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質增生 > 頸椎37椎骨質增生

頸椎37椎骨質增生

發布時間:2020-10-08 20:37:29

1、頸椎骨質增生【頸椎】

可以,我周三、五下午門診,我必須根據你的情況來定,方便時先把你的頸椎MRI上傳也可

(301醫院朱守榮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2、頸椎椎體可見骨質增生其內信號不均勻是什麼意思

頭暈待查是較難確診的疾病,不能肯定一定和頸椎有關,地方建議做頸椎還是頸動脈?我是脊柱醫生,對於頸椎我還不建議立刻,還要再做檢查。例如除外有無頸椎不穩定。

(北大劉憲義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3、頸椎骨質增生。能治好嗎?

骨質增生多發於中年以上,長期站立或行走及長時間的持於某種姿勢,由於肌肉的牽拉或撕脫、出血,血腫機化,形成刺狀或唇樣的骨質增生,可以外tie。。。。平時注意保暖,頸部不要受涼。

4、提問:得了頸椎骨質增生有什麼症狀啊?

如何上傳:您可以將檢查片子用數碼相機拍成照片,在發表回復的對話框下方點擊「上傳影像\化驗單照片」上傳。李行浩醫生 答 2011-08-16 19:37:57 頸椎病分為七種類型:軟組織型、神經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椎動脈型、食管型、混合型,其中頸椎間盤突出症是重要的病理基礎和病變特徵,是中、老年人和上班族的常見病、多發病之一。主要由於頸椎長期勞損、椎間盤脫出、骨質增生、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出現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表現為頸椎間盤退變本身及其繼發性的一系列病理改變。主要症狀包括頭、頸、肩、背、手臂酸痛,頸脖子僵硬,活動受限。頸肩酸痛可放射至頭枕部和上肢,有的伴有頭暈、頭痛、無力、天旋地轉,重者伴有惡心嘔吐,卧床不起,少數可有眩暈,猝倒。

5、頸椎骨質增生怎樣治療

骨質增生是人體衰老的一種正常退化現象,到了一定年齡每個人在活動較多而且負重較大的關節如頸椎、膝關節、腰椎等都會有不同程度的骨質增生。 可以用按摩,牽引,針灸,物理治療等。

6、頸椎骨質增生的表現症狀

頸椎骨質增生的常見症狀表現

(1)神經根型:
由於增生的骨質壓迫了頸神經根導致了相應的表現。發病率占頸椎病的60%。診斷要點:①年齡多在四十~六十歲之間,男性多於女性。②具有較典型的根性症狀:如頸、肩、臂部疼痛、麻木及腕部、手指放射痛,且其范圍與頸脊神經所支配的區域相一致。③頸部活動動能障礙,尤其是後伸及旋轉功能受限。④患椎棘突壓痛、椎間孔壓迫試驗及臂叢神經牽拉試驗陽性。⑤頸椎X線片顯示椎體後緣及鉤椎關節部骨質增生。

(2)椎動脈型:
增生的骨質壓迫或刺激椎動脈引起椎基底動脈痙攣和供血不足。發病率約占頸椎病的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診斷要點:①中年以上患者常由於頭頸部位改變而出現眩暈、偏頭痛、視力障礙、發音障礙、耳鳴、耳聾和猝倒者。②發病時病人頸部活動常受限,旋頸誘發試驗陽性。③ 頸椎正側位及斜位X線片顯示鉤椎關節骨質增生及患椎病理性移位。

(3)脊髓型:
多為增生的骨質及頸部椎間盤退行性變突入椎管內壓迫脊髓而引起,約佔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五十。診斷要點:①中年以上患者,有四肢麻木、酸脹、燒灼、疼痛、行走時有「踩棉花感覺」,身體重心不穩定,易摔倒。②肢體肌張力增高,肌力減弱,腱反射亢進,膝反射減弱,出現病理反射。③頸椎X線片顯示椎體後緣骨質增生,頸椎椎管狹窄,造影檢查有梗阻現象。

7、頸椎骨質增生

頸椎病起因是由於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頸椎病在臨床來看很少有治癒的案例,關於頸椎病的防治,國內外很多醫學專家都建議使用溫感記憶棉枕頭,它能很好的貼合頸部曲線,給頸部頭部足夠的支撐力,減少酸痛點的產生,對頸椎問題有很好的緩解作用。另外你最好經常活動活動,做做頸椎操都會對頸椎的恢復有很大幫助的,祝健康。

與頸椎37椎骨質增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