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快速入門古生物化石、古脊椎動物
中國地質大古生物學,中國地質大學,童金南、殷鴻福,高等教育出版社
古生物地史學概論,中國地質大學,杜遠生、童金南,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古生物與地層學 ,郭寶炎,李岳勝,石油工業出版社
進化生物學,謝強,卜文俊,高等教育出版社
無脊椎動物學,任淑仙,北京大學出版社
建議加強現代無脊椎動物學習,與古生物學結合起來,對比相較
2、正骨整脊難嗎?零基礎可以學習嗎?
正骨和整脊是兩個東西,學這兩個都不錯,正骨適用范圍很廣,美式整脊主要治療脊椎病。看你想學哪個。有基礎好學一點,美式整脊有脊柱解剖學好學點。
3、作為一個普拉提的初學者,應該怎樣練習?
1、不必追求極致。你可能見過普拉提修行者像面條一樣扭曲身體,但這只是練習的最佳境界。即使你天生身體比較僵硬,通過練習,身體也會變得靈活。另外,你要知道,普拉提不僅僅是擺幾個姿勢,更要調整呼吸,放鬆心情。
2、心態最重要。和一套普拉提練功服、一個專業的墊子相比,最重要的是有一個開放、平和的心態。練習時應該心無雜念。
3、別為身材害羞。廣告上練普拉提瘦身的人都身材苗條,但不管一個人腰圍如何,都能練好普拉提。事實上,研究表明,普拉提能幫人減肥,避免增重。
4、不要盲目拜師。普拉提瘦身運動近年很熱,但市場魚龍混雜。這項有著5千年歷史的運動不是簡單學學就能領悟的。為了預防潛在的身體傷害、防止被誤導,要選擇具有職業資格認證、經驗豐富的老師!
5、尋找適合自己的普拉提類型。普拉提分很多種,並不是每一種普拉提都適合你。
4、新手健身從什麼方面開始?
第1步:准備
碳水化合物的補充比較重要,提前30分鍾吃點東西,做運動的時候就會感覺比較有力氣。很多人認為減肥不要吃飯,然而,如果連脂肪代謝的能量都不足的話,減肥效果會很受有影響。減重者可以把一頓晚飯分成運動前後兩次吃完。
第2步:伸展
運動前的拉伸,目的是減少肌肉的黏滯性,增加運動肌群的血流,提高運動表現,並減少運動傷害的發生。
第3步:力量練習
初級健身者:力量練習時,應該以器械訓練為主,自由重量為輔。因為固定器械有一定的運動軌跡,比較容易掌握,肌肉群會比較有感覺。
一般健身者:可以首先進行20~45分鍾力量練習,然後進行20~45分鍾的有氧訓練,總體健身時間控制在1小時左右。
中高級訓練者:可根據自身需要適當延長訓練時間或提高訓練強度。
第4步:整理運動
以伸展為主。方法是靜態拉伸,不要上下彈動。每個部分可以重復2~3次,每次維持15~30秒鍾。此外,器械訓練過程中,組與組之間也要對目標肌肉進行拉伸。
第5步:洗浴更衣
訓練之後不要急於洗浴,稍微休息一會兒,等不再出汗時就可以了。使用溫水洗浴。健身房裡最容易出問題的地方是桑拿室,大強度訓練之後,血液已經大量流入肌肉,這時候再蒸桑拿,內臟和大腦相對供血供氧不足,很容易出現危險。
第6步:營養餐
