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遺傳僵直性脊柱炎會致命嗎?什麼病和這種病類似?患這種病的人活不過40歲嗎?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以骶髂關節和脊柱關節的慢性進行性炎症為主,並侵犯4肢關節和其它臟器的全身性疾病.因本病常發生椎間盤纖維環及其附近結締組織的鈣化、骨化,部分病人最終導致脊柱的骨性強直,故目前國內外稱之為強直性脊柱炎,英文名稱為ankylosing-spondylitis,簡稱AS.從前述此病的發病率和好發年齡中可以看出,此病是一種嚴重危害男性青少年健康的疾病,它的危害性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此病致殘率較高:由此病一般先侵犯骶髂關節,然後沿脊柱逐漸向上發展,而累及腰椎、胸椎、甚至頸椎.受累脊柱不僅出現腰背疼痛,而且可出現進行性活動受限,如病情進一步發展,則可使椎間盤、關節突關節、椎間各韌帶均會發生骨化,在X線片上使脊柱形成竹節狀的骨性強直,有的則形成不同程度的駝背畸形,嚴重者不僅行動不便,而且兩眼只能看地面.而本病約60%以上髖關節可受累,它不僅可使髖關節間隙變狹窄、而且可引起骨質破壞導致髖關節嚴重疼痛,而使病人髖關節不敢作屈伸活動,久之則致髖關節形成骨性強直,而失去活動功能,造成終身殘廢.由於髖關節受損而致殘者約占髖關節變的30%左右,總的致殘率約在15%~20%.只有60%左右的病人可維持工作和生活能力,但終身有各種不同程度的不適、痛苦和不便. (2)此病不僅危及個人身心健康,而且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尤其給家庭的經濟生活帶來很大沖擊.如按前述發病率和致殘率推算,全國12億人口中,患此病者大約在360~400萬,大約可使15~100萬人有不同程度的殘疾,有15~20萬人可能為重症殘廢,不駐喪失工作能力,生活也不能自理. (3)此病誤診率較高,約90%的病人在患病3年後確診,因而貽誤治療者較多,而增加了此病的致殘率.尤以此病約37%左右(我院資料)為兒童期患病,在一年以內確診者只佔5%,有的一年內誤診率可高達100%.而兒童期患病累及髖關節病變者較多,因此,其致殘率更高,其危害性更大. (4)此病目前尚無特效療法,屬於國內外的難治病症,據我院觀察,少數早期患者可以治癒,對於晚期患者,除部分可以通過手術治療,尚可恢復一定程度的功能,大部分保守治療已無能為力. 由於以上情況,強直性脊柱炎這種病給人類帶來的危害是很大的,應該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關注,做好有關防治此病的宣傳,普及此病早期症狀和早期診斷的知識,基屈衛生工作者要提高對此病的認識,以做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最大限度的降低此病的致殘率. 治療用中葯追風舒筋丸就可以很實惠,不要用西葯,副作用太大,不要用冷水,注意防寒保暖,不要生氣.
2、遺傳性僵直性脊柱炎是什麼病?
