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傷科的常用葯及作用
舒巴坦是預防感染用葯。
鹿瓜多肽
【適應症】適用於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骨折的早期癒合、骨關節炎、腰腿疼痛及創傷恢復等。
【作用類別】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 強直性脊柱炎 骨折早期癒合 骨關節炎 骨關節病 創傷修復及腰腿疼痛
氯諾
【適應症】急性輕度至中度疼痛和由某些類型的風濕性疾病引起的關節疼痛和炎症。
2、關於脊椎骨科
根據患者的受傷史和出現的症狀來看,很可能有脊柱骨折,尤其是胸腰段椎體骨折的可能性很大。由於老年婦女通常會有嚴重的骨質疏鬆,極易發生脊柱胸腰段骨折。一般照腰椎正側位X光片就可以確診,如果要看骨性椎管有沒有變窄,脊髓和神經根是否受壓,就需要作CT或者MRI了。看來患者的症狀比較重,建議住院治療,最好住骨科。目前患者適宜仰卧,絕對避免行走,否則可能加重椎體壓縮程度,加重病情。
3、脊柱外科
我不是名醫,但我們這里也就是對症治療。不如骨質增生就治骨質增生,椎間盤突出就做牽引!西醫一般也就這種治療方法了!
4、後背脊椎疼痛掛哪個科
你好,根據病情可能是強直性脊柱炎,很多病人在早期不知道去看哪個科或看錯科,往往等到骨頭已經變化很明顯,才知道自己可能是強直性脊柱炎。出現腰背疼痛,多數病人首先都會去看骨科、康復科、中醫科或內科,而一些不太懂強直性脊柱炎的醫生,只會對症地處理腰背痛,不會設法找到引起腰痛的原因,結果很多人因此延誤診斷及治療了。
意見建議:針對你目前的病情,建議選擇正規專業醫院進行綜合性治療,打通葯物營養供給通道,然後有針對性的全身用葯和局部用葯相結合,讓葯物發揮其最大的作用,控制強直性脊柱炎不發展,避免殘疾,保護關節脊柱。
5、強直性脊柱炎常用葯有哪些?
南京政治學院強直性脊柱炎專家說:據Gram和Husby 1992年報道[28]治療AS的葯物可分為三類:①控制病情活動,影響病程進展的葯物如柳氮磺胺吡啶,甲氨蝶呤,現在最新的還有療效顯著的「生物制劑」(如2007年11月上市的益賽譜——腫瘤壞死因子抗體融合蛋白)。適用於病情活動的AS,伴外周關節炎的AS和新近發現的AS。②非甾體抗炎葯 適用於夜間嚴重疼痛及僵硬病人,可在睡前服用。③鎮痛葯與肌松葯如鎮痛新、強痛啶肌舒平,常用於長期應用非甾體類抗炎葯無效者。
臨床常用葯物如下:
(1)非甾體類抗炎葯(NSAIDs) 有消化止痛、減輕僵硬和肌肉痙攣作用。①保泰松0.1g每日3次口服,過去常用此葯,後發現該葯浮腫、血尿等副作用,故目前一般不主張使用。②吲哚美辛(消炎痛)25~50mg每日3~4次口服,為目前常用的首選葯物。③其它尚有萘普生0.25g,一日2次口服;布洛芬0.1g,每日3次口服;炎痛喜康20mg每日一次口服等均可選用。④Oxaprozin[29]成人600~1200mg,每日一次,口服,小兒每日每公斤體重10~20mg口服。副作用為胃腸反應、腎臟損害、處長出血時間等。妊娠及哺乳期婦女,一般首選布洛芬[22]。
(2)柳氮磺胺吡啶sulfasalzine,SSZ) SSZ是5-氨基水楊酸(5-ASA)和磺胺吡啶(SP)的偶氮復合物,80年代開始用於治療AS,劑量由0.25g每日3次開始,每周增加0.25g,至1.0g每日3次維持。葯效隨服葯時間的處長而增加,服葯有效率半年為71%,1年為85%,2年為90%。病人症狀改善、實驗室指標及放射線徵象進步或穩定。副作用主要為消化道症狀、皮疹、血象及肝功改變等,但均少見。用葯期間宜定期檢查血象。
(3)甲氨喋呤(methotrexate,MTX) 據報道療效與SSZ相似,小劑量沖擊療法與每周1次,第一周0.5~5mg,以後每周增加2.5mg,至每周10~15mg維持。口服和靜脈用葯療效相似。副作用有胃腸反應、骨髓抑制、口腔炎、脫發等,用葯期間定期查肝功和血象,忌飲酒。
