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強直性脊柱炎鍛煉方法
我談下切身體會吧,我病史13年,剛得這個病的時候壓根就不知道這是什麼病,很容易誤診,因此耽誤了最佳治療時期,這個病主要是因自身免疫系統問題,到目前為止是無法根治的,只能用葯物控制,當然,天熱的時候空調、電扇是可以用的,只要不要對了風口是沒有關系的,前提是不要讓受患的關節部位著涼,其他的和正常人沒有區別,像我主要是最初的時候誤診而耽誤了一段時間,所有導致有些關節發生病變,運氣比較好在腳趾上,所有隻要不脫鞋是沒人看的出來,總的說這個病是以預防為主,包括葯物控制、平時對冷熱的注意,再有就是加強對身體的鍛煉,只要自己感覺舒服,想怎麼鍛煉都可以。祝樓主身體健康!
還有,我現在的葯物:反應停、愛諾華、葉酸片、甲潑尼龍片,完了定時去醫院化驗。
2、脊椎炎能治癒嗎
你好,強制性脊柱炎是一種慢性,進行性,中軸關節受累的關節病變,這種疾病需要長期治療,甚至終身治療,所以您不要著急建議:1.自己要對疾病有正確認識,積極配合治療,2.避免潮濕,生活應乾燥3.忌吃生冷,多吃營養豐富的實食物4.保持心情愉快,轉移注意力
3、什麼是脊椎炎
強直性脊椎炎
【概述】
強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是一種慢性全身性炎性疾病,它的病因不明,主要侵犯脊柱,尤以骶髂關節病變最為常見。它的最為顯著的變化為關節的纖維化和骨性強直。
強直性脊柱炎以往稱為類風濕性脊柱炎,目前該名稱已廢用了達20年之久,理由是強直性脊柱炎與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疾病,強直性脊柱炎亦絕對不是一種特殊部位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因缺乏類風濕因子而又曾被命名為"血清陰性脊柱骨關節病",現在看來亦不確切,因為並不存在有"血清陽性脊柱骨關節病",同樣屬於此類病的很多,包括Reiter病、牛皮癬關節炎、腸源性關節炎、兒童期慢性關節炎等。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古老的疾病,從公元前2、3千年的古埃及人骨骼標本中曾發現從第4頸椎至尾椎的所有椎體全部融合連接成一塊骨骼。在古希臘與阿拉伯文著作中,都曾發現有類似的記載。在19世紀末時Strumpell和Marie對本病進行了詳細的描述,但直到本世紀30年代才有了詳細的放射學檢查的記錄。至70年代初,Brewerton等發現本病具有強力的HLA-B27抗原。
在發病率方面,白種人的發病率為0.05%,多見於男性,男女的比例大致為10∶1。但最近的研究發現女性病例,無論在臨床表現與X線表現,都進展較慢。由於症狀不夠嚴重,診斷往往遲延,造成女性病例稀少的現象。女性病例往往為輕型或亞型,估計男女之間的比例約為7:3。
根據正常人HLA-B27普查的結果,B27陽性的人有20~25%的X線表示出骶髂關節和脊柱炎表現。假使將這種亞臨床型和輕型的都統計在內,本病的發病率可高達1.5%。但也有報告HLA-B27陽性的人中,有5%患有強直性脊柱炎。產生發生率高低不一致的原因是對骶髂關節炎的診斷標准不一,使發生率有顯著差別。必須指出,不是凡發現有骶髂關節炎且伴有症狀者都可以診斷為強直性脊柱炎。
