能?

具有構成機體組織、供給熱能和調節生理功能的功能。

19、體育鍛煉要注意哪些營養衛生?

(1)講究膳食平衡。

(2)要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

(3)合理安排進餐與體育鍛煉的時間。

(4)在體育活動中要控制喝水,做到喝水或不喝水。

(5)根據科學研究,運動時以糖類提供能量為最好。

20、每天膳食中糖類、脂肪、蛋白質各占總能量的百分之幾?

糖類60-70%,脂肪20-25%,蛋白質10-14%贊同0| 評論

5、脊柱動物包括哪幾個綱?各綱的主要特徵是什麼?

1、圓口綱(Cyclostomata)

無頜,缺乏成對的附肢,單鼻孔,脊索及雛形的椎骨(verte-brae)並存。又名無頜類(Agnatha)。

2、魚綱(Pisces)

出現上、下頜,體表大多被鱗,鰓呼吸,成對的前後肢形成適於水生生活的胸鰭和腹鰭。本綱與更高等的四足類(Tetrapoda)脊椎動物合稱為有頜類(Gnathostomata)。

3、兩棲綱(Amphibia)

皮膚裸露,幼體用鰓呼吸,以鰭游泳,經過變態後的動物上陸生活,營肺呼吸和以五趾型附肢(pentadactyl limb)運動。

4、爬行綱(Reptilia)

皮膚乾燥,外被角質鱗、角盾或骨板。心臟有二心房、一心室或近於兩心室。本綱與鳥綱、哺乳綱在胚體發育過程中出現羊膜(amnion),因而合稱為羊膜動物(Amniota),其他各綱脊椎動物則合稱為無羊膜動物(Anamniota)。

5、鳥綱(Aves)

體表被羽(feather),前肢特化成翼,恆溫,卵生。

6、哺乳綱(Mammalia)

身體被毛,恆溫,胎生,哺乳。

6、有誰知道關於脊柱側彎的知識

脊柱側彎是指脊柱的一個或數個節段在冠狀面上偏離身體中線向側方彎曲,形成一個帶有弧度的脊柱畸形,通常還伴有脊柱的旋轉和矢狀面上後突或前突的增加或減少,同時還有肋骨左右高低不等平、骨盆的旋轉傾斜畸形和椎旁的韌帶和肌肉的異常,它是一種症狀或X線體征,可由多種疾病引起。脊柱側凸通常發生於頸椎、胸椎或胸部與腰部之間的脊椎,也可以單獨發生於腰背部。側彎的出現在脊柱一側,呈"C"型;或在雙側出現,呈"S"型。它會減小胸腔、腹腔和骨盆腔的容積量,還會降低身高。詳細的請參閱網路http://ke.baidu.com/view/565006.html?wtp=tt

7、有什麼小常識可以治頸椎。。。

用頭部凌空慢慢書寫繁體的鳯字!每天早中晚十幾次 效果很好 可以治癒和緩解多年的頸椎病! 找專業中醫師推拿按摩拔罐也可以!

與脊柱小知識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