一般在運動完之後應補充一小餐。主要補充少量蛋白質、高升糖指數的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等。增肌者:健身1個小時左右要吃一頓正餐。
(4)脊柱入門擴展資料:
注意事項
1、很多初次健身的人,一進健身房二話不說先上跑步機上跑幾步,其實,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跑步前,應先做熱身運動,熱身運動能夠提高肌肉的溫度,使肌肉變得更加柔軟而不容易拉傷,可以先壓壓腿或者做幾組下蹲運動。
新手第一次上跑步機,應該先慢走,再慢跑15分鍾即可,此運動強度最好能保持3周之後,根據個人體質,再慢慢加量。
2、初次走入健身房的人,在45天內都會或多或少都會遇到運動傷害。由於大型器械對身體的柔韌和平衡性要求很高,因此,練習之前一定要先進行至少一個月的平衡穩定和柔韌性的鍛煉。如果上身保持直立卻無法蹲下,或者單腳著地,閉上眼睛後卻無法保持平衡,那麼,千萬不要碰健身房裡大型器械。
3、很多健身新手初到健身房,恨不得把所有的器械都練一遍,像跑步機這樣的有氧訓練器械,如果熱身到位,一般不會發生運動傷害。然而,胸推器、杠鈴這樣的力量訓練器械,就不是很適合新手練習了。新手如果想練力量,可選擇3—5磅的啞鈴,雙手置於胸前,做推舉練習12—15個,2—3組即可。
5、初學者瑜伽的一些入門動作有哪些11式讓你輕松入門
姿勢一:祈禱式做法:挺身直立,雙腳並攏。雙手胸前合掌。放鬆全身。調勻呼吸。
益處:建立集中和寧靜的狀態,為要做的練習做准備。
姿勢二:展臂式(雙臂向上舉)
做法:上臂向上舉過頭,雙臂分開與肩同寬。稍朝後仰頭和上身。
呼吸:雙臂上舉時吸氣。
益處:伸展腹部臟器,因此消除過多的脂肪,並改善消化。鍛煉手臂和肩部肌肉。加強脊神經,開闊肺葉。
瑜伽入門基本動作
姿勢三:前屈式(手觸腳式)
做法:身體向前屈直到雙手或手指觸到腳的任何一側,或腳前的地上。使用前額觸到雙腿,但不要拉傷。雙膝保持伸直。
呼吸:身體前屈時呼氣。在最後位置時試收縮腹部,最大量地呼氣。
益處:有助於消除或預防胃部或腹部疾病,減少腹部多餘脂肪。改善消化。有助於消除便秘,使脊柱柔軟,加強脊神經。
姿勢四:騎馬式做法:盡量向後伸出右腿。同時屈左腿,但左腳要保持原位。兩臂保持伸直,在原位上。動作末尾時,身體重量應當由兩手,左腳,右膝和右腳趾來支撐。在最後姿勢時,頭應向後仰起,背成弓形,向上凝視。
呼吸:右腿向後伸展時吸氣。
益處:按摩腹部器官,改善其活動功能。加強兩腿肌肉,得到神經平衡。
姿勢五:山嶽式做法:伸直雙腿,雙腳並攏,身體向前俯卧,臀部翹在半空,頭低下,使它位於兩臂之間。身體應成為三角形的兩條邊。在最後位置時雙腿和雙臂應伸直,在此姿勢時試將兩腳跟著地。
呼吸:伸直雙腿和彎曲軀干時呼氣。
益處:加強雙臂和兩腿神經和肌肉。與前一姿勢相反的方向彎曲脊柱,因此進一步有助於脊柱的柔軟。加強脊神經,並向他們供應新鮮血液。
姿勢六:八體投地式做法:身體放低及地,以至於在此姿勢的最後位置時只有雙腳腳趾,雙膝,胸部,雙手和下巴觸地。髖部和腹部應稍微抬離地面。
呼吸:呼盡後再行屏氣。
益處:加強大腿和手臂肌肉。發展胸部。
