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固定的話容易錯位,難以癒合甚至危險
一般不僅用三角巾還要加上木板等
讓骨折的位置不再活動就可以
三角巾其實就是一塊三角形的布,多為紗布
2、搶救脊柱骨折的傷員為什麼要用三角巾固定?而不是用軟擔架?
脊柱是人體比較脆弱的部位
為什麼要這么做 更多是因為脊柱的結構
建議你看下 對 脊柱的介紹!很快就會明白的
3、中老年骨折有哪些固定方法?
骨折固定如沒有現成的夾板,可就地取材,用木棒、竹板、手杖、傘以及樹枝等。常見中老年骨折固定方法如下:①大腿骨折:將傷腿拉直,夾板長度上至腋窩,下過腳跟。兩塊夾板放於大腿內、外側,用綳帶或三角巾纏繞固定。
②小腿骨折:將傷肢拉直,夾板長度上至膝關節、下過腳跟。兩塊夾板放於小腿內、外側,用綳帶或三角巾纏繞固定。
③前臂骨折:上肢呈屈肘狀,夾板長度上至肘關節,下過手心。兩塊夾板放於前臂內、外側,用綳帶纏繞固定,然後用三角巾懸吊傷肢。
④上臂骨折:上肢呈屈肘狀,夾板長度上稍高於肩,下過肘關節。如有兩塊夾板,則一塊夾板放在臂內側,另一塊放在臂外側;如一塊夾板固定,則夾板放在臂外側,用綳帶來回纏繞固定,用三角巾懸吊傷肢。
⑤脊柱骨折:嚴禁亂加搬動,應在保持脊柱安定的狀況下,輕巧平穩地移至硬板擔架上,用三角巾固定,轉至醫院。如扶持傷員走動,或躺在軟擔架上,脊柱骨折會加重並引起神經損傷,發生截癱。
4、骨折的家庭急救方法有哪幾種?
(1)止血和包紮傷口,注意骨折傷口,無論大小都不宜使用外用葯物(如止血粉等葯)和未經消毒的水沖洗。妥當的處理是把傷口周圍消毒後,用無菌紗布覆蓋,加壓包紮止血。沒有大血管損傷時,不要使用止血帶止血。
(2)任何骨折都要給予臨時性固定,其目的是不讓骨折部位活動,以免加重損傷。
骨折固定要點是:固定范圍一定要超過受傷部位上、下的關節;固定時要添加堅硬不易彎曲的支撐物才有效,比如木棍、木板、樹枝、雨傘等物。
(3)骨折端如有畸形、彎曲等情況而皮膚又無傷口時,應使用手法牽引(一般是向兩側牽拉)後,進行骨折復位,再用夾板固定;如骨折斷端已穿破皮膚,應只行包紮而不要復位,以免將污物帶入傷口深處,導致感染。
(4)骨折病人必須固定後才能夠搬動和運送,尤其是脊柱骨折時更應注意,防止不正確的運送方法而加重損傷。
骨折固定如沒有現成的夾板,可就地取材,用木棒、竹板、手杖、傘以及樹枝等。常見中老年骨折固定方法如下:①大腿骨折:將傷腿拉直,夾板長度上至腋窩,下過腳跟。兩塊夾板放於大腿內、外側,用綳帶或三角巾纏繞固定。
②小腿骨折:將傷肢拉直,夾板長度上至膝關節、下過腳跟。兩塊夾板放於小腿內、外側,用綳帶或三角巾纏繞固定。
③前臂骨折:上肢呈屈肘狀,夾板長度上至肘關節,下過手心。兩塊夾板放於前臂內、外側,用綳帶纏繞固定,然後用三角巾懸吊傷肢。
④上臂骨折:上肢呈屈肘狀,夾板長度上稍高於肩,下過肘關節。如有兩塊夾板,則一塊夾板放在臂內側,另一塊放在臂外側;如一塊夾板固定,則夾板放在臂外側,用綳帶來回纏繞固定,用三角巾懸吊傷肢。
⑤脊柱骨折:嚴禁亂加搬動,應在保持脊柱安定的狀況下,輕巧平穩地移至硬板擔架上,用三角巾固定,轉至醫院。如扶持傷員走動,或躺在軟擔架上,脊柱骨折會加重並引起神經損傷,發生截癱。
5、骨折並准備為其固定,應當怎麼做?
