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柱 > 脊柱x線診斷

脊柱x線診斷

發布時間:2020-08-28 21:41:54

1、如何正確解讀脊柱X線平片

頸背痛和腰腿痛是臨床上最普遍的就診原因,在對這些患者進行診斷時最常用影像檢查就是脊柱X線檢查,因此正確使用和解讀脊柱X線檢查對於基層醫師非常重要。
X線檢查體位和正常影像學表現
脊柱自上而下主要分為頸椎、胸椎和腰骶椎。脊柱X線檢查的基本體位為正位和側位。頸椎的左、右斜位有利於顯示鉤錐關節和椎間孔,也是常用的檢查體位。腰椎斜位用來觀察椎弓根,主要用於腰椎滑脫鑒別。
脊柱的X線平片主要用來觀察椎體骨質結構,無法直接顯示韌帶椎間盤軟組織,只能通過觀察相鄰骨質間接反映其變化。椎體骨皮質密度很高,X線表現為線狀緻密影,松質骨(髓質)密度較皮質低,兩者存在良好的對比。
由於X線是二維投照技術,因此棘突、椎弓根和橫突等脊柱附件可能會與椎體重疊,觀察時要注意區分這些結構。另外腸內容物可能會與腰椎重疊,對圖像判讀產生影響,特別是低密度腸氣可能會誤認為骨質破壞,需要結合不同體位綜合分析。
各段脊柱重要結構的X線表現已分別在圖中標注(圖1~圖4),供大家參考學習。正常脊柱生理曲度表現為:頸椎輕度前凸,胸椎輕度後凸,腰椎前凸。正常脊柱序列整齊,X線側位表現為椎體前、後緣連線平滑。椎體形態規則,椎體前後高度基本一致。正常脊柱各椎間隙約等寬,X線正位椎間隙左右等寬,側位示前寬後窄。
閱片原則脊柱X線平片解讀時應該按照一定順序,避免遺漏重要影像表現。主要包括:脊柱生理曲度是否正常,序列是否整齊;椎間隙有無狹窄或增寬;椎體及附件皮質是否連續以及骨質有無異常;椎旁軟組織有無增厚或異常密度;投照范圍內有無其他異常。
掌握脊柱的正常X線表現是發現脊柱異常影像表現的基礎,本期講座主要復習了脊柱正常X線表現,隨後我們會陸續介紹不同脊柱疾病的影像表現。
基層醫師經常遇到脊柱X線平片。臨床醫師應熟悉脊柱常用X線檢查體位和觀察要點,掌握脊柱的正常X線表現,才能發現異常。另一方面,臨床醫師在觀察脊柱X線平片時應按照一定順序,對脊柱X線平片做出全面解讀。

2、腰椎間盤突出症的X線表現有哪些?

腰椎間盤突出症最常用的檢查方法就是拍腰椎正側位X線片。它除了可幫助診斷,還特別有助於與其他疾患的鑒別診斷。例如:腰椎結核、腫瘤、強直性脊柱炎、腰椎退變性骨關節病等,均可通過X線片與腰椎間盤突出症大致區分。因為椎間盤纖維環及髓核均屬軟組織,所以,X線片上是不顯像的,看不出髓核是否突出,因而有的醫生認為腰椎間盤拍X線片主要用於排除腰椎腫瘤、結核、畸形等,其實不然,雖然纖維環、髓核不顯像,但由於椎間盤突出,引出腰椎部位許多改變。根據這些,通過X線片,再結合查體,可以幫助推斷是否有椎間盤突出,常見的改變是:(1)序列的改變:最常見的是腰椎側彎畸形,有時X線片表現生理彎曲消失而無側彎。(2)椎間隙的改變:隨著腰椎側彎的出現,椎間隙也出現不等寬,凹側窄、凸側寬,前方窄、後方寬。突出的椎間盤不一定是椎間隙變化最明顯的部位,而常是在變化最明顯間隙的下一個間隙是突出間隙。椎間隙絕對變窄是椎間盤退化所引起的,病史較長的椎間盤突出症,可有此變化,但結核也可使椎間隙變窄,且結核的椎間隙變窄更為多見。(3)椎體後翹和骨質增生唇樣變:這種徵象對診斷有重要意義,後翹與唇樣變不同,它是椎體後緣稍稍突出而無骨質增生硬化。唇樣變是椎間盤退行性變或突出後引起椎體緣軟骨增生和韌帶附著處骨化而形成骨性突起。(4)「游離」骨塊:椎體後緣游離骨塊比較少見,骨塊向後突出或游離在椎管內。(5)脊柱不穩:在側位片上若發現椎體後緣的序列在兩個椎體間有輕微的前後移位時,應高度懷疑腰椎不穩,椎間盤突出時有時發生椎體不穩。 贊

3、脊柱結核的x線表現?

