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脊椎損傷怎樣治療?
去看中醫
2、脊柱及脊髓損傷病人的護理PPT課件
原發布者:惠興圖文
.11.概述:脊柱骨折以胸、腰椎骨折多見,頸椎骨折常伴有脫位、脊髓損傷,易致殘或危及生命2.主要原因:暴力,多數由間接暴力引起,少數因直接暴力所致。九江衛校1.局部疼痛、腫脹、脊柱活動受限;2.骨折處棘突有明顯壓痛和叩擊痛;3.胸、腰椎骨折常有後突畸形;4.合並截癱時,損傷脊髓平面感覺、運動、反射障礙,高位截癱可出現呼吸困難,甚至呼吸停止。九江衛校1.X線檢查:顯示骨折部位、類型和程度,關節脫位,棘突間隙改變等。2.CT、MRI檢查:進一步顯示骨骼、關節和椎管的變化。九江衛校1.胸、腰椎骨折(1)單純壓縮骨折:椎體壓縮不足1/3者,應卧硬板床,3日後開始腰背肌鍛煉,3個月後逐漸下床活動。椎體壓縮大於1/3的年輕病人,可用雙踝懸吊法過伸復位,復位後石膏背心固定3個月,固定期間堅持每日背肌鍛煉。(2)爆破型骨折:有神經症狀和有骨折片擠入椎管內者,需手術治療。九江衛校2.頸椎骨折(1)穩定型骨折:牽引復位,復位後石膏固定。(2)爆破型骨折:原則上手術治療。九江衛校1.皮膚完整性受損與活動障礙和長期卧床有關。2.潛在並發症:脊髓損傷、失用性肌萎縮、關節僵硬。九江衛校1.急救搬運:三人平託病人,同步行動,將病人放在硬板上;也可將病人保持平直體位,整體滾動到木板上。嚴禁彎腰、扭腰。如有頸椎骨折、脫位,需要另加一人牽引固定頭部,並與身體保持一致,同步行動。2.保持皮膚的完整性,預防壓瘡發生。3、護理學有脊柱骨摺合並什麼損傷?
脊柱骨摺合並脊髓損傷病人的護理
【護理問題1】體溫異常。
1.相關因素
①脊髓損傷後體溫調節中樞的傳導通路被破壞;
②上頸髓損傷病人常波及延髓使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
③感染病灶存在。
脊柱骨摺合並脊髓損傷病人的護理
2.護理措施
(1)條件許可時,應將病人安置在有空調設備的病室。室溫控制在20~22℃之間,普通病房,室溫不低於18℃,不高於30℃;夏季可在室內放冰或用2個風扇輪換吹風,以防中暑,冬季注意保暖,尤其是在翻身及更換尿管時。
(2)病人高熱時,除排除感染因素外,可用酒精擦浴降溫,擦浴時不要遺漏那些與床褥相接觸的皮膚。亦可在冬眠葯物控制下,在頸部、腋下、腹股溝等大血管走行部位放置冰袋;或用4℃生理鹽水或葡萄糖溶液靜脈滴注降溫。
(3)體溫低下時,應進行復溫和人工調溫、防生理功能紊乩,可升高室溫或用熱水袋法(40℃左右)電熱毯法或將輸入的血夜和液體預先加溫,或用電燈炮烤架法等。
(4)復溫後注意保暖,且不可復溫過急,一般體溫達34℃時應停止復溫,依靠衣被保暖,體溫可徐徐上升至36℃,以不超過37℃為宜,防體溫過高引起心肺功能失常及急性酸中毒。
(5)復溫前,復溫中應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和酸鹼平衡,同時監護心肺功能,保持呼吸道通暢、發脫異常及時處理。
(6)體溫失常的病人,應按其需要調配飲食,以補充營養增強抵抗力。
【護理問題2】 脫水治療時,有靜脈炎,腎功能損害的可能。
1.相關因素
①脫水劑大多為高濃度、高滲性、刺激性較強的葯物;
②約物副作用大,可引起低鉀段腎功能損害;
③靜脈保護措施落實不好。
2.護理措施:
(1)脊髓損傷病人為防脊髓水腫,一般需脫水治療7~14d,常用20%甘露醇和50%葡萄精液交替靜脈注射2次/d或每4h交替注射1次;它們均屬高濃度、刺激性較強的葯物,且穿刺次數多,極易發生靜脈炎。
(2)嚴格選擇穿刺靜脈,遵循由遠及近的原則;保證穿刺成功率,每個穿刺部位不能連續穿刺,靜推時掌握好速度,防葯液外滲;一般不在癱瘓肢體上穿刺。
(3)拔針後按壓穿刺點3~5min,並抬高肢體防靜脈內壓力太大引起出血或出現紫班;拔針1~2h後,可用熱水袋熱敷穿刺部位並活動該肢體。
(4)若發現穿刺靜脈紅、腫、痛、條索感時,即禁止再穿刺,並可用展筋丹或展筋酊沿靜脈走向向心性按摩,2~3次/d,每次15~30min;電可用硫酸鎂濕敷。
(5)靜脈注射甘露醇引起的腎功能損害以少尿型多見,多表現氮質血症,用量越大,間隔時間越短,引起腎功能衰竭的可能性越大,甘露醇250ml 靜脈注射2~3h後、每小時尿量少於40~60ml,或用甘露醇期間尿量少於以前尿量者均提示腎衰。此葯應用期間應嚴密觀察尿量變化,並定期測量血 BUN、Cr的含量。
4、做脊柱護理的好處
做脊柱護理的好處
現代醫學認為「脊柱病症是由於椎體受風寒、外傷、老化及勞損(如工作時姿勢不良、長時間單一姿勢或生活習慣姿勢不當等)和代謝失常等因素所導致的生理曲線改變和椎間盤、關節、韌帶等組織的退行性變化,因而刺激或壓迫了神經根、脊髓、椎動脈和交感神經等組織而出現的症狀繁雜,影響廣泛的綜合癥候群。故臨床上有頸椎病、胸椎病、腰椎病之分。」
多年研究認為:脊柱疾病發生的根本原因在於脊柱缺乏營養。由於脊柱的解剖結構復雜,而脊柱缺乏大動脈供給營養,脊柱耗養量又高,供養量又少,大量腦力體力運動極易造成脊柱缺養性損傷。所以既使有些人很年輕但過度的耗養,從外部表現為頸部發酸、發疼、活動受限,內部則表現為心臟缺氧、脾胃消化不良,免疫力低下等症狀,外部症狀有感覺而內臟的症狀卻無法感覺到。脊柱的缺養還與夫妻性生活有關,中醫講腎生髓,性生活頻繁會造成腎虛,腎虛又造成髓的營養不足,髓又引起脊柱營養缺乏。綜上所述,人體脊柱缺乏營養是正常的、必然的,也是人由生長、發育、成熟到老化的一個關鍵。 我國目前有3億慢性內臟病症患者,而由於脊柱缺乏營養導致的患病人數已達到1.6億,每年新發慢性病例210萬。其發病率還有繼續上升的趨勢。脊柱缺養導致的疾病現在已經成為對我國居民威脅最大的健康殺手之一,並且給我國的經濟帶來了沉重的負擔,這不僅是個人問題,更折射出了我國對於脊柱健康預防的缺失。
我的刺血撥竹罐療法第一個推出脊柱養生健康推廣活動。活動的開展,必將給廣大的患者帶來福音,讓久治不愈的慢性病患者獲得康復,也讓一些初發患者把病症控制在萌芽之中,防止由小病變大病,更為眾多養生保健之士提供了一條高效方法。這項活動的開展使個人和國家在經濟上將節省大量的醫葯費,更創造出良好的社會效應。
脊柱養生已刻不容緩! 圖片
脊柱由24塊分離椎骨、1塊骶骨和1塊尾骨,借椎間盤、韌帶和關節緊密連結而成。位於軀乾的中軸,上承顱骨,下連髖骨,中附肋骨,參與構成胸腔、腹腔和骨盆腔的後壁。脊柱中央有椎管,容納脊髓及其被膜;兩側有23對椎間孔,支配人體五臟六腹及全身各個器官的神經均通過於此。
人體大腦耗養量高,可有椎動脈供應充足的營養;而脊柱耗養量也很高,卻無大動脈供應營養。如果不論是體力的還是腦力的超強性消耗,就會造成脊柱缺養性損傷,所以即使有些人很年輕但過度的耗養,從外部表現為頸部發酸、發疼、活動受限,而內部所表現出心臟缺養脾胃消化不良,免疫力低下等症狀,外部表現我們能夠感覺到,而內臟的表現卻不知。