姿勢七:眼鏡蛇式做法:伸直雙臂,從腰部抬起身體。頭朝後仰,這個階段與眼鏡蛇式的最後位置相同。
呼吸:抬起身體和弓背時吸氣。
益處:腹部受到壓縮,有助於從腹部器官擠出淤血。這姿勢對所有胃病,包括消化不良和便泌非常有用。弓背鍛煉脊柱,使肌肉柔軟,使最重要的脊神經重新煥發活力。
姿勢八:騎馬式(與姿勢四相同)
做法:屈左腿,使左腳朝前,以便它靠近雙手。同時放低右膝使其觸地。
呼吸:右腿向後時吸氣。
益處:參閱姿勢四。
姿勢九:前屈式(手觸腳式)(與姿勢三相同)
做法:右腳放在左腳旁,雙腿伸直,試將前額盡量靠近兩膝。如果不能觸到雙膝就不要硬做,但兩腿不能彎曲。
呼吸:在做此動作時呼氣。
益處:參閱姿勢三。
姿勢十:展臂式(雙臂向上舉)(與姿勢二相同)
做法:全身伸直,雙臂上舉過頭。雙臂分開與肩寬。稍向後仰頭和雙臂。
瑜伽入門動作圖片教程姿勢十一:祈禱式(與姿勢一相同)
做法:挺身直立,雙腳並攏。雙手胸前合掌。放鬆全身,調勻呼吸。
6、入門瑜伽都有什麼動作
這套動作一共有11個動作
姿勢一:祈禱式
做法:挺身直立,雙腳並攏。雙手胸前合掌。放鬆全身。調勻呼吸。
益處:建立集中和寧靜的狀態,為要做的練習做准備。
姿勢二:展臂式(雙臂向上舉)
做法:上臂向上舉過頭,雙臂分開與肩同寬。稍朝後仰頭和上身。
呼吸:雙臂上舉時吸氣。
益處:伸展腹部臟器,因此消除過多的脂肪,並改善消化。鍛煉手臂和肩部肌肉。加強脊神經,開闊肺葉。
姿勢三:前屈式(手觸腳式)
做法:身體向前屈直到雙手或手指觸到腳的任何一側,或腳前的地上。使用前額觸到雙腿,但不要拉傷。雙膝保持伸直。
呼吸:身體前屈時呼氣。在最後位置時試收縮腹部,最大量地呼氣。
益處:有助於消除或預防胃部或腹部疾病,減少腹部多餘脂肪。改善消化。有助於消除便秘,使脊柱柔軟,加強脊神經。
姿勢四:騎馬式
做法:盡量向後伸出右腿。同時屈左腿,但左腳要保持原位。兩臂保持伸直,在原位上。動作末尾時,身體重量應當由兩手,左腳,右膝和右腳趾來支撐。在最後姿勢時,頭應向後仰起,背成弓形,向上凝視。
呼吸:右腿向後伸展時吸氣。
益處:按摩腹部器官,改善其活動功能。加強兩腿肌肉,得到神經平衡。
姿勢五:山嶽式
做法:伸直雙腿,雙腳並攏,身體向前俯卧,臀部翹在半空,頭低下,使它位於兩臂之間。身體應成為三角形的兩條邊。在最後位置時雙腿和雙臂應伸直,在此姿勢時試將兩腳跟著地。
呼吸:伸直雙腿和彎曲軀干時呼氣。
益處:加強雙臂和兩腿神經和肌肉。與前一姿勢相反的方向彎曲脊柱,因此進一步有助於脊柱的柔軟。加強脊神經,並向他們供應新鮮血液。
姿勢六:八體投地式
做法:身體放低及地,以至於在此姿勢的最後位置時只有雙腳腳趾,雙膝,胸部,雙手和下巴觸地。髖部和腹部應稍微抬離地面。
呼吸:呼盡後再行屏氣。
益處:加強大腿和手臂肌肉。發展胸部。
姿勢七:眼鏡蛇式
做法:伸直雙臂,從腰部抬起身體。頭朝後仰,這個階段與眼鏡蛇式的最後位置相同。
呼吸:抬起身體和弓背時吸氣。
益處:腹部受到壓縮,有助於從腹部器官擠出淤血。這姿勢對所有胃病,包括消化不良和便泌非常有用。弓背鍛煉脊柱,使肌肉柔軟,使最重要的脊神經重新煥發活力。
姿勢八:騎馬式(與姿勢四相同)
做法:屈左腿,使左腳朝前,以便它靠近雙手。同時放低右膝使其觸地。
