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骨頭 > 股骨頭壞死截骨術

股骨頭壞死截骨術

發布時間:2020-09-11 03:08:46

1、我女兒做過骨股頭壞死截骨術,現在已全愈,可體重太胖了一百四十多斤真擔心再把股骨頭壓壞了,能嗎?怎麼

問題分析:
孩子體重太胖是不利於術後恢復也是不利於健康的,如導致脂肪肝等情況的,甚至是加重心肺等負擔的,所以原則上是建議考慮進行控制飲食以及運動進行減肥的

意見建議:
但是考慮患者既往病史不適合長期劇烈的運動的,所以只能是考慮飲食控制,並且是需要進行檢查孩子是否有代謝等異常的疾病導致的過度肥胖的

2、股骨頭壞死的幾種治療方法

應該說,對於股骨頭壞死沒有特效的葯物和治療方法,一旦發生,所有的治療目的都是挽救受損關節的功能,延緩病情發展,延長關節的使用壽命。股骨頭壞死的治療效果與病情輕重、發現早晚、病程分期有很大關系,病變發現越早,病情越輕,治療效果就越好。確診股骨頭壞死後,應按分期不同採取相應的治療。(1)保守治療。①避免負重:可先依靠手杖、腋杖等支具,嚴格限制負重,可使缺血組織恢復血液供應,並免受壓力作用,以控制病變發展,預防塌陷,促使缺血壞死的股骨頭自行癒合。但一般認為,限制負重並不能挽救股骨頭壞死的病情發展,此法主要適用於不宜手術治療的老年、一般情況差、缺血性壞死進展期及預後不良的病人。自行癒合的可能性與病灶的大小及距離關節面的遠近有關:病灶小或遠離關節面的,多能自行癒合;如病灶鄰近關節面或病變范圍較大,即使不負重,自行癒合的可能性也極小。②電、磁刺激:有成骨作用,能促進骨折癒合。電、磁刺激可作為骨壞死的獨立治療方法,目前多用於手術的輔助治療③手術治療。④保留股骨頭的治療,適用於早期股骨頭壞死。⑤鑽孔減壓:可降低骨內壓,促進靜脈迴流,解除滋養血管痙攣,使新生血管能順骨孔長入缺血區。主要用於早期無關節面塌陷的病人,是治療骨壞死最簡單的手術方法。目前嘗試在鑽孔減壓的基礎上進行打壓植骨、多孔鉭金屬棒支持、幹細胞移植等多種方法聯合治療,力求達到降低骨髓內壓力,去除壞死骨,最終達到壞死區被新生骨填充的目的。⑥植骨術:因植骨前需先鑽孔,故又稱鑽孔減壓植骨術。既有鑽孔減壓,植骨提供機械支撐,又有帶肌蒂骨移植增加股骨頭的血供。⑦截骨術:通過改變股骨頭與股骨幹間的對應位置關系,達到增加股骨頭的負重面積,減少股骨頭所受壓力,將股骨頭壞死病灶移出負重區,從而減少局部承受的應力;同時,截骨術使髓腔開放,可降低骨內壓,改善股骨頭的血循環。(2)人工關節置換:應用於關節面塌陷的股骨頭壞死病人,根據患者年齡、壞死區大小以及患者的活動能力,可選擇關節表面置換術、股骨頭置換術、全髖關節置換術等。

3、股骨頭壞死分幾期

對於0期非創傷性股骨頭壞死,如果一側確診,對側高度懷疑0期,宜嚴密觀察,建議每6個月進行MRI隨訪。
I、II期股骨頭壞死如果屬於無症狀、非負重區、病灶面積15%者,應積極進行保留關節手術或葯物等治療。
IIIA、IIIB期股骨頭壞死可採用各種植骨術、截骨術、有限表面置換術治療,症狀輕者也可保守治療。
IIIC、IV期股骨頭壞死患者中,如果症狀輕、年齡小,可選擇保留關節手術,其他患者可選擇表面置換、全髖關節置換術
V期 全髖關節置換術早期可保守治療,盡早治療可取的良好的治療效果。病情嚴重晚期保守治療無效以後,需做手術治療或關節置換手術。

4、股骨頭壞死行截骨術術後半年

有現在的X片嗎?如果截骨手術效果欠佳,可能要行
人工關節
置換了!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骨科-
王晶
副主任醫師

5、股骨頭壞死的治療只有手術嗎?

股骨頭壞死是否需要手術,是需要根據病情來決定的。股骨頭壞死的一期可以通過服用葯物,減少活動,改變其致病的因素來進行治療,可以服用一些非甾體類的抗炎葯,以及促進關節軟骨修復的葯物。但是大約有一半的病人能夠得到有效的緩解,另外一半就有隨著時間的延長而加重進入二期。

對於一期和二期的病人來說,可以採用減壓術或者是股骨頭的植骨術,以及截骨手術等等。當病情達到第三期或者第四期的時候,可能就出現髖關節的嚴重疼痛,關節活動明顯受限的情況,這個時候就有可能需要行髖關節的置換手術。

6、股骨頭壞死到底怎麼治?