【病因】
強直性脊柱炎至今病因未明,可能與遺傳性易感因素有關。HLA-B27影響本病發病機理的方式至今不清楚,但必須看到B-27與強直性脊柱炎的發病有著密切的關系。並非所有具有B-27抗原的病人都會使疾病發展,B27的存在還不足以使每個人都發病。看來B27本身並不重要,主要是它與其他基因間的不平衡聯系,改變了免疫反應,使機體易於發病,很可能B27抗原作為病毒或其它外來因素的受體,在本病的發病過程中起作用;也可能B27抗原與外來因素有些相似,使這些因素起著異常免疫反應而致病。外來因素種類很多,長期以來懷疑感染是主要的因素,但未能被證實。目前發現革蘭氏陰性腸道桿菌,如肺炎桿菌對本病的發病可能起著作用。
至於致病因子是B27本身,還是與B27有著密切關系的基因,目前還不了解,B27基因可以影響疾病嚴重程度,但不能肯定它可以影響疾病的發展。
【臨床表現】
(一)全身症狀 絕大多數的強直性脊柱炎發病於青年期,起病往往隱匿;40歲以上發病者少見。女性病變發展緩慢,往往診斷延遲。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可有厭食、低熱、乏力,體重下降和輕度貧血等全身性症狀。
(二)局部表現
1.下腰痛和脊柱僵硬 是最為常見的表現。下腰痛發生緩慢,鈍痛狀,講不清痛在什麼地方,有時牽涉至臀部。也可以疼痛很嚴重,集中在骶髂關節附近,放射至髂嵴、股骨大轉子與股後部,一開始疼痛或為雙側,或為單側,但幾個月後都變為雙側性,並出現下腰部僵硬。晨僵是極常見的症狀,可以持續時間長達數小時之久。長期不活動使僵硬更為明顯,病人往往訴說由於僵硬與疼痛,起床十分困難,只能向側方翻身,滾下床沿才能起立。
有些病人疼痛較輕,只有晨僵與腰部肌肉韌帶壓痛點,往往被診斷為"風濕痛"、"纖維織炎",甚至被認為有"神經官能症"。向腿部有放射痛的還長期被診斷為"腰腿痛"和"坐骨神經痛"。
早期時體征不多,可有輕度腰椎活動受限,但只在過伸或側屈時才能察覺。骶髂關節處可有壓痛,但一般不嚴重,隨著病變進展,骶髂關節處於強直,此時該部位可以完全無痛,而脊柱強硬成為主要體征之一。病員能保持雙膝伸直位時將指尖觸及地板並不能據此而認為腰部並無活動障礙,因為良好的髖關節完全可以起代償作用。檢查脊柱有無強直應該從脊柱的過伸、側屈與旋轉等方面全面檢查。下列方法(Schober試驗)有所幫助:病員直立位時在第5腰椎棘突上作一記號,再在脊柱中線距該記號10cm處作第二個記號。囑病員最大限度前屈脊柱而膝關節保持完全伸直位,在正常情況下,兩點之間距離可增加5cm以上,即可達15cm以上。增加不足4cm,可視為腰椎活動減少。
病變繼續發展便會出現胸椎後凸與頸椎發病。此時診斷比較容易。病員靠壁站立,他的枕部無法觸及牆壁,嚴重時可有重度駝背畸形,病員雙目無法平視,他只能靠屈曲髖與膝才能得以代償。至於頸部表現,一般發病較遲;也有隻限於發展至胸段便不再向上延伸的。少數病員早期即發生頸部症狀,並迅速強直於屈頸位。
2.胸廓擴張度減弱 隨著病變向胸段脊柱發展,肋脊關節受累,此時出現胸痛,並有放射性肋間神經痛。只有少數病人自己發覺吸氣時胸廓不能充分擴張。因肋脊關節強直,在檢查時可發現吸氣時胸廓不能活動而只能靠膈肌呼吸。在正常情況下,最大限度吸氣與呼氣,於第四肋間處的活動度可達5cm以上。不足5cm者應視為胸廓擴張度減弱。早期很少有肺功能削弱的。至後期時,由於重度脊柱後凸與喪失胸廓擴張能力,使肺通氣功能明顯減退。
