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落枕是哪幾根脊椎 是屬於哪裡疼 第幾節脊柱?
你好,落枕主要是頸椎出現僵硬頸部活動不適症狀,常見頸椎3到7之間。
2、睡覺醒來,脊柱(好像第三或四節處)疼痛
睡覺姿勢沒對,肌肉拉傷了,就是落枕,疼痛厲害可以吃點非甾體消炎葯和復方氯唑沙宗。
3、脊椎突然疼痛 像是抽筋的感覺
估計是頸椎的問題,人的脊椎很重要,關系重大,建議你到醫院認真檢查治療。
1、病因:勞損和損傷引起。
2、臨床表現:頸痛、頭痛、頭暈、肩背痛、雙手麻痹、視力下降、高血壓、惡心、嘔吐、慢性咽炎、胸悶、心慌、心跳、失眠、雙下肢無力、雙足如踩棉花,MR、CT片示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即可確診。
3、診斷:
A、頸椎間盤突出症:頸痛伴肩痛,MR或CT片示各頸椎間盤突出者,即可確診。
B、頸椎間盤突出伴狹窄的診斷:頸痛伴頭暈、頭痛、雙目痛、視力下降、肩背痛、高血壓、惡心、嘔吐、慢性咽炎、胸悶、心慌、心跳、失眠、雙下肢無力、雙足如踩棉花等,MR或CT片示除椎間盤突出外,硬脊膜囊受壓或彎形,脂肪間隙變形或消失等,均可診斷為頸椎間盤突出伴椎管狹窄症。
4、治療:同腰突。椎管擴張術、神經松解術、正骨復位術、生物植入術、針刺、推拿、牽引、拔罐、理療、配合頑痹康系列中成葯90%均可治癒。
同時,可以運用以下方法:
一.保養
1.用枕適當 人生的三分之一是在床上度過的,枕頭的高低軟硬對頸椎有直接影響,最佳的枕頭應該是能支撐頸椎的生理曲線,並保持頸椎的平直。枕頭要有彈性,枕芯以木棉、中空高彈棉或穀物皮殼為宜。喜歡仰卧的,枕頭的高度為5厘米左右(受壓以後的高度);喜歡側卧的,高度為10厘米左右。仰卧位時,枕頭的下緣最好墊在肩胛骨的上緣,不能使頸部脫空。其實,枕頭的真正名字應該叫「枕頸」。枕頭不合適,常造成落枕,反復落枕往往是頸椎病的先兆,要及時診治;另外要注意的是枕席,枕席以草編為佳,竹席一則太涼,二則太硬,最好不用。
2.頸部保暖 頸部受寒冷刺激會使肌肉血管痙攣,加重頸部板滯疼痛。在秋冬季節,最好穿高領衣服;天氣稍熱,夜間睡眠時應注意防止頸肩部受涼;炎熱季節,空調溫度不能太低。
3.姿勢正確 頸椎病的主要誘因是工作學習的姿勢不正確,良好的姿勢能減少勞累,避免損傷。低頭時間過長,使肌肉疲勞,頸椎間盤出現老化,並出現慢性勞損,會繼發一系列症狀。最佳的伏案工作姿勢是頸部保持正直,微微地前傾,不要扭轉、傾斜;工作時間超過1小時,應該休息幾分鍾,做些頸部運動或按摩;不宜頭靠在床頭或沙發扶手上看書、看電視。
4.避免損傷 頸部的損傷也會誘發本病,除了注意姿勢以外,乘坐快速的交通工具,遇到急剎車,頭部向前沖去,會發生「揮鞭樣」損傷,因此,要注意保護自己,不要在車上打瞌睡,坐座位時可適當地扭轉身體,側面向前;體育比賽時更要避免頸椎損傷;頸椎病急性發作時,頸椎要減少活動,尤其要避免快速的轉頭,必要時用頸托保護。
二.鍛煉
頸椎的鍛煉應該慎重,要避免無目的的快速旋轉或搖擺,尤其是頸椎病急性期、椎動脈型頸椎病或脊髓型頸椎病。我們推薦的方法簡單易行,但要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必須持之以恆。
1.頭中立位,前屈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後伸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左旋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右旋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左側屈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右側屈至極限,回復到中立位。動作宜緩慢,稍稍用力。鍛煉時,有的病人頸部可感覺到響聲,如果伴有疼痛,應減少鍛煉的次數或停止鍛煉;如果沒有疼痛,則可以繼續鍛煉。
2.頭中立位,雙手十指相叉抱在頸後,頭做緩慢的前屈和後伸運動,與此同時,雙手用力對抗頭的運動,以鍛煉頸椎後側的肌肉力量。
4、睡覺起來一低頭 脖子也疼後背中間那段脊柱疼怎麼辦
這個情況叫做落枕,處理方法如下
一、冷敷:
一般落枕都屬於急性損傷,多見局部疼痛、僵硬。這樣,在48小時內只能用冷敷。可用毛巾包裹細小冰粒敷患處,每次15-20分鍾,每天兩次,嚴重者可每小時敷一次。
二、熱敷:
待到炎症疼痛減輕時,再考慮熱敷。可用熱毛巾濕敷,亦可用紅外線取暖器照射,還可用鹽水瓶灌熱水干敷。
三、按摩:
經上述方法後,頸肩仍覺疼痛者,可用分筋法按摩,由家人代勞。患者取坐位,暴露頸肩部,醫者站在患者後方,在患肩處塗少許紅花油或舒筋油,將左手扶住患者頭頂位置,用右手拇指放在患肩痛處輕揉按摩,並向肩外輕輕推捋以分離痙攣痛點。每日推3-6次,一般在分筋按摩後,頸肩疼痛都可緩解
5、前幾天睡覺醒來感覺後背的肩夾與脊柱中間痛,現在還很痛,是睡落枕了嗎?還是怎麼回事?怎麼能夠治療方法
病情分析:
從你說的來看考慮是肌筋膜炎造成的
指導意見:
建議你不要受涼,卧床休息,可以吃點消炎鎮痛和活血化瘀的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