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柱 > 脊柱緣

脊柱緣

發布時間:2020-08-10 13:07:08

1、翼狀肩胛的解剖生理特點

1. 前鋸——起自第一至第九肋的前方(下4~5肌齒插入腹外斜肌的肌腹之間),肌束在肩胛骨的下面緊貼胸廓壁向後上移行,止於肩胛骨的脊柱緣,其中大部分肌束止於肩胛下角。此肌束收縮時,有使肩胛骨的下角和外上角向內的迴旋運動,所以它除有協助外展上肢的作用外,還可以與斜方肌共同使肩胛骨貼胸,起到固定肩胛骨的作用。
此肌受臂叢發出的胸長神經支配。此神經經鎖骨下方向前外下行,到達前鋸肌後支配該肌的運動。
2. 斜方肌——1側斜方肌呈三角形,兩側肌肉合並就成了斜方形。它的短腱起自項上線、枕外粗隆、項韌帶、全部胸椎的棘突和棘上韌帶。其上部肌束向外下,止於鎖骨外側1/3,中部肌束呈水平方向向外止於肩峰。下部肌束向外上止於肩胛岡。由於這三部分肌束的方向不同,所以其收縮時功能也不一樣。其對肩胛骨的作用是:在脊柱固定時若三部分肌束同時 收縮,可將肩胛骨拉向脊柱,並可以使肩胛骨沿矢狀軸將下角轉向外,將外上角轉向上;若只有隻有上部肌束收縮時,可使肩胛上升;下部肌束收縮時,可使肩胛骨下降。
當斜方肌與前鋸肌同時收縮時,一個力向脊柱方向牽拉肩胛骨,而另一個力向胸壁牽拉肩胛骨的脊柱緣,此二力的合力指向胸壁,就使肩胛骨緊緊地貼靠胸壁。斜方肌受副神經(第十一對顱神經)支配。此神經自頸靜脈孔穿出分為兩支,一為較細的內側支並入迷走神經,另一支行於頸內動、靜脈之間,在胸鎖乳突肌的深面斜向後外,穿入斜方肌並支配該肌。肩胛骨與胸壁之間所以能發生60度的外旋運動,與此二肌有密切關系。

2、肩胛骨的兩面、三緣、三角分別指什麼?

肩胛骨的兩面、三緣、三角

1、兩面:前面(肋面)和後面(背面);

肋骨是一種弧形小骨,一端連於軀幹部脊椎骨的兩側,路體壁向展面彎曲,另一端呈游肉狀態或連於胸部中央的胸骨上。魚類的肋骨。市端與脊椎骨相連,股端游離而在高等的脊椎動物中,肋骨的腹端和胸骨相連,共同構成胸席。胸席既可保護心臟、肺,又可加強呼吸的機能。

2、三緣:上緣、內側緣(脊柱緣)和外側緣(腋緣)

心的下緣(銳緣)介於膈面與胸肋面之間,接近水平位,由右心室和心尖構成。左緣(鈍緣)居胸肋面與肺面之間,絕大部分由左心室構成,僅上方一小部分由左心耳參與。右緣(不明顯)由右心房構成。心左、右緣形態圓鈍,無明確的邊緣線,它們隔心包分別與左、右膈神經和心包膈血管以及左、右縱隔胸膜和肺相鄰。由右心室和心尖構成。

左緣居胸肋面與肺面之間,絕大部分由左心室構成,僅上方一小部分由左心耳參與。右緣由右心房構成。心臟表面有4條溝可作為4個心腔的表面分界。冠狀溝(房室溝)幾呈額狀位,近似環形,前方被肺動脈干所中斷,該溝將右上方的心房和左下方的心室分開。

前室間溝和後室間溝分別在心室的胸肋面和膈面,從冠狀溝走向心尖的右側,它們分別與室間隔的前緣和下緣一致,是左右心室在心表面的分界。

3、三角:上角、下角和外側角。

(2)脊柱緣擴展資料:

胸部的垂直線標志

垂直線標志包括:前正中線、鎖骨中線、腋前線、腋中線、腋後線、肩胛線、後正中線,另外還包括胸骨線,胸骨旁線。

1、前正中線也稱之為胸骨中線,是通過胸骨正中的垂直線。

2、鎖骨中線通過鎖骨的肩峰端和胸骨端兩者連線的中點的垂直線。

3、腋前線通過腋窩前皺襞沿前側胸壁向下的垂直線。

4、.腋中線自腋窩頂端於腋前線和腋後線之間中點向下的垂直線。

5、腋後線通過腋窩後皺襞沿後側胸壁向下的垂直線。

3、為什麼會脊椎痛

你好,人如果長時間坐位,就會出現腰背疼痛的症狀,這是正常現象,而長此以往將會導致慢性勞損,形成功能性腰背痛。因此關鍵是要注意勞動保護,坐位超過一小時,即應起立活動,做脊柱的背伸運動(即向前挺腰),平時注意進行腰背肌功能鍛煉。如果已導致了腰肌勞損,則應平卧硬板床休息,行腰部熱敷理療,可很快緩解症狀
按摩治療頸椎病屬於患者可以接受,具有舒筋通絡、活血散瘀、消腫止痛、滑利關節、整復錯縫等作用,對神經根型的效果較為明顯,對椎動脈型和交感神經型也有一定的療效。對脊髓型頸椎病,按摩療法應慎用。