脊柱的缺養還與夫妻性生活有關,中醫講腎生髓,性生活頻繁會造成腎虛,腎虛又造成髓的營養不足,髓又引起脊柱營養缺乏。綜上所述,人體脊柱缺乏營養是正常的、必然的,也是人由生長、發育、成熟到老化的一個關鍵。脊柱缺養衰老就快,脊柱營養充足就健康。故營養保健脊柱是養生保健延緩衰老的關鍵。
例如心臟病的發病根源
心臟病在人群中屬於高發常見疾病,臨床表現為:心律不齊、早搏、心肌梗塞、心肌缺血。心臟病在西醫理論中原因目前不明確,屬慢性疑難雜症。最主要的病根存在與脊柱上,與脊柱缺乏營養有著密切的關系,「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支配神經分別來源於頸椎和胸椎
萎縮性胃炎後期多轉化胃癌,胃部發生萎縮性胃炎西醫學上還很難解釋,目前也沒有很好的治療方法。其病根在於脊柱,是由於脊柱缺乏營養壓迫胃部神經所致。
在四肢如果出現一側神經壓迫時間長久,就會導致壓迫一側組織細胞萎縮,雙側比較粗細不一樣。支配胃的神經受壓迫就會使胃也會產生萎縮。
支配腎臟神經出現壓迫會導致性冷淡不孕以及性功能障礙等症。中醫講腎生髓,人過中年一般出現腎虛,腎虛又造成髓的營養不足,髓又引起脊柱營養缺乏,支配腎臟、生殖器的神經受到壓迫,從而在人體中表現為性冷淡、不孕症、性功能障礙。
有資料顯示90%以上的人,有過腰痛及背部不適史,有很多患有脊椎類疾病患者,並不影響工作生活或許影響不大脊椎病中椎間盤突出症和頸椎病占很大一部分,有很多人有過腰痛及背部不適史,一般不會去醫院花幾千塊做個全身CT,有的人劇烈活動或某些原因受到傷害,比如感覺有點腰痛,一般不會立刻去醫院就診,大多直到嚴重了才去醫院就診,醫院一般的治療方法或者靜養或者說最好的辦法去做手術。為什麼不及時預防做脊柱保養呢?圖片
為什麼古近代人很少患脊椎類疾病
·脊椎類的病變<只說椎間盤突出一類的外力損傷類的>的主要病因是什麼?
其實主要還是自己的肌肉、韌帶、神經承受力減弱導致的,至於為什麼會減弱?我們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措施或鍛煉進行加強和防護呢?下面先說幾點:
1:激素的大量攝入:其實應該對一般人來說葯物激素的攝入還是比較少,激素的攝入主要來源於食物鏈,比如牲畜吃食了含有激素的飼料而我們站在生物鏈的上層攝入的則相對較多。
2:空氣的污染近年來空氣污染的加重對身體的損害不言而喻。
3:葯物的殘留很多食品及蔬菜用了過量的農葯沒有清洗干凈。
4:缺乏體育鍛煉,以前大多數人讀書的人少很多人不會讀太多書大多從小就從事體力勞動,無形中就增強了肌肉和韌帶的功能身體素質比較好。
所以古代人得這種病的比較少,而現代比較多當然裡面還有很多不可抗因素和其他因素,採取的適宜的體育鍛煉和飲食結構的注意對脊椎病的防護有很大作用,但具體的預防還是很難做到,因為有資料表明70%以上的脊椎病變是在15歲以前就造成了。
為什麼西醫治療脊椎類疾病效果大多不理想
西醫治療常用的幾種方法:在治療椎間盤突出和頸椎病上,一般來說效果並不很好,一般說西醫治療最好的方法就是手術。手術一般是有幾種:比如椎板開盤,半椎板及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一般效果都不是很好,破壞了脊椎整體的穩定性,很容易使脊椎代償性變形歪曲,還有牽引。兩個簡單的例子:Ⅰ.在非洲叢林里一頭獅子上樹與一頭豹子爭奪事物,最後勝利。大家知道獅子會爬樹但技巧不高,當他下樹的時候脊椎被樹枝碰斷了很快就死亡了。Ⅱ.你在田野中見過蛇吧,如果你提他的尾巴抖動幾下,放下它就變的不會行走了。
這些從一些方面說明了什麼呢?