強直性脊柱炎的中醫治療
在我們沒有治療強直性脊柱炎之前,首先要了解什麼是強直性脊柱炎?強直性脊柱炎簡稱「強脊炎"。
所謂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獨立性、全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關節、髖關節、椎間關節和肋椎關節,早期可以表現為背部、臀部、髖部疼痛為主,最終以脊柱強直而致殘的病症稱強直性脊柱炎。
強直性脊柱炎在中醫被稱為「龜背風」、「竹節風」、「大僂病」、「骨痹」。
強直性脊柱炎的病因是素體陽虛、肝腎陰精虧虛,督脈失榮,又巧遇風、寒、濕三邪乘虛而入,互為因果而犯病。
強直性脊柱炎的主要表現:
本病多見於青少年男性,起病多隱匿,早期可表現為遠端關節疼痛,逐步發展為臀部、髖部、下背部呈間歇性鈍疼,有僵硬感或坐骨神經痛,病程遷延數月或數年後,可突然出現持續性疼痛,甚至較嚴重性疼痛。病人常有晨僵感,在天氣寒冷和潮濕及勞累和感冒時症狀可惡化。
還有些病人可有不明原因的虹膜炎、全身疲勞感、厭食、體重減輕和低熱等症狀。
強直性脊柱炎以脊柱關節受累最為嚴重,但也可累及全身任何關節,形成關節炎。
1·骶髂關節炎:是多數病人首先出現的受累症狀,主要表現為:腿疼、大腿根部疼長放射到一側或兩側臀部,偶爾放射到大腿。
2·腰椎關節炎:多表現為病人背部疼痛不適和運動功能障礙,查體時腰部骨突關節可有直接觸痛,脊旁肌肉明顯痙攣,腰椎脊柱變直或彎曲,不能伸直可並發腰椎病。
3·胸部關節炎:多表現為病人上背部疼痛、胸神經疼痛、胸廓擴張運動受限,吸氣時疼痛明顯。
4·頸椎關節炎:多表現為病人頸部僵直,不能低頭視物,視野受限,看人連軸轉等,可並發頸椎病。
5·周圍關節炎:多表現為肩周炎、髖關節炎等表現。病人可以出現「鴨步」狀態,可並發股骨頭壞死。
以上是強直性脊柱炎的常見臨床表現和體征。最有力的診斷輔助檢查是骶髂關節的X光片,HLA-B27的兩項檢查。
下面重點介紹一下強直性脊柱炎的治療。
西醫目前尚無阻止本病進展的有效療法,最好的葯物是免疫制劑,但副作用相當大,尤其是對肝臟、腎臟的損害比較明顯;在沒有治療好這個病之前,又給患者增加了新的病症,這對於患者來說無疑就是雪上加霜。
根據我多年的臨床經驗,目前中醫對強直性脊柱炎的治療療效確切,能夠及時控制病情,解除疼痛,減少致殘,恢復關節功能。對於強直性脊柱炎的中醫治療,及時積極妥善的早期治療與取得患者的密切配合,這對今後病情的穩定、預防和發展、畸形至關重要。
強直性脊柱炎在中醫分三種證候:1·腎虛督寒證 2·肝腎兩虛筋骨失榮證 3·督脈邪壅久郁化熱證
我根據強直性脊柱炎三種不同的證候、不同症狀、不同表現,運用付氏中葯換血療法對不同的病人進行辯證論治,經過一到兩個療程的治療後,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症狀被控制,疼痛得到緩解,病情得到明顯的好轉;經過四五個療程的治療後,患者可達到臨床治癒。
本人根據多年的強直性脊柱炎治療經驗,總結出一套針對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三字經:
站要立、坐要直、卧要板、忌用枕、防外感、注保暖、多營養、適休息、多鍛煉、治要早、心要寬、病可痊。
3、遺傳性強直性脊柱炎怎麼治療,發病12年了
你好,目前強直性脊柱炎目前尚無根治方法。但是患者如能及時診斷及合理治療,可以達到控制症狀並改善預後。應通過非葯物、葯物和手術等綜合治療,緩解疼痛和發僵,控制或減輕炎症,保持良好的姿勢,防止脊柱或關節變形,以及必要時矯正畸形關節,以達到改善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目的。
4、遺傳性僵直性脊柱炎的治療和保健
目前治療方法僅止於用葯物控制發炎及藉復健維持關節活動性兩種。為了控制此症的病情發展及復健,醫師建議患者,不妨從以下生活細節著手:
