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柱 > 脊柱和五臟

脊柱和五臟

發布時間:2020-08-26 14:10:00

1、五臟與身體有什麼密切的關系?

人體內心、肝、脾、肺、腎五個臟器的合稱。臟,古稱藏。五臟的主要生理功能是生化和儲藏精、氣、血、津液和神,故又名五神臟。由於精、氣、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所以五臟在人體生命中起著重要作用。 【五臟的生理功能特點】 心主血脈是全身血脈的總樞紐,心通過血脈將氣血運送於周身;心又主神志,是精神、意識和思維活動的中心,在人體中處於最高主導地位。肝主疏泄,能調節人的情志活動,協助脾胃消化。肝又藏血,有貯藏血液、調節血量的作用。脾主運化,促進飲食物的消化、吸收和營養物的輸布,為氣血生化之源,故有後天之本之稱;脾又統血,能統攝血液不致溢出於經脈之外。肺主氣,司呼吸,是人體氣體交換的場所,又能宣發衛氣和津液於全身以溫潤肌腠皮膚。腎藏精,與人體生長發育和生殖能力密切相關,故有先天之本之稱;腎又主水,在調節人體水液代謝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五臟的互相影響】 五臟雖然在生理功能上各有所司,但它們的活動不是孤立的,通過經絡的聯系,五臟相互協調,相互配合,共同維持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在病理變化上也相互影響。 【五臟與其它五行相對應分別是】 五臟:肝 心 脾 肺 腎 五體:筋 脈 肉 皮 骨 五華:爪 面 唇 毛 發 五志:怒 喜 思 悲 恐 五液:淚 汗 涎 涕 唾 五味:酸 苦 甘 辛 咸 五色:青 赤 黃 白 黑 五方:東 南 中 西 北 五季:春 夏 長夏 秋 冬 五氣:風 暑 濕 燥 寒 五化:生 長 化 收 藏 五音:角 徵 宮 商 羽 五官:目 舌 口 鼻 耳 【五臟與六腑】 六腑,膽、小腸、胃、大腸、膀胱、三焦。除三焦外,五臟肝、心、脾、肺、腎分別與膽、小腸、胃、大腸、膀胱相表裡(腑為表,臟為里)。中醫中臟腑表裡的聯系如下: 1.心與小腸:心主血脈,小腸主化物,心陽溫煦促進小腸的化物。 2.肺與大腸:肺主肅降,促進大腸傳導;大腸傳導,有利於肺的肅降。 3.脾與胃: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脾主升清,胃以降為和;脾喜燥惡濕,胃喜潤惡燥;脾為陰土,胃為陽土。 4.肝與膽:肝主疏泄,促進膽汁的排泄,膽汁可以涵斂肝陽、肝氣;肝主謀慮,膽主決斷。 5.腎與膀胱:腎的氣化促進膀胱的貯尿排尿。

2、人體五臟六腑都在什麼位置?

你能摸到的肋骨後面是胸腔,胸腔裡面有雙肺,左右各一個,在中線略偏左是心臟,當然他們都在胸腔里,從下面往上數3根肋骨,那裡有一層肌肉,叫膈肌,他把胸腔和腹腔分開了,在膈肌的下方,人體的右側,緊貼著膈肌是肝臟,肝臟的中間部位是膽,膽是用來儲藏肝臟分泌的膽汁的。在肝臟對面,人體的左側是胃和脾。肝、膽、胃、脾也在肋骨的保護下,但是在腹腔里。下面就該說雙腎了。人們常說的腰眼,腰眼裡面就是雙腎。

3、脊柱與臟腑有怎樣的對應關系?

