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鈦合金門壽命
絕對不是。其中只含有微量(1%以下)的鈦元素。所謂鈦合金門只是商家的噱頭。基本上都是鎂鋁合金或是鋁合金,其中具體有沒有鈦元素老天爺才知道。能叫鈦合金的,其中鈦元素的含量起碼超過50%。鈦合金製品賣的貴,不是因為鈦合金材料貴,而是製作費用高,材料市場上最貴的鈦合金不會超過600元每公斤。鈦合金是機械加工行業公認的最難加工的材料之一,其加工費是材料費的數十倍甚至百倍。如果真是鈦合金材質的門的話,幾十公斤的材料費都得幾千元了,再加十倍的加工費,一扇門售價起碼得幾萬起。?oldq=1參考下這個吧
2、那種股骨頭好?
我國生產人工股骨頭的廠家主要在廣州、上海等地,其產品只要符合了國家規定的標准。質量差不多,價格一般在50,000到100,000元之間,一般情況下陶瓷的股骨頭比鈦合金的股骨頭性能更好,價格較貴。如果確定需要進行人工置換的話,就應該到正規大醫院進行檢查,配合醫生做好治療康復工作。
3、股骨頭壞死換鈦合金的假骨還是換陶瓷的假骨好呢?它們的使用壽命各是多少年呢?
您好:從目前假體的選擇來看陶瓷的質量要優於合金的.合金的理論壽命在10-15年陶瓷的在20年左右.耐磨性優於合金的.但是患者目前年齡才25歲是非常不建議您手術置換的.股骨頭壞死分為4期每一期都有相對應的治療方法而股骨頭置換是對年齡較大的晚期患者才會主張應用的治療方案也是最後迫不得已的方法.而且股骨頭置換術的費用高並發症多使用期一般為5-10年很多患者因沒有進行科學治療而陷入重復換股骨頭的深淵.目前很多醫院或醫生紛紛開展了此項高難手術宣傳股骨頭置換的好處但實際上這種沒有嚴格遵守適應證的手術是一種過度治療.患者一定要慎重選擇確保自身20年後的生活質量.權衡利弊選擇一種對於自身最有利的方式.
4、人工關節使用壽命如何?
股骨頭壞死唯一有效治療手段 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是人體器官移植中最成熟的手術,也是目前治療晚期關節嚴重病變的終極也是唯一有效的治療手段,在國內外廣泛應用,被譽為20世紀骨科發展史重要的里程碑之一。 最早的人工關節置換歷史可以追溯到埃及古文明時代,但世界上第一例真正的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則是英國人做的。到了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國內的一些醫院、專家才開始嘗試對晚期股骨頭壞死患者做人工關節置換。其中,301醫院的盧世壁院士當屬其中先驅。其他一些骨科強勢醫院,如中日友好醫院,上海長征醫院等也逐步開展起來。當然,南方醫院也是其中代表。 「不過,那時候的手術質量與現在想去甚遠。」史占軍教授介紹,國內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的興盛是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的。90年以後,人工關節從國外進口到國內,做人工關節置換的醫生如同雨後春筍、遍地開花。發展到現在,人工關節置換年手術量已達到10萬台以上。 二期就可以開始做關節置換 醫學上的很多疾病,最好的「治療」方法是預防,其次就是早發現、早治療,但似乎股骨頭壞死不吃這一套。要預防,找不到病因;要早發現早治療,早期保守治療效果不肯定。很多人由於保守治療過度,反而給後面的手術治療增加了難度。針對於此,史占軍教授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建議:從第二期就做全髖關節置換手術。 「對於年輕人,如果從第二期開始做,可能大家會覺得有點不甘心。畢竟髖關節置換手術是一種不可逆的終極治療手段。他們中的大多數還是想在這之前嘗試一下別的辦法,但效果普遍都不好。」史教授強調,保守治療無可厚非,但沒必要利用太大的手術方式,如血管植入——術中要分離血管和肌肉,創傷大、花費多。而且從大宗病例來看,血管植入的效果比較一般。如果要嘗試,可以做做鑽孔減壓,雖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病理結構,但止痛效果卻相當確切。 排斥反應?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當某個異體的物質植入到體內,不可避免的一個問題就是排斥反應。但具體到關節置換,這個「問題」卻不是問題。史占軍教授介紹,雖然西方國家的某些人有金屬過敏現象,但依照國內之前做過的病例來看,因人工關節與自體骨的排斥反應而導致手術需要重做的病例基本沒有。骨水泥和非骨水泥、純鈦或者鈦合金的生物相容性很好,和骨的反應非常之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25年使用壽命在90%以上 年輕的股骨頭壞死患者做全髖關節置換,最關注的就是術後人工關節的使用壽命。其實,經過20年的發展,不僅人工關節技術有了長足的進步,關節外科的專家們的手術技巧也可以比肩甚至是超越國外知名的骨科專家了。史占軍教授指出,選擇一個合適的人工關節,再選擇一位技術水平相對穩定的主刀專家,做出來的人工關節,25年的使用壽命普遍在90%以上。 