保持良好立姿、坐姿及睡姿,以免背脊屈曲,加重彎腰駝背。
日常保持規律且持續地運動復健,可軟化僵硬處,維持關節伸展性。定時作深呼吸、擴胸、挺直驅乾等強化背肌與腹部柔軟度的動作,如游泳、伸展操等運動,以延緩病變的發展。
由於患者的負重能力下降,因此避免強力負重,加重病變。
勿用腰背束縛器,以免脊椎炎惡化。
睡眠時避免埝枕且不睡軟床。
清晨起床背脊僵硬時,不妨以熱水浴來改善。
在寒冷、潮濕季節中,更應防範病發。 根據醫師處方服用止痛及非類固醇抗發炎葯物,可減輕患者痛苦,熱敷對於緩解疼痛亦有效。
一旦病程嚴重至無法行走時,醫師將評估患者狀況而考慮以手術裝入人工髖關節。
5、強直性脊椎炎的遺傳是真的嗎
強直性脊椎炎的遺傳與血型有關嗎?對孩子而言,都希望能遺傳父母好的基因,聰明,漂亮,性格開朗,誰也不願意父母把疾病遺傳給自己。然而,強直性脊柱炎的家族遺傳性已被人們所熟知,甚至有些強直性脊柱炎患者擔心會把疾病遺傳給下一代,不敢貿然生育。對於父母患有強直性脊柱炎的孩子來說,他們最擔心的莫過於自己也會遺傳這個疾病。這種擔心也不無道理,但是過於擔心也是沒有必要的。 專家介紹,強直性脊柱炎有明顯的家族聚集性,一般家族患病率大約在4~5%,即使在家族中HLA-B27陽性者,其發展成為強直性脊柱炎病人的發病率也只達到20%左右。這就說明HLA-B27陽性者,在其家族中存在著易感性,但是這不意味著HLA-B27陽性者就一定要患強直性脊柱炎。如果夫妻倆一方患強直性脊柱炎,孩子的患病幾率約為25%,如果雙方均患強直性脊柱炎,孩子的患病幾率約為50%。如果患強直性脊柱炎的父親或母親,HLA-B27是陰性的,則孩子的患病幾率下降。 強直性脊椎炎的遺傳與血型有關嗎?作為家長,沒必要整天憂心忡忡,認為孩子一定會遺傳自己的疾病。但在日常生活中預防強直性脊柱炎很重要,要多關注孩子,應避免陰冷潮濕環境的刺激;積極預防腸道、泌尿系感染;注意飲食衛生;加強體育鍛煉,增強機體免疫力等。 強直性脊椎炎的遺傳與血型有關嗎?當然,對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親屬或子女應是需要高度警惕的,應密切注意各種發病跡象,以便早期診斷,及早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特別是年輕男性以膝關節腫痛為首發症狀,而無典型中軸關節病變,卻有家族史者,應高度疑及強直性脊柱炎的可能,力爭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編輯: 行文源 )
6、僵直性脊柱炎,遺傳嗎?
強直性脊柱炎是以骶髂關節和脊柱附著點炎症為主要症狀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見於青年男性具有家族聚集性,與HLA一B27密切相關,所以強直性脊柱炎,具有一定的遺傳幾率。
強直性脊柱炎的家族人群中不是每個人都會患病,大部分人終身不發病,如果患者HLA一B27陽性,那麼他的父親或母親當中肯定有一個是HLA一B27陽性的,即使孩子HLA一B27是陽性,也不一定發病。
7、遺傳性僵直性脊柱炎可以治療嗎?
你好,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以骶髂關節和脊柱關節的慢性進行性炎症為主,並侵犯四肢關節和其它臟器的全身性疾病. 強直性脊柱炎致殘率較高:一般先侵犯骶髂關節,然後沿脊柱逐漸向上發展,而累及腰椎,胸椎,甚至頸椎.強直性脊柱炎在沒有變形之 前是完全可以治癒的,如果變形就只能控制不發展. 治療從提高免疫系統和滋補肝腎著手全面調理,配合調和脾胃.去風通絡,活血散寒,消腫止痛,沒有任何副作用,經濟實惠。治療用追風舒筋療法,不要用西葯,副作用太大.不要喝酒 ,不要勞累,注意休息。
8、遺傳僵直性脊柱炎到底是怎樣一種病?
