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骨頭 > 股骨頭置換難度

股骨頭置換難度

發布時間:2020-09-21 18:49:21

1、換股骨頭需花費?能報銷多少?能治癒嗎?

股骨頭壞死症狀:
股骨頭壞死階段I
髖關節和膝關節進行性疼痛,輕度髖關節活動受限,X線表現,正常股骨頭外觀,軟骨略微模糊,骨小梁結構或斑點性骨質疏鬆,CT,股骨頭中間的骨小梁骨度增厚有一個星形結構。它布置在股骨頭軟骨的徑向或偽足的分支上。在軟骨下區域可以看到一些小的囊性變化。 ECT早期集中,動脈血供低,MRI顯示低信號,變化異常。
股骨頭壞死II
髖關節疼痛佔主導地位,外展內旋受輕度限制,X線表現為軟骨下囊變,骨組織受損,鬆散交織,軟骨區半月半透明區也可見,稱為「新月征」。在CT下可見小梁骨硬化在髓腔內發生變化。軟骨下骨髓腔囊性超過0.5cm,ECT的特徵是靜止期有大的「熱區」(停滯)或大的「冷區」(缺血),並且存在中間階段的冷和熱量。 MRI,低信號區域變大。
股骨頭壞死III
髖膝關節疼痛加重,負重耐力下降,跛行。 X射線顯示軟骨下微骨折,一些骨小梁連續中斷,股骨頭的負重區域塌陷和扁平或軟骨下骨碎片被破壞。 CT顯示股骨頭骨小梁紊亂,囊性可變區擴大。骨折,股骨頭變形,區域增生,髖臼骨質增生,ECT和MRI比Ⅱ期更明顯。
股骨頭壞死IV
髖關節活動受限,嚴重行走困難,或失去勞動能力,關節間隙狹窄的X線表現,股骨頭扁平塌陷畸形,髖臼緣增生,骨關節炎改變,股骨頭輪廓畸形的CT表現,關節間隙是狹窄,股骨頭硬化,膠囊混合,骨骼結構破裂。 ECT顯示汕頭交界處局部集中,血池相位斜率下降。 MRI低信號區域比III期更明顯。
股骨頭壞死V.臨床症狀與骨關節炎相似,疼痛明顯,關節活動范圍嚴重受限。 X線片顯示:股骨頭塌陷,邊緣增生,關節間隙融合或消失,髖關節半脫位。

2、老人做股骨頭置換手術安全嗎?

據了解,因為股骨頭壞死置換手術在整個過程中,是需要將壞死的股骨頭取出,再放入假體股骨頭,很容易造成感染的風險,而老年人的機能本身就在衰退,所以老人置換股骨頭相對於年輕人來說風險更大,不建議老年人在能夠保髖治療的情況下進行置換手術,可採用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成葯進行保髖治療。

3、我媽媽做了股骨關節置換手術,現在家裡經濟困難無以為繼,有沒有什麼機構提供醫療救濟和補助?

如果家裡沒有工資收入可以到當地社區申請低保待遇。

4、股骨頭置換手術能用多少年

一般只能用幾年,而且第二次手術難度遠遠大於第一次。所以目前多數患者會採用DSA介入融通療法對股骨頭壞死疾病進行治療。這種治療方法利用現代高科技的治療設備,推出的創新治療技術,該療法在保留住股骨頭的前提下,短期內就可以激活壞死的股骨頭的血液運輸,改善血液循環解決股骨頭缺血的問題,重新塑造骨纖維,修復壞死的股骨頭,使新骨加速生成,最終取得治療股骨頭壞死的目的。
三甲治療醫院:★★北京空軍466醫 院股骨頭介入中心★★
治療專家:李鴻鈞、李小丘

5、股骨頭壞死置換手術

全髖置換的標准和後遺症(1)年齡界限:只適合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且體質壯實之人,而此年齡的人多伴有其它病症,體質虛弱,無法耐受手術帶給的創傷。
(2)適合股骨頭壞死致患肢短縮達5cm以上者。
(3)年輕人不能做此手術:因為年輕人活動多,對假體磨損大,且每隔10-15年需重新更換一次,而第二次手術難度遠遠大於第一次,第三次、第四次更不堪設想。
(4)排異反應:術後發燒、紅腫、疼痛等。
(5)並發症:術後疼痛、活動受限、髖臼磨穿、假體斷裂、假肢感染、骨皮質穿透、術中股骨頸拼裂骨折、脂肪栓塞等。這種毫無退路的方法好似賭博一般,若輸了將終身悔恨。因此,臨床中部分醫生勸早中期的患者不要治療,任其發展至嚴重狀態再行至此手術,顯然是不科學的,相反卻延誤了治療病情的最佳時期。
使用進口的材料一般能用20年左右。

與股骨頭置換難度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