(1)患者正坐,醫者站在背後施按揉法於風府、肩中俞、肩外俞、天宗穴,能舒筋通絡,使頸肩部痙攣的肌肉得以放鬆。再用

4、解剖學--聽診三角的具體范圍(界線)是什麼

在斜方肌的外下方,肩胛骨下角內側有一肌間隙,臨床稱聽診三角,又稱肩胛旁三角。其內上界為斜方肌的外下緣,外側界為肩胛骨脊柱緣,下界為背闊肌上緣。三角的底為脂肪組織、深筋膜和第6肋間隙,表面覆以皮膚和淺筋膜,是背部聽診呼吸音最清楚的部位。當肩胛骨向前、外移位時,該三角范圍會擴大。

5、簡述肩胛骨的形態特徵

肩胛骨為三角形扁骨,分兩面、三緣和三個角。腹側面為一大淺窩,稱肩胛下窩。背側面有肩胛岡,其上、下分別有岡上窩、岡下窩;肩胛岡末端稱肩峰,是肩部最高點。上緣外側份有肩胛切跡,更外側有喙突;內側緣又稱脊柱緣;外側緣又稱腋緣。上角平對第2肋;下角平對第7肋間隙;外側角上有關節盂,參與肩關節構成。

在解剖學上,肩胛骨是連接肱骨(上臂骨)和鎖骨(鎖骨)的骨骼。肩胛骨是成對的,身體兩側的肩胛骨大致是另一側的鏡像。肩胛骨形成肩帶的背部。在人類中,它是扁平骨,大致呈三角形,位於胸廓的後外側。

(5)脊柱緣擴展資料:

生活中,作為人體不可缺少的部位,肩胛骨牽扯著肩部背部的活動,一個揮手或者一個彎腰都需要肩胛骨來參與發揮作用;運動中,不同的訓練肩胛骨都發揮著不同的作用,但效果都是一樣的,那就是讓鍛煉更有效。

背部訓練,肩胛骨的作用是最重要的。一定程度上,肩胛骨的活動決定了訓練背部的效率。背部訓練需要很大程度上的擠壓收縮,此時就需要肩胛骨發揮作用做好外展或者內收等動作,從而達到訓練效果。

如在運動過程中沒有做好肩胛骨的外展或內收等動作,會出現肩部手臂代償,影響訓練效果。同時,運動如果沒有做好肩胛骨這一部分的工作,會造成背闊肌發力不明顯,過多讓腰部承受壓力,傷到腰部。

6、前幾天我腰背痛做了胸椎,腰椎ct,檢查出腰椎3/4,4/5超出脊柱緣,5/骶骨突局部突出。胸椎無明

也有可能壓迫神經

7、後背,肩胛骨,脊柱緣疼痛,應該如何自我康復?

背痛是指胸腰背部出現局部的疼痛感覺,我們可以分為腰背痛和下腰背痛。

胸背痛或者上背痛,是一種常見的症狀,可以由於勞損炎症,外傷,退行性改變,腫瘤或者是內臟疾病引起。出現了背痛,可以避免緊張、稍作休息、減少活動,如果能夠緩解就保守治療就行了。

如果背部的疼痛伴有發熱或者身上其他關節的疼痛,可以到風濕免疫科做診治。如果伴有泌尿系統的症狀,建議到泌尿科做治療。如果伴有下肢的麻木和大小便的問題,可能是脊柱的問題要到骨科。如果背部的疼痛伴有心前區的不適,伴有心慌,胸悶等等症狀,那要立刻到急診科就診。觀察是否有心肌缺血,冠心病的急性發作等等。

8、菱形肌損傷,有什麼表現

菱形copy肌損傷
菱形肌位於斜方肌深面,起始於第6頸椎棘突至第4胸椎棘突,抵止於肩胛骨的脊柱緣。該肌受肩胛背神經支配,收縮時牽拉肩胛骨向脊柱靠攏。
病因:多由於用手持物向前拋擲、舉重及經常用肩扛抬、搬運重物,或長期處於肩胛骨外旋位工作,引起該肌急、慢性損傷。臨床多見於大菱形肌損傷。症狀為傷側脊柱與肩胛間區疼痛或酸痛不適,肩臂無力。嚴重者脫、穿衣服困難,偶有胸部悶脹感。
檢查時可在損傷局部觸及該肌變硬、肌束隆起或條索狀無,壓痛明顯。臂外展、過度內收與高舉時症狀加重。

與脊柱緣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