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影響寶寶脊柱發育?原來長期抱娃睡覺危害這么大!
寶寶們總喜歡在媽媽的懷抱里睡覺,一旦放下便會哭鬧不停。於是,很多媽媽都捨不得寶寶哭,就抱著寶寶讓他安睡,卻不知長時間地保持一個姿勢,讓寶寶整天處於脊柱彎曲的狀態的話,有可能會讓脊柱受傷彎曲哦。
看到下面這張圖你驚訝了嗎?
長期抱著寶寶或抱睡,會嚴重影響寶寶脊柱的發育,會導致脊柱變形,而且這種變形是很難恢復的。這是真的嗎?
寶寶生長發育過程中,脊柱會逐漸出現三個生理彎曲:
?2~3個月的寶寶:能夠抬頭,出現第一個生理彎曲——頸部脊柱前凸;
?6個月的寶寶:會獨坐,出現第二個生理彎曲——胸部脊柱後凸;
?8~9個月的寶寶:有的已經會爬了;
?10~11個月的寶寶:能站立,這時會出現第三個生理彎曲——腰部脊柱前凸;
?12~16個月的寶寶:會走路,就是這些生理彎曲的形成,能使身體保持平衡並直立行走。
雖然寶寶在1歲以內就會出現這3個彎曲,但一直要到六七歲時,寶寶的脊柱彎曲才會徹底固定下來。
由此可見,嬰幼兒期的骨骼發育還未成熟和定型,若脊柱長期處於彎曲的狀態,就可能出現畸形、不正常彎曲等情況,這將影響寶寶的正常發育。如果得不到糾正,長大後就可能有脊柱側彎、駝背等現象。
抱不離手反而影響脊柱發育
有些大人特別疼愛寶寶,而且寶寶也精靈可愛,他們就有一種長時間與寶寶親密接觸的傾向,抱著寶寶逛街、吃飯、睡覺等等,不過細心觀察,這時寶寶的脊柱是彎著的。
如果長時間「抱不離手」,讓寶寶的脊柱長時間這樣彎著,就會讓脊柱彎曲,而由於這不是自然的發展過程,會導致大人抱著的姿勢怎麼樣,寶寶的脊柱就怎麼樣彎曲。
寶寶脊柱發育不完善
寶寶還小,各方面發育都不完善,因此可塑性也特別大。此時的寶寶骨骼發育還沒有成熟、沒定型,如果寶寶的脊柱長期處於彎曲的狀態,那麼脊柱的發育就可能出現畸形、不正常彎曲等情況,影響寶寶的正常發育,如果得不到正確的糾正,長大後就可能有脊柱側彎、背駝等的現象。
過分依賴抱睡更影響睡眠
長期抱著寶寶睡覺還會造成寶寶的一種對家長的依賴感,從而形成過分依賴。抱著寶寶睡覺,不僅會使寶寶睡得不深,身體不能舒展,影響睡眠質量,也不利於寶寶呼吸換氣,脊柱長期處於彎曲的狀態,會影響其正常發育。
所以最好是能夠讓寶寶在吃飽了奶之後,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自然入睡。
需要強調一點,如果寶寶睡在過於松軟的床上,也會容易造成脊柱彎曲,爸爸媽媽們也要注意才行。
新手爸媽要學學以下安全有效的哄寶寶入睡的科學方法哦:
方法1:輕拍寶寶
寶寶睡下後,如果他的情緒還是不太安定,媽媽可以輕拍寶寶,給他以安全感,這樣寶寶一會兒就會安靜下來。
方法2:放輕柔的音樂
可以選擇放一些輕柔的音樂幫助寶寶睡眠,不要懷疑小寶寶的聽覺能力,他們一生下來就會對聲音有反應,所以讓寶寶聽音樂是一個不錯的哄睡方法。
方法3:讓寶寶睡在背光的一側
寶寶待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適應了黑黑的睡覺環境。出生以後,有的寶寶會不適應光亮的睡覺環境,所以媽媽可以讓寶寶朝著背光的方向睡,或是為寶寶擋住光源,讓他慢慢適應。
方法4:給寶寶一個擁抱
媽媽們不要吝嗇你們的擁抱,因為寶寶需要安全感,媽媽的擁抱是安撫孩子情緒的良方。所以,睡前給孩子一個擁抱是個很好的哄睡方法。
2、人體脊椎發育的四個階段代表嬰兒的哪些動作完成
