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拉單杠對脊柱的好處
好處:1、吊單杠可以整脊健椎
吊單杠不但能強化日漸鬆散的肌力,如果經常腰酸背痛,或是有脊柱側彎、椎間盤突出等問題,善用這項運動可以改善症狀。
脊椎是維持人體骨架的中樞,它需要靠韌帶、肌腱等軟組織支撐。如果韌帶或脊柱旁的肌肉發展不平衡,包括姿勢不良、肌力不夠強,或長短腳、脊椎受傷等,都可能造成脊椎彎曲。
脊椎側彎除了影響外觀,還常引起酸痛、頸背肌肉慢性筋膜炎,不能久站或久坐,進而影響工作、睡眠的質量。如果側彎嚴重,甚至會導致心肺功能障礙。但是,輕度脊椎側彎(側彎的角度小於二十五至三十度),利用矯正姿勢以及運動可能獲得改善,而吊單杠就是最適合的運動之一。
2、吊單杠有助於長高
吊單杠的時候,會拉伸四肢,充分的刺激下肢骨的生長。而且在吊的過程中,還能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長高的效果非常顯著。但是,為了發揮好的增高效果,在吊單杠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避免受傷。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用你的雙手吊在單杠上,全身放鬆!還有倒吊就是用你的腳鉤在單杠上、保持平衡,然後全身放鬆。最好買個手套,不然手會磨破的!不一定非得單杠、你只要找個雙手能抓住、全身放鬆腳能離開地面的地方都行,列如門框。
3、吊單杠可以治癒骨刺
長時間工作或搬運重物之人易閃到腰,痛痛痛,吃葯打針只是治標不治本。脊椎開刀又要冒下半身癱瘓的手術風險,可不能不小心謹慎處理的。
用吊單杠時,懸空將脊椎拉直拉長,治好自己的骨刺之痛,又叫做坐骨神經痛。每天吊單杠數分鍾,腳離地兩公分即可,拉直拉長脊椎,屬於物理治療。
(1)脊柱力量擴展資料:
吊單杠的正確方法
1、初始動作
雙手緊握單杠,掌心向外(即掌心朝向身體外側)。身體懸空的時候膝關節保持微微彎曲的狀態『踝關節相互交叉。保持頭部居中且與脊椎成一條直線。雙手間的距離保持與肩同寬。
動作要求:將身體垂直向上拉動,直到胸部上部與單杠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這是本項練習向心訓練階段的結束動作。然後,將時關節完全舒展開來,使得身體向下移動,恢復至初始狀態(這是離心訓練階段的結束動作)。
2、頸前寬握引體向上
這種方式是比較常見的練習方式,重點鍛煉部位:背闊肌和肩部肌群,兩臂懸垂在單桿上,兩手間距基本與肩膀同寬,正手握緊橫桿,使腰背以下部位放鬆,背闊肌充分伸長,兩小腿自然伸直並攏。
在向上拉的過程中,集中背闊肌的收縮力,屈臂帶動身體向上,使單杠接觸到頸前鎖骨處,然後停2-3秒。然後呼氣,以背闊肌的收縮力量控制住,使身體慢慢下降到起始姿勢。然後進行重復練習。
3、頸後寬握引體向上
