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柱 > 脊柱側凸引發哪些疾病

脊柱側凸引發哪些疾病

發布時間:2020-09-08 12:33:53

1、脊柱側彎會引起什麼疾病?

脊柱側彎的並發症很多,會引起頭痛、頸部痛、頭部轉動障礙百、手臂發麻、手臂發木、上背部疼痛。經度脊椎矯正治療後,可緩解或精細病症。很多患者還會出現側彎症,一般兒童內的療效最佳,成人的療效則取決於脊椎關節的永久性損傷的程度以及治療的次數和時間容。

2、脊椎側彎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是一種疾病還是天生缺陷?

脊椎側彎的危害

一旦發現孩子出現脊椎側彎要盡早就診,接受治療的時間越早越好,最遲應在孩子18歲未發育成熟之前矯正,否則到18歲就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脊椎側彎」疾病多發於5—18歲之間的青少年兒童。它是一種病因復雜極難治癒的頑固性骨科疾病。近年來的發病呈急劇上升趨勢。據衛生部統計18歲以下的青少年兒童發病率為百分之1.6,女性為多, 男女患者發病比率為l:5,是目前青少年兒重」身心健康影響極大的頑疾之一,有百分之50至60的患者導致終身殘疾甚至死亡。
脊椎側彎的形成過程

正常人的脊椎,從正面看是筆直的,當脊椎向兩側彎曲,即稱為脊椎側彎症。北京中醫疑難病研究中心專家門診部脊椎科的孫主任經過近10年對此病的研究發現,,大多數脊椎側彎患者是因為先天肝腎不足,骨質發育不良,後天脾胃失養、營養不良、偏飲偏食、體質虛弱經久不加調治廠土史之現在的中小學生繁重緊張的學習,又不能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使正在生長的骨骼不能正常發育所造成的。
產生脊椎側彎的原因很多, 包括先天性的、遺傳性的、神經肌肉性的和肢體長度不等長, 等等。其它引起脊椎側彎的原因還包括腦癱、脊椎裂、肌肉營養失調、脊椎肌肉萎縮和腫瘤。但超過80%的脊椎側彎病例是特發性的, 意思是病因不明。大部分特發性脊椎側彎的病例發生在身體其它系統健康的病人身上。
特發性脊椎側彎根據年齡分為四類: (1) 嬰兒期: 3歲及以下; (2) 兒童期: 3-9歲; (3) 青少年期: 10-18歲; (4) 成年期: 骨胳成熟後。最常見的脊椎側彎類型是青少年期特發性脊椎側彎(AIS), 往往發生在青春期發育至成年的階段, 佔了特發性脊椎側彎病例的80%。
脊椎側彎的治療與預防

北京中醫疑難病研究中心專家門診部脊椎科的孫主任經過無數次的臨床反復研究,探索出了一套獨特的經絡點穴和骨科復位的特殊手法,使變形的的脊椎骨能在較短的時間里得到恢復。實踐證明只要經過了孫主任治療的患者都能在3—12個月里恢復如初,,並使患者身體更加強壯,達到永不復發的目的。
脊椎是人體的支柱,支撐著我們的身體,使我們可以又跑又跳,使體操運動員可以做出各種優美的高難動作,使我們可以有一個健康挺拔的身姿。
青少年正處於長身體的時期,脊椎的發育還未完全定型。如果不注意,很容易造成脊椎的畸形。比如背書包時總在一側背,就是常說的駝背;站的時候不挺直腰板,而是隨隨便便側扭著身體,脊椎也會變形,造成難看的畸形。
俗話說「坐如鍾,立如松」,是很有道理的。為了自己能有個健美挺拔的身軀,從現在起,注意自己的坐、立、行、卧的正確姿勢吧!
病人故事

北京通州人,曹小靜,15歲
兩年前感覺腰痛,後來無法落座聽課,醫生診斷為腰椎側彎,被迫休學。
後經人介紹來到北京市海淀區城府路35號中醫疑難病專家門診部孫主任處接受治療,經過兩個療程的特殊治療後,脊椎已經矯正,現已返校,至今無復發。
北京海淀區人,張揚,18歲
一年前家人發現兩肩不一樣高,後來去北京市海淀區城府路35號中醫疑難病專家門診部孫主任處接受檢查,結果為脊椎側彎40度經過四個療程的治療已完全矯正。
聯系方式

