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肩周炎 > 肩周炎分期不包括

肩周炎分期不包括

發布時間:2020-11-19 10:04:20

1、肩周炎症狀

肩周炎的主要症狀跟發病分期密切相關。肩周炎早期表現以肩部疼痛為主,該疼痛可以很劇烈,尤其到晚上時可以痛的睡不著覺。疼痛期過了之後,就到了粘連期了。到該時期,除了肩關節疼痛之外,肩關節有可能抬不起來。尤其是不能做梳頭動作、抬胳膊的動作,還會出現典型的扛肩現象。扛肩現象即正常的手往上一抬,肩關節就可以直接抬起來。但因為肩關節處於粘連狀態,不能直接上抬,上抬時連著肩胛骨一起往上抬,該現象稱為扛肩現象。扛肩現象說明肩周炎已經到粘連期,過了粘連期後恢復屬於恢復期,肩關節應該還是在痛,還有粘連,但是症狀慢慢減輕,最後完全可以緩解。望採納。

2、生活中肩周炎可以分為幾類?

?

3、肩周炎主要症狀有哪些?

肩周炎又稱肩關節周圍炎,俗稱凝肩、以肩部逐漸產生疼痛,夜間為甚,逐漸加重,肩關節活動功能受限,本病大多發生在40歲以上中老年人,軟組織退行病變,對各種外力的承受能力減弱,長期過度活動,姿勢不良等所產生的慢性致傷力,上肢外傷後肩部固定過久,肩周組織繼發萎縮、粘連。肩部急性挫傷、牽拉傷後因治療不當等。肩外因素,像頸椎病,心、肺、膽道疾病發生的肩部牽涉痛,因原發病長期不愈使肩部肌肉持續性痙攣、缺血而形成炎性病灶,轉變為真正的肩周炎。可使用澤普思氟比洛芬凝膠貼膏外用,緩解症狀。

4、什麼是肩周炎?

肩周炎是以長期肩痛、肩關節活動障礙為顯著特徵的疾病常發年齡為50歲左右

5、肩周炎發病:

肩周炎表現為肩部疼痛,關節各個方向主動和被動活動都受限。肩周炎治療要分期進行:急性期不宜推拿即手術,劇痛者,口服消炎鎮痛葯,患肩冷敷,必要時在局部壓痛點封閉治療。慢性期以功能鍛煉為主,如爬牆練習、棍棒操、理療等。如3-4個月的練習無明顯改善,應考慮關節鏡微創手術治療。

6、肩周炎發生的年齡

肩周炎多見於50歲左右的中年人,俗稱「五十肩」;由於病變後期關節僵硬、活動明顯受限,故又稱肩凝症、凍結肩。
現代醫學認為,肩周炎的發生與年齡增大、過度勞累、急慢性損傷、肩關節長期不活動、內分泌紊亂等因素有關;中醫學認為,本病是由於年老體衰、肝腎虧損、氣血不足、筋腱失於養榮以及感受風寒濕邪,導致局部經脈不通、氣血凝滯、筋肉攣縮所致。

7、【肩周炎】

肩周炎是指肩周肌肉、肌腱、滑囊、關節囊等軟組織的慢性炎症。肩周炎可導致肩部活動障礙,因而對石化工作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有較大影響,預防和及時治療都很重要。

1.發病原因

(1)年齡因素。據調查統計顯示,肩周炎的發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隨著年齡的逐漸增大,人體肌肉、組織等開始老化,且易發生炎症,從而導致引發肩周炎。

(2)體質因素。如不經常參加運動,缺乏一定的肩部活動,使肩部長時間處於固定姿勢或小幅度的活動狀態,即易導致肩部組織退化或發生炎症。

(3)勞損因素。長期進行過於繁重、勞累的活動,就會導致肩部勞損過度,對其組織肌肉造成一定的損傷,以至引發肩周炎。

(4)傷病因素。肩關節附近發生骨折或肩關節脫位也有可能是引發肩周炎的誘因之一。

2.主要症狀

(1)肩痛。肩部經常疼痛,痛感多為鈍痛或酸痛。尤其活動時痛感更加明顯。數月後疼痛加劇並向上臂外側及前臂蔓延。疼痛嚴重者晚上甚至無法安睡。

(2)肩部肌肉萎縮。尤以三角肌的萎縮最為明顯和嚴重,並在其周圍廣泛范圍內出現壓痛感,其中以肩峰下、肱二頭肌腱溝處等最為明顯。

(3)肩部活動障礙。肩部活動較為困難,肩關節的活動只能局限在一定幅度內,無法順利外展或外旋。甚至影響日常的梳頭、穿衣等行為。

3.治療手段

(1)神經阻滯治療。適宜病程長或伴隨頸椎病的患者,可採用頸部星狀神經節阻滯治療,一般需要結合注射治療。

(2)注射治療。注射方法是在病灶部位直接注射消炎、鎮痛類葯物,能夠起到促進血液循環、減輕疼痛、恢復關節功能等作用。

(3)西醫葯物治療。主要適用於不宜進行神經阻滯治療的患者,可應用布洛芬、凱扶蘭、莫比可、安定、艾司唑侖等鎮靜、鎮痛類葯物。

(4)物理治療。方法包括熱敷、按摩、針灸等,可起到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和痙攣的作用。

4.預防措施

(1)預防外傷。日常生活中應盡量避免進行重體力勞動或過量的體育運動,同時須注意肩關節的保護,積極預防外傷發生,以免肩部及其周圍軟組織受損。

(2)保持工作姿勢正確。工作中應注意保持正確而自然的體位,工作間隙還應增加適度的身體活動,以緩解肩部軟組織的長期疲勞。

(3)注意保暖。夏季時天氣炎熱,尤其應注意避免肩關節直接暴露於風扇、空調或陰涼通風處;冬季時則更應加強對肩關節的保暖措施,避免夜間睡眠時將肩關節外露。

與肩周炎分期不包括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