呼吸:右腿向後時吸氣。
益處:參閱姿勢四。
姿勢九:前屈式(手觸腳式)(與姿勢三相同)
做法:右腳放在左腳旁,雙腿伸直,試將前額盡量靠近兩膝。如果不能觸到雙膝就不要硬做,但兩腿不能彎曲。
呼吸:在做此動作時呼氣。
益處:參閱姿勢三。
姿勢十:展臂式(雙臂向上舉)(與姿勢二相同)
做法:全身伸直,雙臂上舉過頭。雙臂分開與肩寬。稍向後仰頭和雙臂。
姿勢十一:祈禱式(與姿勢一相同)
做法:挺身直立,雙腳並攏。雙手胸前合掌。放鬆全身,調勻呼吸。
7、古脊椎動物學 入門書籍推薦
推介一本書名為《征程:從魚到人的生命之旅》的有關中國脊椎動物化石研究的新書...出版的中英雙語圖書
8、瑜伽初學脊柱能量組合的動作,呼吸,作用
強化大腿及小腿肌肉,美化手臂線條,增強腰部和肩關節的柔韌性,使腰部纖細柔軟,美化全身線條,促進全身血液循環,改善生理機能。 一、一字展胸式: 1、仰卧,調整呼吸,放鬆。 2、腳尖伸直,重心在腳跟上。 3、吸氣,臀部向上抬起,讓身體成一字,腰、胸用力向上。 4、呼氣,頭向後沉。 5、閉眼,自然呼吸,感覺放鬆,保持這個姿勢30秒——1分鍾。 TIPS:練習時意識力應該放在腹部和整個胸部上。 效果:可治療腸胃病、便秘、哮喘、支氣管炎、痔瘡、駝背、月經失調,調節肩膀和肩部的僵硬狀態,矯正聳肩的現象,幫助增加肺活量,美化胸部線條。 二、立式展胸式: 1、站立,調節呼吸。 2、呼氣,頭向後沉,自然呼吸,感覺喉嚨放鬆,頭部放鬆。 3、吸氣,臀部向上翹,想像用頭頂去夠臀部。 4、雙手向後伸展開,手腕完全放鬆下垂。 TIPS:練習時調整背部和脊柱,意識力應該放在胸腰上。 效果:治療便秘、哮喘、支氣管炎、手部痙攣,幫助增加肺活量。 三、鴿子式: 1、雙腿伸直,坐在地面上,後背立直。 2、左腿彎曲,左腳跟抵住右腿跨跟,右腿向右邊打開,小腿彎曲,盡量讓大腿向後伸直。 3、右手抓住右腳腳面,讓右小腿向上抬起,右手肘關節夾住右腳腳面。 4、左臂從頭後繞過,雙手在頭後扣住。 5、保持這個姿勢1——2分鍾,雙腿交換。 TIPS:練習時調整兩膝,左右成一條直線,把意識力放在腰上。 效果:強化大腿及小腿肌肉,美化手臂線條,增強腰部和肩關節的柔韌性,使腰部纖細柔軟,美化全身線條,促進全身血液循環,改善生理機能。 四、駱駝式: 1、跪立,調整呼吸,放鬆。 2、雙手扶住臀部,向上看。 3、呼氣,繼續讓身體後仰,雙手抓住腳踝或腳掌,頭部有控制地後仰。 4、保持這個姿勢30秒,做深呼吸。 5、讓雙手回到臀部,身體慢慢還原。 6、重復此姿勢2——3次。7、臀部坐腳後跟上,額頭貼地,雙手向前伸直,放鬆腰部。 TIPS:練習時意識力應放在髖部、腹部、胸部和喉部的伸展和保持不後側的擠壓感上,放鬆頭部。 效果:治療哮喘、支氣管炎、便秘、腹部絞痛、月經失調、駝背。適合長期伏案工作的人,幫助矯正身體的不良姿態,加強肺活量和血液循環,調整背部和脊柱,消除肩膀、背部和腳踝的緊張。 五、扭體側三角伸展式: 1、跪立,右腿向右伸直,雙臂置於體側,自然呼吸,放鬆。 2、吸氣,雙手向兩側平舉,感覺雙手向兩側延伸,自然呼吸。 3、呼氣,身體慢慢地向左下沉,右手握住自己的右腳腳踝。 