平片上主要表現為各種形式的骨破壞和癌骨形成,不同形式的骨膜新生骨及其再破壞,軟組織腫塊,骨破壞區和軟組織腫塊中的腫瘤骨形成等。在眾多的徵象中,確認腫瘤骨的存在是診斷骨肉瘤的重要依據。腫瘤骨一般表現為雲絮狀、針狀和斑塊狀緻密影。

4、脊柱TB的X線表現?

X線攝片 在病早期多為陰性,據Lifeso等(1985)觀察,認為起病後6個月左右,當椎體骨質50%受累時,常規X線攝片才能顯示出。
X線攝片早期徵象表現在大多數病例先有椎旁陰影擴大、隨著椎體前下緣受累、和有椎間變窄、椎體骨質稀疏,椎旁陰影擴大和死骨等。椎體骨質破壞區直徑<15mm者,側位攝片多不能顯示出,而體層攝片破壞區直徑在8mm左右就能查出。在椎體松質骨或膿腫中時可見大小死骨。
在中心型椎體結核椎,椎間隙多無明顯改變,很難與椎體腫瘤鑒別;而某些生長緩慢的腫瘤如甲狀腺轉移癌、脊索瘤和惡性淋巴瘤等卻可顯示不同程度椎間狹窄,與骨骺型椎體結核鑒別十分困難。
通常椎體結核病例,除陳舊或者將治癒的病人外,椎旁陰影擴大多為雙側。

5、脊椎結核的x線表現?

脊柱結核X線表現主要以骨質破壞和椎間隙狹窄為主。中心型脊柱結核骨質破壞集中在椎體的中央,在側位X線片上顯示比較清楚,短時間內會出現椎體的壓縮,呈楔狀,前窄後寬,也可以侵犯至椎間盤,累及到鄰近的椎體。

6、脊柱x線攝影檢查有哪些主要臨床用途

實驗室檢查:通過在實驗室 進行物理的或化學的檢查來確定送檢的物質的內容、 性質、濃度、數量等等特性.
檢查內容
醫學上主要檢查血常規,尿常規,便常規,血氣分析,血電解質(鉀、鈉、氯、鈣等),肝功能,腎功能,血脂,心肌酶,甲狀腺功能,血糖等等.
意義
用於檢查相關疾病,如血液病,感染,糖尿病,肝炎,腎病等等,指導臨床治療.
 如糞便檢驗可以了解消化系統有無炎症、出血、寄生蟲感染、惡性腫瘤等疾病;根據糞便的性狀和組成了解消化狀況,藉以間接地判斷胃腸、胰腺、肝膽的功能狀況;榆查有無病原菌,以協助診斷腸迫傳染病.
總膽固醇增高見於:①長期高膽固醇和高脂脅飲食.②嚴重膽道梗阻,如膽結石、肝臟腫瘤、胰頭癌等.③高脂血症、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①其他如糖尿病晚期、腎病綜合衙、甲狀腺功能減退症、脂肪肝等.

7、做X線腰椎正側位片主要檢查什麼呀?

病情分析:腰間盤突出該做檢查:X線腰椎間盤所包括的髓核、纖維環和軟骨板密度均較低,在X線下並不顯影,因此臨床上腰突症患者的腰椎X線平片可僅有一些非特異性的變化,甚至無異常變化。因此單純腰椎平片並不能作為有無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直接依據。但X線能發現腰椎的退行性改變和結構異常,對提示椎間盤的退變有重要意義,並且能排除其他的一些腰椎疾患,如腰椎結核、腫瘤和腰椎滑脫等。典型的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通過病史、體征和X線平片即能作出初步的診斷。CT檢查腰椎的CT可以清楚地顯示椎間盤突出的部位、大小、形態和神經根、硬脊膜受壓的情況,同時還可顯示黃韌帶肥厚、小關節增生、椎管和側隱窩狹窄等情況。對腰椎間盤突出症診斷的准確率達到 80%-92%。核磁共振沒有輻射,可以多方位成像(橫斷面、冠狀面、矢狀面和斜面),對解剖細節顯示較好,對組織結構的細微病理變化更敏感(如骨髓的浸潤),可以排除神經和脊柱腫瘤等。對於一些落到椎管的髓核組織也不會遺漏。意見建議:

8、幫我看看這幾張脊椎X光片 診斷一下到底有什麼問題

按一下脊椎骨頭有痛點就有問題
脊椎骨頭有問題是常見病,絕大部分不需要葯物或手術治療,找個正骨大夫,他們手法專治這類病,通常治療一到兩次,就是治的時候會有點皮肉痛,休息一下就好,治療時間不超過十分鍾,不再壓迫神經,相應的症狀自然就消失了,通常百八十塊錢的病

與脊柱x線診斷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