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柱 > 脊柱骨樣骨瘤

脊柱骨樣骨瘤

發布時間:2020-08-30 09:47:06

1、脊椎瘤 現象

原發性良性腫瘤常見的骨巨細胞瘤、骨嗜酸性肉芽腫、骨樣骨瘤、神經纖維瘤等。原發性惡性腫瘤最常見的是骨髓瘤,其次為骨肉瘤、尤文氏肉瘤、惡性淋巴瘤、脊髓瘤等。由於脊柱腫瘤的位置與脊髓神經關系密切,導致脊髓和神經根壓迫,可出現相應的感覺及運動障礙,可合並截癱,故在脊柱腫瘤病人護理中,截癱的護理是一項重要工作。
另外還有其他部位腫瘤轉移到脊椎。

2、我的脊椎骨長得有些彎,我要怎麼辦??

脊柱側彎是青少年發育期比較常見的一種脊柱畸形,它是指脊柱向左或向右發生彎曲,超過正常的彎區。初期表現為兩後不等高,腰凹不對稱,此時進行矯正效果較好。其目的是通過矯正練習,加強肌力,恢復脊柱周圍肌力的平衡。矯正練習中脊柱左側彎便向左側同練習,右側彎便向右側屈練習。
(1)手拉肋木體側屈二側對肋木站立,一手拉住肋木,另一手上舉,做體側屈,練習3紐,每組30~50次。要求抬頭、挺胸、收腹,上體不能前傾。
(2)俯卧,兩臂彎曲體前撐地,將脊柱側彎一側的腿用力向上抬起,同時異側手臂伸直前舉,保持3~4秒,再還原。練習3組,每繼10一15次。
(3)兩腿開立,側彎一側的手臂自然下垂,另一側手臂肩側屈抱頭,上體向側彎一側彎曲,手往不伸至最低,保持3秒,還原。練習3組,每組10~15次。或側彎一側手臂提一重物(如啞鈴、書包等)進行練習。
(4)向脊柱側彎方向側卧,兩臂屈臂撐地,外側腿用力向肩側方踢腿至最大限度,再還原,練習25~30次。要求踢腿時身體要正,踢腿幅度要大。

診斷:

早期診斷,以使早期治療非常重要。因此需健全中、小學生的普查工作,作到預防為主。

(一)病史

詳細詢問與脊柱畸形有關的一切情況,如患者的健康狀況、年齡及性成熟等。還需注意既往史、手術史和外傷史。脊柱畸形的幼兒應了解其母親妊娠期的健康狀況,妊娠頭三月內有無服葯史,懷孕分娩過程中有無並發症等。家族史應注意其它人員脊柱畸形的情況。神經肌肉型的脊柱例凸中,家族史尤為重要。

(二)體檢

注意三個重要方面:畸形、病因及並發症。

1.充分暴露,僅穿短褲及後面開口的寬松外衣,注意皮膚的色素病變,有無咖啡斑及皮下組織腫物,背部有無毛發及囊性物。注意乳房發育情況,胸廓是否對稱,有無漏斗胸、雞胸及肋骨隆起及手術疤痕。檢查者應從前方、側方和背面去仔細觀察。

然後病人面向檢查者,向前彎曲觀察背部是否對稱:一側隆起說明肋管及椎體旋轉畸形。然後檢查者從患者背面觀察腰部是否對稱,檢查腰椎是否旋轉畸形。同時注意兩肩是否對稱,還需測定兩側季肋角與胯骨問的距離,還可從頸7棘突放鉛錘線,然後測量臀部裂縫至垂線的距離以表明畸形的程度。 然後檢查脊柱屈曲、過伸及側方彎曲的活動范圍。檢查各個關節的可曲性,如腕及拇指的接近,手指過伸,膝肘關節的反曲等。

最後應仔細進行神經系統檢查,尤其是雙下肢。懷疑有粘多糖病者應注意角膜。馬凡氏綜合征者應注意上齶。

病人的身高、體重、雙臂間距、雙下肢長度,感覺均需記錄在案。

(三) X像檢查

1. 直立位全脊柱正側位像。照 X相時必須強調直立位,不能卧位。若患者不能直立,宜用坐位像,這樣才能反映脊柱側凸的真實清況。是診斷的最基本手段。 X像需包括整個脊柱。

2. 仰卧位左右彎曲及牽引像。反映其柔軟性。 Cobb氏角大於90度或神經肌肉性脊柱側凸,由於無適當的肌肉矯正側凸,常用牽引像檢查其彈性,以估計側彎的矯正度及各柱融合所需的長度。脊柱後凸的柔軟性需攝過伸位側位像。