保守治療:

1.戒煙戒酒、避免長期使用激素、避免酗酒、減輕體重必要時卧床休息。

2.不要做極限運動或者跑跳等劇烈運動,避免髖關節損傷。

3.體外沖擊波、電磁波、高壓氧等理療方法。

4.葯物治療,如降脂、抗凝、雙磷酸鹽類葯物、血管擴張葯等,有些活血化瘀、利水化濕等中葯在治療股骨頭壞死方面也有一定的優勢。

手術治療:

1.保髖手術

主要有截骨術、介入手術、骨移植術、股骨頭自體幹細胞移植等。

2.人工關節置換

股骨頭表面置換是中晚期股骨頭壞死行全髖關節置換的一種過渡方法。人工關節置換術包括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和全髖關節置換術,是終末治療手段,適用於年齡較大的患者。

山東省立骨科袁林

7、股骨頭壞死,怎麼辦?

股骨頭壞死都有哪些治療方法

目前股骨頭壞死的治療方法主要分為非手術治療、姑息性手術治療以及人工關節置換、中醫中葯保守治療四種方法。

一.非手術治療

1. 制動,包括卧床和下肢牽引等各種減少或閉眼負重的措施,通過降低股骨頭的負重以利於股骨頭的自身修復。

2. 脈沖電磁場療法,電磁場可延緩股骨頭塌陷進程,不失為一種手術前治療的選擇,但缺乏長時間的隨訪資料,其作用機理尚需進一步研究。

3. 高壓氧治療(HBO),高壓氧結合其他非手術治療或手術治療室治療早期ANFH最佳選擇之一,可以將HBO與髓芯減壓術並用。

4. 體外沖擊波治療,對於股骨頭壞死早期患者有很好的治癒率,可以延緩全髖關節置換的手術時間。

5. 介入治療,介入治療是指從股骨頭供血動脈快速注入高濃度的血管擴張、溶栓、改善微循環,以及促進骨生長葯物的一種療法。他能夠促使股骨頭血管擴張,有利於壞死骨的吸收、新骨的形成。

6. 生長因子的應用。作為輔助骨移植材料用於髓芯減壓術,截骨術,帶血管或不帶血管的骨移植術,對早期股骨頭壞死進行治療,對於任何一種保留股骨頭的手術,骨生長因子都可以作為一種輔助措施。

二.姑息性手術治療

1. 髓芯減壓術:髓芯減壓術通過降低骨內壓,促進靜脈迴流,解除滋養動脈痙攣,促進骨道內血管增生,增加病變區血供,終止或逆轉股骨頭壞死的進程。

2. 血管束植入術:在股骨頭內植入血管束,增加股骨頭血運以達到治療股骨頭的目的。但是臨床效果現在還存在疑問和爭議。

3. 帶血管蒂植骨術:主要是採用帶血管蒂的髂骨、大粗隆骨瓣或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經開窗植入壞死區內,為股骨頭帶進一套完整的動靜脈供血系統和各種成骨因素,同時起到支撐作用。

4. 不帶血管的骨移植:依據是對壞死的股骨頭進行減壓、清除壞死骨、植入具有骨傳導或骨誘導的移植物,對軟骨下骨提供機械支撐。

5. 截骨術:原理是通過截骨的改變股骨頭的負重力線,將壞死區從負重區旋轉到非負重為其修復創造條件。但截骨術技術要求高,且進一步破壞股骨頭血運,若截骨失敗還會給以後的全髖置換帶來困難,所以手術應當慎重。

6. 幹細胞治療:目前骨髓基質幹細胞的應用尚不成熟,還需進一步的研究和實踐。

三、人工關節置換

1.股骨頭表面置換:股骨頭表面置換是將股骨頭進行部分的半球表面置換,假體由鈷鉻合金製成,作用是恢復股骨頭的球面形狀。是中晚期股骨頭壞死行全髖關節置換的一種過渡方法。

2.人工關節置換術:包括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和全髖關節置換術,是ANFH的終末治療手段,該術易出現較嚴重的並發症,如感染及假體松動、下沉等,只適用於年齡在50歲以上,FicatⅢ期以上的患者。

四、中醫治療

中醫葯在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治療中具有巨大的優勢。中醫辨證論治從整體觀念出發,在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早期階段採取及時的治療措施,可組織骨質繼續壞死,具有確切療效,並且無痛苦無損傷。中醫中葯治療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方劑眾多,可以運用在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各個時期,但主要在成人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早期運用比較廣泛,對中葯治療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早期對股骨頭血供的改善作用明顯,療效得到一致的公認。但現在絕大部分中醫葯劑作用單一,只對某一型的股骨頭壞死有療效,而且療效較慢。

8、股骨頭壞死有治嗎?

