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柱 > 脊柱術後腦脊液漏

脊柱術後腦脊液漏

發布時間:2020-08-28 15:55:39

1、脊柱手術腦脊液漏

1正常脊柱術後腦脊液漏的量和時限:正常 脊柱手術不會出現,術中損傷硬脊膜才會出現腦脊液漏。
2腦脊液漏的護理 :
用一塊泡沫海綿均勻壓在腰背部,外加腰圍或腹帶加壓,這樣可以比較好的壓迫軟組織,又不至於出現壓瘡。而且病人輕度活動、翻身等也沒有問題,病人容易接受。
頭低腳高位,早期拔除引流管,傷口換葯,加壓包紮(可用軟腰圍),俯卧位背部可壓鹽袋。
3這種腦脊液漏的治療及其與腦脊液鼻漏治療的區別:區別太大了...
一般都會好,沒什麼問題。

2、腰間盤澎出,脫出 的治療

(一)非手術治療
1、絕對卧床休息是最簡單、有效的療法,強調絕對兩字,即進食及排便均不應離開病床,髖和膝關節可略屈曲以減少椎間盤內的壓力,也同時減少對神經根的壓力。大部分初次發作的病人可以在3周內得到症狀緩解。
2、骨盆牽引,牽引的目的是希望椎間盤的破裂口能張大,使突出的髓核能夠回納。但事實上是破裂口既小又不規則,髓核又破碎,回納是不可能的。因此,其治療作用恐怕還是卧床休息的緣故。
3、推拿和按摩治療 一般認為這是一個很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對於初次發病者。其治療機理可能是使髓核回納或改變突出物與神經根的位置關系,其結果均可以減輕或消除對神經根的壓迫,但目前尚未能證實。方法是病人側卧,醫生一手放於病人肩部,另一手放於髂骨嵴上,將肩後扳,同時將髂骨推向前,用穩力突然扭轉腰部,常可聞到腰部有響聲,症狀常可戲劇性地緩解(圖100-34)。對急性病人,可進行按摩等。近有報告在全麻下進行所謂大推拿者,雖有一定的療效,但由於麻醉使肌肉完全放鬆,用力不當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傷,反而加重症狀甚至發生馬尾神經麻痹等,後果嚴重,因此不宜進行。
在症狀經非手術治療得到緩解後,應佩帶腰圍,保護腰部勿使再受傷。但進行腰肌鍛煉是最重要的。

(二)化學性溶髓核術
將能使軟骨溶解的酶直接注射入椎間盤內,以破壞髓核的親水特性,軟骨粘液蛋白被分解,產生粘多糖酸由尿排出,使盤內壓力得到降低。常用的是木爪蛋白酶(Chymopapain)。因操作簡單,在國外已廣泛應用,而且療效可達70~80%。如溶核失敗,仍可以進行手術,也適用於手術失敗病例。但由於在少數病人因過敏反應而致死亡以及蛛網膜炎、截癱等報道,在美國曾被禁止使用。

(三)手術治療
手術的適應證是①經正規非手術治療無效者;②非手術治療雖有效但發作頻繁影響生活及工作者;③症狀嚴重,患者難以忍受,止痛劑亦不能緩解者;④出現馬鞍區感覺障礙,排尿困難者。我們不主張長期進行推拿和按摩治療,其原因是可以造成神經根周圍粘連,神經根受壓迫過久會發生變性以及可使椎板及黃韌帶增厚而導致醫源性椎管狹窄症。因此,如非手術治療無效應及時進行手術。

手術的目的在於摘除突出的髓核,消除對神經根的壓力。手術的方法很多,可從後路進入,「開窗」進入椎管,也可作半椎板切除或全椎板切除暴露。這三種方法均有其優缺點,椎板切除越少,對脊柱穩定性的影響越少,但對暴露的范圍越小,難以徹底切除突出物,甚至會使突出物不能被發現而遺漏。一般認為如果不切除小關節突,對脊柱的穩定性影響不大,可以通過手術後腰肌鍛煉來彌補,但如手術中為擴大暴露而切除了小關節突,必須加做橫突融合術以維持穩定。另外有學者報告經前路(腹腔或腹膜外)切除椎間盤,同時可做椎體間融合術,對保護脊柱的穩定性有利,但主要的缺點是不能看到突出物對神經根的壓迫,只能盲目的將椎間盤全部切除,且暴露困難,術野深以及可能會損傷周圍的血管及其他結構,未得到廣泛應用。

手術的並發症為①硬膜破裂。只需作修補即可,但如縫合不緊密,有發生腦脊液漏的可能性。②神經根損傷,這大多在分離粘連時所致,一般均可以恢復。少數是被刀切斷,這是應當避免的。椎間盤手術較精細,要求術者有一定的操作經驗,不可貿然進行。③腹膜後血管損傷及腸管損傷。這都是在切除突出物時,進刀太深或在抓刮、鉗夾時太深所致,文獻上已有不少報告,這是應當注意。關於手術探查幾個間隙,是否兩側均要探查等問題。我們認為應結合手術前的資料。有雙側症狀者應兩側探查,但如一側探查時發現對側可能亦有突出,亦應探查對側。由於腰椎間盤突出症絕大多數發生在腰4、5及腰5骶1,所以許多人主張常規探查這兩個間隙,這對手術前未做過造影等者尤為適應,如術前經過造影、CT、MRI等檢查,而且突出平面與臨床症狀相符者,可以考慮僅探查突出的間隙。總之,椎間盤突出症的手術,並不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在術前應進行仔細研究。
根據以上情況,最好先保守治療。手術時最後的選擇。

3、請問十級傷殘鑒定的標準是怎樣的?