方法與頸前基本相似,對力量的要求會更高一些,當能順利完成頸前引體向上時,可以試練習頸後引體向上,與頸前的區別在於在引體向上時,使單杠與後頸部接觸後停頓2~3秒後還原,然後重復動作即可。
卷身上主要練習腹肌和兩臂的肱二肌。在練習的時候,要充分利用杠桿原理,頭部向後壓,腰部和兩臂要平穩用力。
新手剛開始可以引體向上來鍛煉臂力,然後在練習吊杠端腹,同時還可以輔助練習仰卧起坐,加大腹部力量。
拉單杠的注意事項
為整脊健椎吊單杠,每天只宜做一、兩次,視個人體能狀況每次停留五至三十秒鍾。吊完單杠切忌直接跳下,以免重力由腳跟壓迫到脊椎,反而使脊椎受傷。最好在腳尖伸直的 地方准備一張墊腳椅,方便上下。而年紀大、容易脫臼的人,應該有人在一旁觀照,比較安全。
2.舉腿的時候注意雙腿不要分開,否則會覺得很省力,這樣也就影響了鍛煉效果。注意在進行舉腿動作時,身體不要前後擺動,這樣會影響腹肌的鍛煉效果。所以身體的協調性和身體各肌肉共同協作能力的保證是雙杠舉腿練習動作能夠產生效果的前提條件。
3.練習舉腿動作的時候應該將臂力提高到一定水平,否則無法進行練習。凡是高難度的練習動作,對呼吸的要求也是同樣很高的。雙腿抬起時呼吸、雙腿下落時吸氣的節奏要保持住。這樣有合理呼吸的練習動作要比不注意呼吸的練習動作的次數延長很多次。鍛煉效果也就更加明顯。
參考資料:單杠-網路
2、脊椎側彎的鍛煉方法 詳細的
3、脊椎能承受多大力量
脊椎能承受多大力量,沒有人測定,但不同姿勢腰部受力表如下,你可以參考以下(單位:千克)
人平躺時,腰椎負荷最小,約為25千克;
側躺時,腰椎負荷約為75千克;
站立時,腰椎負荷為100千克;
坐姿時,上身直立腰椎負荷為140千克。
但是,不論站立還是坐著,前傾的姿勢會讓腰椎負荷大大增加。
站立時身體前傾,腰椎負荷增大到150千克;
坐姿時身體前傾,腰椎負荷接近200千克!
4、怎麼練腰部的力量?
5、脊柱的運動中運動范圍最大的是什麼和什麼?
脊柱的運動主要是依靠相鄰兩塊椎骨之間的椎間盤的扁化作用來實現的。
盡管各椎骨間的椎間盤厚度和運動幅度有限,但整個脊柱的聯合運動范圍卻很大。
脊柱可繞額狀軸作屈伸運動;繞矢狀軸作側屈運動;繞垂直軸作迴旋運動。此外,還可作環轉運動。
6、一般13歲健康青少年脊柱能承受多大的力?
2.03457 G(1G相當於自己的體重,2G就是2倍體重的力量)
7、脊柱肌肉的拉力是多少
(L4-40kg的力)如果你想扭斷人的頸椎單靠力量是不夠的 要考慮角度(主要)和速度,還要考慮你扭的那個人的頸椎周圍肌肉的力量,還有在你扭他的時候他是放鬆還是緊張的。(速度夠的話5KG足夠了) 要用刀砍,你要不知道結構直接砍,就是砍個骨頭。如果入刀角度對還要刀快不用多大力量。15KG左右就夠了。
8、脊柱;比喻支撐事物的中堅力量昰什麼詞語?
中流砥柱 [zhōng liú dǐ zhù]
生詞本
基本釋義
就象屹立在黃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樣。比喻堅強獨立的人能在動盪艱難的環境中起支柱作用。
褒義
出 處
《晏子春秋·內篇諫下》:「黿銜左驂;以入砥柱之中流。」
9、怎麼鍛煉脊柱(或者背部)的力量?
