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柱 > 脊柱隆凸

脊柱隆凸

發布時間:2020-09-03 10:44:05

1、枕骨隆凸在後腦勺的正中嗎?

是的,也是小腦

2、請問枕骨隆凸和枕骨粗隆是一回事嗎

腦後正中最凸出的地方就是
枕骨粗隆。

後腦勺有個東西凸出來,摸上去就像半個玻璃球狀是枕骨隆突

3、我的頭後面中下部又快骨頭特別凸出,應該是枕骨隆凸,特別難看,請問如果經常按壓可以使它變小嗎?

枕骨的枕後隆凸叫枕骨粗隆 , 枕骨粗隆是一生理性突出,不屬於病態變化。希望我的回復對你有所幫助。

4、脊柱側彎及脊柱側凸是一回事嗎

http://www.cngjy.com/bbs/index.asp?boardid=16&page=

腰椎病的臨床檢查1. 視診

(1) 局部狀態:除對腰部一般觀察外 ,尚應注意以下情況:有無癲痕 ,以明確既往有無外傷史;骶尾部有無隆起此多見於各型脊椎裂、畸胎瘤及脊索瘤者;有無叢毛或色素沉著 ,腰骶部有此特徵者 , 多見於隱性脊椎裂者;有無竇道及隆起 ,主因各種炎症所致 ,對疑有脊柱結核及腹膜後膿腫者尤應注意檢查。

(2) 脊柱與腰部形態:宜脫衣檢查。讓患者處於立正位 ,自頭頸至骶尾部及雙下肢全面進行檢查 ,適當可行坐、蹲、跳等活動 。

①圓背畸形:多系椎體骨骺炎後遺症、強直性脊柱炎或老年性骨質疏鬆症等。

②短腰畸形:以腰椎椎弓崩裂合並椎體滑脫及腰椎胸椎化畸形者多見。

③板狀腰:多見於急性腰部扭傷或椎管內根性受壓( 刺激 )者。

④側彎畸形:除多見於特發性脊柱側彎者外 ,尚可見於先天性半椎體畸形者 。

(3) 站、卧、坐、姿:觀察患者的站姿有利於對各種疾病的診斷 ,例如腰椎結核的患者在站立時始終保持腰段的略微前屈伸直狀 ,坐位時腰段常見向後的弧度;下腰部神經根損傷產生疼痛時則表現出的患者不自覺地伸直腰部 ,並保持患肢的屈髖、屈膝的特有的體位 ,前者是為減輕椎間盤髓核後突對神經根的壓迫 ,後者則是為了降低坐骨神經的張力以減輕疼痛的發生;脊柱側彎的患者常可見到站立和坐位時兩側肩膀的高低不對稱。對疼痛劇烈或病情嚴重無法站立者 ,應注意觀察其卧姿與坐姿。骶尾部損傷者 ,多一側臀部依椅而坐 ,且在由坐位站起或由站位坐下必須有扶持動作 ,否則疼痛較為劇烈。如髂腰肌有刺激症者( 急性炎症或結核 ),患者取屈膝屈髖位。坐骨神經出口狹窄症者 ,喜取側卧位 ,以降低出口局部的壓力。

(4) 步態:通過觀察患者的步態可以初步判斷患者哪一部分的神經系統及肌肉功能產生問題 ,有助於對腰腿痛的診斷和鑒別診斷。臨床上常見的有鑒別意義的步態主要有痙攣步態、共濟失調步態、垂足步態、基底結病變步態、肌營養不良步態等。

(5) 功能活動及測量:腰部的活動主要分為以下四種:

①前屈:患者取直立位 ,自然向前彎腰 ,雙手自然下垂 ,指尖朝向足面方向。正常情況下 ,腰部呈弧形 ,一般為 90度。

②仰伸:直立位 ,讓患者向後自然後仰 ,正常范圍為 30度。

③側屈( 彎 ):立正位 ,讓患者自然彎向側方 ,左右分別測量及記錄 ,正常時左右各 30度。

④旋轉:檢查者將患者骨盆兩側固定 ,之後囑患者分別向左、右旋轉 ,並測量雙肩連線與骨盆橫徑所成的角度 ,一般為 30度。

2. 觸診

(1) 棘突觸診:首先檢查者應立於患者後方正中 ,用右手拇指或食中指自上而下觸及棘突以判定其有無偏移、後突及確定其順序數。

(2) 雙側骶棘肌觸診:主要注意骶棘肌有無痙攣、觸痛( 或壓痛 )及敏感區 ,從而有助於對疾病的性質、程度及部位進行推斷。

壓痛點觸診對腰痛的診斷與鑒別診斷具有重要意義。臨床上常見的壓痛點有棘突間、棘突、棘突旁、第三橫突、坐骨神經出口、骶髂關節、臀上皮神經出口處、梨狀肌、雙側內收肌群等。並沿坐骨神經、脛神經及腓總神經走向檢查無壓痛及放射痛。

