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柱 > 脊柱望診

脊柱望診

發布時間:2020-09-04 13:46:34

1、華佗是如何對疾病作出正確的判斷以及正確判斷出疾病預後的吉凶的?

華佗他善於診斷,精於方葯和針灸。在診斷上,華佗長於望診和切脈,常通過病人面色和病態的觀察而對疾病作出正確的判斷,並正確判斷出疾病預後的吉凶。試舉一例:「鹽瀆嚴昕與數人共候佗,適至,佗謂昕曰:『君身中佳否?』昕曰:『自如常。』佗曰:『君有急病見於面,莫多飲酒。』坐畢歸,行數里,昕卒頭眩墮車,人扶將還,載歸家,中宿死。」(《三國志·魏志》)此例甚似高血壓中風症。在針灸方面,他取穴不多而療效很好,其總結創用沿脊柱兩旁夾脊的穴位,後世稱為「華佗夾脊穴」,沿用至今。華佗在治療中能貫徹同病異治、異病同治的原則:「府吏兒(倪)尋、李延共止,俱頭痛身熱,所苦正同。佗曰:『尋當下之,延當發汗。』或難其異,佗曰:『尋外實,延內實,故治之宜殊。』即各與葯,明旦並起。」

2、脊柱相關病的診斷定位

一、診斷要點
1.具有自覺症狀 如脊背疼痛、脊柱活動障礙、疼痛、酸脹、沉痛麻木、相對應器官功能障礙等,一項或幾項表現者。
2.望診檢查 從病人的上至寰枕關節,下至尾骨在內,外至肩胛骨內緣線,仔細觀看脊柱中線及脊柱兩側,脊柱是否有側彎、棘突凹陷或凸起,偏離或偏歪中線者,脊柱區帶內色素改變。
3.觸診 採用三指觸診法,可發現棘突增粗、壓痛、偏離中線,及與脊柱有關的肌肉、韌帶附著點
有明顯的痙攣、增粗、條索狀或沙粒狀硬結、剝離、摩擦音等陽性反應物者。
4.X線及其它輔助檢查 有一項以上支持脊柱綜合征診斷者,早期錯位輔助檢查難以發現,用觸診加自覺症狀即可確診。
5.各專科會診 排除骨折、脫位、腫瘤、結核、嗜伊紅細胞肉芽腫及嚴重的器質性病變者。
6.化驗室檢查排除炎症,風濕等因素。
二、四步定位診斷法
1.第一步,神經定位診斷法問診時,根據患者疼痛、麻木的部位,按神經定位診斷分析神經根受壓部位,初步確定錯位的脊椎或關節。
2.第二步,望診定位法望脊椎的形態,觀察有無偏歪、凹陷或凸起,脊椎區有無皮膚顏色改變及色素斑等。
3.第三步,觸診定位法通過三指觸診法,確定棘突有無偏歪、吻棘、關節突有無錯位摩擦音、彈響音;橫突壓痛、有無陽性反應物如硬結、條索狀腫塊、或代償性肥大等部位。
通過三步觸診,符合前兩項望診、神經系統檢查結果符合第一、第二步定位診斷,即可進一步明確脊椎錯位的診斷。
4.第四步,脊柱影像定位法首先仔細觀察X線側位片各椎間關節的變化、椎軸動力學改變、生理曲度是否變直、是否有反弓、是否側彎;椎體後緣是否變銳、是否有骨橋形成;寰椎錯位時會出現的仰位、傾位、側旋等改變、各椎間關節形態改變或移位時,都屬脊椎錯位的表現。各椎間盤變性、椎體關節骨質增生、各韌帶鈣化的部位、程度等,與前三步定位診斷綜合分析,可作出最後定位診斷結論。
應注意排除骨折、脫位、結核、腫瘤、化膿性炎症等。
三、觸診方法
1.單指觸診法 以拇指指腹為著力點,在局部組織進行滑動觸診,觀察局部組織有無緊張、壓痛、結節、條索等。主要用於診斷軟組織損傷的疾病。
2.三指觸診法 以示指、中指及無名指三指指腹尖端分別按壓在脊柱三突上,上至環枕關節,下至尾骨尖端。外至豎脊肌外側,由上向下,由內向外三指觸診法用一定壓力由上向下、由內到外滑動,仔細觸摸各棘突連線是否為直線,各棘突有無偏歪、肥厚、壓痛,同時食指與環指分別感覺兩側骶棘肌有無壓痛、硬結、條索等。主要用於診斷脊柱病變及脊柱相關性疾病。
3.指點試驗 囑患者用一手指准確指出疼痛部位,以便了解疼痛部位和疼痛范圍大小。若指點部位明確,反復數次指點位置不變,則說明此部位可能有器質性病變或損傷。反之,無肯定疼痛位置,說明多無器質性病變或損傷。

3、腰背痛需要做什麼檢查?