3. 斜位像。檢查脊柱融合的情況,腰骶部斜位像用於脊柱滑脫、峽部裂患者。

4. Ferguson像。檢查腰骶關節連接處,為了消除腰前凸,男性病人球管向頭側傾斜30度,女性傾斜35度,這樣得出真正的正位腰骶關節像。

5. Stagnara像。嚴重脊柱側凸患者(大於100度),尤其伴有後凸、椎體旋轉者,普通 X像很難看清肋骨、橫突及椎體的畸形情況。需要攝去旋轉像以得到真正的前後位像。透視下旋轉病人,出現最大彎度時拍片,片匣平行於肋骨隆起內側面,球管與片匣垂直。

6. 斷層像。檢查病變不清的先天性畸形、植骨塊融合情況以及某些特殊病變如骨樣骨瘤等。

7. 切位像。患者向前彎曲,球管與背部成切線。主要用於檢查肋骨。

8. 脊髓造影。並不常規應用。指征是脊髓受壓、脊髓腫物、硬膜囊內疑有病變。 X像見椎弓根距離增寬、椎管閉合不全、脊髓縱裂、脊髓空洞症。以及計劃切除半椎體或擬作半椎體楔形切除時,均需脊髓造影,以了解脊髓受壓情況。

9. CT和 MRI。對合並有脊髓病變的患者很有幫助。如脊髓縱裂、脊髓空洞症等。了解骨嵴的平面和范圍,對手術矯形、切除骨嵴及預防截癱非常重要。但價格昂貴,不宜作常規檢查。

10. X像閱片的要點

端椎:脊柱側彎的彎曲中最頭端和尾端的椎體。

頂椎:彎曲中畸形最嚴重,偏離垂線最遠的椎體。

主側彎即原發側彎:是最早出現的彎曲,也是最大的結構性彎曲,柔軟性和可矯正性差。

次側彎:即代償性側彎或繼發性側彎,是最小的彎曲,彈性較主側彎好,可以是結構性也可以是非結構性。位於主側彎上方或下方,作用是維持身體的正常力線,椎體通常無旋轉。當有三個彎曲時,中間的彎曲常是主側彎,芳有四個彎曲時,中間兩個為雙主側彎。

11.彎度及旋轉度的測定

彎度測定:(1) Cobb氏法:最常用,頭側端椎上緣的垂線與尾側端椎下緣垂線的交角即為 Cobb氏角。若端椎上、下緣不清,可取其椎弓根上、下緣的連線,然後取其垂線的交角即為 Cobb氏角。(2) Ferguson法:很少用,有時用於測量輕度側彎。找出端椎及頂椎椎體的中點,然後從頂椎中點到上、下端椎中點分別畫二條線,其交角即為側彎角。

椎體旋轉度的測定: Nash和Mod根據正位X像上椎弓根的位置,將其分為5度。0度:椎弓根對稱;I度:凸側椎弓根移向中線,但未超出第一格,凹側椎弓根變小;II度:凸側椎弓根已移至第二格,凹側椎弓根消失;III度:凸側椎弓根移至中央,凹側椎弓根消失;IV度:凸側椎弓根越過中央,靠近凹側。

3、惡性脊椎腫瘤的治療方法

您好,根據您所提供的情況,建議根據患者的具體病位,病症,病理類型「三辨治癌」理論應用扶正抗癌的中葯治療,可以改善症狀,緩解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機體免疫力,增強體質,提高生活質量,防止復發和轉移,達到最佳治療效果.祝早日康復!

4、骨腫瘤常見症狀是什麼?骨腫瘤疼痛有什麼特點?

骨、關節疼痛,骨性腫塊,功能障礙被認為是骨腫瘤尤其是惡性骨腫瘤的三大主要症狀。1、疼痛:在輕微的外傷或無外傷的情況下,骨關節處出現明顯的疼痛,尤其以夜間為甚,有進行性加重的趨勢,止痛葯無效,在排除急慢性炎症的情況下,應懷疑有早期腫瘤存在的可能。疼痛是生長迅速的腫瘤的最顯著症狀,疼痛並不一定說明腫瘤是惡性,有些良性腫瘤,如骨樣骨瘤,可因反應骨的生長而引起疼痛。疼痛突然劇烈發作,很可能是發生了病理性骨折。2、腫塊:一般在骨、骨關節局部出現腫塊,生長緩慢的腫瘤或腫瘤樣病損很少有明顯腫脹,一直到功能發生障礙或發生病理性骨折時才被發現。良性腫瘤常表現為堅實腫塊而無壓痛;而生長迅速的惡性腫瘤生長速度較快為彌散性腫脹,而且腫塊與鄰近組織有粘連,活動度差,質地較硬,邊界不甚清楚(與良性骨腫瘤恰恰相反),腫瘤表面不平整且有壓痛。3、功能障礙和壓迫症狀:若腫瘤近關節,活動功能將受限制,活動時將疼痛,並有腫脹和壓痛。發生在脊柱的腫瘤無論良惡性均可壓迫脊髓而癱瘓。另外,還可以出現皮膚和局部血管的徵象:若腫瘤有豐富的血管,皮膚色澤可有明顯變化,皮膚可發熱,淺靜脈怒張。