3. 叩診

通過叩診可以發現深部組織的病變。首先沿棘突、再對棘突旁及雙側骶髂關節處依序進行叩擊,以判定較為深部的疾病。然後檢查者將左手掌置於患者頭頂( 或雙足跟部 ) ,右手握拳叩擊手背而產生向下( 或向上 )傳導之疼痛。多用於對脊柱骨折、結核及腫瘤患者的檢查。

http://www.cngjy.com/bbs/index.asp?boardid=16&page=

5、怎麼判斷自己脊椎是否發生彎曲

明顯的脊柱彎曲可肉眼看出,如駝背身體側彎等。應去骨科作cT或核磁共振橋查可診斷脊柱彎曲作治療方案。

6、脊柱側凸的診斷

<

7、脊柱畸形帶來的危害有哪些?

1、椎骨的改變,這是脊柱畸形的危害之一。椎骨的畸形是脊柱側凸的基本病理改變,除先天性側凸外,側凸患者常隨側凸的加重而產生椎體兩側或椎體前後的高度不等,即楔形改變,左右楔變形成側凸,前後楔變,常常是前側高度減少,造成後凸,若兩者合並存在則形成側後凸。椎體兩側不對稱,凸側增大,凸側椎弓根增粗增長,同側的橫突隆起,椎板增厚,而凹側椎弓根變短,使椎管呈凸側長凹側短而近似橫三角形。棘突偏離中線而倒向凹側。整個椎骨向後旋轉。2、肋骨與胸廓的改變,這是脊柱畸形的危害之一。隨著椎骨的旋轉,肋骨產生一側隆起,一側平陷,凸側的肋椎角變銳,而凹側的肋椎角增大,凸側肋間隙變寬,凹側肋間隙變窄。由於凸側肋骨隆起,肋骨角度變小,因而胸廓畸形,凸側胸腔變窄。肋骨本身也常由扁平形改變為三角形。3、椎間盤改變,這是脊柱畸形的危害之一。椎間盤的形態隨著椎體的楔變而楔變。在凸側椎間盤增厚,纖維環層次增多,而凹側間盤變矮,纖維環變薄,而髓核移向凸側。盡管椎間盤在顯微鏡下改變不大,但文獻報告側凸患者椎間盤中氨基乙糖含量明顯減少。相反,酸性磷酯酶含量增加。同時側凸可以引起間盤蛋白糖結構變化。4、椎管的改變,這是脊柱畸形的危害之一。由於脊柱側凸,生理曲線消失,椎管變形,使脊髓及神經根弛張不一,脊髓偏離椎管中央,常偏向凹側,緊貼凹側椎弓根旁,因而畸形加重,可產生脊髓受壓或神經根牽拉。5、椎旁肌改變,這是脊柱畸形的危害之一。脊柱側凸患者常伴有椎旁肌萎縮,兩側不等,凹側更為明顯。在顯微鏡下觀察,有些肌肉有變性,橫紋消失,肌核減少,間隙纖維增生。有些學者發現側凸患者的椎旁肌部分肌梭結構發生改變,在側凸角度大於50°者更為明顯。有些學者認為特發性脊柱側凸是肌源性的。6、胸腔內臟改變,這是脊柱畸形的危害之一。主要是肺臟和心臟的功能改變,由於脊柱側凸,椎體旋轉,引起胸廓畸形及呼吸肌疲勞,肺擴張相應受限。肺功能障礙後,可導致缺氧,低氧血症又可引起血球體積增大,進而導致血粘度增高,微循環阻力加大,肺動脈壓升高,右心負荷加大。嚴重者最後可導致心肺功能衰竭。詳情可登錄脊柱畸形疾病專題

與脊柱隆凸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