頸椎病的體育鍛煉方法對頸椎病易感人群、輕中度病例、手術後恢復期患者均可適用,而且長期堅持鍛煉對預防和防止頸椎病的復發也有著極重要的意義。其具體方法有以下幾類:
①體操:由體療醫師或護士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出患者可以負擔而又略為「吃力」的四肢活動體操;
②拳術:其中尤以太極拳較為理想,身體各部均有大幅度的活動而不甚劇烈;
③擴胸器及啞鈴等上肢體育鍛煉用具:能增加肺活量,增強肌力,可增強頭頸、背部、脊柱的穩定性;
④其他鍛煉用具:可根據病情及具體條件不同而選用相應的器具與方法,有條件者最好在專人指導下循序漸進加大鍛煉強度與時間;
⑤脊柱及頸部鍛煉:方法頗多。因頸椎病為退變性疾病,故頸部不宜做劇烈運動,以一般的伸、屈、側屈活動及側轉運動為主。
10、如何增加腰部的力量
人類直立時,從側面來看,脊柱並不是垂直的一條直線來支撐身體,而是骨盆以上稍呈S形彎曲,骨盆相對於地面也稍稍傾斜,在這種狀態下身體受向前移動力的作用,使腰部負擔過重。另一方面,頸部要支撐4~5千克重的頭部,還要保持高度的靈活性,完成轉頭、抬頭、低頭等動作,致使頸部負擔加重。支撐頭頸部的是肩背部,對肩而言,懸掛著占體重1/8的兩條胳膊,兩條胳膊在拿重物時,所有負擔就全落在肩背上了。由此可見,人類在直立行走時,為了生存,不得不提重物或搬運東西等,具有了各種技能,因此,以脊背為中心,頸部與腰部經常承受過重負擔,加之腰背部結構精密、巧妙、復雜,因而很容易受損而患病。
背部是一個非常廣泛的范圍,具體說來,它包括頸部、胸部、腰部、骶部等。腰部是整個背部最重要的,也是最薄弱的環節,背部的大多數疾病都發生在這里。
背部最主要的結構是脊柱,它是由多塊脊椎骨所構成的含有若干關節的柱狀結構,在它的內部行走著脊髓,周圍包繞著韌帶、肌肉、肌腱和筋膜。背部的結構非常精密、巧妙、復雜,也正是因為這一原因,背部也更容易受到損傷。
脊椎兩側的腰大肌、腰內側的腰四方肌、腹側的腹直肌、外腹斜肌、內腹斜肌等,均與脊椎的穩定和活動相關。然而,肌肉老化後,肌肉力量也會變弱,運動不足也可導致肌肉力量減退,支撐脊椎的肌肉力量退化,自然成了腰痛的原因。
姿勢是決定腰背部是否健康的最重要因素。錯誤的姿勢是引起腰背部病變的主要原因,通常會導致脊柱的骨和關節過早發生不可逆的退行性變,引起肌肉不均衡和緊張,還會使韌帶鬆弛或綳得過緊,所有這些都會引起腰背部疼痛。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不良的姿勢,例如:不正確的坐、立、行及睡眠姿勢,長時間伏案閱讀,書寫和看電視、上網,在辦公驗室長時間坐著的工作方式,不正確的搬運物品,長時間駕車,家居生活中工作檯面的高度過低,瑣碎的家務事以及運動損傷等等都會引起腰背部疼痛或加重腰背部疼痛的臨床症狀。椎病的早期,沒有明顯的神經系統受損的體征。
下面為你介紹幾種鍛煉腰背方法:
《一》
1、伸直腿坐著,一邊吐氣,一邊將上半身慢慢地盡量往前傾,雙手也盡量往前伸直。
2、保持「1」的姿勢,慢慢將上半身往後倒(若往後倒的速度太快,就無法感覺腹部肌肉的變化),同時慢慢吸氣,雙手依然向前伸直。
3、當上半身平貼於地板時,這套動作才算完成。
《二》
調整腹肌的平衡
1、將雙腿站開與肩同寬,雙手伸直並交握於身後,慢慢吸氣。
2、一邊慢慢吐氣,一邊配合肩胛骨、頭部的運動。
3、吸氣,並且全身放鬆。
