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股骨頸骨折的術後如何功能恢復
骨折病人的飲食調養
對骨折病人的營養需求與膳食,患者和家屬大多感到困惑,常常不得不向醫生請教。
其實,骨折病人除了在最初一些日子裡可能伴有輕微的全身症狀外,其餘時間里大多沒有全身症狀,所以和一般健康人的日常飲食相仿,選用多品種、富有各種營養的飲食就可以了。要注意使食物易於消化和吸收,慎用對呼吸道和消化道有不良刺激的辛辣品(辣椒、生蔥、芥末、胡椒)等。在全身症狀明顯的時候,應給予介於正常飲食和半流質飲食之間所謂軟飯菜,供給的食物必須少含渣滓,便於咀嚼和消化,烹調時須切碎煮軟,不宜油煎、油炸。
以上是骨折病人的一般飲食原則。為了更快更好地促進骨折癒合,骨折病人還應根據骨折癒合的早、中、晚三個階段,根據病情的發展,配以不同的食物,以促進血腫吸收或骨痂生成。
△早期(1-2周):受傷部位瘀血腫脹,經絡不通,氣血阻滯,此期治療以活血化瘀,行氣消散為主。中醫認為,"瘀不去則骨不能生"、"瘀去新骨生"。可見,消腫散瘀為骨折癒合之首要。飲食配合原則上以清淡為主,如蔬菜、蛋類、豆製品、水果、魚湯、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熱、油膩,尤不可過早施以肥膩滋補之品,如骨頭湯、肥雞、燉水魚等,否則瘀血積滯,難以消散,必致拖延病程,使骨痂生長遲緩,影響日後關節功能的恢復。在此階段,食療可用三七10克,當歸10克,肉鴿1隻,共燉熟爛,湯肉並進,每日1次,連續7-10天。
△中期(2-4周):瘀腫大部分吸收,此期治療以和營止痛、祛瘀生新、接骨續筋為主。飲食上由清淡轉為適當的高營養補充,以滿足骨痂生長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譜上加以骨頭湯、田七煲雞、動物肝臟之類,以補給更多的維生素a、d,鈣及蛋白質。食療可用當歸10克,骨碎補15克,續斷10克,新鮮豬排或牛排骨250克,燉煮1小時以上,湯肉共進,連用2周。
△後期(5周以上):受傷5周以後,骨折部瘀腫基本吸收,已經開始有骨痂生長,此為骨折後期。治療宜補,通過補益肝腎、氣血,以促進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以及舒筋活絡,使骨折部的鄰近關節能自由靈活運動,恢復往日的功能。飲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譜可再配以老母雞湯、豬骨湯、羊骨湯、鹿筋湯、燉水魚等,能飲酒者可選用杜仲骨碎補酒、雞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食療可用枸杞子10克,骨碎補15克,續斷10克,苡米50克。將骨碎補與續斷先煎去渣,再入餘2味煮粥進食。每日1次,7天為1療程。每1療程間隔3-5天,可用3-4個療程。
==================================
【飲食療法】
方1 赤小豆適量煎服,加赤砂糖少許溫服之,本方適用於活血化瘀期。
方2 豬骨頭1000克,黃豆250克,加水小火燒爛,加鹽姜調味分飲食之。
方3 豬脊骨一具,洗凈,紅棗120克,蓮子90克,降香、生甘草各9克,加水小火燒爛,加姜鹽調味分多次飲之。
方4 鮮湖蟹2隻,取肉(帶黃),待粳米粥熟時,入蟹肉,再加以適量生薑、醋和醬油服食,常服。
方5 烏雄雞1隻(約500克),去皮毛內臟,洗凈,「三七」5克切片,納入雞肚中,加少量黃酒,隔水清燉,熟後用醬油蘸服,常服。
方6 生黃芪30~60克,濃煎取汁,加粳米100克,煮粥,早晚服食。