1.說明了有脊椎的動物脊椎是很重要很脆弱的,很多著作上都稱脊椎為人體的第二心臟。
2.經過拉伸抖動對神經的損傷很大,所以對於不適合自己病情的牽引對身體的危害不言爾喻,當然還有幾種方法對身體的損害都很大,並會造成不可逆性損傷,所以大家治療時記得要一多一少多看幾家醫院,盡量選擇適合自己病情的治療方法刺血撥竹罐治療是首選。椎間盤突出後,一般對體形、機體穩定性及其組織的損傷,使整個脊柱的抗擊外力的能力下降,很容易造成其餘椎間盤或椎體的代償性病變,所以臨床中常見的椎間盤突出很少是單節,大多是多節病變,很多患者頸椎胸椎腰椎都有病變,這也是手術治療效果不好的一個原因,因椎間盤突出症狀與炎症的關系和部位關系最為密切而與突出大小無明顯關系 所以臨床中很多部位無明顯症狀,比如胸部有病變感覺相對較差 腰部椎間盤突出從上向下症狀逐漸加重。
刺血撥竹罐療法從上到下無遺漏,頸椎胸椎腰椎疾病一次治癒,十餘年治療脊椎類疾病萬余例有效率達100% 治癒率達95%以上。
家庭簡單診斷是否患有脊椎類疾病的簡單易行的方法
這個方法簡單易行,是不是醫生都能用,簡單實用 圖片
頸椎:病人呈坐位,上下左右(60°以上)晃動頭部,有沒有抵觸感(當然還可以診斷是否有一些腦部疾病,有心腦血管疾病禁止做此檢查)最近突然持續性的惡心、頭痛、頭暈、吞咽不利及血壓升高,檢查無器質性病變。
胸椎:病人呈站立位放鬆,看病人兩肩是否相平,女性兼觀察乳房是否有下垂現象(所說為單側乳房下垂比例較大)卧位看兩側背部是否水平,有無凸起現象。
最近是否有胸悶、心慌、心悸、心跳感覺、喘氣不利這些症狀去醫院檢查無器質性病變
腰椎:病人呈卧位,用手觸病人臀部兩側,感覺松馳度是否一樣,臀部腿部是否有疼痛感,腿部疼痛時熱敷腰部有沒有效果,膝部以下是否有易涼,兩腿顏色是否相同,大小便是否正常。
註:檢查有幾點要注意:Ⅰ.詳細詢問病人既往脊椎類疾病史。Ⅱ.最近有沒有外傷史或其他疾病。Ⅲ.是否發育及遺傳原因。
如果有以上情況建議做CT或磁共振以及相關檢查,是否有脊椎類疾病。
5、脊柱損傷的急救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平卧到硬地,不要輕易搬動,撥打急救電話1201、褥瘡 體位又不能隨意翻動,皮膚及皮下組織很容易受壓,床單潮濕,營養不良,皮膚彈性差,對壓力損傷的耐受性差,均可導致褥瘡的發生。2、容易發生泌尿系統感染與結石 尿失禁或排尿不凈或尿瀦留等,對症處理措施是插導尿管,插導尿管容易引起感染,引流瓶或引流管中的尿液返流入膀胱或引流不暢,膀胱中積存殘余尿均能引起泌尿系感染和結石。3、大便失禁或便秘 與脊髓損傷後胃腸的神經機能受到損傷、長時間卧床、活動少有關,大便失禁可污染床鋪,若不及時更換,易導致褥瘡或局部感染。4、容易發生肺部感染 患者傷後因疼痛不敢咳嗽、深呼吸,平卧位也不利於呼吸,因此肺及氣管內分泌物不易排出,容易發生肺炎。特別是頸椎骨折患者,肋間肌與腹肌均麻痹,只剩下膈肌作用,因此,肺的膨脹不全,更容易發生肺炎。護理1、心理護理 患者思想上承受較大的痛苦,會產生焦慮、緊張、恐懼、抑鬱、悲觀消極等不良心理反應,我們及時做好患者及其家人的思想工作,並以熱情和藹、關心、同情心傾聽等工作態度、嫻熟的護理技術,增加患者的安全感、信任感。