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股骨頭置換術靠譜嗎?
我覺得沒有一定要做手術的地步就不要動手術,股骨頭置換術不是萬無一失的,所以還是先試試恆古骨傷癒合劑吧,它的效果也挺不錯的。
2、股骨頭置換手術有效嗎?
建議:人工股骨頭置換術的成功與否,與醫院的技術水平及患者本身的年齡、骨質狀況、身體素質有直接關系。而且手術費用高、手術過程風險大,人體自身股骨頭有著人工材料無法比擬的優勢,也是許多患者不願選擇人工股骨頭置換術的主要原因。
人工髖關節置換包括人工股骨頭置換、人工全髖關節置換(即股骨頭、髖臼均行置換)。簡單的說,是用人造材料取代患者自身原有材料的一個手術。
人工股骨頭置換術適用於65歲以上的重度股骨頭壞死患者,且手術風險大、費用高、術後存在一系列的並發症,因此讓許多患者望而卻步。
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效果快速,但是在我國存在盲目擴大手術適應症和操作技術不規范的問題。
人工關節有一定的使用年限,一般為10年,因此,國家明文規定,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只適合65歲以上的重度股骨頭壞死患者。許多骨質疏鬆的患者在術後2-3年常有假體松動、關節感染、人工股骨頭脫位等各種並發症發生,這對患者來說,無疑增加了痛苦和經濟負擔。誰也不想在人生最後的幾十年裡整日卧床、生活不能自理,所以我們不建議年輕的患者進行手術。
3、年齡是全髖關節置換適應症么?比如55歲。
原則上除少數明顯移位和過度粉碎的股骨頸骨折外,一般60歲以下不應進行人工關節置換的,包括頭下型。
不過事實上現在臨床上的指征有無限放寬的嫌疑。
想做一個合格的骨科醫生,還是盡量按原則做事,對患者負責,也不易出事。
4、人工股骨頭置換術的適應症
<
5、全髖置換術的目的
全髖置換術的目的:
年滿50歲以上具有下列適應症者,可行全髖置換,對50歲以下者應慎重。
髖臼破壞重或有明顯退變,疼痛重,關節活動受限明顯,嚴重影響生活及工作。
股骨頭無菌性壞死和陳舊性股骨頸骨折並發股骨頭壞死,並嚴重變形,塌陷和繼發髖關節骨性關節炎。
股骨頭置換術、全髖置換術、髖關節融合術失敗者。
全髖關節由人工髖臼和人工股骨頭組成。過去二者均用金屬,實踐症明並發症多,現已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