建議:脊背是腰背痛重點檢查部位,應按通常查體的望、捫、動、量及神經系統順序檢查。為避免病人的多次翻動,可在一定體位下進行。1.立位或坐位檢查應在溫暖的室內脫去上衣,檢查者面向病人背部,自背面結合側面觀察脊背情況。(1)望診:①觀察脊柱的生理彎曲情況,有無脊柱變平、腰椎後凸或前凸。腰部畸形疼痛者常表現為保護性腰椎強直,後凸見於腰椎間盤突出症、脊柱結核,前凸加深見於腰椎滑脫症、水平骶椎。②觀察脊柱有無圓背、駝背、側凸畸形。圓背(龜背) 畸形是指背段脊椎呈均勻弧形後凸,見於青年性駝背、強直性脊柱炎、老年性骨質疏鬆症等;駝背畸形指脊柱局限性成角後凸,常見於脊柱結核、先天性脊柱畸形、脊柱骨折、轉移癌等;側凸畸形指脊柱突向一側或呈"S"形,見於原發性或繼發性脊柱側1凸,椎間盤突出等(圖5-2-1)。望診還應觀察兩側肩胛是否等高,胸廓是否對稱;有無軟組織腫脹,有無色素癍等。對兒童應注意腰骶部有無毛發、不正常突起,或因滑脫形成的台階樣變及小凹。(2)捫診:多在坐位進行。先讓病人指出痛點,以適當縮小檢查范圍。如病人訴疼痛廣泛,則應自上而下檢查,先自上而下觸摸棘突,有無偏歪高低改變及壓痛;按壓軟組織痛點:兩側季肋部、脊肋角、第三腰椎橫突、髂後上棘、兩側臀肌等(圖5-2-2)按壓時可同時讓病人伸屈脊柱,以觸摸其屈伸是否勻稱,對脊柱痛區尤應注意,因脊柱結核的特點是患病節段的保護性強直。(3)胸腰椎屈伸運動的檢查:胸椎因受胸廓的限制,只能作少許的屈伸、側屈和旋轉運動,主要的屈伸、側屈運動在腰段。

4、對於強直性脊柱炎的治療,西醫和中醫有什麼區別, 主要是副作用要小

每次看到匿名就懷疑是為了廣告!
西醫不予評價,太垃圾與傷害了。知
中醫是不錯的,但是好的中醫和用心的中醫難找啊。不管怎麼說,都是中醫好且副作用小。另外不要給病名嚇到了,其實就是腎和肝出了問題。怎麼辦?
除了中葯調理以外,請『一定採取中醫外道治法』來治療,比如在相關的經絡穴位,腎俞肝俞刮版痧,針灸外,可以中醫正骨療法;可以試試近幾年流行的『拉筋、拍打』,把經絡氣血拉開,拉通,打通,什麼問題都不怕。還要注意生活方式,運動方式等。
如果你當地中醫不行,可以去大的地方看看中醫去,透過望診,聞味道、聲音,問感受,切脈等綜合判斷來進行治權療。
祝你健康。

5、腰後面痛做什麼檢查

建議:脊背是腰背痛重點檢查部位,應按通常查體的望、捫、動、量及神經系統順序檢查。為避免病人的多次翻動,可在一定體位下進行。
1.立位或坐位檢查應在溫暖的室內脫去上衣,檢查者面向病人背部,自背面結合側面觀察脊背情況。
(1)望診:①觀察脊柱的生理彎曲情況,有無脊柱變平、腰椎後凸或前凸。腰部畸形疼痛者常表現為保護性腰椎強直,後凸見於
腰椎間盤突出症、脊柱結核,前凸加深見於腰椎滑脫症、水平骶椎。②觀察脊柱有無圓背、駝背、側凸畸形。圓背(龜背) 畸形是指背段脊椎呈均勻弧形後凸,見於青年性駝背、強直性脊柱炎、老年性骨質疏鬆症等;駝背畸形指脊柱局限性成角後凸,常見於脊柱結核、先天性脊柱畸形、脊柱骨折、轉移癌等;側凸畸形指脊柱突向一側或呈"S"形,見於原發性或繼發性脊柱側1凸,椎間盤突出等(圖5-2-1)。
望診還應觀察兩側肩胛是否等高,胸廓是否對稱;有無軟組織腫脹,有無色素癍等。對兒童應注意腰骶部有無毛發、不正常突起,或因滑脫形成的台階樣變及小凹。
(2)捫診:多在坐位進行。先讓病人指出痛點,以適當縮小檢查范圍。如病人訴疼痛廣泛,則應自上而下檢查,先自上而下觸摸棘突,有無偏歪高低改變及壓痛;按壓軟組織痛點:兩側季肋部、脊肋角、第三腰椎橫突、髂後上棘、兩側臀肌等(圖5-2-2)按壓時可同時讓病人伸屈脊柱,以觸摸其屈伸是否勻稱,對脊柱痛區尤應注意,因脊柱結核的特點是患病節段的保護性強直。
(3)胸腰椎屈伸運動的檢查:胸椎因受胸廓的限制,只能作少許的屈伸、側屈和旋轉運動,主要的屈伸、側屈運動在腰段。

與脊柱望診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