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質增生 > 老年人為什麼容易得骨質增生

老年人為什麼容易得骨質增生

發布時間:2021-03-14 10:28:57

1、老年人為什麼易患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是老年人最常見的代謝性骨病,65 歲以上人群的發病率為15% ~ 50%,絕經後婦女每3 人中即有1 例,在80 歲以前,女性的發病率約為男性的4 倍。

老年人為什麼易患骨質疏鬆呢? 其病因有如下幾點。

(1)年齡。40 ~ 50 歲以後,隨年齡增長,骨實體逐漸減少,骨質消失率,在男子每年為0.5%,女子每年為1%。

(2)飲食鈣不足。導致凈鈣吸收呈負平衡,為了維持血鈣恆定,就必須從骨骼中動員鈣進入血液,鈣攝入不足對絕經後骨質疏鬆的發生已得到臨床證實。

(3)甲狀旁腺激素分泌增多。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女性尤為顯著,此激素水平增高使骨質吸收活動增強,骨質消失增快。

(4)維生素D 隨年齡增長而逐漸減低。維生素D 可促進腸黏膜上皮細胞合成鈣結合蛋白,使腸黏膜對鈣的主動吸收增加。維生素D 不足,影響鈣的吸收。

(5)雌激素缺乏。婦女在絕經後的負鈣平衡是絕經前的2 倍或更多,因此,雌激素對骨質吸收可能有一種張力性抑製作用,雌激素缺乏則導致骨質吸收增加。許多研究證明,絕經後婦女用雌激素治療可減少骨質消失,停葯則復如故。

(6)活動減少。老人長期卧床不動,室外活動減少,骨內的鈣、磷大量流入血中,經腎排出體外,鈣、磷大量丟失使老年人的全身或不活動部分出現嚴重的骨質疏鬆。

老年人常於椎體或長骨骨折時發現此病。最常見的症狀是腰痛,疼痛沿脊柱向外擴散,夜間和清晨醒來時明顯,日間減輕。彎腰,肌肉運動,咳嗽,打噴嚏和大便用力時疼痛加重。

診斷方法:當X 片陽性或骨活檢證實,再加上無吸收功能障礙,患者能活動,血清中的鈣、磷正常,鹼性磷酸酶正常時,可確診為原發性骨質疏鬆,即老年骨質疏鬆。但如果鹼性磷酸酶升高,低血磷,血中甲狀腺素增多,血清蛋白電泳異常,高尿鈣,或皮質素水平升高時則可排除此症。

治療措施有如下幾點。

(1)如果骨質疏鬆是由於繼發性原因所致,治療原發性疾病可使病變進展得到控制。骨質疏鬆的病因目前並不十分明確,缺乏有效的針對病因的治療手段。因此,採用多種葯物聯合的治療方案,以期既能阻止骨質丟失,又能增加新骨合成,從而達到逆轉骨質疏鬆過程的目的。

(2)糾正不適當的飲食習慣,如增加蛋白質與維生素,最主要的是補充鈣質,一般每日需要元素鈣1000mg。如碳酸鈣3g 含元素鈣1200mg,相當於乳酸鈣9.3g,葡萄糖酸鈣13.3g。

(3)維生素D 和鈣劑聯合應用能抑制甲狀旁腺激素分泌,使骨吸收率降低。如維生素D 用較大劑量,則應每月復查血清鈣一次,以免發生高血鈣。降鈣素、氟化鈉也可用於骨質疏鬆的治療,但副作用較多,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4)多開展室外活動,如慢跑、打太極拳、跳健身舞、練劍、射門球等,以防止因靜止不動而出現的鈣質丟失。