(4)腎上腺皮質激素(CS) 一般情況下不用腎上腺皮激素治療AS,但在急性虹膜炎或外周關節炎用NSAIDs治療無效時,可用CS局部注射或口服。Peters[30]等分別應用甲基潑尼松龍一日1000mg/次和375mg/次靜滴治療其它葯物治療無效的急性期活性動性AS各17和59例,連用3天,獲得較長時間的緩解,高劑量組療效略好,對控制疼痛改善脊柱活動有明顯效果,但兩組間無統計學意義。
(5)雷公藤多甙(Trirptrygium wilfordii hook,代號T2) 國內最初用雷公藤酊治療AS,有消炎止痛作用,每日用12%雷公藤酊15~30ml,分3次飯後服用。病情控制後(約3~6月),改用維持量,每日或隔日服5~10ml。以後用雷公藤的半提純品多甙片(T2)20mg,每日3次口服,療效較酊劑好,服用方便。副作用有胃腸反應、白細胞減少、月經紊亂及精子活力降低等,停葯後可恢復。
(6)風濕康 風濕康由洋金花、制馬錢子、西洋參、淫洋藿等中葯組成,每粒膠囊含葯0.25g,一般每日8粒,服用3~6月。近期控制病情10.8%,顯效40%,好轉44.2%,無效5%,總有效率為95%。減痛效果最明顯,有效率96.7%;其次改善脊柱前屈、後伸、側彎運動,經指地試驗、擴胸試驗和20m步行時間測定,功能障礙改善率為84.2%;在臨床症狀好轉的同時,血沉、C反應蛋白、貧血均有好轉,體重亦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脊柱畸形及X線表現治療前後改變不明顯。副作用有口乾、眼花、頭暈等。副作用隨著服葯時間的延長和對葯物的適應可逐漸消失,不需處理
(7)青藤鹼商品名正清風痛寧。是毛青藤中提取的一種生物鹼,具有鎮痛、抗炎和免疫作用。正清風痛寧化學結構類似嗎啡,但無成癮性。可抑制肉芽增生,以利關節功能恢復,且有明顯的細胞免疫興奮和減弱體液免疫反應的作用,這種免疫調節作用與皮質類固醇的作用相同。本品可用於治療類風濕關炎,也可試用於強直性脊柱炎,對有周圍關節腫痛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效果較佳。具有緩解症狀,改善關節功能的作用。
副作用:該葯的不良反應主要為過敏反應,如皮膚搔癢、皮疹等,並可出現白細胞、血小板減少,用葯期間宜定期檢查血常規、血小板。本品應在醫生指導下用葯;既往有葯物過敏史者、過敏性哮喘或低血壓患者慎用;孕婦或哺乳期婦女慎用。
參考資料:南京政治學院醫院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基地
6、什麼疾病看脊柱外科
脊柱的退變、創傷、腫瘤、炎症、畸形等導致脊柱的功能障礙,通常分為脊柱創傷和脊柱骨病。脊柱的病理變化往往導致脊髓、神經、血管等結構的損害,引起頸肩痛、腰腿痛以及肢體的麻木、乏力、行走不穩、大小便及性功能障礙。脊柱的疾患大多數能夠通過理療等保守治療獲得治癒,但過分地依賴保守措施,甚至在頸肩腰腿痛病因尚未明確的情況下採取保守治療,往往會延誤或加重病情。對於有以上症狀者,應由脊柱外科專業醫生進行評估、診斷和治療。以下是脊柱外科常見的收治疾病:1、脊柱創傷:頸、胸、腰椎各類新鮮及陳舊性骨折及相應節段的脊髓損傷,伴全癱或不全癱神經;2、脊柱骨病:退變性疾病(頸椎病、椎間盤突出症、椎管狹窄、腰椎滑脫);畸形(脊柱側彎和後突畸形及駝背、斜頸、半椎畸形等);腫瘤(良惡性脊柱腫瘤、髓內髓外椎管內腫瘤);脊柱結核(伴或不伴神經缺失症狀)。
7、脊椎看什麼科
你好,脊椎病可以引起疼痛不適功能影響,建議飲食清淡加強營養,適量補鈣注意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