「換句話,也就是說在100個人當中,可能只有不到10個人需要做翻修。如果低於這個標准,主刀專家就是一位不稱職的專家了。」史教授表示,自己從醫二十餘年,從90年到現在,經手的人工關節置換手術至少有3000多台。20年間,需要做手術翻修的病例只有3個。其中一位是感染,僅有兩位可能和處理不當有關。據了解,這個失敗案例數量、比例之低,在國內、甚至在國際上都是領先的。 人工關節,材質決定磨損系數 要了選擇適合自己的人工關節,就應當了解它的材質。人工關節的組合主要有四種:金屬和金屬、陶瓷和陶瓷、金屬和陶瓷、金屬和塑料。材料不同,磨損系數也有所不同。史教授介紹:「金屬和塑料的組合磨損的最快,平均5年就可以磨掉1mm的塑料;其次是陶瓷和塑料,平均10年磨1mm;而金屬和金屬、陶瓷和陶瓷兩種組合的磨損系數就非常微小了。」 雖然磨損系數小,但人們對於金屬和金屬的組合顯然還有另一種隱憂——運動導致的磨損下來的金屬顆粒。「雖說磨損下來的重金屬顆粒可以通過血液循環排出來,並且世界性的報道都沒有發現其毒副作用。但沒有報道不等於沒有。而且,成人時期沒有發現影響,誰也不敢保證在胚胎或者受精卵時期不會發生影響,如果有影響,將會直接導致非常嚴重的後果。」所以,史教授建議,對於有經濟條件的,尤其是有生育意願的未生育女性,堅決不主張做金屬對金屬的磨損。寧可多花一點錢做陶瓷對陶瓷,這種組合的毒性反應以及對骨的溶解作用都會更小一些。 一次全髖關節置換,費用5W左右 除了手術效果,手術費用是經濟收入水平比較低的家庭最大的難題。相比較而言,髖關節置換的手術費用不算便宜,平均下來可能需要4-5W元。史占軍教授介紹,一個人工關節,從廠家拿回來就需要3W多元,加上住院費、手術費、輸血、治療,總費用基本達到5W左右。 「如果是陶瓷對陶瓷的磨損,這個數字可能還不夠。尤其是第4代陶瓷,由於耐磨性和耐裂性更好,一個關節的費用就要6到7w。但並非每一個人都需要用最好的材料。」史教授強調,醫生應該提供合理的、個性化的建議給病人。他認為,對於40歲以下的年輕人,應強烈建議做陶瓷對陶瓷,尤其是30--40歲的病人,一次手術可以終身使用。如果對40歲以下病人做金屬對塑料,肯定要做第二次手術。
5、換股骨頭能用多少年
目前最好的人工股骨頭使用壽命只有10-15年,一生中一般只能更換2次股骨頭,據美國弗吉尼亞大學專家統計,大約有50%左右股骨頭壞死患者在40歲之前置換了人工股骨頭,術後5年內失敗率約10%-15%。
6、鈦合金釘在人體骨骼最多能待多久?
鈦合金跟人體不會有排斥反應,可以永久留在身體內。
鈦是所有金屬里唯一對人體具有親和作用的金屬,與人體骨骼結合不會產生任何排斥反應,鈦金屬是對人體沒有任何傷害的金屬。只要採用的是真正鈦合金,在一定的時間後會與人體進行完美的結合,所以你不用擔心。
其實早在以前發達國家就將鈦金屬得到開發和利用,並不是什麼新鮮事。鈦(第三金屬)由於鈦,硬度高於銅和鋼鐵,且比重小的特點以得到很大程度的應用。
1.鈦是航空飛行器中理想的輕質結構材料,美國每年出產的鈦有百分之七十五用於製造飛機的機體構件和發動機部件。採用鈦可以大幅度減輕飛行器的重量,提高飛行器的飛行性能和運載能力
2.鈦與鋁和鐵一樣,可以與一些金屬元素形成合金,鈦合金以其優越的特性已被廣泛應用到生活的各個領域,並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3.合金的彈性模量和人體骨骼的彈性模量相近,與人體具有很好的相容性,被稱為「親生物金屬」,用鈦片和鈦螺絲治療骨折,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只要過幾個月,新骨和肌肉會把鈦片等結合起來,因此鈦是理想的人體牙科植入物和人工關節材料。
在航空、航天、車輛工程機械、生物醫葯工程等領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應用價值和廣闊的適用前景。
7、股骨頭壞死置換鈦合金的能用多少年
目前二次置換的病例還比較少見,可以換生物的關節,不用打骨水泥,二次置換的時候方便操作
8、股骨頭壞死做手術換成鈦合金的優缺點
換了之後,正常生活沒有問題,疼痛會緩解或消除。如果你母親的體重不大,活動量不大,可以用超過十年甚至二、三十年。鈦合金的好處是生物相容性好,就是對人體沒有壞的作用,沒有毒性,而且密度小,輕。如果你母親的骨質基礎好,可以做鈦合金的,鈦合金的可以生物固定,不用加骨水泥,直接和股骨結合。如果醫生建議你換鈷合金的,也可以,就是重一點,一般使用骨水泥固定的。另外,股骨頭本身肯定是不能用鈦合金的,因為不耐磨。你說的應該是股骨柄。如果表面有鈦合金粉末塗層,應該會更好。
不過,畢竟不是自己的天然的骨質。換了人工關節後,時間長了,比如活動量大的人可能5年甚至更短時間,有可能會出現股骨柄松動、骨質疏鬆等。這些醫生會向你溝通的。
還有就是不知道醫生跟你說的是全髖還是半髖,如果是半髖,可能過幾年會需要換上人工的髖臼。
換人工關節,能用多長時間,影響因素太多,總之,還是收益大於風險。
9、國產鈦合金股骨頭價格大約是多少
換股骨頭從一萬到四萬的都有。國產的1萬左右,進口的2-4萬。材料有鈦合金的,陶瓷的等等。質量好的國產的與進口的一般可以用到10到15年左右,當然不同地方價格不同,建議去正規醫院咨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