4、左臂慢慢地向右前方延伸,眼睛看左手指尖,自然呼吸。 5、吸氣,整個左臂、上身向左上方反轉,眼睛看天空。 6、保持住這個動作30秒——1分鍾,自然呼吸。交換方向做。 TIPS:練習時意識力放在髖部和整根記住的扭轉感,以及胸部、肩膀的擴張上。 六、吉祥式: 1、跪立,臀部坐在腳後跟上,雙手放在大腿上,調整呼吸。 2、雙手在背後合掌,手腕向內翻轉,指尖指向脊柱,保持這個姿勢1分鍾。 TIPS:練習時意識力放在身體的放鬆感和呼吸上。 效果:對神經緊張、腰肌勞損、偏頭疼、肩周炎有療效,可培養謙遜、平和的感覺,也是穩定情緒的很好選擇,有助於緩解肩背的壓力和緊張感。 七、肩倒立式: 1、做犁式,雙手撐住腰。 2、吸氣,雙腿彎曲,慢慢向上延伸。 3、盡量讓雙腿與胸部、頸椎保持在同一直線上,讓下巴靠近胸骨。 4、左腿彎曲15度,右腿彎取45度,保持這個姿勢1分鍾,再交換雙腿。 TIPS:練習時意識力應放在頸部的擠壓感和從胸部到腳趾的向上伸展感上,放鬆臉部。 效果:治療感冒、低血壓、貧血、哮喘、喉嚨疾病、腸炎、疝氣、坐骨神經痛、鼻咽,改善全身血液循環,緩解緊張情緒,讓頸椎、甲狀腺得到充分的滋養。對於肥胖者來說這也是一個清理腹部脂肪的好姿勢。 八、橋式: 1、仰卧,雙臂置於體側,調整呼吸。 2、吸氣,曲雙膝,將身體抬起來,雙手托腰,大臂支撐於地。 3、呼氣,將腳跟抬起,膝蓋並攏,大腿內側肌肉夾緊。 4、先吸氣,然後呼氣,同時左腿向上伸直,保持5——10秒,自然地呼吸。 5、吸氣,左腿落下,支撐,呼氣,將右腿向上伸直,保持數秒,自然地呼吸。 6、左右腿做3次,然後放鬆還原。 TIPS:練習時意識力應放在大腿到腰部的伸展感傷,胸部的上方和肩膀呈放鬆狀態。 效果:對駝背、肩周炎、腰腿乏力有療效,消除頸椎、肩膀緊張,美化臀部,強化腿部肌肉力量和腳踝的力量。 九、犁式: 1、仰卧,呼吸,放鬆。 2、吸氣,雙腿慢慢地向上抬起90度。 3、雙手撐住自己的後腰,繼續吸氣,雙腿繼續向頭後送落到地
9、學習骨科的過程
圖譜推薦高士濂的《實用解剖圖譜》
--------------------------------------------------------------------------------
字字璣珠的骨與關節損傷,當然還有大全式的實用骨科學(人民軍醫版),實用骨科手術入路(苗華)這本不錯,郭世紱編著的《臨床骨科解剖學》,《骨科內固定》AO組織技術推薦,榮國威等翻譯,《骨折治療的AO原則》王滿宜等主譯,戴克戎等譯的《現代骨科學》
不要少了 《坎貝爾手術學》第9版
--------------------------------------------------------------------------------
我目前看的書主要是榮國威主編的骨折和第三版的實用骨科學,臨床骨科學手術入路選擇苗華的骨科手術入路.作為初學者可以滿足了.以後根據專業再選擇.
--------------------------------------------------------------------------------
真是一個說不完的話題!
