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股骨頭壞死,看早期,還是晚期怎麼看呢
一、早期股骨頭壞死的症狀
早期是股骨頭壞死發病的最初階段,此時很多臨床症狀表現的也都非常一般,是很容易被廣大患者朋友們所忽視的。腰痛,患側臀部疼痛,患側腹股溝疼痛,患肢膝關節疼痛,患肢畏寒,活動多時無力, 酸痛, 易疲勞。這些症狀不能同時出現,有人出現一二個症狀或幾個症狀,短時間出現後就消失,反復多次。這就是股骨頭壞死的早期症狀,應及時到醫院作CT,ECT或核磁共振檢查,都能發現股骨頭壞死。
二、中期股骨頭壞死的症狀
相對於早期股骨頭壞死的症狀來講,中期股骨頭壞死的症狀更加嚴重一些,而且臨床表現也較為明顯,只要細心的患者是可以發現的。中期股骨頭壞死的症狀主要有跛行行走疼痛功能發生障礙,拍X片時,會看到骨小梁大部分消失,囊狀改變,骨質硬化,股骨頭軟骨斷裂塌陷。
三、晚期股骨頭壞死的症狀
晚期階段是股骨頭壞死發病的最嚴重階段,不用我們多說大家也都非常清楚此時股骨頭壞死的危害是最大的,症狀也是明顯的。患者跛行更加嚴重,明顯感到腿短,行走困難,疼痛,X片會看到股骨頭扁平,塌陷,關節間隙狹窄或消失,囊狀改變明顯,骨質硬化面積較大,股骨頭軟骨完全斷裂,關節面粗糙。
股骨頭壞死早中晚期症狀不同,壞死程度不同,建議大家根據自身症狀,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這樣效果才會更加明顯,避免走彎路。
早期:徹底治痛,「保髖」不置換
此階段髖關節、膝關節、大腿內側、隱痛、鈍痛、酸痛為主,急性期關節疼痛可明顯加重,病情較重者髖關節活動受限及跛行。早期治療主要有兩個目的,一個是徹底治痛,減緩相關的症狀。二是保住股骨頭,避免終身不置換
Ⅲ期早中期:病情停止發展,保住股骨頭
Ⅲ期晚期:控制病情,延緩置換
此階段病人的疼痛會繼續加重,壞死的股骨頭范圍增加,壞死以後的骨頭會發生塌陷,這時候病人關節的疼痛以及一些關節功能的障礙會更加明顯。
晚期:能「延髖」不「置換」
進入了晚期以後,疼痛固定在腰骶、髖、腹股溝、大腿內側及膝關節處,持續性疼痛極難緩解。
2、股骨頭壞死會在第幾期出現塌陷
股骨頭壞死由於本身起病緩慢,病因易被忽略(如激素等),早期定位症狀體征不典型,尤其是醫生的警惕性不高等原因,有許多門診病人多次就診甚至歷時2-3個月直到定位症狀體征出現、股骨頭已塌陷變形才得以確診,此時已延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有的甚至給患者造成終生殘疾。股骨頭壞死的三大主要症狀是髖關節(單側或雙側)疼痛、跛行、功能障礙)。由於早期唯一症狀就是疼痛,常常誤診為坐骨神經痛、腰椎間盤膨(脫)出症、梨狀肌綜合症、膝關節炎、風濕病等。股骨頭發生缺血壞死時,因無菌性炎症而導致其骨髓內壓增高和關節腔內壓增高,周圍組織和神經被牽拉擠壓而出現各種各樣的疼痛。早期即急性期以向後沿坐骨神經的放射痛,向前可出現沿股神經、內收肌的放射痛(病人常誤為膝關節痛)。中晚期以髖關節局部的隱痛、鈍痛、脹痛、針刺樣痛為主。臨床上對腰腿痛病人,特別是臀後放射痛和膝關節痛病人,往往忽略髖關節疾患和常規的骨盆正位片不易發現X線的微細改變,這是股骨頭壞死誤診、漏診常見的兩種情況。
3、股骨頭壞死分為幾期?
股骨頭壞死一般情況下分為4期:
1期——X線和CT看不出毛病,但是核磁共振可以。這個階段股骨頭內部已經開始發生變化,很多病人也有髖部隱痛不適的症狀。屬於疾病的初期,非常容易漏診。
2期——X線片開始能看出異常,股骨頭有些硬化或囊變,但是頭的形態還沒變,還是圓的。這個時候患者的症狀一般較1期為重,開始有走路時的痛感。
3期——此期較為復雜,也是大部分股骨頭壞死患者開始確診自己病情的階段,因為症狀已經發展到走路時候明顯疼痛,甚至躺著也疼的地步。3期分為早期和晚期,3-早期是股骨頭有點變平但是沒有塌陷,而3-晚期是股骨頭已經塌陷。
4期——此期為股骨頭壞死的晚期,患者往往症狀已經非常重甚至只能坐輪椅,或者被疼痛折磨的非常痛苦。這個階段X片上就算不是醫生,也能一眼看出股骨頭變形了。此期關節間隙也變窄了,髖關節炎出現了。
4、什麼是股骨頭壞死,那這病在初期有什麼樣的徵兆嗎?(自身使用,急)
股骨頭壞死初期的臨床表現 股骨頭壞死起病緩慢,病程較長,在很長一段時間病人無明顯症狀。最常見的臨床症狀為髖部不適或疼痛,勞累後或久行後疼痛明顯,休息後緩解。股骨頭壞死發病過程中,常出現腰骶部或膝關節疼痛,易誤診腰椎間盤脫出、椎管狹窄、坐骨神經痛、風濕性關節炎、滑膜炎等。本病最突出特點是自覺症狀的輕重與股骨頭壞死破壞程度不成正比,病人要特別注意。隨著跛行及疼痛加重,髖關節功能逐漸受限,晚期可使髖關節僵直而致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