3.周圍大關節炎症35%的強直性脊柱炎可有周圍關節炎,以髖關節最為常見。通常為雙側性,起病慢,很快出現屈曲攣縮和強直,為保持直立位,往往膝部有代償性屈曲。肩關節為第二個好發部位。偶有膝關節病變。其它關節少有發病。
4.關節外骨骼壓痛點 主要發生在胸肋交界處、棘突、髂嵴、股骨大轉子、脛骨結節、坐骨結節和足跟,有時這些症狀也可以早期出現。
5.骨骼外病變 主要為眼部病變,可有急性葡萄膜炎,發生率可高達25%。心血管疾患有主動脈炎,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心臟擴大,房室傳導阻滯和心包炎等。肺部病變主要為肺上葉進行性纖維化。神經系統病變常為繼發性,有自發性寰枕關節半脫位和馬尾神經受壓表現。後者表現為大小便障礙與會陰部鞍區狀麻木。
【實驗檢查】
活動期75%病例血沉增快,但也有正常的,往往出現血清C-正反應蛋白明顯增高。血清鹼性磷酸酶值輕度或中度增高,往往提示病變較廣泛,或有骨骼腐蝕,並不足以說明病變處於活動期。血清IgA和IgM可有輕度或中度增高。
90%以上的病員具有HLA-B27基因。正常人也可有HLA-B27,並與地區與種族有關。歐美白種人6~8%可具有HLA-B27,而海地印地安人50%具有B27。沒有中國人的資料,但知日本人與非洲黑人卻很少具有B27。測定HLA-B27可以幫助診斷強直性脊柱炎,但卻不能作為常規試驗。該試驗不能確定本病的診斷,僅提示有本病的可能性;有許多類似疾病也可以具有HLA-B27。
部分本病患者並不存有HLA-B27,這類病例往往缺乏家族史與較少發作急性葡萄膜炎,但卻具有B7或BW16。
4、如何確認自己是強直性脊柱炎
最安全有效的當然是去醫院檢查啦。主要是兩個檢查,HBL27檢查,還有骶髂關節拍個片,也就是你的屁股那裡拍個片。單檢查一個是不能說明問題的,如果HBL27檢測呈陽性,並且骶髂關節片子顯示骶髂關節邊緣模糊。那基本可以確診是AS了。兩項檢查大概需要150~200人民幣。希望可以幫到你
5、強直性脊柱炎初期症狀?
你好,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關鍵在於治療方法, 治療才會有效果。奉勸患者千萬不要抱著急切心情,盲目追求快速效應,眾聖強直貼 是個很好的治療方法
6、什麼是強直性脊柱炎?強直性脊柱炎如何治療?
強直性脊柱炎(AS)是指一種以脊柱為主要病變的慢性疾病。主要累及骶髂關節,引起脊柱強直和纖維化,造成彎腰活動障礙,並可有不同程度的眼、肺、心血管、腎等多個器官的損害。強直性脊柱炎主要是通過康復運動、葯物以及手術方法進行治療,早期合理進行治療,可以控制疾病的發展,減輕症狀,維持關節活動范圍以及脊柱形態有很大意義。患者應該每天堅持進行運動鍛煉,只要能活動關節的運動都可以進行,但不要做對抗性強的運動,以免發生骨折。保持脊柱的正常姿勢,站立時應該挺胸、抬頭、收腹、雙眼平視前方,坐位時也應該胸部直立,避免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不活動,例如長時間卧床看電視或上網等。
7、強直性脊柱炎的早期症狀是什麼病?
強直性脊柱炎的早期症狀表現有哪些?
