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柱 > 醫學脊柱片

醫學脊柱片

發布時間:2020-09-10 15:03:15

1、請問在醫院里拍得脊柱的X光線光片上都有一個R是什麼意思?請速答,非常感謝!!

R=right=右邊
這是為了標記左右用的,呵呵

2、今天拍了一個脊椎X光片檢查。輻射大嗎?會不會致癌?

X

3、如何正確解讀脊柱X線平片

頸背痛和腰腿痛是臨床上最普遍的就診原因,在對這些患者進行診斷時最常用影像檢查就是脊柱X線檢查,因此正確使用和解讀脊柱X線檢查對於基層醫師非常重要。
X線檢查體位和正常影像學表現
脊柱自上而下主要分為頸椎、胸椎和腰骶椎。脊柱X線檢查的基本體位為正位和側位。頸椎的左、右斜位有利於顯示鉤錐關節和椎間孔,也是常用的檢查體位。腰椎斜位用來觀察椎弓根,主要用於腰椎滑脫鑒別。
脊柱的X線平片主要用來觀察椎體骨質結構,無法直接顯示韌帶椎間盤軟組織,只能通過觀察相鄰骨質間接反映其變化。椎體骨皮質密度很高,X線表現為線狀緻密影,松質骨(髓質)密度較皮質低,兩者存在良好的對比。
由於X線是二維投照技術,因此棘突、椎弓根和橫突等脊柱附件可能會與椎體重疊,觀察時要注意區分這些結構。另外腸內容物可能會與腰椎重疊,對圖像判讀產生影響,特別是低密度腸氣可能會誤認為骨質破壞,需要結合不同體位綜合分析。
各段脊柱重要結構的X線表現已分別在圖中標注(圖1~圖4),供大家參考學習。正常脊柱生理曲度表現為:頸椎輕度前凸,胸椎輕度後凸,腰椎前凸。正常脊柱序列整齊,X線側位表現為椎體前、後緣連線平滑。椎體形態規則,椎體前後高度基本一致。正常脊柱各椎間隙約等寬,X線正位椎間隙左右等寬,側位示前寬後窄。
閱片原則脊柱X線平片解讀時應該按照一定順序,避免遺漏重要影像表現。主要包括:脊柱生理曲度是否正常,序列是否整齊;椎間隙有無狹窄或增寬;椎體及附件皮質是否連續以及骨質有無異常;椎旁軟組織有無增厚或異常密度;投照范圍內有無其他異常。
掌握脊柱的正常X線表現是發現脊柱異常影像表現的基礎,本期講座主要復習了脊柱正常X線表現,隨後我們會陸續介紹不同脊柱疾病的影像表現。
基層醫師經常遇到脊柱X線平片。臨床醫師應熟悉脊柱常用X線檢查體位和觀察要點,掌握脊柱的正常X線表現,才能發現異常。另一方面,臨床醫師在觀察脊柱X線平片時應按照一定順序,對脊柱X線平片做出全面解讀。

4、醫學脊柱骨科專業問題, 檢查項目:腰椎正側位片(放射) 影像所見:L5棘突及椎弓峽部骨質不連,

這里腰椎下部有兩處相當於骨折,一是峽部不連,一是隱性椎裂,會導致腰痛經常發生。
建議手術糾正。

5、醫學術語腰椎TB是什麼意思?X線平片和CT上有什麼特徵?典型症狀是什麼

考慮腰椎結核,影像學資料上可以看到椎體破壞,椎間隙變化

6、人體有幾塊脊椎骨?