1、一級傷殘鑒定標准一級傷殘的鑒定標准包括:面部重度毀容,同時伴有表b2中二級傷殘之一者;全身重度瘢痕形成,占體表面積≥90%,伴有脊柱及四肢大關節活動功能基本喪失;雙肘關節以上缺失或功能完全喪失;雙下肢高位缺失及一上肢高位缺失等更多內容。2、二級傷殘鑒定標准二級傷殘鑒定標准包括:器官嚴重缺損或畸形,有嚴重功能障礙或並發症,存在特殊醫療依賴,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者等更多內容。3、三級傷殘鑒定標准三級傷殘鑒定標准包括:器官嚴重缺損或畸形,有嚴重功能障礙或並發症,存在特殊醫療依賴,或生活部分不能自理者等更多內容。4、四級傷殘鑒定標准三級傷殘鑒定標准包括:一手全肌癱肌力≤2級;腦脊液漏伴有顱底骨缺損不能修復或反復手術失敗;面部中度毀容;全身瘢痕面積≥60%,四肢大關節中1個關節活動功能受限;面部瘢痕或植皮≥1/2並有輕度毀容;雙拇指完全缺失或無功能等更多內容。5、五級傷殘鑒定標准五級傷殘鑒定標准包括:不完全性失用、失寫、失讀、失認等具有多項者;全身瘢痕占體表面積≥50%,並有關節活動功能受限;面部瘢痕或植皮≥1/3並有毀容標准之一項;脊柱骨折後遺30°以上側彎或後凸畸形,伴嚴重根性神經痛(以電生理檢查為依據)等更多內容。6、六級傷殘鑒定標准六級傷殘鑒定標准包括:撕脫傷後頭皮缺失1/5以上;脊柱骨折後遺小於30°畸形伴根性神經病(神經電生理檢查不正常);單純一拇指完全缺失,或連同另一手非拇指二指缺失;一拇指功能完全喪失,另一手除拇指外有二指功能完全喪失等更多內容。7、七級傷殘鑒定標准七級傷殘鑒定標准包括:燒傷後顱骨全層缺損≥30cm2,或在硬腦膜上植皮面積≥10cm2;頸部瘢痕攣縮,影響頸部活動;全身瘢痕面積≥30%;面部瘢痕、異物或植皮伴色素改變占面部的10%以上等更多內容。8、八級傷殘鑒定標准八級傷殘鑒定標准包括:雙足部分肌癱肌力4級;單足部分肌癱肌力≤3級;腦葉切除術後無功能障礙;符合重度毀容標准之一項者;面部燒傷植皮≥1/5;面部輕度異物沉著或色素脫失;雙側耳廓部分或一側耳廓大部分缺損等更多內容。9、九級傷殘鑒定標准九級傷殘鑒定標准包括:頸部外傷致頸總、頸內動脈狹窄,支架置入或血管搭橋手術後無功能障礙;符合中度毀容標准之二項或輕度毀容者;發際邊緣瘢痕性禿發或其他部位禿發,需戴假發者等更多內容。10、十級傷殘鑒定標准十級傷殘鑒定標准包括:器官部分缺損,形態異常,無功能障礙,無醫療依賴,生活能自理者等更多內容。

4、傷殘鑒定等級劃分標准?

5、傷殘十級是什麼概念?

十級傷殘包括:醫療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7個月本人工資)、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根據勞動者所在省的工傷條例確定,解除勞動關系時領取)、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根據勞動者所在省的工傷條例確定,解除勞動關系時領取)、停工留薪期工資(根據勞動能力鑒定結論通知書確定)、伙食補助費、護理費、交通費等。
十級工傷待遇主要包括:醫療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7個月本人工資)、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根據勞動者所在省的工傷條例確定,解除勞動關系時領取)、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根據勞動者所在省的工傷條例確定,解除勞動關系時領取)、停工留薪期工資(根據勞動能力鑒定結論通知書確定)、伙食補助費、護理費、交通費等。
如果用人單位沒有給勞動者繳納工傷保險,以上所有待遇,均由用人單位承擔。如果用人單位給勞動者繳納了工傷保險,用人單位主要承擔: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資、護理費。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6、請問下,我爸做完脊椎手術後第四天了,從第二天中午開始發現會階段性地頭疼!引流液流出了許多白色液體和

盡快換一個醫院檢查,或者看看醫生的說話。

與脊柱術後腦脊液漏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