方7 當歸20克,黃芪100克,嫩母雞1隻,加水同煮湯食用。
方8 紫丹參50克,洗凈,加水煮,取汁,其汁與豬長骨1000克、黃豆250克同煮,待爛熟,加入少量桂皮、鹽即成。
方9 生螃蟹500克,搗爛,熱黃酒沖服250克,余渣敷患處,約半日「各各」有聲即好。用於骨折接骨。
【禁忌食品】
(1)忌盲目補充鈣質 鈣是構成骨骼的重要原料,有人以為骨折以後多補充鈣質能加速斷骨的癒合。但科學研究發現,增加鈣的攝入量並不加速斷骨的癒合,而對於長期卧床的骨折病人,還有引起血鈣增高的潛在危險,而同時伴有血磷降低。此是由於長期卧床,一方面抑制對鈣的吸收利用,一方面腎小管對鈣的重吸收增加的結果。所以,對於骨折病人來說,身體中並不缺乏鈣質,只要根據病情和按醫生囑咐,加強功能鍛煉和盡早活動,就能促進骨對鈣的吸收利用,加速斷骨的癒合。尤其對於骨折後卧床期間的病人,盲目地補充鈣質,並無裨益,還可能有害。
(2)忌多吃肉骨頭 有些人認為,骨折後多吃肉骨頭,可使骨折早期癒合。其實不然,現代醫學經過多次實踐證明,骨折病人多吃肉骨頭,非但不能早期癒合,反而會使骨折癒合時間推遲。究其原因,是因為受損傷後骨的再生,主要是依靠骨膜、骨髓的作用,而骨膜、骨髓只有在增加骨膠原的條件下,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而肉骨頭的成份主要是磷和鈣。若骨折後大量攝入,就會促使骨質內無機質成分增高,導致骨質內有機質的比例失調,所以,就會對骨折的早期癒合產生阻礙作用。但新鮮的肉骨頭湯味道鮮美,有刺激食慾作用,少吃無妨。
(3)忌偏食 骨折病人,常伴有局部水腫、充血、出血、肌肉組織損傷等情況,機體本身對這些有抵抗修復能力,而機體修復組織,長骨生肌,骨痂形成,化瘀消腫的原料就是靠各種營養素,由此可知保證骨折順利癒合的關鍵就是營養。
(4)忌不消化之物 骨折病人因固定石膏或夾板而活動限制,加上傷處腫痛,精神憂慮,因此食慾往往不振,時有便秘。所以,食物既要營養豐富,又要容易消化及通便,忌食山芋、芋艿、糯米等易脹氣或不消化食物,宜多吃水果、蔬菜。
(5)忌少喝水 卧床骨折病人,尤其是脊柱、骨盆及下肢骨折病人,行動十分不便,因此就盡量少喝水,以減少小便次數,如此雖小便次數減少,但更大的麻煩也產生了。如卧床病人活動少,腸蠕動減弱,再加上飲水減少,就很容易引起大便秘結。長期卧床,小便瀦留,也容易誘發尿路結石和泌尿系感染。所以,卧床骨折病人想喝水就喝,不必顧慮重重。
(6)忌過食白糖 大量攝取白糖後,將引起葡萄糖的急劇代謝,從而產生代謝的中間物質,如丙酮酸、乳酸等,使機體呈酸性中毒狀態。這時,鹼性的鈣、鎂、鈉等離子,便會立即被調動參加中和作用,以防止血液出現酸性。如此鈣的大量消耗,將不利於骨折病人的康復。同時,過多的白糖亦會使體內維生素B1的含量減少,這是因維生素B1是糖在體內轉化為能量時必需的物質。維生素B1不足,大大降低神經和肌肉的活動能力,亦影響功能的恢復。所以,骨折病人忌攝食過多的白糖。
(7)忌長期服三七片 骨折初期,局部發生內出血,積血瘀滯,出現腫脹、疼痛,此時服用三七片能收縮局部血管,縮短凝血時間,增加凝血酶,非常恰當。但骨折整復一周以後,出血已停,被損組織開始修復,而修復必須有大量的血液供應,若繼續服用三七片,局部的血管處於收縮狀態,血液運行就不暢,對骨折癒合不利。
(8)骨折禁飲果子露。
骨折與一般皮肉損傷不同,堅硬的骨質癒合時間比較長,短則1個月,長則半年以上。在醫院對好位置,作了固定以後,常需在家繼續休養、康復。做好家庭護理,促進癒合,尤其重要。
「民以食為天」,骨折病人也一樣。讓骨折病人吃好,是家庭護理中很重要的一條。
