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柱 > 兒童脊柱發育

兒童脊柱發育

發布時間:2020-08-27 13:06:50

1、人的脊柱發育多大定型

這個因人而異 一般來說人不怎麼長高了脊柱就定型了 差不多16到19歲的樣子吧 男孩比女孩玩兩年的樣子 女孩差不多15~18 男孩16~19

2、兒童的脊椎存在什麼問題?

小寶寶因為不會說話也不會表達,所有的情緒都是用肢體語言表達出來的,有時候家長早照顧小寶寶的過程中,有一些動作會對小寶寶的脊椎造成一些影響,這樣時候小寶寶會表現出哭鬧的樣子,家長一定要及時的發現引起小寶寶哭鬧的原因,如果小寶寶的脊椎受到了傷害對小寶寶的影響是比較嚴重的。
寶寶脊椎受傷,多會出現過度哭泣現象,同時可能伴隨拒奶,嘔吐等不適症狀,需要注意觀察,如果孩子有類似症狀,應盡快到醫院檢查治療。
嬰幼兒時期是脊柱發育的黃金時期,因為人體脊柱的三個生理彎曲都在嬰幼兒時期形成。
第一個生理彎曲發生在寶寶三個月左右。
新生兒寶寶的脊柱很柔軟,幾乎沒有彎曲,處於完全直的狀態。當寶寶到了三個月左右時,開始出現抬頭、扭頭等動作,從而強化了背部的肌肉,脊柱也開始形成第一個彎曲——頸椎前凸。
第二個生理彎曲發生在寶寶六個月左右。
絕大多數寶寶在六個月左右,就可以不需要支撐,自然的坐著。於是在這時,寶寶的脊柱就會形成第二個彎曲——胸椎後凸。
第三個生理彎曲發生在寶寶一歲左右。
寶寶到了一歲,就開始學習走路,脊柱就開始形成第三個彎曲——腰椎前凸。
會傷害寶寶的脊柱的動作:
1、過早的豎抱寶寶
過早的豎抱寶寶,會增加寶寶脊柱的壓力。新生兒的脊柱非常柔軟,若是長期承受過重的壓力,就會導致脊柱出現不正常的彎曲,最終導致脊柱發育畸形。
2、一直抱著寶寶
有的家長為了減少寶寶哭鬧,或是讓寶寶睡的更好,就會一直把寶寶抱在懷里。時間長了,就會讓寶寶產生依賴心理,非要家長抱著才能睡。這種習慣不僅影響寶寶呼吸換氣,也會使脊柱長期處於彎曲的狀態,因此就會增加寶寶駝背的可能。
3、過早的讓寶寶坐立
寶寶的生長發育都有一定的規律,家長應該讓寶寶自然的發展。因為坐姿對脊柱的要求較高,寶寶在6個月以前,脊柱都尚未發育成熟,不能很好的承受身體的重量。若是過早的讓寶寶學習坐立,會影響脊柱的發育,甚至會導致寶寶脊柱彎曲變形。

3、孩子成長發育期間怎麼保護脊柱?

兒童的脊柱在發育時期是非常柔軟的,咱們家長稍微沒注意孩子的站姿、坐姿、走姿就容易變形,尤其是孩子上學之後,一半時間不在父母身邊,所以保護孩子脊柱,父母應該從早、從小、從嚴來抓,孩子年齡越小,可塑性越大,再者要從細節著手保護,比如平時盡量坐直,對了插一個我的小竅門,我平時會帶著孩子飯後靠牆站15分鍾,不僅減肥還能讓身姿挺拔。另外飲食上也應該注意,多給孩子補充營養,每天一定要讓孩子吸收充足的鈣質才有利於骨骼的發育,我家孩子是每天早晚喝雀巢學生奶粉,裡面的鈣含量比牛奶高好幾倍呢,孩子喝了兩年了一直挺好的,做體檢時牙齒、骨骼、骨密度什麼的也都能達標。

4、兒童骨骼有什麼特點

 1.1 生長特點 兒童骨骼在相對生長活躍的基礎上,大約有兩個快速生長期,一個是自出生後至3歲之間;另一個在青春期(一般女孩在11~13歲,男孩在12~14歲),此外,兒童的個體差異也有很大的不同。
1.2 損傷修復特點 ①兒童骨骼有機質較多,年齡越小,有機質的比例越大,故幼兒骨骼的彈性和韌性較大,易變形,遇到暴力可能折而不斷,發生裂紋或青枝骨折。②兒童的骨膜較成人為厚,一般創傷時不易破裂,通常在骨折的一側仍保持相連,因此兒童骨折後一般移位較少,有助於穩定復位。③兒童骨骼常常在生長機構(包括骨能、能板、骨膜等結構)發生損傷,這是兒童時期所獨有的骨骼損傷,也是兒童骨骼損傷中最重要的部位。④骨的生長塑形與患兒的年齡密切相關、年幼的兒童對骨折後不滿意的對合復位有較強的代償、矯正能力。⑤骨的生長修復能力與年齡密切相關,年齡越小,骨骼發育越不成熟,其代謝生長的功能就越活躍,一旦損傷修復的潛能就越大。

5、家長都有哪些行為,會傷害孩子的脊柱發育呢?

