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輕度脊柱側彎
不是什麼很嚴重的病,其實這樣的人很多。
介紹一下矯正鍛煉方法:
造成特發性脊柱側彎的主要原因是:因重力不均,影響脊柱兩側肌肉的發展不平衡而形成脊柱側彎(也稱脊柱側凸)畸形。自我矯正的訓練方法是:
一、俯卧向前伸單臂:
在墊子上俯卧挺身,使脊柱側彎的另一例手全力前伸,同側手後伸,同時做抬頭挺胸動作。例如胸椎骨有凸者,可做向前伸左臂的動作,俯卧腿和臂同時上舉,俯卧在墊子上,用脊柱側彎的另一側手和同側腳,同時做挺身和上舉的動作。重復20~30次,共練習4組。
二、體轉動作:
兩腳開立,扭轉軀干,做向胸椎曲凸的同方向的體轉運動。完成一次體轉後,兩臂輕置體側,再重復上述動作(不要做另一方向的體轉動作),在動作過程中強調雙腿伸直,不要移動雙腳,以免減低練習效果。重復20~30次,共練習4組。
三、單臂外振動作:
身體直立,兩腳開立與肩同寬,彎側臂伸直空手用力向體外側振舉到極限,用力放下到體前內側極限,做30~50次。接著手持重物(2.5~5公斤)重復練15~20次,共做4組。
四、持棒向側上方擺動伸展:
俯卧在墊子上,兩手寬於肩距,持棍棒或繩子或毛巾,抬起胸部挺腹,彎曲胸椎曲凸面的另一側手臂,伸直同側面的手臂用力向側凸面使勁做擺振式體側動作,並同時使上體和兩臂盡力向上抬起。如持繩子和毛巾,務必綳緊,不讓其放鬆下沉。重復20~30次,共練習4組。
五、肋木是垂移握把:
面對助木,直臂攀握懸垂身體,然後徐徐向左或向右擺動腰腿,同時順勢移動攀握肋木的雙手。重復練習,不計次數。
六、手扶肋木體側屈:
身體正側面對肋木下站立,用胸椎側凸面方向的手扶持肋木下檔。另一側的手攀握在頭頂上的肋木側,然後向反肋木方面不斷作體側屈運動,必須抬頭、挺胸,收腹,上體不能前傾。重復用30~50次,共練習4組。
七、懸垂體側擺:
正面雙手握單杠或肋木。兩腿並攏,向左右側擺,以使「S」形的脊柱逐漸伸直。重復30~50次,共練習4組。
八、單杠單臂懸垂運動:
凹側臂手握單杠懸垂20~30秒鍾,跳下休息1分鍾,重復練習6~8次。
九、單臂拉引橡皮筋:
身體直立,兩腳與肩同寬,手握橡皮筋一端(另一端掛在固定物上),凹側臂側平舉,用力向身體另一側拉引,重復30~50次,共練習4組。
十、單臂上舉啞鈴運動:
身體直立,兩只腳與肩同寬,凹側手持啞鈴(10~15公斤),向上舉起時伸直臂,放下時屈肘,啞鈴位於肩側停止為1次,自然呼吸,重復10~15次,共練習4組。
〔說明〕採用上述矯正訓練方法,在於重點加強脊柱較弱一側的肌肉力量,逐漸把側凸的脊柱拉直。同時,還要注意經常保持較好的動作姿勢,從而達到矯正側彎的目的。
2、長期使用一個啞鈴鍛煉會造成脊椎彎曲嗎?
科學鍛煉的話不會造成脊柱彎曲的
很多動作都是用一個啞鈴來做的 只不過是練習完一側然後再練習另外一側而已 兩側輪流練習
比如 單臂彎舉 單臂前平舉 單臂側平舉 單臂俯身劃船等等
但是如果你用一個啞鈴來做原本是必須兩邊平衡也就是必須兩個啞鈴才能做的動作 那就會出問題了 很多動作一個啞鈴是做不了的
3、脊柱側彎可以舉杠鈴嗎
雖然腰背肌肉在發力時基本上都是相輔相成的,這里我為了方便描述將腰背肌肉群分成腰部肌肉以及背部肌肉吧。 腰部肌肉的鍛煉方法大致為:杠鈴坐姿轉體、平板支撐(腰腹)、俯卧兩頭起、游式挺身、山羊挺身等等,還有很多動作是上述幾類的改進版本。 背部肌肉的鍛煉方法大致為:引體向上、T杠/杠鈴/單臂啞鈴俯身劃船、坐姿下拉等等。 上述具體動作您可以根據我說的名稱在網上找(很容易找到)。總有一款適合您的。 另外如果您不想那麼麻煩,那麼要練腰背肌肉,其實您只要掌握三個動作方法就完全足夠了,這三個我強力推薦的方法是:杠鈴附身劃船、引體向上以及硬拉。這三個動作是健身圈練背最重要最經典的也是最基礎的動作了,網上資料很多,我就不再贅述。不明白可以追問,祝您成功!