----生長發育是有階段性和有程序的連續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有量的變化,也有質的變化,因而形成了不同的發育階段,各階段都有其一定的特點。根據這些特點,再加上生活環境的不同,就把人的生長發育過程劃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 胚發育期:一般從妊娠期8周起為胚發育期。從受精卵開始分化,直至大體成形,形成內胚層、外胚層、中胚層三層組織。 ----(2) 胎兒期:從妊娠8周至胎兒出生為止。此期以組織及器官的迅速生長和功能漸趨成熟為特點。在胎兒時期可以測定胎盤功能和檢查羊水內的細胞染色體、酶量及生化內容,如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防治。必要時可行人工流產,以免出生後貽害家庭與社會。 ----(3) 新生兒期:從胎兒娩出開始至生後28天。新生兒適應子宮外的新環境,經歷了解剖生理學的巨大變化。全身各系統的功能從不成熟轉到初建和鞏固是此期特點。 ----(4) 嬰兒期:指生後至1周歲。嬰兒期的特點是生長特別快。1年內體重是出生時的3倍,身長可達到出生時的2倍。此期必須加強營養要素,才能預防營養不良及消化不良。否則易發生佝僂病等。 ----(5) 幼兒前期:1-3歲。此期體格生長速度比嬰兒期漸變緩慢,但語言、行動與表達能力明顯發育。前囟閉合、乳牙出齊,能控制大小便。在斷奶後如對營養供應不加重視,往往可引起身高不增或少增。 ----(6) 幼兒期:3-6、7歲。相當於目前"幼兒園"階段。此期的特點是生長發育變慢,動作及語言能力逐步提高,能跳躍、登樓梯、唱歌、畫圖,開始識字認字。往往好奇、多問。不小心也容易發生意外事故。 ----(7) 童年期:6、7-11、12歲。亦稱小學年齡期。此期特點是腦的形態結構基本完成,智能發育進展較快,能較好地綜合分析、認識自己。此期要保證足夠的營養,加強體育鍛煉。 ----(8) 青春發育期(簡稱青春期):約10-18歲(女性較早,男性較晚,約相差2年).這是童年過渡到成年的發育階段.此時的特徵為:體格發育首先加速,繼而生殖系統發育成熟。女性的青春期普遍為11-12歲到17-18歲,男性則為13-15歲到19-21歲。這里存在著個體差異,且與地區、氣候、環境及種族有關。 ----(9) 青年期:約16-20歲。此期的特徵為思維活躍,智能發展,開始鍛煉獨立生活,參與比較復雜的社會活動,但情緒易多變,可發生異常心理,應當適當的誘導和教育. ----以上的各年齡期按順序銜接,不能跳越。前一年齡期的發育為後一年齡期的發育奠定必要的基礎。任何一個階段的發育受到障礙,都會對後一個階段產生不良影響
3、幼兒脊柱的特點是什麼
胎兒和新生兒的脊柱從側面觀看沒有成人特有的彎曲,幾乎是直的,當小兒開始抬頭時(生後2~3個月),就出現頸椎前凸,當6~7個月小兒開始能坐時,就形成胸椎後凸。當1歲時小兒開始站立及行走,就形成腰椎前凸。最初這些彎曲是不恆定的,當小兒仰卧時仍可伸平。小兒的兩塊脊椎骨之間,軟骨層特別發達,所以在體位不正或長時間一側擴張,都會引起脊柱變形。患有佝僂病時,坐位常出現脊柱呈弧形後凸。所以為了防治脊柱發育畸形,應注意使小兒保持正確的姿勢,避免脊柱長期負重,及早治癒佝僂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