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脊柱 > 脊柱扭動式

脊柱扭動式

發布時間:2020-08-09 09:58:18

1、瑜伽坐姿扭轉的體式有哪些

2、扭動構造體系(Ⅳ)

這一類型構造體系,型式很多,大小不一,分布很廣,選擇在中國東部大陸分布規模較大者,進行簡述如下:

圖6-4 晚新華夏系和華夏式構造略圖[8]

1.山字型構造體系(Ⅳ1)

(1)祁呂-賀蘭山字型構造體系

簡稱祁呂系,位於西北的北緯34°~42°之間,前弧跨越東經95°~120°,脊柱位於東經106°賀蘭山一帶。主要是在侏羅紀發展起來,大約在白堊紀達到成熟階段,新生代及現今地震仍然活動,表明其活動性長期延續至今。

(2)淮陽山字型構造體系

位於長江中下游,弧頂位於湖北廣濟和江西九江附近,東翼反射弧內側為茅山南北向褶皺、沖斷;西翼反射弧在湖北房縣一帶,內側為黃陵背斜;脊柱處於東經116°左右,在固始、霍都之間。

(3)南嶺緯向帶上的山字型構造體系

其為東西向排列,自西往東依次為:雲南山字型構造體系、廣西山字型構造體系、粵北山字型構造體系等。

此外尚有弧頂向西突出山字型構造體系,但規模較小,主要分布在華南經向構造帶附近,多為包容構造。

圖6-5 晚新華夏系構造略圖[8]

2.旋扭構造體系(Ⅳ2)

地殼中經常發生旋扭運動,特別是在斷層一側經常伴生旋扭構造體系,指示著斷層活動特徵。我國東部大陸規模較大的旋扭構造體系有著不同的型式。

(1)魯西旋卷構造體系

主要分布在魯西山區及其北部平原,勝利油田的帚狀構造可能都與之密切關聯。

(2)四川北部巴中、儀隴、平昌蓮花狀旋卷構造體系

在侏羅紀和白堊紀紅層中,由褶皺為主組成蓮花狀旋卷構造,直徑達100km左右。

(3)湖南株洲、醴陵地區兩個東、西並列的蓮花狀旋卷構造體系

主要由弧形斷裂面組成,東、西並列兩個蓮花狀旋卷構造,二者扭動方向相反。

(4)浙江夏色嶺地區反S型構造體系

主要由張扭性斷裂組成的兩個帚狀構造,分別向北西和南東撒開,構成S形狀,中部為花崗岩體。

(5)廣西東業S型構造體系

主幹構造為背斜褶皺,南、北兩端轉彎內側,分別有2~3條傾伏褶皺呈帚狀與主軸斜交,即兩個帚狀褶皺群反向相交。

圖6-6 東亞地區新華夏系構造體系展布圖[5]

通過上述旋扭構造體系不同型式的實例分析,可以看出它們都是以帚狀構造為基礎,派生組合成各種形狀的型式,而地面分布的旋扭構造,它們旋卷軸(砥柱)大都垂直或近於垂直地面。從地質剖面上觀察也可見到砥柱接近水平的旋卷構造體系。

此外還有棋盤格式構造、入字型構造,此處不再敘述。

通過中國東部大陸主要構造體系的展布分析,可以看出規模巨大的緯向構造帶與華夏-新華夏系構造帶是區內主體構造,特別是在陰山東西向帶與秦嶺東西向帶發育更為完整強大,它們大致與自歐洲往東延伸的地中海東西向活動帶位置相當;華北區域新華夏系斷裂帶是東部發育最強大和地殼延伸最深者。由此二者復合交接的背景,也許就是華北區域大震發育集中的構造背景之一,也就是說,大震集中的區域首先必須具備巨大的往地殼深部延伸的活動構造體系,因為它是構造地震發生的地質基礎,也是地震地質的研究基礎。

3、脊柱扭動式瑜伽怎麼把手握緊

如果做不到位、可以按照正位概念,用些輔助道具或者練習部分基礎的體式,打好基礎。
姿勢分解:
· 正坐於墊上,左腳內收屈膝,左腳跟靠近右大腿外側。
·將右腿屈膝,跨過左腿,放於左膝外側,深呼吸。
· 向右轉體,左肘放於右膝外側,左手抓住右腳,右手放於左側腰部,呼氣,上體慢慢用力向右轉動,吸氣,放鬆,轉動時雙臂用力,以增加轉動幅度。同樣方法,重復另一側。

提示:
· 盡量保持的時間越來越長,上半身轉動時,注意眼睛盡量沿著轉動的方向看出去。 如手不能抓住腳的內側時,可以屈肘,肘部用力推膝關節。

4、瑜伽體位法:半脊柱扭轉 的功效有哪些?