寶寶的翻身和坐立都有一個固定的時期,寶寶到了這個階段會自己學會,媽媽不必太過心急。其實家長在寶寶年幼的時候,很多做法都會影響寶寶的脊柱發育,家長朋友們一定要提高警惕。

那麼,家長的哪些行為會影響孩子的脊柱發育呢?

1、 過早讓孩子學習翻身和坐立

寶寶開始會自己翻身和坐立了,說明寶寶長大了,很多家長也是處於這一點,所以會比較積極地讓孩子“學習”。其實孩子的成長也有一個自然的規律,當孩子的身體,能夠承受這些姿勢帶來的壓力的時候,孩子會自行學習。坐姿會給脊柱比較大的壓力,因此如果讓孩子太早學習坐立,可能會讓孩子脆弱的脊柱太過疲憊,這樣孩子的脊柱可能會出現彎曲或者是變形。


2、不會抱孩子

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很多家長都是愛不釋手,恨不得24小時都抱著自己的寶寶。抱寶寶的姿勢也大有講究,如果抱著寶寶的姿勢錯誤,就會對寶寶的脊柱造成傷害。比如說很多爸爸可能會比較喜歡豎著抱寶寶,這時寶寶頭部的重量就會全部壓在脊柱上面,寶寶的脊柱會比較疲憊,影響寶寶脊柱的正常生長。

3、經常讓孩子保持坐立


4、床品不適合

很多家長擔心孩子睡的床太硬不舒服,所以總是想著把寶寶的床鋪的柔軟一些,這樣對寶寶會更好。其實這是一個誤區,寶寶的床並不是越軟越好,因為寶寶的脊柱還沒有定型,睡太軟的床鋪不利於脊柱的發育。

當然太硬的床寶寶也會睡不著,所以寶媽寶爸可以選擇有一定硬度,同時也能保持彈性的乳膠床墊。另外枕頭的高度對於寶寶脊柱的發育也十分重要,很多家長圖省事拿大人的枕頭給寶寶用。其實寶寶的枕頭不適宜太高,這樣會導致孩子的脖子受到壓迫,一般來說對於比較小的寶寶,只要稍微墊高孩子的頭即可。


寶寶的脊柱發育非常重要,同時寶寶的脊柱也是非常脆弱的,平時寶寶的姿勢和習慣稍有錯誤,很有可能就會影響寶寶的發育,所以寶爸寶媽一定要多加註意。

6、孩子成長期該怎麼保護脊椎?

 人體脊柱是由一節節椎骨組成的,可伸可屈,隨著嬰兒學會抬頭、坐、直立、行走,垂直的脊柱便出現了四個生理性弧度:頸段前凸、胸段後凸、腰段前凸、骶椎後凸。這些彎曲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步穩固定型。兒童年齡越小,脊柱發育越不成熟,可塑性越大。因此,兒童不宜睡過硬或者過軟的床墊。
在白天的學習、勞動、鍛煉等活動中,兒童一般都是處於直立狀態,此時,由於頭部、身體的重力作用,以及背部肌肉、韌帶的牽拉,脊柱保持著生理性的彎曲狀態。要矯正由於一天的社會生活所引起的平衡失常,最好的機會是晚上的睡眠時間--他是脊椎骨休養及矯正的最佳時間。睡覺時,兒童躺在軟硬合適的床墊上,人的脊柱從側面看是彎曲的,醫學上稱之為「生理弧度」或「生理彎曲」。人在仰卧於水平面時,背部和腰部的脊柱正好有力地支撐起身體,而長期平卧在過於柔軟的床鋪上時,身體的自重會使脊柱的「生理弧度」改變或者消失。也就是脊柱變直了(從側面來看),從而出現不適或疼痛。由於孩子的脊柱十分柔韌,且很容易定型。因此,兒童,尤其是發育期、青春期、體重過重的孩子,為了較好保持脊柱的生理弧度應選擇選擇一張能有效支撐他S型脊椎發育的益卡思兒童床墊。
過軟的床無法固定睡眠時的重心,而且因不斷的翻身,使重心改變而更感疲勞。再者,卧具過軟,全身重量壓在床上,身體下沉較嚴重,脊柱過分彎曲。這樣,側睡時,脊柱向一側彎曲,日久會形成脊柱側彎;平卧時,背部脊柱彎曲未消失,肌肉疲勞得不到消除,反而牽拉的更緊張、更不均勻,脊柱本身也恢復不到原狀。
所以,為了防止兒童脊柱變形和消除白天活動造成的肌肉、韌帶的疲勞,不宜讓兒童睡過硬或者過軟的床墊。

與兒童脊柱發育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