4、脊柱側彎單杠鍛煉哪個手臂在上
1、跑步
每天堅持跑2000-5000米長跑,能讓身體心肺功能耐受性大大提高。同時可以鍛煉全身的肌肉群,是快速練好健美肌肉的基礎。
2、立定跳遠
立定跳遠一天分早中晚做3組。每組做25-50個,是最為快速練腿部肌肉及拉長全身肌肉線條的方法。
3、俯卧撐
俯卧撐適合有一定力量基礎的朋友做,每次做要讓身體盡量綳直。尤其是腿部和腰部不能彎曲,每天至少做1組,每組20-50個。是鍛煉手臂肌肉和力量的好方式。
4、仰卧起坐
仰卧起坐是常見的練腹肌方式之一,不佔用場地。也很適合在家開展,仰卧起坐建議一次做30個以上。
5、啞鈴
想要鍛煉肱二頭肌的朋友可以試試啞鈴,通過手臂對啞鈴的提拉。強化局部肌肉的鍛煉,每次至少做50個。才能有效強化肌肉的形狀。
6、游泳
會游泳的朋友,不妨試試每天去室內游泳池游幾圈。游泳比跑步練肌肉更有效快速,且肌肉線條會更為修長漂亮。
5、脊椎側彎的鍛煉方法 詳細的
6、脊柱側彎!急!!!!!!!!!!!!!
建議做保守治療,手術並發症很多,容易復發,最好還是帶支具,原因是你沒有成年骨骼沒有成型,普通醫院都是用知的塑料類的東西做的支具很受罪,我道妹妹在大連治療的,用的是竹子做是,也是帶在身上24小時必帶,不過比起一般的骨科醫院弄的支具好受多了專背背佳肯定沒有用,骨骼是硬性生長,背背佳是糾正坐姿的,你這是病根本問題不是坐姿,所以背背佳是沒有用的,瑜伽估計屬會好很多,有個舞蹈家不是脊柱側彎,好像就是練瑜伽的,給我分吧,有啥疑問可以在百度上hi我
7、兒童脊柱側彎選擇什麼啞鈴
一般在體重的20%,1RM的75%
8、脊柱側彎怎麼鍛煉 8種鍛煉方法恢復脊柱側彎
脊柱側凸的治療可分為兩大類,即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常見的非手術治療方法包括理療、體操療法、石膏、支具等,但最主要和最可靠的方法是支具治療。
脊椎側鍛煉方法: 俯卧向前伸一隻手臂。在床上趴著挺直身體,用脊柱側彎的另一隻手使勁前前伸,同一側的手後伸,並且做抬頭挺胸的動作。體轉動作。兩腳分開站立,轉動身體軀干,向胸椎曲凸的相同方向的做體轉運動。做完一次體轉動作後,兩只手輕輕的放在體側,再重復做此動作,在做的時候兩條腿要伸直,雙腳不能移動,避免影響練習效果。
一隻手臂外振動作,身體豎直站立,兩只腳岔開,和肩一邊寬,彎側臂伸直,空手用力向身體的外側使勁舉起,再使勁放到身體的前內側,反復練習。 手裡拿著東西向側上方擺動伸展。趴在墊子上,兩手比肩寬,手裡拿著東西,抬起胸部並挺起腹部,使胸椎曲凸面的另一側胳膊彎曲,同一側的手臂伸直使勁向側凸面用力。
面對著助木,伸直手臂握緊使身體倒立,慢慢向左右擺動腰和腿,並且移動抓緊肋木的雙手,反復練習。正面雙手握緊單杠,兩條腿並攏向左右兩側擺動,使S形的脊柱逐漸伸直,反復練習30到50次。凹側臂手握著單杠倒立20到30秒鍾。
一隻胳膊拉橡皮筋,身體豎直站立,兩只腳岔開,和肩一邊寬,手抓著橡皮筋一端,另一端掛在固定物上,凹側臂像側面平舉,使勁向身體的另一側拉引。一隻胳膊上舉啞鈴,身體豎直站立,兩只腳岔開,和肩一邊寬,凹側手拿著啞鈴,向上舉起的時候伸直手臂,放下的時候屈肘,啞鈴到肩的側面時候停止。
脊柱側凸俗稱脊柱側彎,它是一種脊柱的三維畸形,包括冠狀位、矢狀位和軸位上的序列異常。正常人的脊柱從後面看應該是一條直線,並且軀干兩側對稱。如果從正面看有雙肩不等高或後面看到有後背左右不平,就應懷疑「脊柱側凸」。這個時候應拍攝站立位的全脊柱X線片,如果正位X線片顯示脊柱有大於10度的側方彎曲,即可診斷為脊柱側凸。
輕度的脊柱側凸通常沒有明顯的不適,外觀上也看不到明顯的軀體畸形。較重的脊柱側凸則會影響嬰幼兒及青少年的生長發育,使身體變形,嚴重者可以影響心肺功能、甚至累及脊髓,造成癱瘓。輕度的脊柱側凸可以觀察,嚴重者需要手術治療。脊柱側凸是危害青少年和兒童的常見疾病,關鍵是要早發現、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