從中醫經絡上說:脊柱和五臟六腑,脊柱稱督脈,督脈為陽脈之海,也是支撐著整個身體,脊柱旁掛著人體的五臟六腑,肝(膽)、心(小腸)、脾(胃)、肺(大腸)、腎(膀胱),脊柱旁開0.5寸是內膀胱經,旁開1寸是外膀胱經。從頸椎下來(頸椎有7椎,第一椎在內,不容易摸到,第7椎就和大椎連接,下來就是所說的3肺5心,就是胸椎第3椎是肺第5椎的心。再是肝膽、脾胃、大腸、小腸、左腎、右腎、膀胱了)。中醫經絡還講中醫五行,木、火、水、金、土。分別對應肝(膽)、心(小腸)、脾(胃)、肺(大腸)、腎(膀胱),人類的一切活動都與脊柱息息相關。

4、人體五臟在什麼位置

五臟:肝、心、脾、肺、腎。

心為五臟之一,位於胸中,兩肺之間,膈膜之上,外有心包衛護。肺位於胸腔,左右各一,覆蓋於心之上。肺有分葉,左二右三,共五葉。脾位於中焦,在膈之下,胃的左方。肝位於腹腔,橫膈之下,右脅之內。腎位於腰部脊柱兩側,左右各一。

(4)脊柱和五臟擴展資料

保養五臟注意:

平時任何時候都盡量保持心平氣和,不過喜也不過憂。起居上要重視午休,因心經所對應的時辰是午時,即中午的11點到下午1點之間,這是陰陽相交合的時候。

晚上臨睡前可以按摩手掌心的勞宮穴、腳掌心的湧泉穴,促進心腎相交而改善睡眠。飲食方面可以用西洋參泡水喝,桂圓、蓮子、百合、黑木耳等都益心氣、養心陰。

5、腰椎和脊椎的區別

腰椎:椎體較大;棘突板狀水平伸向後方,相鄰棘突間間隙寬,可作腰椎穿刺用,關節突關節面呈矢狀位. 人體有五個腰椎,每一個腰椎由前方的椎體和後方的附件組成。椎板內緣成弓形,椎弓與椎體後緣圍成椎孔,上下椎孔相連,形成 椎管,內有脊髓和神經通過,兩個椎體之間的聯合部分就是椎間盤。它是由纖維環和髓核兩部分組成。髓核位於椎間盤的中央,它是一種富有含水分 、呈膠凍狀的彈性蛋白。在髓核的周圍是纖維環,一層層的纖維環把兩個椎體連接在一起,並把髓核牢牢地固定在中央。 脊椎亦稱脊柱、脊樑骨,由形態特殊的椎骨和椎間盤連結而成,位於背部正中,上連顱骨,中部與肋骨相連,下端和髖骨組成骨盆。自上而下有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1塊骶骨(由5塊骶椎合成)和1塊尾脊骨(由4塊尾椎合成)共24塊(成年人)獨立的椎骨。脊椎內部自上而下形成一條縱行的脊管,內有脊髓。

6、人的五臟六腑圖片

人的五臟六腑圖片如下:

五臟:肝、心、脾、肺、腎;六腑: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膽。人體內臟器官的統稱。也比喻事物的內部情況。

(6)脊柱和五臟擴展資料

五臟,即心、肝、脾、肺、腎的合稱。在經絡學說中,心包絡也作為臟,故又稱為六臟。五臟的共同生理特點是化生和貯藏精氣,並能藏神而稱為「神臟」。五臟的職能雖各有所司,但彼此協調,共同維持生命進程。五臟的生理活動與自然環境的變化及精神情志因素又是密切相關的。

心為五臟之一,位於胸中,兩肺之間,膈膜之上,外有心包衛護。其形圓而下尖,如未開的蓮花。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脈,主藏神。由於心的主血脈和主藏神功能起著主宰人體整個生命活動的作用,故稱心為「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臟六腑之大主」。心的生理特性是為陽臟而主通明。

心在體合脈,其華在面,在竅為舌,在志為喜,在液為汗。手少陰心經與手太陽小腸經相互屬絡於心與小腸,相為表裡。心在五行屬火,為陽中之陽,與自然界夏氣相通應。

肺位於胸腔,左右各一,覆蓋於心之上。肺有分葉,左二右三,共五葉。肺經肺系(指氣管、支氣管等)與喉、鼻相連,故稱喉為肺之門戶,鼻為肺之外竅。

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氣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脈,主治節。肺氣以宣發肅降為基本運行形式。肺在五臟六腑中位置最高,覆蓋諸臟,故有「華蓋」之稱。肺葉嬌嫩,不耐寒熱燥濕諸邪之侵;肺又上通鼻竅,外合皮毛,與自然界息息相通,易受外邪侵襲,故有「嬌臟」之稱。

