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給小孩按摩脊椎能長個子嗎
按摩脊椎其實就是中醫說的捏脊,給小孩捏脊可以起到健脾胃,增加抵抗力,助於小孩生長發育的作用。具體來說依次進行捏、提、搓、推、捻、放、按、揉八個動作,稱為捏脊八法。
手法是雙手手握空拳,沿脊柱兩旁,用拇指指腹與食指、中指指腹對合,挾持肌膚,拇指在後,食指、中指在前。然後食指、中指向後捻動,拇指向前推動,邊捏邊從尾骶部開始向項枕部推移,一般捏到大椎穴,也可延至風府穴。不同年齡捏脊方法不同。1至3歲自三遍每捏三提一,反復6遍;3至6歲自二遍每捏三提一,反復6遍。自下而上單程為一遍。不同季節增加不同穴位。從立春時,在常規捏脊的基礎上加揉按肝俞、肺俞,以平肝防感;立夏起在常規捏脊的基礎上加揉按心俞、小腸俞,以清心去火;立秋時在常規捏脊的基礎上加揉按肺俞、大腸俞,以清肺止瀉;立冬起在常規捏脊的基礎上加揉按腎俞、膀胱俞,以補腎固陽。不同體質加揉不同穴位。痰濕質,在常規捏脊操作的同時加三焦俞、脾俞以健脾化痰;內熱質,加肝俞、心俞、大椎以清熱;氣虛質,加脾俞以健脾益氣;氣陰兩虛質,加脾俞、肝俞以益氣養陰。特別提示:做的時候力度要輕。
2、給六個月的孩子按摩脊椎手法重點好還是輕點好
不能按只能摩
3、寶寶可以這樣按摩嗎?
1、捏脊
具體做法是:把手搭在孩子脊柱上面,覺得哪個地方有熱,這個地方就要多多地從下往上搓,可以去火。不管愛不愛生病的孩子,每天捏脊兩次,可以增加免疫力。
2、按摩天柱穴
有的孩子體質比較弱,家長怎樣讓體質弱的孩子強健起來?有一個特別好的穴位,就是天柱穴。脖子後面有兩條筋,天柱穴就在後面凸起的地方。經常按一按,擦一擦,讓這個地方受一些刺激。經常做,孩子的火就會下去。
3、刮大椎穴
孩子經常咳嗽,是有肺熱。可以拿刮痧板刮大椎穴附近,這個地方會出現紅色的痧。
4、按摩天突穴
有的孩子特別容易得支氣管炎,愛咳嗽,可以按摩兩個穴位。一個是孩子第二個鎖骨跟肩關節交界的地方,可以經常按一按,對預防咳嗽特別有好處。另外一個是天突穴,在鎖骨中間。
5、搓檀中穴
孩子免疫力比較差的,每天晚上睡覺前,拿柔軟的干毛巾,給他搓一搓檀中穴。14歲以前小孩的胸腺還在發揮功能,經常按摩,可以讓胸腺細胞比較活躍,使免疫系統比較堅固。
4、為什麼按摩嬰兒背部不可但是脊柱?
從上往下是瀉,從下往上是補。如果小兒有腹瀉就要順著腰骶部往頸椎方向捏脊,如果小兒有積甘這類的病症要從上往下用瀉法。
5、如何給孩子按摩
寶寶從出生就要開始做按摩了,時間安排在洗澡完畢,寶寶的耐性有限,事先應該把按摩的地方鋪鋪好,准備好衣服,按摩油,然後再開始洗澡
方法:首先在大人手心倒上按摩油,塗滿手掌(防止大人的皮膚傷到寶寶)
頭:(以下是寶寶臉沖上平躺)
雙手張開,大拇指放在寶寶眉頭,其餘4根手指放在臉兩邊,用大拇指延著眉毛生長方向輕輕捋順,重復5次;
同樣手型,大拇指移到寶寶嘴角2側,順勢向寶寶耳垂下方移動,重復5次
四肢:
按摩寶寶胳膊,從上到下按壓,最後到手指尖,每個手指頭都要輕輕抻一下,然後按壓寶寶指甲部分,動作要輕,快
腿和腳丫相同,促進寶寶肌肉和骨骼發育
腹部:
右手手掌平放在寶寶突起的腹部,按順時針方向打圈按摩,5圈
背部
讓寶寶趴下,注意幫助寶寶把頭放好,臉在側面,放心,孩子從出生就有安全意識的,他自己會知道抬頭,隨著天數增加,你會驚喜的發現孩子的頭抬得越來越高,時間也越來越長
拇指和食指按壓脖子地方,從上到下,順著脊柱的一直按壓到尾骨,然後用手掌順著脊柱撫摸下來.
① 手臂按摩:左右臂各做4~5次.
② 腹部按摩:6~8次.
③ 腿部按摩:左右腿各做4~5次.
④ 脊柱的反射運動:向左,向右側身各做1次.
⑤ 抬頭挺胸練習.
⑥ 蹬腿練習:左右腿交替做8~10次.
意見建議:
⑦ 背部按摩:上下方向各做4~5次.
⑧ 腳底按摩:左右腳各做4~5次.
⑨ 腳心按摩:左右腳各做4~5次.
⑩ 雙腿屈伸運動:做6~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