上述3步驟,反復做5次。
《三》
緊縮腰部肌肉
1、仰卧、雙膝靠攏,並將膝蓋彎曲成90度。雙手置於頭下,慢慢吸氣。
2、一邊慢慢吐氣,一邊將上半身盡量往上抬,並且保持5秒鍾,將氣完全吐出後,重回到「1」的姿勢,重復做5次。
《四》
平卧位做腹肌運動。
臍上練習:下身固定不動,仰卧起坐,旨在使胃部凸出部分收緊平坦。
臍下練習:上身固定不動,雙腳抬起做屈伸腿和頭上舉練習,目的是收緊和減去整個下腹圍。
腹外斜肌練習:完成上下腹部練習後,再做各種腰部轉體練習。這種練習作為輔助練習,使上下腹部練習的減肥效果更加明顯。
《五》
良好的勞作方式:
a、屈膝、屈髖、直腰搬重物:採用此種姿勢搬重物,無需用大力伸展腰部,僅待兩手握住重
物後,伸展髖及膝關節,重物即被搬起。伸展髖膝關節主要靠臀大肌及股四頭肌。此兩肌均較強
大,肌纖維較長,其工作效能遠較短的骶棘肌為強大,因而被撕裂的機會甚小。
b、肩扛或頭頂重物:肩扛或頭頂重物遠較搬物時省力。原因是「力臂」縮小或無,作用無垂
直,直接作用於脊柱骨,骶棘肌只需負擔脊柱穩定。
c、正確的站立體位:在勞動時經常站立的較好的體位是:膝關節微屈,臀大肌輕輕收縮,自
然縮腹肌。此位置與標准站立體位相似,這樣使骨盆輕微後傾,腰椎輕度變直,減少腰骶角,增加脊柱支撐力,使椎間盤不變或少受勞損。
d、坐位姿勢與坐具:對於長時間坐位工作的人,則應保持或盡量不減少固有的腰椎前凸的坐位姿勢,用靠椅較合適,使腰背部有所依靠,以減輕其負擔。對體弱或高齡人要盡量避免低坐位姿勢。
坐具以高矮合適並有適當後傾角的靠背為佳。椅的靠背以後傾100度左右為宜,高為20~25厘米,摸板宜恰好頂住腰部,其下空10~15厘米可使臀部向後移動,保持骨盆的位置(直位),以維持正常前凸。其它坐椅坐板高度以能使膝部屈曲90。~100。、兩足能平放地面為宜,坐板長度以腰部按前坐定後,其前緣恰好在膝上2~3厘米,小腿能自由屈伸為宜。
e、適當的睡床:仰卧時能保持腰椎生理前凸,側卧時不使脊柱側彎,平板床或平板上墊較厚的墊子最好,綳緊的床次之,一般軟鋼絲床最差。因鋼絲床在仰卧時脊柱呈孤形,易使腰部肌肉、韌帶、骨關節疲勞、勞損。
F、積極治療腰背部損傷是預防慢性腰背痛的積極措施,以免形成粘連或瘢痕。治療腰部骨折時,要積極做好復位及腰背肌鍛煉。上下樓梯對提高肌肉力量也很有效。
《六》
鍛煉背部肌肉
趴在地板上,兩臂兩腿盡量伸直伸長,然後兩頭翹:上半身最好胸部抬起,下半身要從跨部抬起(斷後跨),大腿跟部要脫離地面,兩邊都抬的越高越好,即:身體呈現的反弓形越厲害,那麼你是身體條件就越好.這個練習可以每天做三組,每組20個,每次至少在空中控制3秒注意事項:1.要盡量拉伸,即:手臂伸長,收腹,斷跨,盡量綳直腳尖,用腳尖帶動腿伸直伸長並且控制住(而不是用大腿的力量,那樣腿會越來越粗),使身體成為一個堅實的整體2.初步開始是你的兩腿也許會分開,因為這樣比較容易控制住,但你要漸漸並籠雙腿,並且最好把你的腿從跨部到漆蓋到腳尖向外轉開,上身肩膀也要轉開(也就是肩胛骨盡量向後扣,頸椎骨盡量向下沉)3.大多數人很難作到腿」完全」伸直,你可以讓旁人觀察你的漆蓋,當腿真正伸直時膝蓋中間會有一個凹陷處,只有這樣你才是真正的用跨部和腳尖兩點控制住了腿(兩點固定一條線的原理),才是發揮了腰部,背部,腹部,臀部的力量4.這個練習很好的訓練了腹背肌,對腰部和臀部也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