絕大部分骨折雖無內臟損傷,但由於經歷了創傷或手術的打擊、終日休息、運動減少,原先的生活規律被打亂,可能胃口不好,受傷後短時期內較為明顯。老年患者和體質較弱或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更容易發生。在心理護理的基礎上,要在病人飲食花樣、調配上多下功夫,做到營養豐富,色、香、味俱佳,以刺激食慾。手臂活動不便的,還要喂飯。適當多吃一些西紅柿、莧菜、青菜、捲心菜、胡蘿卜等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蔬菜,以促進纖維骨痂生長和傷口癒合。
骨骼異常堅硬,主要由有機物和無機物所構成。無機物佔比例最多的是鈣。人體內99%的鈣集中在骨骼內。受傷發生骨折後,人們自然而然地想到讓傷員多吃些鈣質,以加快癒合。不知從何時起,骨頭湯成了骨折傷員的最好補品。但是,根據醫療經驗及實驗研究,卻沒有發現骨折傷員需要額外補充鈣質的證據。骨折後受傷部位局部血液循環障礙,組織偏於酸性,骨折端可發生脫鈣。但這些脫出的鈣質並沒有被運走、排泄,而是溶解在周圍。等到局部創傷性炎症恢復正常後,便作為修復骨折的主要材料沉積下來。
根據最近的研究成果,骨折病人需要補充鋅、鐵、錳等微量元素。這幾種元素,有的參與組成人體代謝活動中的酶,有的是合成骨膠原和肌紅蛋白的原料。經測定,骨折後病人體內上述物質的血清濃度均明顯下降。因此,在骨折早期適當補充,可能有利於癒合。動物肝臟、海產品、黃豆、葵花籽、蘑菇中含鋅較多;動物肝臟、雞蛋、豆類、綠葉蔬菜、小麥麵粉中含鐵較多;麥片、芥菜、蛋黃、乳酪中含錳較多,骨折病人可適當多吃。除此以外,也可服用含有這些物質的葯物。
骨折早期因憂思少動,氣機郁滯,無力推運,常有大便秘結,卧床病人更多見。宜多食含纖維素多的蔬菜,吃些香蕉、蜂蜜等促進排便。
骨折病人不需「忌口」,對飲食沒有什麼特殊的限制。但有一點要特別提出的,就是不要吸煙。聲名狼藉的香煙與很多疾病有關,包括心臟病和癌症,並可損害皮膚傷口的癒合能力。
2、股骨頭骨折術後問題!很擔心!高分求助
你的情況應該屬於股骨頭撕脫性骨折,一般來說只要治療及時、後期營養及功能鍛煉系統、正規和及時,預後都比較好。完全可以回復的和以前一樣。
1、觸地行走一定要到骨折端骨痂生長較多,有骨性骨痂通過(X光片診斷)後才可以進行負重性觸地行走,過早地觸地行走進行鍛煉或者不當地關節活動會影響到骨痂的生長和正常的癒合。你在活動的時候一定要在X光片的輔助檢查及臨床醫生的指導下才可以進行負重性觸地行走。2個月,如果癒合較好,應該適當的開始增加髖關節柔韌性的鍛煉,比如在手的協助下進行屈伸運動,腿部肌肉的負重鍛煉(注意負重鍛煉不可以影響到受傷部位)。
2、一般來說,骨折後都伴隨髖關節囊內的損傷,因此初期活動肯定受到影響,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功能鍛煉才可以逐漸恢復到骨折前的靈活度和柔韌性,建議骨折癒合期間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一些專業的接骨續筋,消腫止痛,舒筋活絡,活血化瘀葯物。另外肌肉和韌帶功能也處於靜止期,要進行適當的鍛煉以增加肌肉和韌帶功能。只要功能鍛煉適當,行走就可以慢慢恢復到以前的狀態。
3、注意飲食的調理,很多人骨折後大量補鈣,如過多服用鈣片、大量攝入骨頭湯等,其實補鈣過量會影響骨折癒合,有的時候會起到反作用,因此骨折後的補鈣要適量,主要以食補為主,尤其是年輕人骨頭湯不要過量飲用,應該配合補充膠原蛋白、鋅、鐵、錳等微量元素的食品:牛蹄筋、豬蹄、雞翅、雞皮、魚皮及動物軟骨中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動物肝臟、海產品、黃豆、葵花子、蘑菇中含鋅較多;動物肝臟、雞蛋、豆類、綠葉蔬菜、小麥、麵包中含鐵較多;麥片、芥菜、蛋黃、乳酪中含錳較多。