具體做法如下:
1.肱骨骨折固定法:患者手臂呈屈肘狀,用兩塊夾板固定,一塊放於上臂內側,另一塊放 在外側,用綳帶固定。如只有一塊夾板,則夾板放在外側加以固定,用三角巾懸吊傷肢;
2.大腿骨折固定法:將傷腿拉直,夾板長度上至腋窩,下過腳跟。兩塊夾板放於大腿內、外側;有綳帶或三角巾纏繞固定。
3.脊柱骨折固定法:病情多較嚴重。嚴禁亂加搬動,應輕巧平穩地在保持脊柱安定狀況下,移至硬板擔架上,用三角巾固定後,及早轉運。切勿扶持患者走動,或躺在軟擔架要上,這樣會使脊柱骨折加重對神經操作,引起終生截癱。
注意事項:
有出血時應先止血和消毒包紮傷口,然後固定骨折;
2.對於大腿、小腿和脊椎骨折,應就地固定,不要隨便移動患者;
3.固定力求穩妥牢固,要固定骨折的兩端和上下兩個關節;
4.上肢固定時,肢體要彎著綁屈肘狀。下肢固定時,肢體要伸直綁。
6、脊椎骨折要用的三角巾固定,三角巾是什麼?
包紮用的,就像大號的紅領巾,只不過是醫用的,大一倍左右。
7、搶救脊柱骨折傷員時,為什麼要使用三角巾固定?傷員出現哪一種情況要採取保暖措施?
三角是最穩定的一種幾何結構
傷員跌入冷水,或者其他情況 採取保暖
8、什麼是固定術有哪些要求?
①固定術在救護中是以預防及處理休克, 防止增加創口污染,固定患肢避免神經、血管遭受附加損傷。急救固定尤為重要。固定器材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可選用木製夾板、鉛絲夾板,或其他制式夾板,以及木棍、樹枝條、硬紙板、槍枝等。 1)頭頸部損傷,尤其頸椎損傷,搬動時應特別小心,經常保持頭頸部與軀干成直線位置,可以兩肩作支持,在頸部兩側填塞大量棉花,將兩塊鉛絲夾板綁在一起,按正常人的頭型彎曲成適當曲度,一人從患者的頭下、背部將手插入,另一人輕扶上半身,將夾板安放好,從軀干開始向上包紮,以固定肩胛、背及頭部。 2)單純鎖骨骨折,可用三角巾托住前臂或用綳帶在背後行8字形固定。 3)肩部嚴重損傷時,在腋下墊一軟墊,然後將上臂固定於胸壁,再用三角巾托住前臂。 4)脊柱骨骨折時,應仰卧於硬板床上,搬運傷員時應有3~4人,一人托住肩胛部,一人扶住腰部,另一人托住雙下肢,同時行動,把傷員搬到擔架上。防止脊柱屈曲及扭轉,最好使用硬擔架,如用帆布軟擔架搬運,應採取俯卧位(頸椎損傷者例外)。 ②注意事項 1)有傷口和出血時先止血、包紮傷口,然後再固定骨折。如有休克,應先進行抗休克治療。 2)骨折臨時固定的目的,只是為了制動,保證傷員安全運送。因此,對骨折畸形不要整復,只作一般矯正後固定即可。在處理開放性骨折時,不要把刺出的骨折端送回傷口,以免加重污染。 3)夾板的長度和寬度,要與傷肢相稱,它的長度應超過骨折部的上、下兩個關節。 4)夾板不要與皮膚直接接觸,要用棉花或代用品墊在夾板和皮膚之間,尤其要墊好夾板兩端、骨突部和空隙部位,以防局部感不適。 5)上夾板時,除固定骨折的上、下兩端外,還要固定上、下兩關節,以保證骨折部的固定。 6)固定要牢固可靠,不可過松或過緊。 7)四肢骨折固定時,要露出指(趾)端,以便觀察血液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