2塊脊椎骨的 椎間盤是緊連接上下兩塊脊椎骨的纖維軟骨,可增加脊柱的運動幅度,同時也起著彈性緩沖作用以減輕外來的震動,預防來自跑步和其他運動對大腦與脊髓的沖擊。 椎間盤如果長期承受過重的壓力,纖維軟骨因承受不了壓力就會出現裂縫,壓迫脊柱旁的脊髓神經根,產生下肢疼痛、麻木以及脊柱運動受到限制等症狀。 許多人無意間讓背部承受過重壓力 中央醫院年前的一項調查顯示,有超過80%的新加坡人一生中至少有過一次下腰背痛或頸項疼痛的經驗。許多人在坐著、站著,還是彎腰駝背時,其實都已在有意無意間叫我們的背部承受過重的壓力。 互聯網上一家生產人造骨骼的公司的資料顯示,美國醫學界單單在1998年就進行了30多萬宗的脊柱融合手術。 而骨折和骨骼移植更是醫院里最常見的手術,美國平均每年就發生500萬宗骨折事件。 目前醫學界以脊柱融合手術(spinal fusions)或金屬人造椎間盤來取代壞死的椎間盤。骨折手術則抽取身體其他部分或他人的骨骼或者把金屬人造骨移植到骨折的地方。 這種醫療方式不只耗時耗力,病人完成手術後會感到非常疼痛,被病毒特別是HIV病毒和肝炎病毒感染的機會也比較高,病人也必須將休養一段時間才可以完全康

7、脊柱上中央一片一片的骨頭是什麼

中央是椎體,後面是棘突,兩側是橫突。

8、現在有醫學可以治療脊柱側彎嗎30歲還可以治嗎我12歲脊椎側彎今年三十歲至今已經十八年了現年齡大了稍

先去拍一下站立位全脊柱X光片,如果度數不是很大的話,可以考慮做醫學形體訓練來緩解症狀。如果比較嚴重,可能需要手術才能治療了的。

ps:可以找廣州中山一院的楊軍林教授看診一下

9、人體脊柱標識L、C、T、S分別代表什麼?

C代表頸椎,T代表胸椎,L代表腰椎,S代表骶椎。

人類脊柱由33塊椎骨(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骶骨、尾骨共9塊)借韌帶、關節及椎間盤連接而成。脊柱上端承托顱骨,下聯髖骨,中附肋骨,並作為胸廓、腹腔和盆腔的後壁。脊柱具有支持軀干、保護內臟、保護脊髓和進行運動的功能。脊柱內部自上而下形成一條縱行的脊管,內有脊髓(註:脊柱不等於脊椎或脊椎骨,脊柱是由N塊脊椎組成的)

(9)醫學脊柱片擴展資料

結構

脊柱由26塊脊椎骨合成,即24塊椎骨(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骶骨1塊、尾骨1塊,由於骶骨系由5塊,尾骨由4塊組成,正常脊柱也可以由33塊組成。(如圖:脊柱側面||脊柱後面)

這樣眾多的脊椎骨,由於周圍有堅強的韌帶 相連系,能維持相當穩定,又因彼此之間有椎骨間關節相連,具有相當程度的活動,每個椎骨的活動范圍雖然很少,但如全部一起活動,范圍就增加很多。

脊柱的前面由椎體堆積而成,其前與胸腹內臟鄰近,非但保護臟器本身,同時尚保護至臟器的神經、血管,其間僅隔有一層較薄的疏鬆組織。椎體破壞時,在頸部,膿液可聚集於咽後,或沿頸部下降至鎖骨下窩,亦可沿臂叢至腋窩;在胸部可沿肋間神經至胸壁,亦可波及縱隔;在腰部可沿腰大肌筋膜下降,形成腰大肌膿腫,可流注至腹股溝下方,亦可繞過股骨小轉子至臀部。

脊柱的後面由各椎骨的椎弓、椎板、橫突及棘突組成。彼此借韌帶互相聯系,其淺面僅覆蓋肌肉,比較接近體表,易於捫觸。脊柱後部的病變易穿破皮膚。

在脊柱前後兩面之間為椎管,內藏脊髓,其周圍骨性結構如椎體、椎弓、椎板,因骨折或其他病變而侵入椎管時,即可引起脊髓壓迫症,甚至僅小量出血及肉芽組織即可引起截癱。

與醫學脊柱片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