半脊柱扭轉式可按摩腹部內臟,加強胃腸蠕動,有助於我們排除體內毒素、油脂,具有防止便秘的功效。

5、扭動脊柱的好處?

脊神經和整個神經系統都有極好的效果。它使脊柱周圍的肌肉全都受到擠壓,這就對於從脊髓分支出去遍布全身各部的三十二對神經都起了刺激、興奮的作用。它還放鬆各節脊椎,使背部肌肉群更富有彈性,從而預防背痛和腰部風濕病的發生。

各個內臟也從這個姿勢獲得大益。肝和脾得到強壯,兩腎受到按摩,腹部內臟也受到擠揉。促進腸臟的自然蠕動作用。這些因素結合起來就產生了胃口、消化和排泄都好轉的效果(有助於防止和治癒便秘)。脊柱扭動式還附帶調整腎上腺的分泌,並有助於消除肌肉性風濕症。胰臟活動增強了,這有助於醫治糖尿病。這個姿勢還治療輕微的脊椎盤錯位有益處。對於要修煉提升生命之氣的人們來說,脊柱扭動式是一個重要的預備姿勢。

6、初級愈加有多少中體位法?

一、瑜伽體位概述
瑜伽體位法的梵文為「Asana」,意為在某一個舒適的動作或姿勢上保持一段時間,也就是說借一些扭轉彎曲伸展的靜態動作,及動作間的保持時間,刺激腺體、按摩內臟,有鬆弛神經、伸展肌肉、強化身體、鎮靜心靈的功效。
在數千年前,最初的瑜伽行者就創造了瑜伽體位法。傳說當時的瑜伽行者,注意到自然界的動物具有超人類的禦寒能力、御病能力,通過觀察發現到它們的活動規律、自我放鬆、拉伸、盤屈、睡眠等本能功夫,於是開始模仿它們的一些對人有益的動作,從而創立了各種體位。據說幾千年間,瑜伽行者創立的體位法共有八千種之多,包含了彎、疊、折、俯、扭、抑、屈、伸、提、壓等各種動作,其中大部分是參照動物的形體而創,並以動物命名,如虎式、獅子式、貓伸展式、眼睛蛇式等;也有一些是人們根據人類自身的特性而編創,如脊柱扭動式、肩倒立式等。如今較流行的體位還有數百種,這些體位能分別對肌肉、消化器官、腺體、神經系統和其它組織起良好作用,可提高身體素質,改善精神狀態,平衡身體與精神的相互協調能力。對於現代仍在流行的瑜伽體位,大致可以作如下歸類:

1、按瑜伽體位的命名分類
(1)依動物的姿勢模仿得來的體位法,如虎式、貓伸展式;
(2)依該動作的功效命名的體位法,如腹部按摩功、增延脊柱伸展式;
(3)依姿勢架構特性來命名的體位法,如雙腿背部伸展式、脊柱扭動式;
(4)依該動作的特徵來命名的體位法。
2、按瑜伽體位法功能作用分類
(1)綜合體位;
(2)對身體局部肢體益處較顯著的體位法;
(3)對身體內部氣血循環、內分泌等系統有益的體位法;
(4)對心理心靈益處較顯著的體位法。
3、按動作形式來劃分
(1)放鬆體位:如嬰兒式、大拜式、鱷魚式、仰卧放鬆式。
(2)熱身類:如頸部練習、肘部練習、腳趾練習、腳踝練習、膝旋轉與彎曲練習、半蓮花膝部練習、肩旋轉式、單側平衡夏蹲式、蝴蝶式。
(3)屈壓類:蓮花坐前伸展、蹬自行車式、英雄式、韋史努式、蛙式、眼鏡蛇平衡式、牛面式、蹲式、敬禮式、鴨行式、放氣式、花環式、罐頭開啟和炮彈式、船式、上伸腿式、搖擺式、半艦式、雙角式、增延脊柱伸展式、人面獅身式、榻式、眼鏡蛇式、蛇伸展式、駱駝式、坐角式、輪式、弓式、搖籃式、半蝗蟲式、全蝗蟲式、魚式、蛇王式、犁式、卧角式、身腿結合式、半蓮花背部伸展式、雙腿背部伸展式、單腿跪伸展式、叩首式、直角式、鏟斗式、鴕鳥式、兔子式、半龜式、頭入雙腿式、全駱駝式、海狗式、鴿子式、手腳捆綁式、蓮花魚、伏蓮式、英雄式、束角式。
(4)扭轉類:腿旋轉式、下半身搖動式、腹部按摩功、簡易脊柱扭動、脊柱扭動式、腰轉動式、腰軀轉動式、轉軀觸趾式、扭背雙伸腿式、側犁式、眼鏡蛇扭動式、聖哲馬里奇一式、聖哲馬里奇二式。
(5)伸展類:手臂伸展式、三角伸展式、.三角轉動式、側角伸展式、側角式、加強側角伸展式、門閂式、戰士一式、戰士二式、神猴哈努曼式、前伸展式、拱背伸腿式、下犬式、狗伸展式、狗式、背部伸展式、橋式、單腿橋、摩天式、風吹樹式、幻椅式、雲雀式、貓伸展式、虎式、虎式變體、奔馬式、頂峰式。
(6)平衡類:樹式、戰士三式、半月式、鳥王式、馬面式、下蹲平衡祈禱式、脊柱式、舞者式、平衡頭觸膝、趾尖式、舞王式、側卧抬腿式。
(7)倒立類:肩倒立、倒箭式、無支撐肩倒立式、頭倒立、頭手倒立、全蓮花肩倒立。
(8)高難體位:鶴禪式、側烏鴉、袋鼠式、天鵝式、雙手蛇式、單手蛇式、秋乾式、單臂支撐、臂式。
瑜伽體式的動作要領與完步驟的詳細內容,將在本人另一本拙著《瑜伽體位法》中詳細介紹,此處略。

二、現代特種瑜伽綜合體位法
特種瑜伽體位法指特殊環境或特殊人群的瑜伽體位,包括熱瑜伽、中老年瑜伽、孕婦瑜伽等。這類瑜伽的體位在動作選擇、編排、完成幅度與次第等方面都有一些特殊在求,所以單列出來略作介紹。

1、熱瑜伽(高溫瑜伽)體位法
熱瑜伽在高溫屋子裡練習,可以使人體的組織,韌帶更好的伸展。對於練習者的柔韌性有著極好的幫助。它保留了原始哈達瑜伽的26個姿勢,並把它們按照人體肌肉、韌帶與肌腱的特點科學地安排出牽拉加熱的順序。 熱瑜伽主要體位法有:

7、什麼人不能做拜月式瑜伽和脊柱扭動式瑜伽?或者兩式瑜伽各有什麼有什麼禁忌?

你說的是拜日式那一套體位嗎?包括 騎馬式、斜板式、頂峰式等等的那些?
中間的 增延脊柱伸展時 不適合有眩暈症或者高血壓的人做,同時腿位不能過於向後伸展
眼鏡蛇式不適合有 腰椎間前突出的人做
做的時候一定要找好發力點 不然沒什麼傷害性的體位也會傷害身體
如果感到疼痛,減小幅度 做到自己的極限就好 不要強行扭動

8、是不是有一種瑜伽體式叫簡易脊柱扭轉式,是躺在地上的,先是屈膝的扭轉,然後又伸直腿的扭轉?

9、脊柱理療的瑜伽體式有哪些???

可以做脊柱扭動式哦
三角轉動式等也行~
不過一定要注意量力而行,不可為了所謂的標准動作而忽略了身體的真實感受~
加油~

與脊柱扭動式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