向患者介紹治療方案、可獲得的治療效果。可有意識的組織交流同類患者治療較成功的病例,增強患者的信心。細心觀察患者是否有反常情緒,加強防範措施,防止患者出現自傷、自殺。2、合適的卧位與正確的翻身法 患者早期給予正確地翻身法,避免造成進一步的損傷,腰椎骨折患者翻身至少需要2人,頸椎骨折至少需要3人。在受傷4周以後進入截癱晚期,骨折局部已趨穩定,只需1名護士幫助側卧患者即可翻身。平卧時兩腿可平行放置,屈髖、屈膝。上面的腿下墊枕,兩足用皮墊或砂袋頂住,保持踝關節於功能位,下面的腿足踝部要墊棉圈或海綿墊。下肢痙攣的患者採取這樣的睡卧姿勢時,兩腿應分開。側卧位時上面的腿屈髖、屈膝,腿下墊枕,下面的腿伸髖、伸膝,兩腳都頂著砂袋,背部須用枕抵住。頸椎骨折高位截癱的患者多行顱骨牽引,因此翻身時要保護好頭部,顱骨牽引器不要滑脫,保持頭部與軀干成一條直線。平卧或側卧位都要使頭略偏向後伸,保持頸椎與軀干成一水平一條直線。3、預防褥瘡的發生 定時更換體位,禁止在床上拖拉患者,保持床單平整、清潔、乾燥、松軟、無皺褶,對長期卧床或坐輪椅的患者將骨突受壓部墊氣圈、棉團,以減輕局部組織長期受壓,保持皮膚清潔乾燥。4、泌尿系感染的預防與護理 患者受傷早期,一般是傷後2周內,要給患者插留置導尿管,保持尿管持續開放,使膀胱內不積存尿液,減少受損傷的機會,經過2周~3周後將導尿管定時開放有助於建立反射性膀胱排尿;在插導尿管時,要選擇合適型號的尿管,嚴格遵守無菌操作技術,鼓勵或幫助患者大量飲水,預防泌尿系結石。5、消化功能紊亂的處理 脊髓損傷後,軀體神經功能發生障礙,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患者在傷後或術後可出現腸麻痹,表現為嘔吐、胃擴張、數日不排便、腹脹、膈肌活動受限、呼吸困難等;應給予禁食、胃腸減壓、肛管排氣及肌肉注射新斯的明等。受傷後患者常可因使用激素或體內應激反應而並發應激性潰瘍,出現嘔血、黑便等。我們嚴密觀察病情,給予及時地治療與護理。6、肺炎的預防和護理 患者受傷初期如疼痛時可給適當的止痛劑以減輕疼痛,鼓勵患者有效地咳嗽、排痰,方法是囑患者深呼吸,在呼氣的2/3時用力咳嗽,反復進行,使痰液由肺泡周圍進入氣道咳出;多翻身更換體位,每次翻身時,叩打胸背部,有助於排痰,也可利用吹水瓶方法增進肺泡功能。 頸椎骨折高位截癱患者的排痰問題更是重要,這類患者很容易發生肺炎並發症,甚至由於呼吸道分泌物不能排出而發生窒息,早期做氣管切開,是減少肺炎並發症和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氣管切開以後能否把痰很好地引流出來,與護理工作質量很有關系。在護理氣管切開患者必須強調無菌操作,可做霧化吸入幫助排痰。將葯液從氣管切開插管內滴入時應順著管壁慢慢滴入,以免引起嗆咳。7、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 指導雙下肢主動和被動活動定時加壓促進血液循環,勤翻身,服用抗凝葯物如阿司匹 林,經常抬高雙下肢以利於靜脈迴流,輔以手法按摩,盡可能地早期離床活動。8、預防肢體廢用性萎縮與關節僵硬 生命體征穩定後即開始幫助進行功能鍛煉,使癱瘓的肌肉、關節,軟組織不萎縮,關節不僵硬,促進血液循環,預防畸形。對於沒有癱瘓的肌肉,尤其是上肢和背部的肌肉,要認真積極地鍛煉,為將來扶拐下地打基礎、做准備。要細致耐心地向患者講清楚鍛煉的重要性,取得患者的合作。