4、 股骨頭缺血壞死一般出現於股骨頭完全骨折,尤其是頭下型骨折,而且和年齡、營養狀況都有明顯的聯系。你的情況只要注意營養和功能鍛煉一般不會出現的,但是一定要切記,功能鍛煉一定要在臨床醫生和X光診斷指導下進行。
3、股骨頸骨折術後靜養恢復該注意什麼
術後一月內,患側肢體不允許著地受力,其他肢體活動沒有關系,但睡覺時注意不要壓患側;卧床時患側肢體多做勾腳的動作,術後一月復查觀察骨折情況;如果長勢良好,術後一月-兩月,扶雙拐患側肢體可以承重<15kg,平時加強患側肢體勾腳,抱腿動作;術後兩月-三月,如果骨折繼續長,承重可以到30kg
建議是注意復查,觀察癒合情況,千萬注意別把髖關節躺僵了,手術白做了
針對補充提問:床上坐起現在肯定可以,抱腿動作術後一個月就可以做了,床上活動關節也早可以做,我這邊碰著的病人用的都是鈦釘,不知道你的材料是什麼,但是早期的輕微活動(不負重)是不影響骨癒合的
4、股骨頸骨折術後如何進行護理及術後恢復鍛煉治療?
主要是注意休息,避免骨折部位活動,恢復的話大概要三五個月左右的,看實際情況,開元骨科這類的都是,多注意休養。
5、股骨幹骨折術後怎樣做恢復治療運動
參考 http://www.39kf.com/cooperate/qk/journal/33/03/2005-06-16-71265.shtml 網站。(非原創) 1.2.1 初期 術後1~2周。這時期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虛弱,術區疼痛,對牽引石膏等外固定不習慣,常不能或不敢做全身或患肢活動。因此病人應以休息為主,通過向病人宣傳,使病人真正了解鍛煉的重要意義和具體方法,盡早恢復活動。這一時期的鍛煉以患肢肌肉舒縮活動為主。即在外固定情況下,鼓勵病人做股四頭肌等長收縮,每天鍛煉約400次,每次持續約2s,在患者家屬幫助下被動牽拉髕韌帶,每天約100次左右,髕骨移動范圍約2cm左右,同時還應練習踝關節和足部其它小關節。1.2.2 中期 從手術切口癒合,拆線到去除外固定物一段時間,這段時間也是骨、關節、韌帶、肌腱等組織癒合的過程。從約4周以後,在醫生幫助下拍片檢查,如骨折端2~3側都可見骨痂,且局部無壓痛,即可在不負重情況下在床面去除石膏外固定後,先被動屈伸膝關節,病人足跟不離床面情況下,患者家屬幫助抬高膝關節,一次抬高10cm左右,維持約5s,以便鍛煉屈膝關節肌肉力量,直到膝關節能屈曲約100°位左右。
1.2.3 後期 從骨、關節等組織的傷病已經癒合起到全身,局部恢復正常功能。約10周左右病人可逐漸下地負重,增加膝關節的活動范圍和力量,這時應先拍片復查骨折癒合情況,如骨折斷端已有骨性骨痂,已達到臨床癒合標准 [1] 。病人可先在外力幫助下練習屈膝下蹲,行走時仍需下肢輕度外展,防止出現內固定斷裂和再骨折,骨折癒合這一階段需要約6周左右。由於病人在達到能屈膝至約100°左右,生活基本能自理。
6、股骨頸骨折術後一個月的恢復
靜脈血栓的可能性非常小
你可以按壓一下腿部的脛骨前(就是小腿前面),看是否有凹陷,因為長期的卧床可能形成浮腫。
對於股骨頸骨折的恢復來說,這些都不是什麼問題,最關鍵的是骨折處骨痂的生長和股骨頭的血運,因為股骨頸骨折相對其他部位的骨折最難生長,股骨頭血供最容易受影響。
7、股骨頭骨折術後什麼時候下床進行康復訓練
股骨頸骨折內固定恢復期鍛煉方法,要結合病人的全身狀況,手術情況,根據病人具體情況執行康復方案.恢復期的康復鍛煉:
骨折癒合進入恢復期,此期要加強髖,膝,踝部的練習活動,患肢逐步恢copy復負重,以恢復髖與膝的關節活動范圍,恢復行動能力,加強下肢的穩定性.
