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股骨頭壞死 哪裡疼
股骨頭壞死是因為外傷或血液無法供養股骨頭造成的缺血性壞死
症狀:
①疼痛。疼痛可為間歇性或持續性,行走活動後加重,有時為休息痛。疼痛多為針刺樣、鈍痛或酸痛不適等,常向腹股溝區,大腿內側,臀後側和膝內側放射,並有該區麻木感。
②關節僵硬與活動受限。患髖關節屈伸不利、下蹲困難、不能久站、行走鴨子步。早期症狀為外展、外旋活動受限明顯。
③跛行。為進行性短縮性跛行,由於髖痛及股骨頭塌陷,或晚期出現髖關節半脫位所致。早期往往出現間歇性跛行,兒童患者則更為明顯。
最簡單的辦法幫助您鑒別是不是股骨頭壞死:4字試驗
「4」字試驗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一側下肢伸直,另側下肢以「4」字形狀放在伸直下肢近膝關節處,並一手按住膝關節,另一手按壓對側髂嵴上,兩手同時下壓。下壓時,骶髂關節出現痛者,並且或者曲側膝關節不能觸及床面為陽性。
若是為陽性 建議盡早去醫院治療 可以拍一個X光片子協助治療
若為陰性 不排除腰椎間盤突出症 具體要做相應檢查
2、股骨頭壞死早期會疼痛嗎?
當發生過骨折或髖關節受過傷後,等治癒完畢一段時間後有產生了疼痛,出現髖部間歇性或持續性疼痛。這是常見的股骨頭壞死的症狀,長期或短期大量使用激素或經常酗酒者也易患上股骨頭壞死。出現髖關節疼痛,出現的感覺多為鈍痛。髖病膝痛,又稱異位性疼痛,是常見的股骨頭壞死的症狀,因其「遠」離髖關節常被忽視,易被誤診關節炎或關節損傷,實則是股骨頭壞死的相關的放射症狀。3-10歲的兒童,股骨頭壞死的發病前有輕微外傷或上感史。突然發病,股骨頭壞死患兒指膝關節及大腿內偵痛,股骨頭壞死的症狀在幾天後轉為髖痛,後引起跛行,體溫不高和低熱,髖關節有壓痛,患髖維持於微屈、內收位,髖關節內旋、外展活動明顯受限,患側髖關節照片對比,骨骺及軟骨面不光滑。這也是常見的股骨頭壞死的症狀。
3、股骨頭壞死早期到底哪裡痛具體都有什麼位
當您感到髖關節疼痛時不要亂用葯先觀察幾天然後到專科醫院檢查還有就是自我感到疼痛加重時可深壓疼痛部位做一下4字征試驗若是陽性證明為有蹭4字征試驗:患者仰卧患者一側下肢屈膝屈髖並將足跟放到對側膝上檢查一手扶屈腿之膝上另一手按壓對側髂嵴上兩手同時下壓[正常參考值]:下壓時骶髂關節痛者為陽性[臨床意義]:陽性者表示骶髂關節有蹭自我做一下髖關節功能試驗如髖關節外展、骨收、屈曲等有無股內擠攣、疼痛早期可作ECT或者做磁共振檢查一般早期缺血都能診斷出來在中期和晚期做放射檢查就可以明確診斷出來
4、股骨頭壞死在哪裡疼痛?
股骨頭壞死典型症狀:髖關節、大腿近側,膝部疼痛,髖部活動受限,常見症狀:最常見的症狀是疼痛,疼痛部位是髖關節、大腿近側,可放射至膝部.疼痛可以因壞死組織-修復的炎症病變或炎症病灶內的高壓引起,可表現為持續痛,靜息痛.骨軟骨塌陷變形導致創傷性關節炎,或有髖關節周圍肌肉韌帶附著部位慢性損傷性疼痛.髖部活動受限,特別是旋轉活動受限,或有痛性和短縮性跛行.
5、股骨頭壞死早期會疼痛嗎
?當發生過骨折或髖關節受過傷後,等治癒完畢一段時間後有產生了疼痛,出現髖部間歇性或持續性疼痛。這是常見的股骨頭壞死的症狀,長期或短期大量使用激素或經常酗酒者也易患上股骨頭壞死。出現髖關節疼痛,出現的感覺多為鈍痛。髖病膝痛,又稱異位性疼痛,是常見的股骨頭壞死的症狀,因其遠離髖關節常被忽視,易被誤診關節炎或關節損傷,實則是股骨頭壞死的相關的放射症狀。3-10歲的兒童,股骨頭壞死的發病前有輕微外傷或上感史。突然發病,股骨頭壞死患兒指膝關節及大腿內偵痛,股骨頭壞死的症狀在幾天後轉為髖痛,後引起跛行,體溫不高和低熱,髖關節有壓痛,患髖維持於微屈、內收位,髖關節內旋、外展活動明顯受限,患側髖關節照片對比,骨骺及軟骨面不光滑。這也是常見的股骨頭壞死的症狀。
6、股骨頭壞死哪個時期最疼痛難忍?
疼痛會貫穿於患者的整個過程,早期股骨頭壞死的疼痛開始為隱痛、鈍痛、間歇痛,活動多了疼痛加重,休息可以緩解或減輕症狀。但也有呈持續性疼痛的,不 管是勞累還是休息,甚至躺在床上也痛。而且,疼痛逐漸加重。此時在X線上雖然沒有明顯的形態異常改變,但是髖關節已有不同程度的功能受限。比如病人患側髖關節外展、旋轉受限,下蹲不到位等等。
晚期股骨頭壞死的疼痛主要是疼痛部位股骨頭塌陷、碎裂、變形,有的可造成髖關節半脫位,此時的疼痛與髖關節活動、負重有直接關系。活動時關節內因骨性磨擦而疼痛,靜止時頭臼之間不發生磨擦,疼痛也就不明顯了。所以說, 行走、活動疼痛加重,動則即痛,靜則痛止或減輕。
金冠醫師提醒:股骨頭壞死疼痛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病情的嚴重性,但不能作為評判股骨頭壞死病情的標准。許多患者在股骨頭壞死疼痛難忍時會選擇止痛葯,或者手術來結束這種痛苦,然則無論是手術還是止痛葯對股骨頭壞死而言都是治標不治本,甚至會掩蓋股骨頭壞死病情,往往等到我們再次疼痛時已經進入晚期,延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因此,股骨頭壞死應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