也說說我從事骨科10餘年的淺薄體會。
首先,作為骨科初學者必須擁有幾本「基礎書」,個人理解應該包括一部「骨科全書」、一本解剖、一本手術學,而這大致也是在專業過程中需要反復讀、長期備查的。個人推薦:1、《臨床骨科學第二版》,04年人衛版,馮傳漢、張鐵良主編;或者《實用骨科學》第三版。前者源自73年的天津四卷,尤其骨病方面來自自身積累的大宗病例,對近年各專業領域進展也算有個清晰翔實的交代,盡管略有良莠不齊(這是難免的通病)、文字錯誤,個人感覺近些年可排「全書」No.1。《實用骨科學》總體上是優秀的「全書」,購有一、二版,三版翻過,較之二對一的進步,三似乎有所不足,不過畢竟近年骨科各領域進步太快,還是新的適用些。這兩者還有重要區別就是大洋,一本578,一本不到200。2、郭世紱的《臨床骨科解剖學》,前面有同道提到「錯誤多多」,愚以為假如曾進行過正規解剖訓練的話(一般應在master階段)就會發現,解剖變異實在是太多了,乃至象圖譜上那樣典型的神經血管反而可能是少數!而強調變異正是《臨床骨科解剖學》的特色之一。3、《骨科手術學》第二版,三版沒看,不敢置評。btw,高世濂的圖譜實在是國人圖書的精品,有條件盡可備之,苗華的《骨科手術入路解剖學》清晰而具特色,是配合手術學的佳作。
入門後也就具備了一定的鑒別欣賞能力,各專業參考書的選擇反而容易些,不贅述了。
個人管見,僅供參考。
--------------------------------------------------------------------------------
不知樓主是新參加工作直接進骨科工作呢,還是經過了較長的科室輪轉後定在了骨科。
根據我個人的體會,我覺得有幾本書對骨科新人不可不讀:
《骨科基本功》
《骨與關節損傷》總論部分
《骨科臨床解剖學》郭世紱主編
《骨科手術學》現在已是第三版了
《實用骨科學》現在已是第三版了
《坎貝爾骨科手術學》第十版已出,如有錢,盡量看最新版。
如果你所在醫院條件好,可以在醫院圖書館借閱,有句話叫作「書非借不能讀也」,即可以讀書,又省了鈔票,何樂而不為?
如樓主剛參加工作,建議再好好讀讀最新版教材《外科學》總論部分。
一點拙見,僅供參考,希望共同進步。
--------------------------------------------------------------------------------
《實用骨科學》對入門還可以,適合住院醫生看
--------------------------------------------------------------------------------
本人買了張鐵良,馮傳漢的<臨床骨科學>第二版,感覺還不錯,寫得比較詳細,很適合初學者看。我不知道大家為什麼沒人推薦呢?我覺的實用骨科學統計數據太多,感覺抓不到重點! 一點體會!
--------------------------------------------------------------------------------
就我所見,包羅萬象的大骨科專著中幾乎沒有什麼值得推薦的。因此,不妨換一種方式:鑽研一本骨科手冊之類的簡裝本骨科學,再就感興趣的問題閱讀一些分類專著。
「骨科手冊」或「簡明骨科學」之類的東西現在有很多,但好象楊克勤主編的那本要好一些。
朱通伯、戴克戎主編的《骨科手術學》第二版當然不得不看。
郭世紱的《臨床骨科解剖學》不是用來讀的,而是用來查的。比如遇到一個解剖相關問題、或是參與一個入路較復雜的手術等均可以翻一翻。
脊柱外科方面饒書誠主編的《脊柱外科手術學》第二版不錯。
關節外科方面當然仍是呂厚山的《人工關節外科學》最值得一讀。
腫瘤方面我比較喜歡過邦輔的《骨腫瘤學》第二版。另外劉子君的《骨關節病理學》也在當讀之列。
王亦璁等的《膝關節外科的基礎和臨床》也是在分區域骨科專著中算是好的。
手外科、顯微外科方面不太熟悉,想來應該可讀的東西很多。本來這就是國人的強項。
1.影像:《中華影像學會--骨骼肌肉卷》對我讀片幫助很大。
2.體檢:郭效東編<骨傷科臨床檢查法>
3.手術入路:《骨科手術入路解剖學》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
4.基礎:郭世紱的《臨床骨科解剖學》
5.臨床:朱通伯、戴克戎主編的《骨科手術學》第二版,脊柱方面:趙定鱗,賈連順,李家順。《坎貝爾手術學》第9版中文的,10版英文有點吃力。
《骨折的ao治療原則》兩百多大洋,還不帶cd,其實有的,要發函購買的。對於手法推薦<骨折的手法復位彩色圖譜>很大的一本。手外科(日本)津下健哉,李炳萬,王澍寰,韋加寧,臂叢的顧玉東,陳德松。
6.雜志:〈國外醫學--骨科學〉,編委多數是上海的。〈骨與關節損傷雜志〉我也崇洋媚外,國外的書就是詳細,到位,清楚,客觀。可大部分人就是英文不好沒辦法啊。
我導師推薦的我讀的
現代骨科疾病診斷與治療 英文版
現代骨科手術學 朱盛修
實用骨科學
坎貝爾骨科大全
骨科內固定手冊 榮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