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艾灸腰部的好處
2、腰部艾灸有什麼好處
有溫陽補氣、祛寒止痛、補虛固脫、溫經通絡、消瘀散結、補中益氣的作用。
3、灸大椎穴有哪些好處啊?
大椎穴,古人稱它為「諸陽之會」,這個穴位在背部的最高點,背部本來就屬陽,所以大椎穴堪稱陽中之陽,《甲乙經》說過「大椎,三陽,督脈之會」意思是,大椎是督脈與手部三陽經的交會穴,所以陽氣非常足。這時就產生一個疑問「是不是大椎穴是補陽的呢?」,這樣想可就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既然被稱為「大椎」,當然就要其「老大」的作用,其調和作用。所以,它的作用不限於補陽,當陰陽相爭的時候,刺激大椎,可使陰陽平衡。
從上面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大椎穴具有通陽解表、清熱解毒、疏風散寒、清腦寧神,肅肺調氣之功效,灸只能調肺、甲狀泉及免疫功能,對血液循環、白細胞也有調整作用。所以,大椎穴主要有兩個作用,一是清熱解表;二是補虛治勞。
1、大椎穴最顯著的作用是瀉熱,發燒、內熱引起的痤瘡可以通過大椎穴來調理。對於成年人來說,採用大椎穴放血的方法,對於瀉熱的治療效果很好,可幾乎可以立竿見影。具體方法是:用左手的食指與拇指將大椎穴的皮膚稍稍提起,然後用消好毒的三棱針(或者血糖針)在提起的皮膚(消毒)上迅速刺幾針(1~2針即可),同時用手7a686964616f31333363396362擠出2~4滴血即可。當然對於孩子,建議用按摩的手法才操作。
2、如果怕冷,尤其是後背經常感覺冷,那麼可以採用艾灸的方法。大椎穴是陽氣很足的穴位,所以按摩、艾灸等可以起到提高人體免疫力,改善肺功能的作用
大椎穴:
【取穴】:正坐低頭大椎穴 ,該穴位於人體的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若突起骨不太明顯,讓患者活動頸部,不動的骨節為第一胸椎,約與肩平齊。
【主治】:熱病、瘧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熱、項強、肩背痛、腰脊強、角弓反張、小兒驚風、癲狂癇證、五勞虛損、七傷乏力、中暑、霍亂、嘔吐、黃疸、風疹、感冒、過敏性疾病、頸椎病等。治療寒涼的疾病大椎也是首選穴位。
【作用】:大椎屬於督脈,有通督行氣,貫通督脈上下之作用。
【方法】:大椎穴位,如果是胖人可以使用雙孔的艾灸盒施灸,點燃後放入兩根艾條;瘦人可以使用單孔的,每次艾灸10-20分鍾。以自己適應為度,可以逐漸延長施灸時間。
4、艾灸能治什麼病
判斷自己是否適合艾灸:
艾灸適合治療的是一些寒性、虛性的疾病,主要以慢性疾病為主。基本上可以把這些疾病分為四類:
關節性疾病:
包括老年人退行性關節炎、關節活動障礙、肩周炎、腰椎病、頸椎病等;辦公室白領因工作性質導致的腰椎病、頸椎病需要經過醫生辨證之後,才可判斷是否適合艾灸。證型屬於肝陽上亢型的關節性疾病是不適宜艾灸的。
消化系統疾病:
包括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慢性結腸炎、胃腸功能障礙等疾病;另外就是辨證為虛寒型的拉肚子、胃脹、胃痛,也可通過艾灸治療。3. 雜病例如一些常見的婦科、男科疾病,慢性盆腔炎、前列腺炎等。還有一些屬於虛寒型的症狀如小便清長、腰膝酸軟、下腹墜脹等也屬於艾灸的治療范圍。
頑固性疾病
包括強直性脊柱炎,一些通過中醫的辨證,屬於虛寒性的診斷不明,沒有辦法解釋的功能性疾病。
專家這樣解釋到,艾灸治療疾病是從辨證論治的角度出發的,即便是同一個疾病,選取的穴位也可能有所不同,所以要嚴格根據疾病來分艾灸穴位的話,比較難。但是可以根據疾病類型選取一些通用的穴位,來達到保健和防治的作用。保健選穴:
兒童方面多見的是腹瀉、腹脹等消化系統的疾病或者是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統的疾病,所以以保健來論,艾灸選穴建議選取:大椎、肺俞、足三里、大腸俞等。
老人方面多見是一些虛寒類的疾病如關節退行性病、局部肌肉關節疼痛等。艾灸選穴建議以滋養肝腎,提升陽氣為主,建議選取:命門、百會、足三里及阿是穴。
婦科、男科保健方面建議可以選取腹部和腰骶部的一些保健穴位,女性還可以選取子宮一穴作為日常保健。
手腳冰涼的人群可以選取大椎、關元、足三里及四肢末端的一些穴位來減輕手腳冰涼的症狀。
補腎、補脾可以選擇腎俞、脾俞、命門。
疾病選穴:
消化性疾病、女性的子宮下垂、頭暈可以選擇百會穴治療。
失眠:通過辨證非陰虛、熱證之後可以選擇百會、風池、三陰交及足三里治療。
頸椎病、頸部疼痛可以選擇風池、大椎、督脈和膀胱經上的一些穴位來治療。
肩部疼痛可以選擇肩髎、肩髃、手臂等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