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柱 > 脊柱外科自我鑒定

脊柱外科自我鑒定

發布時間:2020-08-18 09:36:29

1、頸椎病怎麼治療最好

2、結核科實習生自我鑒定

一、情況介紹
醫學影像學是將現代放射學、微電子學、電子計算機、圖像處理等最新科技成果用於診斷、治療疾病的一門新興學科。現代醫學成像技術飛速發展,無論是普通 X 線、核素、超聲還是 X 線計算機體層攝影、磁共振成像等技術,影像的密度解析度與空間解析度大大提高,使各種影像相互配合、相互補充、相互印證,可以更清晰地展示人體的器官結構,結合病史、體檢、化驗等臨床資料,進行綜合分析,明顯地提高了臨床診治水平。
目前學生已經通過了兩年的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醫學影像學等系統的理論學習,進入到最後一年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階段——畢業實習階段。
在 32 周的畢業實習中,使學生對醫學影像學各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基本操作及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能較全面較系統地掌握,更好地完成實習任務,為他們今後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實習目標
通過畢業實習,明確做為醫學院影像專業醫務工作者的責任,樹立良好的醫德醫風,掌握醫學影像專業必備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學和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畢業後能在地區級及以下醫院衛生機構從事醫學院影像技術及診斷工作。具體要求是:
(一)影像技術
1.熟悉各種檢查方法,正確引導病人就診。
2.獨立完成暗室技術與管理的各項工作。
3.能熟練地掌握 X 線機的操作方法並進行常規檢查部位的普通 X 線攝影及造影,拍攝出符合診斷要求的 X 線片。
4.熟悉 X 線特殊檢查技術,包括高仟伏攝影、軟 X 線攝影、數字 X 線檢查及超聲檢查。
5.知道 CT 、 MRI 、介入放射檢查的操作規程要領及基本步驟。
(二)影像診斷
1.能說出影像學科的常規工作制度;
2.規范地進行 X 線透視操作;
3.能准確識別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骨骼系統、泌尿生殖系統、顱腦五官;
4.系統的正常 X 線表現和常見病的典型 X 線徵象;並對其中常見病出現典型徵象者作出診斷及鑒別診斷;
5.具有正規書寫 X 線透視、攝片、造影檢查診斷報告的能力;
6.能說出 CT 、 MRI 、 DSA 、介入放射檢查的適應證、禁忌證和診斷原則;
7.具有初步的 CT 和超聲診斷能力;
8.對常見病能合理選用各種影像檢查方法;
9.能對各種醫學影像檢查技術的優點與限度進行初步的評價。
三、實習內容及要求
(一)職責和醫德方面
1.進一步明確醫學影像學科的性質及其在現代醫學中的重要地位,從而更加熱愛專業。學習醫院科室工作人員的好思想、好作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2.熟悉放射科的組織機構及醫技人員構成、工作范圍劃分及基本診療制度。
3.熟悉放射科各級醫務人員,各個工作崗位的職責及其正常工作程序。
(二)影像技術
1.接診
(1)診室的分布及工作范圍
(2)膠片規格及價格
(3)報告的登統及分發
(4)照片的存儲和保管
2.X 線照片沖洗技術
(1)暗室布局及常用器材設備
(2)膠片的開啟、裝片、卸片、沖洗及保管
(3)葯液的配製和 / 或更換
(4)顯影、中間處理、定影、水洗及乾燥的過程與注意事項
(5)自動洗片機的使用與維護,自動沖洗技術的優缺點。
3.普通 X 線攝影
(1)投照原則、步驟和注意事項。
(2)四肢、胸部、腹部、頭顱、面顱、脊柱和骨盆常用位置投照。
4.體層攝影:胸、腹部常用位置。
5.軟 X 線攝影:乳腺攝影。
6.造影檢查:
(1)常用造影劑的用途及發生意外時的搶救措施
(2)鋇餐、鋇灌腸、尿路造影、膽囊造影「 T 」管造影、 PTC 、 ERCP 、子宮輸卵管造影、心血管、腦血管造影、支氣管、下肢靜脈造影。
7.CT 常規體位操作要領、基本步驟
8.MRI 常規體位操作要領、基本步驟
9.超聲 各部位檢查的術前准備,掌握腹部各臟器正常聲像圖及常見疾病異常聲像圖。
10.CR、DR 操作要領、基本步驟及常規圖像處理
11.介入放射
(三)影像診斷
1.透視:胸部、腹部透視。
2.常見病的影像診斷
⑴ 呼吸系統疾病:肺炎、肺結核、肺癌、肺膿腫、支氣管擴張、支氣管阻塞、胸膜疾病。
⑵ 循環系統疾病:風心病、先心病、高心病、肺心病、心肌病、心包炎。
⑶ 骨骼系統疾病:骨外傷(骨折、關節脫位)、化膿性骨髓炎、骨結核、骨腫瘤、關節病變。
⑷ 消化系統疾病:潰瘍病、食管癌、胃癌、膽石症、腸結核、結腸癌、胃腸道穿孔、腸梗阻。
⑸ 泌尿、生殖系疾病:泌尿系結石、結核、腫瘤;、生殖系結核、腫瘤、節育器 X 線檢查方法與診斷。
⑹ 顱腦五官疾病:顱腦損傷、顱高壓、顱內腫瘤(垂體瘤)、腦血管疾病(腦血管畸形、動脈瘤、動靜脈瘤、動脈狹窄與閉塞。眼外傷異物定位、急慢性乳突炎、副鼻竇炎、鼻咽腔腫瘤(鼻咽纖維血管瘤、鼻咽癌)、喉癌。
⑺ 超聲診斷: ① 腹部超聲(肝臟、膽道、胰腺、脾臟、腎臟、膀胱、前列腺、子宮、卵巢); ② 小器官超聲(眼球、甲狀腺、乳腺); ③ 心臟超聲(心臟正常聲像圖)
⑻ CT、MRI、DSA、介入放射:
成像原理、適應證、禁忌證、顱腦與脊柱的正常CT、MRI影像解剖、外傷、腦血管意外、腫瘤的CT、MRI診斷。
介入放射的基本原理、范疇,動脈栓塞術、成形術的原理、應用范圍。
四、實習時間: 32 周
(一)影像技術( 12 周)
1.接診及暗室: 1 周
2.X 線普通攝片和數字 X 線攝影: 8 周
3.X 線特殊檢查: 2 周(包括體層攝影、軟 X 線攝影、胃腸道造影、 IVP 、 PTC 、 ERCP 、宮腔碘油造影)。
(二) X 線診斷( 10 周)
1.門診透視: 1 周
2.診斷及書寫報告: 9 周
(三)超聲科: 4 周
(四)CT 室: 4 周
(五)MRI 室: 1 周
(六)介入放射室: 1 周
五、實習成績考核辦法
(一)考核內容
1.實習學生個人的出科小結(含政治學習、工作表現及專業技能)
2.帶教教師、實習生主管教師對實習生的考評
3.實習學生自我鑒定
4.實習小組鑒定
5.醫院影像科鑒定

3、脊柱外科護士3個月進修自我鑒定

脊柱外科護士3個月進修自我鑒定

一、進修情況概述、進修任務的完成情況

二、進修態度、進修紀律等

三、不足、努力方向

與脊柱外科自我鑒定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