第一個月增加下列練習:①髖關節屈伸的關節活動范圍牽伸.扶桿雙足站立做踝關節主動的屈伸,內翻,外翻運動及下蹲起立.再1周後,增加扶桿站立做雙下肢交替步運動.平行桿內步行和用雙掖杖做四點步行.
第2個月,可練慣用健側上百肢拄單拐步行,2周後可改由患肢上肢扶拐.
第3個月,可改為由健側上肢扶手杖步行.增強髖關節的內收,外展和旋轉練習.2周後改由患側上肢扶手杖步行.
以後再逐步提高下肢負重能力,耐力和行動能力及ADL功能,包括變速行走,跨越障礙度,拾取落地物件,上下樓梯,用廁所,洗浴等.這一過程可長達1~1.5年,期間應定期復查,包括X線片復查,查看功能恢復情況,觀察有無股骨頭壞死的傾向.
8、股骨頸骨折術後康復鍛煉
1年了必須的加強鍛煉了 建議到專業的骨科醫院理療康復科鍛煉,鍛煉後copy學習他們的鍛煉方法,還有,目百前你需要X片檢查 如證實骨折癒合那就需要加強鍛煉,但是需要慢慢來,比如今天彎曲到度30°,鍛煉3天後到35°,不要怕痛,自己加強鍛煉,知力度適當,應該以每天增加一點彎度,不要想一部到位,鍛煉3月後如果效果仍道然差可考慮手術松解。希望你幫到你
9、股骨頭置換術後康復
股骨頭置換後術後正確護理包括:
1,術後搬動要小心,保持外展,內旋,伸直位,防止內收,外旋以免脫位.以後改用矯正鞋於同樣體位2~3周.
2,術後抗生素使用3天,無特殊情況停止使用.
3,有效的負壓吸引極為重要,主要為防止感染,又可觀察和記錄引流液顏色的改變及引流量.引流管通暢留置24小時,最後8小時引流量少於50ml才可拔管.引流管留置不不應超過72小時.
4,下地前常規拍X線片,檢查假體的位置,也便於術後隨診比較.
5,術後應即活動未固定的關節,做肌肉收縮鍛煉,下肢按摩,以防深靜脈栓塞.2~3天後可坐起逐步增大主動和被動范圍;術後14天拆線;術後5~6周可扶拐下地,患肢不負重;7周後患者部分負重;10~12周可棄拐獨立行走.總之,節制負重要時刻注意.鍛煉過程可輔助理療.棄拐後仍應注意避免過度活動和損傷.
6,如有疼痛,局部炎症等出現硬及時隨診治療.病人一定要知道新植入物的局限性.直至支持骨完全癒合時,新植入物都僅能承受應有的壓力.任何植入物的承受負荷的能力都不能與健康骨相比.
7,嚴格定期隨診,每2~3個月一次,以便指導鍛煉.定期拍攝X線片檢查,以便早期發現並發症,如有疼痛,炎症,應查找原因,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