肺在體合皮,其華在毛,在竅為鼻,在志為悲(憂),在液為涕。手太陰肺經與手陽明大腸經相互屬絡於肺與大腸,相為表裡。肺在五行中屬金,為陽中之陰,與自然界秋氣相通應。

脾位於中焦,在膈之下,胃的左方。《素問·太陰陽明論》說:「脾與胃以膜相連」。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運化,統攝血液。脾胃同居中焦,是人體對飲食物進行消化、吸收並輸布其精微的主要臟器。人出生之後,生命活動的繼續和精氣血津液的化生和充實,均賴於脾胃運化的水谷精微,故稱脾胃為「後天之本」。脾氣的運動特點是主升舉。脾為太陰濕土,又主運化水液,故喜燥惡濕。

脾在體合肌肉而主四肢,在竅為口,其華在唇,在志為思,在液為涎。足太陰脾經與足陽明胃經相互屬絡於脾與胃,相為表裡。脾在五行屬土,為陰中之至陰,與長夏之氣相通應,旺於四時。

肝位於腹腔,橫膈之下,右脅之內。

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和主藏血。《臨證指南醫案·肝風》有肝「體陰而用陽」之說。肝的生理特性是主升主動,喜條達而惡抑鬱,故稱之為「剛臟」。《素問·靈蘭秘典論》說:「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

肝在體合筋,其華在爪,在竅為目,在志為怒,在液為淚。膽附於肝,足厥陰肝經與足少陽膽經相互屬絡於肝與膽,相為表裡。肝在五行屬木,為陰中之陽,與自然界春氣相通應。

腎位於腰部脊柱兩側,左右各一。《素問·脈要精微論》說:「腰者,腎之府。」

腎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藏精,主水,主納氣。由於腎藏先天之精,主生殖,為人體生命之本原,故稱腎為「先天之本」。腎精化腎氣,腎氣分陰陽,腎陰與腎陽能資助、促進、協調全身臟腑之陰陽,故腎又稱為「五臟陰陽之本」。腎藏精,主蟄,又稱為封藏之本。

腎在體合骨,生髓,通腦,其華在發,在竅為耳及二陰,在志為恐,在液為唾。足少陰腎經與足太陽膀胱經相互屬絡於腎與膀胱,相為表裡。腎在五行屬水,為陰中之陰,與自然界冬氣相通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五臟六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五臟

7、什麼疾病看脊柱外科

脊柱的退變、創傷、腫瘤、炎症、畸形等導致脊柱的功能障礙,通常分為脊柱創傷和脊柱骨病。脊柱的病理變化往往導致脊髓、神經、血管等結構的損害,引起頸肩痛、腰腿痛以及肢體的麻木、乏力、行走不穩、大小便及性功能障礙。脊柱的疾患大多數能夠通過理療等保守治療獲得治癒,但過分地依賴保守措施,甚至在頸肩腰腿痛病因尚未明確的情況下採取保守治療,往往會延誤或加重病情。對於有以上症狀者,應由脊柱外科專業醫生進行評估、診斷和治療。以下是脊柱外科常見的收治疾病:1、脊柱創傷:頸、胸、腰椎各類新鮮及陳舊性骨折及相應節段的脊髓損傷,伴全癱或不全癱神經;2、脊柱骨病:退變性疾病(頸椎病、椎間盤突出症、椎管狹窄、腰椎滑脫);畸形(脊柱側彎和後突畸形及駝背、斜頸、半椎畸形等);腫瘤(良惡性脊柱腫瘤、髓內髓外椎管內腫瘤);脊柱結核(伴或不伴神經缺失症狀)。

8、五行里什麼代表脊柱和骨頭啊

腎主骨生髓造血,那腎在五行數水,按自然脊柱骨頭在五行里代表水嘮

與脊柱和五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