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骨頭 > 股骨頭影像診斷

股骨頭影像診斷

發布時間:2020-09-03 17:36:57

1、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如何從影像學進行病理分型?

中葯治療見效緩慢。 (2)鬱血型:X線呈密度減低或囊性變,ECT呈現核素濃集「熱區」,作隧道時疏鬆,刮出豆腐渣樣死骨,呈「濕性」壞死,可能由於多次小區壞死融合或靜脈病變所致,骨內壓高,靜脈迴流差。中葯治療有效,但易塌陷。 (3)混合型:介於上述二者之間,ECT呈現大片「熱區」中含有相對「冷區」,可以是壞死中期表現。 (4)增生硬化型:是 V 、 VI 期的晚期表現,X線為股骨頭增生硬化,畸形發展,機械強度又逐漸增高,ECT呈現股骨頭及關節間隙區濃集「熱區」,但比鬱血型核素濃集要低些。

2、股骨頭壞死的X線影像表現是什麼?

你好,金冠醫生謝謝您的邀請。X線檢查是股骨頭壞死常見的檢查項目之一,那麼會有什麼症狀呢?
1、在股骨頭軟骨下骨板下方出現骨質密度增高,周圍出現點狀或斑片狀密度減低區或囊性變,周圍出現一密度增高的硬化邊緣包繞。骨密度增高和硬化緣是骨壞死後新骨形成的表現,而不是骨壞死的本身,硬化帶出現在壞死骨和活骨之間。這是改良的Ficat-Alert分期、Steinberg 分期和ARCO 分期Ⅱ期的表現。
2、股骨頭軟骨下骨板出現「新月征」。新月征是指股骨頭負重區軟骨下骨板內厚的透光區,是由於骨壞死後,骨質被吸收,出現微骨折所致,通常在正位片上不易見到,在蛙式位片上易顯示,容易被忽視。新月征的出現是股骨頭缺血壞死所有分期系統的基礎,股骨頭有新月征而無節段性塌陷是股骨頭缺血壞死所有分期Ⅲ期特徵性的表現。
3、股骨頭軟骨下骨板出現節段性塌陷、變扁、碎裂,軟骨下骨質密度增高,伴有或不伴有關節間隙狹窄,晚期出現髖關節關節炎的表現。

3、股骨頭壞死早期能通過CT確診嗎

你好,股骨頭壞死的確診檢查主要有:X線攝片、磁共振成像(MRI)、核素掃描、計算機體層成像(CT)等。對於中晚期患者一般通過X線檢測即可確診,對於早期患者X線檢測不明顯,建議做核磁共振或CT進一步確診。股骨頭壞死除了上述影像檢測外,還需結合醫生的臨床查體、詢問病史等,以確保診斷的准確性,特別是早期患者,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需注意區分。

4、檢查部位《骨盆正位》 影像表現:左股骨頭見數個小圓形透亮影,邊緣似見硬化邊;余骨盆各構成骨形態、

股骨頭出現小圓形透亮影,邊緣見硬化,這是股骨頭炎症的表現,所以會出現骨質改變,而這種炎症可以導致缺血性壞死。當然是否有股骨頭壞死還需看片子的實際情況和臨床症狀。

與股骨頭影像診斷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