強直性脊柱炎(拉丁文:spondylitis ankylosans, 其中 spondylitis 原為希臘文脊柱炎之意,ankylosans原系希臘文強直之意),又稱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慢性關節炎(屬中醫之風濕范疇),伴隨有脊柱關節的疼痛和強直症狀。在歐陸亦稱此病為白赫鐵列夫症(Morbus Bechterew)、白赫鐵列夫-史特林佩爾-瑪麗症(Bechterew-Struempell-Marie-Krankheit)等。英文為Ankylosing Spondylitis, 國際簡稱為AS. 強直性脊柱炎屬於脊柱關節綜合症,主要影響腰椎、胸椎以及骶髂關節,現在相信與免疫失調及遺傳因子有關。除此以外,強直性脊柱炎尚能引發眼虹膜炎症以及影響到身體之其他器官。 起因 強直性脊柱炎的起因迄今未能完全了解,但該病似與免疫系統的缺陷有關。 如果以醫學方法阻止TNF-alpha因子發揮作用,該病的症狀得以減輕,可以得知該因子在發病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在發炎的骶髂關節中可見CD4+T-淋巴細胞,細胞毒素T細胞(cytotoxische T-zellen)及噬菌細胞出現,此外TNF-alfa因子的集中率見增高,不過無法確定觸發此現象的觸媒。可能是針對體內軟骨中負責伸展靈活性的Proteoglycan Aggrecan 產生了自免疫現象(autoimmunologiesches Phaenomen)。這樣Proteoglycan抗原的一致性,可以解釋疾病在體內分布的現象。在許多患者的血液中還出現了腸內細菌(Enterobakterien)抗體滴定濃度增高的現象,目前尚未弄清此現象與該病有何關聯 。 該病的一個特徵是,發病與血液中HLA-B27因子的高度關聯性。這種關聯性在不同人種中出現的頻率揭示了該病在不同人種中發病率的不同。時至今日已比較清楚的是,強直性脊柱炎很大程度上是由基因決定的,因此HLA-B27因子是此病最為人所熟知,但絕不是唯一的基因病因。 病理學 強直性脊柱炎主要的病程在於關節和腱的炎症,尤其在骨盆和脊柱部位,並伴隨有水腫與骨髓的損傷,並導致骨髓的骨質化。 本症最早期的症狀之一為骶髂關節的炎症。受累部位包括肌腱附著點以及關節囊。在關節軟骨下方會生長肉芽組織,通過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形成浸潤。關節受損的邊緣,首先會通過纖維軟骨(Faserknorpel)所替代,隨後骨質化,由此關節逐漸僵硬化。 在脊椎,此過程會導致骨骼出現韌帶骨贅,並會搭上臨近的脊椎骨。這樣的過程最後可能導致所謂的竹節樣脊柱改變(Bambuswirbelsaeule)的產生。 針對脊柱的其他損傷有骨質疏鬆,椎骨邊緣的過度損耗及炎症以及隨之出現的骨與椎間盤間連接部的損害 治療 主要分三方向 消炎止痛-治標 消炎痛等非甾體抗炎葯(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葯)解熱鎮痛葯具有較好的效果。 柳氮磺胺吡啶對於改善腰背部僵痛及骶髂關節病變有明顯的療效。 控制病情-治本 嚴重的周圍關節病變也可採用氨甲喋呤治療。當髖關節病變嚴重,造成骨性強直和癱瘓時,應早期施行人工髖關節置換術,以恢復功能。 保護關節-保持靈活 強直性脊柱炎需要長期治療,甚至終身治療,患者應對自己的疾病有正確的認識,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體療的康復訓練對於本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適當的行走、睡眠姿勢,腰腹的鍛練可以維持關節的靈活性,呼吸鍛練和游泳的有氧運動有助於維持良好的肺功能。部分患者經過治療後療效不明顯,出現關節僵直,但如果能夠維持在功能位,就可最大限度地保留部分關節功能。 中醫治療 目前在中國尚採用中醫手法治療該疾病,中醫治療原則是以辨證施治為主,祛風散寒,利濕通絡,活血化瘀,解毒消腫,補腎健骨,調節整體。AS早期以實證為主,以濕熱風寒、瘀血相挾雜為主,晚期則以虛實夾雜,虛證為主,腎虛為本,治療應以滋補肝腎為本,兼顧清熱、活血、祛寒、止痛。有取得較大成功的個案,但整體效果尚待時間檢驗。參考資料:維基百科--強直性脊柱炎
記得採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