股骨頭壞死的非手術治療
要注意非手術治療ONFH的療效尚難預料。
1、保護性負重:學術界對於該方法能否減少股骨頭塌陷仍有爭論。使用雙拐可有效減少疼痛,但不提倡使用輪椅。
2、葯物治療:適用於早期(0、I、II期)ONFH,可採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劑,針對高凝低纖溶狀態可用低分子肝素及相應中葯治療,阿侖磷酸鈉等可防止股骨頭塌陷,擴血管葯物也有一定療效。
3、物理治療:包括體外震波、高頻電場、高壓氧、磁療等,對緩解疼痛、促進骨修復有益。
股骨頭壞死的手術治療
多數ONFH患者會面臨手術治療,手術包括保留患者自身股骨頭手術和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兩大類。保留股骨頭手術包括髓芯減壓術、植骨術、截骨術等,適用於ARCOI、II期和III期早期,壞死體積在15%以上的ONFH患者。如果方法適當,可避免或推遲行人工關節置換術。
1、股骨頭髓芯減壓術(core decompression) 建議採用直徑約3mm左右細針,在透視引導下多處鑽孔。可配合進行自體骨髓細胞移植、骨形態蛋白(BMP)植入等。此療法不應在晚期(III、IV期)使用。
2、帶血管自體骨移植 應用較多的有帶血管腓骨移植、帶血管髂骨移植等,適用於II、III期ONFH,如應用恰當,療效較好。但此類手術可能導致供區並發症,並且手術創傷大、手術時間長、療效差別大。
3、不帶血管骨移植 應用較多的有經股骨轉子減壓植骨術、經股骨頭頸燈泡狀減壓植骨術等。植骨方法包括壓緊植骨、支撐植骨等。應用的植骨材料包括自體皮鬆質骨、異體骨、骨替代材料。此類手術適用於II期和III期早期的ONFH,如果應用恰當,中期療效較好。
4、截骨術 將壞死區移出股骨頭負重區,將未壞死區移出負重區。應用於臨床的截骨術包括內翻或外翻截骨、經股骨轉子旋轉截骨術等。該方法適用於壞死體積中等的II期或III期早、中期的ONFH。此術式會為以後進行人工關節置換術帶來較大技術難度。
5、人工關節置換術 股骨頭一旦塌陷較重(III期晚、IV期、V期),出現關節功能或疼痛較重,應選擇人工關節置換術。對50歲以下患者,可選用表面置換,此類手術能為日後翻修術保留更多的骨質,但各有其適應症、技術要求和並發症,應慎重選擇。
不同分期股骨頭壞死的治療選擇
對於0期非創傷性ONFH,如果一側確診,對側高度懷疑0期,宜嚴密觀察,建議每6個月進行MRI隨訪。
I、II期ONFH如果屬於無症狀、非負重區、病灶面積15%者,應積極進行保留關節手術或葯物等治療。
IIIA、IIIB期ONFH可採用各種植骨術、截骨術、有限表面置換術治療,症狀輕者也可保守治療。
IIIC、IV期ONFH患者中,如果症狀輕、年齡小,可選擇保留關節手術,其他患者可選擇表面置換、全髖關節置換術。
股骨頭壞死中醫治療
股骨頭壞死,中醫稱「骨蝕」。中醫認為機體體質虛弱,抗病能力低下,肝腎精血不足,致使骨質疏鬆,是股骨頭缺血壞死的潛在原因。病變涉及肝、脾、腎。腎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腎健則髓生,髓滿則骨堅。反之,則髓枯骨萎,失去應有的再生能力。肝主筋藏血與腎同源,二者榮衰與共,若肝臟受累、藏血失司,不能正常調節血量,血液營運不周,營養難濟,是造成股骨頭壞死的重要因素。脾主運血,脾失健運、無化氣源,則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病變發生後,骨與軟骨挫裂傷,氣血不通暢,經脈瘀阻,血行障礙,肢體失去營養,再生和修復能力減退,因而產生本病。
股骨頭壞死早期:
1、中醫辯證多為氣滯血瘀型股骨頭壞死,給予行氣活血的中葯。
2、局部可給予活血通絡、行氣、止痛的葯膏或膏葯外敷。
3、可行推拿、針灸治療以改善髖關節功能,緩解疼痛。
股骨頭壞死中期:
1、中醫辯證多屬氣虛血瘀型、肝腎虧虛型,根據症型不同,給予不同中葯。
2、局部仍可以外敷活血、通絡、強筋、健骨的葯膏和膏葯。
3、中醫推拿、針灸治療,改善髖關節功能,緩解痙攣肌肉,減輕疼痛

與股骨頭壞死截骨術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