本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城府路35號中醫疑難病專家門診部
電話:82623482
聯系人:孫倫會

3、脊柱側彎,會引起哪些不適

正常的脊柱有良好的生理彎曲,通常人體胸椎和腰椎有一定的後凸和前凸。而在站立位從人體後方看,脊柱是沒有彎曲的。如果發現脊柱偏離中心線,向左右方向彎曲,雙側不對稱,雙肩不等高等,可能提示有脊柱側彎。 輕度的脊柱側彎通常沒有明顯的不適,外觀也不易看到明顯的身體變形。但嚴重的脊柱側彎可影響生長發育,使身體變形,如在胸後背部隆起一個「肋峰」,稱為「剃刀背」。隨著胸廓變形,會使內臟的功能和活動受到影響和限制,稍運動就會出現心慌、氣急、胸悶、口唇發紫,並有食慾減退、消化不良等症狀。脊柱側彎是如何發生的呢? 發生脊柱側彎的病因有多種:特發性、先天性畸形、神經肌肉異常、神經纖維瘤病、骨軟骨營養不良、骨代謝性障礙、脊柱以外組織攣縮、創傷、類風濕、骨感染、腫瘤等多種疾病都可以引起脊柱側彎。 而青少年脊柱側彎在各種脊柱畸形中最為多見。其中,特發性脊柱側彎更常見,佔全部脊柱側彎的80%左右。所謂特發性是指原因不明確,或原因未發現的一類側彎。特發性脊柱側彎常見於青少年,尤其是女性,常在青春期起病,進展快速,治療不當,常帶來不良後果。如何早期發現脊柱側彎? 每個脊柱側彎的孩子表現並不一定相同,常見的表現有:一側肩較另一側高。一側的肩胛骨較另一側突出;腰部橫紋不一樣高;一些細心的家長能夠發現孩子的胸背部或腰背部有一側高起,女孩在穿裙子時裙擺不在同一水平線上,且一側比另一側明顯偏高。如果有上述的一些表現,就要警惕是否有脊柱側彎的可能。 早期發現側彎的最有效方法是:讓孩子立正站立,然後雙臂伸直掌心相對,慢慢向下彎腰,家長則站在孩子的背面仔細觀察其背部,如有胸背部或腰背部兩側不對稱,即一側較另一側偏高,就應該高度懷疑有脊柱側彎。如果發現孩子有這些表現,就要立即去醫院做站立位全脊柱 X線攝片———這是目前對脊柱側彎最確切的診斷方式,因為多數脊柱側彎早期沒有症狀,發現時多以畸形為主要表現。在西方發達國家,學校的篩選檢查是早期發現脊柱側彎的主要手段。而我國學校篩選檢查尚不普遍,所以我們鼓勵家長用上述方法自查。 一旦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出現了脊柱側彎,要保持鎮靜。這種病並不是不治之症,目前國內完全可以治療。家長應帶孩子到專業醫院骨科拍片確診,向有這方面治療經驗的脊柱外科醫生咨詢。還可以藉助目前互聯網查找這方面的信息。然後,根據專業醫生的建議進行觀察或治療。 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較輕時只是影響美觀;而嚴重時則會引起背痛並影響心肺功能。少數側彎隨著度數的增加,可能會產生神經症狀甚至截癱。此外,青少年處於生理和心理都快速成熟的時期,脊柱側彎引起的外觀畸形往往會極大地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因此,正確認識脊柱側彎,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至關重要。

4、脊柱側彎,會引起哪些疾病?

脊柱側彎的並發症很多,會引起頭痛、頸部痛、頭部轉動障礙、手臂發麻、手臂發木、上背部疼痛。經脊椎矯正治療後,可緩解或精細病症。很多患者還會出現側彎症

5、脊柱會引起哪些疾病?