1、並發周圍關節炎:以髖關節最為常見,患病人群達到35%。該病通常為雙側性,起病慢,很快出現屈曲攣縮和強直,為保持直立位,往往膝部有代償性屈曲。肩關節為第二個好發部位。偶有膝關節病變。其它關節少有發病。另外,關節外骨骼會有壓痛點,主要發生在胸肋交界處、棘突、髂脊、股骨大轉子、脛骨結節、坐骨結節和足跟,有時這些症狀也可以早期出現。
2、胸廓擴張度減弱:患者會出現胸痛的症狀,有的會伴隨放射性肋間神經痛。這是由於隨著病變向胸段脊柱發展,肋脊關節受累所致。只有少數病人自己發覺吸氣時胸廓不能充分擴張。因肋脊關節強直,在檢查時可發現吸氣時胸廓不能活動而只能靠膈肌呼吸。在正常情況下,最大限度吸氣與呼氣,於第四肋間處的活動度可達5cm以上。不足5cm者應視為胸廓擴張度減弱,早期很少有肺功能削弱的,至後期時,由於重度脊柱後凸與喪失胸廓擴張能力,使肺通氣功能明顯減退。
3、下腰痛和脊柱僵硬:這是強直性脊柱炎的症狀中最明顯的一點。下腰痛發生緩慢,鈍痛狀,講不清痛在什麼地方,有時牽涉至臀部。也可以疼痛很嚴重,集中在骶髂關節附近,放射至髂脊、股骨大轉子與股後部,一開始疼痛或為雙側,或為單側,但幾個月後都變為雙側性,並出現下腰部僵硬。晨僵是極常見的症狀,可以持續時間長達數小時之久。長期不活動使僵硬更為明顯,病人往往訴說由於僵硬與疼痛,起床十分困難,只能向側方翻身,滾下床沿才能起立。
4、骨骼外病變:嚴重者會患上急性葡萄膜炎,該病的發生率可高達25%。強直性脊柱炎的症狀表現為心血管疾患有主動脈炎,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心臟擴大,房室傳導阻滯和心包炎等。肺部病變主要為肺上葉進行性纖維化。神經系統病變常為繼發性,有自發性寰枕關節半脫位和馬尾神經受壓表現。後者表現為大小便障礙與會陰部鞍區狀麻木。
8、什麼是強直性脊柱炎呀?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血清反應陰性、病因不明的常見關節疾病;是一種進行性、獨立性、全身性的疾病;由骶髂關節向上、髖關節、椎間關節、胸椎關節侵犯性、發展性疾病;以侵犯中軸關節及四肢大關節為主,並常波及其他關節及內臟,可造成脊椎骨性強直、畸形及殘疾。
強直性脊柱炎是不是遺傳病還沒有定論,但是90%強直性脊柱炎患者是有遺傳因素的。所以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與遺傳有密切關系的疾病,況且經過大量的研究觀察發現,AS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闡明,大多認為遺傳、感染、免疫環境因素等有關。
強直性脊柱炎一般起病比較隱匿,早期可無任何臨床症狀,有些病人在早期可表現出輕度的全身症狀,如乏力、消瘦、長期或間斷低熱、厭食、輕度貧血等。由於病情較輕,病人大多不能早期發現,致使病情延誤,失去最佳治療時機。
專家在線咨詢,可詳情了解強直性脊柱炎的的治療方案,具體費用,康復時間及程度,日常護理,功能鍛煉,希望對你有所幫組,願早日康復。
9、怎麼判斷得了強直性脊柱炎?
您好: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血清反應陰性、病因不明的常見關節疾病;是一種進行性、獨立性、全身性的疾病;由骶髂關節向上、髖關節、椎間關節、胸椎關節侵犯性、發展性疾病;以侵犯中軸關節及四肢大關節為主,並常波及其他關節及內臟,可造成脊椎骨性強直、畸形及殘疾。
強直性脊柱炎的主要症狀表現在以下幾點:
(1)背部或腰骶部疼痛;
(2)早晨起床時腰脊發僵,活動不利,稱之晨僵;
(3)上升性疼痛,即自腰骶部向上蔓延疼痛;
(4)遊走性疼痛
(5)足跟痛;
(6)非對稱性外周(肢體)關節炎;
(7)脊柱活動受限,甚至部分僵直;
(8)全身疲乏、短氣、乏力;
(9)視力減退或是有虹膜炎。
希望對您有一定的幫助,願您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