(5)雌激素能抑制破骨細胞活動,抑制骨質吸收,使負鈣平衡轉為正鈣平衡,一般用己烯雌酚。

2、老年人為什麼容易得骨關節病

步入老年後,體質明顯下降,骨骼退變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不少老年人患上了骨關節炎。然而關節退變不僅包括年老所致,同時日常行為不當也可能會加重關節退變。那老年人骨關節炎的病因有哪些呢?下文中是詳細介紹。
老年人骨關節病的病因如下:
關節的急性損傷:急性創傷致關節內骨折、脫位,如股骨頭骨折、脛骨平台骨折等,骨折難以完全復位或復位不佳,導致關節面不對稱和關節畸形,可引起軟骨的增生修復失常,關節的退行性變;關節面畸形,如髖關節可因骨骺滑脫而發生脫位,在膝關節發生膝內外翻,使應力傳達異常,也可使關節受損。
長期的關節勞損:慢性勞損如關節負荷過重,是關節退變的最常見原因。關節面上長期承受過大的負荷,如長期背負重物使髖、膝關節勞損;或者關節上承受不大但很有害的應力,如剪切應力,也很容易導致軟骨磨損退變。
先天性疾病失於治療:先天性髖脫位、膝關節內翻和外翻(羅圈腿)等,這些畸形使人體失去正常的負荷力線,關節承受過大的應力,導致關節早期退變;同時關節軟骨失去正常關節的覆蓋和營養,導致早期退變。
老年人骨關節病於不正確的體育鍛煉有關:不合適的體育鍛煉都會加劇關節的損壞,如長期的爬山、爬樓梯都是不適合的運動。在爬山、奔跑運動中,作用在髖關節上要承受的應力是體重的10倍,而平時步行時髖關節的應力是體重的3~5倍。
老年人骨關節病與體重過重有關:肥胖可能引起骨關節疾病,多發生在可活動的關節,如膝關節,其次可影響髖關節及手指關節等。骨性關節炎在肥胖婦女中比肥胖男性中發生率要高。對一組中年婦女的研究表明,肥胖者患雙膝骨性關節炎的危險性比普通婦女高18倍!減肥是否能改善已經出現的骨性關節炎,目前還不能肯定,然而減肥肯定可以預防骨性關節炎的發生。有一項研究表明,10年內減肥5公斤,可以使骨性關節炎的發病危險降低50%。
此外,其他骨關節疾病治療不當也可能是老年人骨關節病發病的原因:如類風濕性關節病、牛皮癬性關節炎、代謝紊亂性疾病等治療不力,也是造成局部關節退變,骨關節炎形成的常見原因。
綜上所述,老年人關節炎的病因很多,因此老年人平時應多加註意,以預防骨關節病的形成,侵犯健康。

3、老人骨質增生的原因有哪些呢?該如何去預防?

我們要知道的是骨質增生是因為關節軟骨老化變性,外圍軟骨增厚而形成的骨刺,骨質增生也是一種常見的老年人疾病。要知道患上骨質增生的老年人,生活當中是比較痛苦的而骨質增生常見的發病部位,包括手,足,腰部,還有就是各個關節的連接處都有可能發生骨質增生的病變。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預防骨質增生呢?我個人認為只要做到以下三點,我們就能夠很有效的預防骨質增生。

一:堅持鍛煉身體

要知道老年人適當的運動會增加我們身體各個關節的抗壓能力,並且能夠增加我們肌肉的柔韌性,這樣同時也會保護到我們的骨骼。在日常生活中多做一些少量的慢跑活動,或者是游泳,騎單車等運動都會增強我們的體質,並且能夠使我們的關節以及骨骼更加強韌。

二:改善自己的飲食結構增加營養

要知道骨質增生的主要原因就是人體中的鈣流失過快,造成我們的鈣缺乏才會導致骨質增生,而老年人由於各方面機能的衰退,鈣流失更是比年輕人要大得多。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多補充一些含鈣豐富的食物,才會使我們的骨骼更加健康,同時也要服用一些維生素的葯物,也可以延緩我們的骨骼衰老,增加我們的骨骼強度,從而減少骨質增生現象的發生。

三:控制體重避免過於肥胖

肥胖也是導致骨質增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身體過於肥胖脂肪堆積體重過大,都會對我們的下肢關節造成巨大的壓力從而使關節發生退化,病變造成骨質增生的現象出現。所以我們一定要控制我們的體重,要知道正常的身體重量也是能夠預防骨質增生的。

總而言之一句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從自身出發,做好自身的調節,做好運動改善飲食,調整好心態,只有做到這些我們才會使自己的關節以及骨骼更加強韌,讓我們遠離骨質增生的痛苦。

4、通常老年人患骨質增生是怎麼形成的,又該怎麼預防?

很多老年人是由於年齡增長、長期勞累,導致骨關節百退行性改變、韌帶鬆弛,肌肉力量度下降,關節的穩定性受到影響,關節的周圍形成骨刺,從而引起關節炎,所以隨著年齡的增長,需要版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做適量運動,必要時敷用風權骨寶進行身體保養,以防骨質增生。

5、年齡大的人為什麼會得骨質增生這種病?

骨質增生,俗稱「骨刺」。隨著年齡的增長,關節的軟骨逐漸退化,細胞的彈性減小,骨關節在不知不覺中被磨損,尤其是活動量大的頸、腰、膝關節、足跟,損傷的關節軟骨在沒有血管供給營養時,就很難修復,這時在關節軟骨的周圍血液循環比較旺盛,就會出現代償性軟骨增長,此即為骨質增生的前身。時間久了,增生的軟骨又被鈣化,這就是骨質增生,也叫骨刺 。臨床研究證明,骨質增生的產生與年齡 增大、性別、職業、種族遺傳因素、體質、姿勢不良以及骨內靜脈瘀滯及骨內高壓等因素有關。臨床上針對骨質增生大致有直流電葯物離子導入法、紫外線療法、按摩與牽引、中醫中葯、手術、針灸、理療等方法。骨質增生並非不治之症,只要治療方法得當,就能消除或緩解症狀。

與老年人為什麼容易得骨質增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