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柱 > 腰部脊柱扭傷

腰部脊柱扭傷

發布時間:2020-09-11 16:29:26

1、腰部肌肉扭傷如何治療?

急性腰部扭傷是指因各種突然刺激所造成的腰部軟血組織損傷,又稱「扭腰、閃腰」等。臨床上極易見到,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如不及時進行按摩手法治療處理,易轉變成為頑固的慢性腰肌勞損。筆者將對本病的一般臨床資料、臨床表現、臨床檢查、診斷、治療手法等內容進行介紹:?

一、 一般臨床資料?

腰部脊柱是一根獨立的支柱,承擔著人體60%以上的重力,從事著復雜的運動,附近只有一些肌肉、筋膜和韌帶,無骨形結構的保護,故在持重和各種運動中,極易受到損傷。?

二、臨床表現?

傷情較重者隨即可見腰部劇痛、坐卧、翻身困難,甚至不能起床,咳嗽,打噴嚏,深呼吸均感疼痛加重,另有一部分患者在發病時,腰部疼痛並不十分劇烈仍能工作數小時或數日後才覺痛感逐漸加重,類似患者極易轉為慢性腰肌勞損。?

三、臨床檢查與診斷?

在檢查時可見下列體征:?

1.壓痛點。絕大多數患者有明顯的壓痛點,一般痛點位於損傷部位。?

2.肌痙孿。主要位於骶脊肌、臀大肌。俯卧時肌肉稍感松軟,用手指按壓時產生肌痙孿。 ?

3.脊柱生理曲度改變。因疼痛可引起肌肉保護性痙孿,這時,不對稱的肌痙孿可引起脊柱向患側傾斜,屬於暫時性生理改變。一般情況下,多見於單側發病。?

4.X線拍片檢查常無異提示。根據以上檢查可將本病診斷為急性腰部扭傷。?

四、臨床治療與手法?

1. 治療原則:舒經通絡、治血散於、解痙鎮痛。?

2. 施術部位:病變局部(腰部)及其壓痛點。?

3. 主要手法:推、按、揉、撥、振動等。?

4. 取穴:扭傷、人中、腎俞、壓痛點、大腸俞、環跳、殷門、委中、承山、陽陵泉、昆侖等,可加用關元、氣海、足三里、曲池、肩井、合谷等配穴。?

5. 操作順序:俯卧位,側卧位,正坐位。?

6. 操作時間:每次20分鍾即可,不宜太長,以免造成新的損傷。?

治療手法刺激量:推按要輕,撥揉稍重,振動要緩,穴位刺激由輕到重。?

五、臨床手法介紹?

在臨床上,筆者對本病進行了長時間的觀察與總結。認為急性腰部扭傷症發病急,見效快,只要治療及時不易復發,但要囑咐患者注意保護腰部鍛煉。?

因急性腰肌扭傷的病因多來自於外力,在治療手法上不宜極強的刺激,其原因是本病的主要特徵是劇痛,如在此時採用強烈推拿刺激,會使局部肌肉組織韌帶的緊張度增大。患者因劇痛而失去配合。?

在治療中應根據患者不同反應來進行分類治療。?

1.對較重者治療手法:?

(1) 患者仰卧位,採用點穴按摩通氣法,先按揉人中穴,以安神調整血壓減輕患者思想壓力。點按關元、氣海從通利中焦氣血,減輕腰部劇痛。按壓足三里,以調整病後飲食,改善消化,順腸通便。最後按壓扭傷穴(穴位位於陽池與曲池的連線上四分之一處),如患者是左側腰痛,則取穴右側。按時可詢問有何反應,並令其做輕微挺腹運動,完後便即感輕松 。?

(2) 患者俯卧位。採用推揉分撥理筋法:令患者全身放鬆,術者立於其旁,用於掌或拇指推揉壓痛部位,令其深呼吸,以解筋消於,緩解疼痛。手法由上而下,反復數遍。此時觸摸可觸感到腰肌松軟。取穴:大腸俞、腎俞、壓痛點等,進一步促進血液循環,緩沖肌痙孿。

(3) 俯卧位。採用壓腰部痛點法以解筋鎮痛,理氣。在患者壓痛點上,雙掌重疊,反復振 顫,隨病人深呼吸向下垂直壓(呼氣時壓正,吸氣時抬起)。?

(4) 俯卧位。採用對抗牽引按摩法,以舒筋止痛加強活動度,請助手幫助固定兩腋下,術者雙手分別握其下肢術部向健側偏斜,緩緩撥伸,牽引,持續一至兩分鍾後,也就是最大限度時猛牽一下,然後按摩腰部,點環跳,殷門、委中、承山等穴,以防止軟組織粘連,迅速恢復腰肌彈性。?

