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股骨頭壞死的X線影像表現是什麼?
你好,金冠醫生謝謝您的邀請。X線檢查是股骨頭壞死常見的檢查項目之一,那麼會有什麼症狀呢?
1、在股骨頭軟骨下骨板下方出現骨質密度增高,周圍出現點狀或斑片狀密度減低區或囊性變,周圍出現一密度增高的硬化邊緣包繞。骨密度增高和硬化緣是骨壞死後新骨形成的表現,而不是骨壞死的本身,硬化帶出現在壞死骨和活骨之間。這是改良的Ficat-Alert分期、Steinberg 分期和ARCO 分期Ⅱ期的表現。
2、股骨頭軟骨下骨板出現「新月征」。新月征是指股骨頭負重區軟骨下骨板內厚的透光區,是由於骨壞死後,骨質被吸收,出現微骨折所致,通常在正位片上不易見到,在蛙式位片上易顯示,容易被忽視。新月征的出現是股骨頭缺血壞死所有分期系統的基礎,股骨頭有新月征而無節段性塌陷是股骨頭缺血壞死所有分期Ⅲ期特徵性的表現。
3、股骨頭軟骨下骨板出現節段性塌陷、變扁、碎裂,軟骨下骨質密度增高,伴有或不伴有關節間隙狹窄,晚期出現髖關節骨關節炎的表現。
2、查股骨頭核磁共振和ct哪個更好
ct檢查主要是檢查骨頭,可以看見一部分的腰椎間盤。但是核磁共振強項是檢查軟組織。能多個剖面來檢查神經血管。
3、股骨頭核磁能不能看到血管
1、對於股骨頭壞死的高危人群需要提高警惕,凡20-50歲的成年人,腹股溝或髖部疼痛,並向大腿放散(或一側膝痛活動後髖痛),緩慢地進行性加重,夜間疼痛明顯,經一般葯物治療無效,且有過外傷史或酗酒史或應用激素史或有其它引起股骨頭壞死的誘因和疾病者,應首先考慮本病。
2、對股骨頸骨折患者應隨訪至傷後3-5年如發現股骨頸高度遞減,釘痕現象及囊性變,並有臨床症狀,應考慮本病。
3、對所有腰腿痛患者在進行體檢時,應常規檢查髖關節功能,如發現患側髖關節外展,內旋受限,應懷疑本病的存在。
4、患者出現髖痛(酸痛、隱痛),可牽涉至腹股溝、大腿前內側、膝前處,活動後加重,跛行,活動受限,下肢無力,需要警惕股骨頭壞死。
5、對可疑病例必須首先拍攝髖關節正位和蛙式位X線片,如無異常,應嚴密觀察,或進一步行CT、MRI、ECT、骨內壓測定,動靜脈造影等檢查。
以上介紹的就是早期股骨頭壞死診斷方法,在生活中大家都有經驗,那就是早發現疾病並加以醫治,效果和療效會更顯著,因為早期治療和晚期治療效果有很大的差異,所以為了能夠很好的治療,希望大家能夠早早接受診斷。
4、做股骨頭檢查 CT和核磁共振哪個
這兩個檢查都是可以判斷股骨頭的,不過磁共振看的更清晰,可以更早的判斷股骨頭疾病的
5、股骨頭壞死在核磁共振片子的表現
早期:在平片和CT未發現異常的時候,MRI能顯示股骨頭有灌注缺損
中期:在T1WI時股骨頭上部軟骨下方局限性低信號區,在T2WI時呈高信號。
晚期:股骨頭大部分或全部為低信號,中間夾雜有斑點樣高信號,頭變細、塌陷。在壞死區周圍有低信號帶。
6、股骨頭的核磁共振片子,這個結果怎麼看
看有沒有鈣化和塌陷
7、檢查股骨頭做磁共振還是CT
你好,早期可作ECT或者做磁共振檢查,一般早期缺血都能診斷出來。在中期和晚期做放射檢查就可以明確診斷出來,具體可以到前海檢查。
8、檢查股骨頭核磁共振和X光哪個好
檢查股骨頭壞死還是做磁共振好一些,因為股骨頭壞死早期通過拍片是看不出來的,只有出現股骨頭塌陷以後才會拍片看出來,而磁共振可以發現早期的股骨頭壞死,有股骨頭缺血的時候就可以顯示。
9、股骨頭位置拍片是CT好還是核磁好
ct也可以的,要看你是幾期的!核磁共振用於早期檢查,發現股骨頭內信號異常,彌補x光片的不足之處,早期最准確的方法。CT在早期時候診斷意義不大,用於更好地觀察軟骨骨折和塌陷,並對股骨頭內部的三維圖像重建,便於分期的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