6、脊柱脊髓損傷吃什麼好?平時需要怎麼護理?拜託了各位 謝謝
吃點什麼不可能恢復脊髓功能,護理也只能預防合並症,治療脊髓損傷合並截癱必須搶時間正確治療。治療方案1、採用中葯增強改善脊髓血液循環,使受損神經得到充分的血供。2、中西醫結合營養神經預防受損神經缺血壞死。3、同時激活受損後麻痹休克的神經使受損神經獲得再生修復才能緩解痙攣獲得運動,二便等各種功能的最佳恢復。鍛煉方面要根據病情專業設計方案。提示,治療不當延誤治療受累神經會繼發缺血壞死,本病恢復無望,需幫助發來病史,病歷術前後磁共震照片為你指導。
7、脊髓損傷如何預防?
脊柱脊髓損傷的預防,首先我們說過脊柱脊椎損傷是一個世界性的治療難題,一旦發生了脊柱損傷,尤其是嚴重的精神損傷,不管採用何種的治療方法,它的預後都是不佳的,所以說我們應該首先盡量避免脊柱脊椎損傷的發生,我們針對脊柱脊髓損傷發生的這幾大原因,
1.
第一個就是加強宣傳交通規則,遵守交通規則安全出行,
2.
第二個就是說在思想上在生活上,對病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就是說盡量避免損傷,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盡量就是說不行,發生了脊柱損傷,一定要注意的一些專業的搬運,比如說你發生了車禍了,可能僅僅就是一個脊柱的骨折,但是如果在搬運的過程中,你不注意就有可能有一個簡單的脊柱骨折演變成為一個脊髓損傷,也就是說二次損傷繼發性損傷,這樣是非常慘痛的,還有就是說。你出現了基礎上,還要積極地預防它的並發症,比如說肺炎,褥瘡等等,要採取各項專業的護理措施,盡量避免出現這些嚴重的並發症。
8、脊柱脊髓損傷的預防方法有哪些?
脊髓損傷後要治療預防遲發脊髓缺血壞死,護理預防褥瘡,泌尿感染和肺感染,其它的你們什麼也做不了,需要正確的治療營養神經,興奮激活神經才能再生修復神經。
9、什麼是脊髓損傷?
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脊髓結構和功能損害造成損傷平面以下脊髓神經功能的障礙,致脊髓損傷,它是一種嚴重的致殘性疾病。脊髓損傷可分為兩大類,外傷性和非外傷性。外傷性脊髓損傷它是由直接或間接的暴力造成,多伴隨有脊椎的骨折、脫位。致傷的原因多為高處墜落、車禍、重物砸傷、運動損傷。而非外傷性的脊髓損傷,主要因為脊柱脊髓的病變,考慮腫瘤、畸形、炎症引起。非外傷性的脊椎損傷,大約占脊髓損傷的30%。脊髓損傷是一種致殘重、耗費大的傷殘。我們在和平時期必須完善安全生產制度,加強安全教育,利用多種的形式來開展科普宣傳,大力的預防工傷、交通事故、運動損傷等的發生,來減少脊髓損傷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