(5) 側卧位。採用捏拿腰肌蹬腿法,以放鬆肌肉,增強運動。術者立於其後,雙手捏拿腰部肌肉。此時,令患者蹬腿,如上述手法,作用明顯,患者即可迅速進入運動配合狀態。

(6) 正坐位。採用提拿肩頸理氣法,以寬胸理氣,消除緊張。術者立於其後,雙手提拿肩頸,後點穴曲池。此時患者自覺輕松。

2.對於發病疼痛不明顯後則加重者,則可採用下列手法操作。

(1) 俯卧位,採用推揉分撥理筋法,令患者放鬆,用雙掌或拇指從壓痛點周圍推揉至壓痛處後加用滾法在骶脊肌順肌纖維方向來回往返數遍,配合腰部後伸活動運動。腰部後伸活動幅度由小到大,手法由輕而重,以促進局部氣血暢通,緩解疼痛。?

(2) 俯卧位。採用捏拿腰部運動法,以解於鎮痛。術者立於其旁,用掌根或多指相應用力,對抗,捏拿患者腰兩側,並令其晃動骶跨部,詢問腰部有無痛感,如有痛感,則停止,轉為晃動雙肩部,以通理氣血,促進運動恢復。?

(3) 俯卧位,採用拍打振動理氣法,以解筋鎮痛。術者令患者用力,並咳嗽。在此時,用雙掌空拳拍打壓痛點數次,患者即可感到松馳。後點環跳、殷門、委中、承山、昆侖等穴。

(4) 仰卧位。採用屈膝屈髖動腰法,以加大活動度,迅速恢復運動。術者立於其旁,助患者均勻呼吸,用一手托住患者雙腿,另一手固定患側肩部,做屈膝屈髖,上下迴旋活動,點陽陵泉、足三里穴。?

(5) 正坐位。採用提拿肩頸理氣法,以寬胸理氣消除緊張。術者立於其後,雙手相應用力,提拿肩頸理氣法,以寬胸理氣消除緊張。術者立於其後,雙手

2、腰部脊椎扭傷如何治療

病情分析:
建議中醫治療。可以採用活血化瘀舒筋活絡,補肝腎強筋骨的中醫理論。活血舒筋膏加舒筋丹外敷可治癒。是一種傳統黑膏葯,外敷治療,局部滲透力強,可以改善局部的微循環,削炎活血,舒筋活絡,活血化瘀,接筋續骨,消除水腫,
指導意見:
改變局部長期積累性勞損,引起的軟組織粘連,萎縮,恢復韌帶彈性,放鬆局部肌肉

3、腰部容易扭傷是什麼原因

你好!腰部是人體的中點 ,腰骶關節是人體唯一承受身體重力的大關節 ,是腰部活動的樞紐 ,前俯,後仰、左右側彎,轉身都有牽涉 ,無論運動還是活動 ,這里的關節比全身哪個關節承受的力量都大。勞動強度大或活動量大 ,關節活動就多。關節的活動 ,都有肌肉的參與 ,所以這里的肌肉容易發生疲勞和損傷。腰肌勞損就有腰部肌肉積勞成疾的意思。有些人即使體力活動不大 ,勞動強度也不大 ,但由於姿勢不對 ,脊柱處於半彎狀態 ,腰背肌肉一直緊綳著 ,日積月累 ,也就產生勞損 ,進一步發展形成無菌性炎症 ,刺激神經末梢引起疼痛,引發腰痛就發生了。 你可以多加強腰部鍛練,按摩,理療,最好是應用中醫中葯來調節治療,這樣才能標本兼治。

4、腰部扭傷

人們在幹活或抬重物時,如果動作不協調、姿勢不正 確等,往往會發生急性腰扭傷,即「閃腰」。這是由於腰部或骶部位的肌肉、韌帶、筋膜等軟組織突然受到牽拉而超過 其彈性限度所致的急性損傷。 急性腰扭傷後可立即出現劇烈疼痛,甚至有腰部斷裂感。 此時。腰部不敢活動,行走困難,嚴重者甚至卧床時不能翻身。腰部的疼痛為持續性的,咳嗽、打噴嚏、腹部用力等都 可使疼痛加劇。
急性腰扭傷可按如下方法處理: (1)停止工作、勞動,絕對卧床休息。應仰卧於硬板床 上,床上墊一厚被、腰下墊一軟枕,可減輕疼痛和緩解肌肉 痙攣。 (2)扭傷當天不要熱敷和推拿,以免局部血管擴張,發 生滲血和加重水腫。 24小時後,局部可用熱敷、推拿按摩、拔 火槽等治療,或食鹽炒熱布包敷患處,或用指尖、掌緣或半 握拳的手均勻地敲擊腰背部受傷的肌肉;還可用紅花油、米 酒等塗抹、按揉患處,以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調和氣血。如疼痛劇烈應到醫院救診。

5、我腰部扭傷

扭傷應用傳統法治料本病多能使經絡氣血暢通,術到病除,功能恢復。
1:處方:鮮土牛膝50克,食鹽5克
用法:腳葯洗凈搗爛,加鹽調勻,塗敷患處,綳帶固定,日換葯1次。
療效:輕症用葯1次,重症2次可愈,有效率達100%
2:處方:梔子、乳香各50克
用法:二葯研末,加黃酒適量置鍋內加溫,攪成糊狀,塗敷患處。葯厚1.5厘米,加蓋油紙,紗布包紮,兩天換葯1次。有皮損者禁用。
療效:用葯兩次。痊癒率達96.4%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與腰部脊柱扭傷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