5、惡性骨瘤

骨腫瘤可分為良性和惡性,良性骨腫瘤相對較常見,惡性骨腫瘤則較少。但一旦患有惡性骨腫瘤,必須及時進行治療,下面為您介紹一下惡心骨腫瘤的症狀,希望能對患者們有幫助。 骨腫瘤又可分為原發性——良性或惡性骨腫瘤起源於骨本身,或是轉移性——腫瘤起源於機體的某個部位(如源於乳腺或前列腺),然後轉移到骨。大多數兒童惡性骨腫瘤是原發性的,而大多數成人惡性骨腫瘤是轉移性的。 專家認為以下幾點很重要! 1、疼痛:在輕微的外傷或無外傷的情況下,骨關節處出現明顯的疼痛,尤其以夜間為甚,有進行性加重的趨勢,止痛葯無效,在排除急慢性炎症的情況下,應懷疑有早期腫瘤存在的可能。 疼痛是生長迅速的腫瘤的最顯著症狀,疼痛並不一定說明腫瘤是惡性,有些良性腫瘤,如骨樣骨瘤,可因反應骨的生長而引起疼痛。疼痛突然劇烈發作,很可能是發生了病理性骨折。 2、功能障礙和壓迫症狀:若腫瘤近關節,活動功能將受限制,活動時將疼痛,並有腫脹和壓痛。發生在脊柱的腫瘤無論良惡性均可壓迫脊髓而癱瘓。 3、腫塊:一般在骨、骨關節局部出現腫塊,生長緩慢的腫瘤或腫瘤樣病損很少有明顯腫脹,一直到功能發生障礙或發生病理性骨折時才被發現。 良性腫瘤常表現為堅實腫塊而無壓痛,而生長迅速的惡性腫瘤生長速度較快為彌散性腫脹,而且腫塊與鄰近組織有粘連,活動度差,質地較硬,邊界不甚清楚(與良性骨腫瘤恰恰相反),腫瘤表面不平整且有壓痛。
滿意請採納。

6、脊椎上部位於腦干顱骨外的突出骨頭是不是骨瘤?

到底是脊柱還是顱骨後側。從解剖上講,第七頸椎棘突比較長,是人體上的一個定位標志,是正常現象。顱骨後側有個枕外隆突,也是人體解剖的正常標記,我覺得你沒有任何問題,只是你的比較明顯而已,不用杞人憂天。補充一點如果是你在體表能夠摸到,不用做CT,X線片足亦。

7、骨腫瘤的症狀有哪些?

「骨腫瘤的症狀常見如下:1.腫塊:腫脹或腫塊位於骨膜下或表淺的腫瘤出現較早,可觸及骨膨脹變形,常伴有疼痛;2.疼痛:為骨腫瘤早期出現的主要症狀,病初較輕,呈間歇性,隨病情的進展,疼痛可逐漸加重,發展為持續性。多數患者在夜間疼痛加劇以致影響睡眠;3.功能障礙:骨腫瘤後期,因疼痛...」

8、骨腫瘤的早期症狀您了解多少?

說起骨腫瘤相信很多患者應該都不陌生,骨腫瘤是發生於骨骼或其附屬組織的一種腫瘤,是一種常見的疾病,但對於很多人來說 還不是很了解這種疾病,下面就為您介紹一下骨腫瘤的早期症狀。 骨腫瘤的早期症狀有哪些?腫瘤專家指出:骨、關節疼痛,骨性腫塊,功能障礙被認為是骨腫瘤尤其是惡性骨腫瘤的三大主要症狀。 1、疼痛:在輕微的外傷或無外傷的情況下,骨關節處出現明顯的疼痛,尤其以夜間為甚,有進行性加重的趨勢,止痛葯無效,在排除急慢性炎症的情況下,應懷疑有早期腫瘤存在的可能。 疼痛是生長迅速的腫瘤的最顯著症狀,疼痛並不一定說明腫瘤是惡性,有些良性腫瘤,如骨樣骨瘤,可因反應骨的生長而引起疼痛。疼痛突然劇烈發作,很可能是發生了病理性骨折。 2、腫塊:一般在骨、骨關節局部出現腫塊,生長緩慢的腫瘤或腫瘤樣病損很少有明顯腫脹,一直到功能發生障礙或發生病理性骨折時才被發現。 良性腫瘤常表現為堅實腫塊而無壓痛;而生長迅速的惡性腫瘤生長速度較快為彌散性腫脹,而且腫塊與鄰近組織有粘連,活動度差,質地較硬,邊界不甚清楚(與良性骨腫瘤恰恰相反),腫瘤表面不平整且有壓痛。 3、功能障礙和壓迫症狀:若腫瘤近關節,活動功能將受限制,活動時將疼痛,並有腫脹和壓痛。發生在脊柱的腫瘤無論良惡性均可壓迫脊髓而癱瘓。

9、骨樣骨瘤的病因病理

<

與脊柱骨樣骨瘤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