臨床上脊柱發生病變的原因可能是:外傷引起的脊柱病變,比如車禍,發生腰椎的骨折;炎症包括腫瘤,脊柱的腫瘤;慢性的脊柱結核;脊柱的退行性病變,比如椎管狹窄、椎間盤突出,當然還有骨質疏鬆的患者,包括壓縮性骨折,也會導致脊柱發生相應的病變,臨床上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6、脊椎側彎對身體有什麼不適

脊柱側凸俗稱脊柱側彎,它是一種脊柱的三維畸形,包括冠狀位、矢狀位和軸位上的序列異常。正常人的脊柱從後面看應該是一條直線,並且軀干兩側對稱。如果從正面看有雙肩不等高或後面看到有後背左右不平,就應懷疑「脊柱側凸」。這個時候應拍攝站立位的全脊柱X線片,如果正位X線片顯示脊柱有大於10度的側方彎曲,即可診斷為脊柱側凸。輕度的脊柱側凸通常沒有明顯的不適,外觀上也看不到明顯的軀體畸形。較重的脊柱側凸則會影響嬰幼兒及青少年的生長發育,使身體變形,嚴重者可以影響心肺功能、甚至累及脊髓,造成癱瘓。輕度的脊柱側凸可以觀察,嚴重者需要手術治療。脊柱側凸是危害青少年和兒童的常見疾病,關鍵是要早發現、早治療。

7、脊柱側凸的症狀有哪些?

【臨床表現】
本病以女性為多,在兒童期身體增長慢,畸形並不明顯,即使輕微畸形亦無結構變化,容易矯正,但此時期不易被發現。患者至10歲以後,椎體第二骨骺開始加速發育,側凸畸形的發展即由緩慢轉為迅速,1~2年內可以產生較明顯的外觀畸形。多數側凸發生在胸椎上部,凸向右側;其次好發於胸腰段。凸向左側著較多。脊柱側凸所造成的繼發性胸廓畸形,如畸形嚴重,可引起胸腔和腹腔容量減縮,導致內臟功能障礙,如心臟有不同程度的移位,心搏加速,肺活量減少,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神經根在凸側可以發生牽拉性症狀,凹側可以發生壓迫性症狀,神經根的刺激,可以引起胸和腹部的放射性疼痛;亦有引起脊髓功能障礙者、由於內臟功能障礙,息者全身往往發育不佳,軀干矮小,體力較弱,心肺儲備力差。
【診斷】
一、病史
首次就診患者要詳細詢問病史。了解患者母親妊娠情況,生產情況,妊娠頭三個月有無潛在致胎兒畸形的影響。家族中同胞兄弟姐妹有無同樣患者,有無糖尿病患者。對脊柱側凸出現的年齡,彎曲進展情況,有無接受過治療及何種方式的治療。現在主要的症狀是什麼,如易疲勞,運動後氣短、呼吸困難、心悸、下肢麻木,走路不便,大小便困難等應予以詳細詢問。輕度的脊柱側凸,可以毫無症狀,特別在好發的青春期少女,胸背不易裸露,畸形常被忽略。故群體普查,認真查體是早期發現的關鍵。
二、物理檢查
物理檢查包括測身高、體重、坐高、雙臂外展位雙中指尖間距等有關項目。然後被檢查裸露整個腰背部,自然站立,雙足與雙肩等寬、雙目平視,手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內。觀察被檢查者雙肩是否對稱,雙肩胛下角是否在同一水平,兩側腰凹是否對稱,兩側髂嵴是否等高,棘突聯線是否偏離中軸。五項中如有一項以上不正常列為軀干不對稱。然後作脊柱adam前屈試驗,被檢者雙膝伸直,使軀干由頸至腰徐徐前彎,檢查者從背部中央切線方向觀察上胸段,胸段,胸腰段及腰段兩側是否等高、對稱。不對稱者為前屈試驗陽性,疑為脊柱側凸(圖1)。
在脊柱前屈試驗檢查的同時,檢查者可用脊柱側凸角度測量尺或水平儀等測量被檢者背部各段的傾斜度,或hump角,記錄其最大傾斜角及其部位。若背部不對稱傾斜超過4°者疑為脊柱側凸。
體檢注意事項:包括前屈試驗在內的物理檢查是脊柱側凸體檢的基本檢查方法,特別是前屈試驗(forewardbendingtest)是公認的脊柱側凸的體檢初測中簡易、靈敏、而實用的方法,但在具體應用中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被檢者站立的地面要平坦,若有雙下肢不等長者,應將患肢墊高,使骨盆擺平。
2、被檢查脊背必須完全裸露,並囑其全身放鬆。
3、被檢者應背對光源,側光在脊背造成陰影易產生假象。
4、前屈試驗時,雙手掌相對合攏或手持橫棍,使雙上肢自然下垂,然後緩慢前屈,以了解脊柱全長的情況。

與脊柱側凸引發哪些疾病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