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股骨頭壞死是怎麼來分期的,大概分幾期?
你好,股骨頭壞死分四期,I期(超微結構變異期)、II期(有感期)、III期(壞死期)、IV期(致殘期),I期臨床上伴有或不伴有局限性輕微疼痛疼。II期臨床上較I期有明顯的疼痛、髖關節活動輕微受限等。III期症狀非常明顯,臨床表現疼痛加重、間歇性的跛行、關節活動受限、肌肉萎縮、患肢有不同程度的縮短等。IV期臨床表現為疼痛加重、功能障礙、僵直不能行走,出現脫位或半脫位,牽涉膝關節功能活動嚴重受限,患者生活無法自理。
2、股骨頭壞死是怎麼樣分期的
股骨頭壞死國際分期(骨循環學會ARCO分期)
0 期 活檢結果符合壞死,其餘檢查正常
Ⅰ期 骨掃描或/和磁共振陽性 ⅠA 磁共振股骨頭病變范圍 <15%
ⅠB 股骨頭病變范圍 15-30% ⅠC 股骨頭病變范圍 >30%
Ⅱ期 股骨頭斑片狀密度不均、硬化與囊腫形成,平片與CT
沒有塌陷表現,磁共振與骨掃描陽性,髖臼無變化
ⅡA 磁共振股骨頭病變范圍 <15% ⅡB磁共振股骨頭病變范圍 15-30% ⅡC 磁共振股骨頭病變范圍 >30%
Ⅲ期 正側位照片上出現新月征
ⅢA 新月征長度<15% 關節面或塌陷小於or <2-mm ⅢB 新月征長度-占關節面長度15-30% 或塌陷2-4mm
ⅢC 新月征長度>30%關節面長度或塌陷>4-mm
Ⅳ期 關節面塌陷變扁、關節間隙狹窄、髖臼出現壞死變化、囊
性變、囊腫和骨刺
3、股骨頭壞死分期有哪些?都有什麼特徵?
Ⅰ期(前放射線期)此期約有50%的患者可出現輕微髖痛,負重時加重。查體:髖關節活動受限,以內旋活動受限最早出現,強力內旋時髖關節疼痛加重。X線顯示:可為陰性,也可見散在性骨質疏鬆或骨小梁界限模糊。
Ⅱ期(壞死形成,頭變扁前期)臨床症狀明顯,且較I期加重。X光片顯示:股骨頭廣泛骨質疏鬆,散在性硬化或囊性變,骨小梁紊亂、中斷,部分壞死區,關節間隙正常。
Ⅲ期(移行期)臨床症狀繼續加重。X光片顯示:股骨頭輕度變扁,塌陷在2mm以內,關節間隙輕度變窄。
Ⅳ期(塌陷期)臨床症狀較重。下肢功能明顯受限,疼痛多緩解或消失,患肢肌肉萎縮。X光片顯示:股骨頭外輪廓和骨小梁紊亂、中斷,有半月征,塌陷大於2mm,有死骨形成,頭變扁,關節間隙變窄。
Ⅴ期(骨關節炎期)臨床症狀類似骨性關節炎表現,疼痛明顯,關節活動范圍嚴重受限。X光片顯示:股骨頭塌陷,邊緣增生,關節間隙融合或消失,髖關節半脫位。正確的診斷和分期,對決定治療方法和治療效果有密切的關系。早期發現或懷疑有骨壞死,可繼續做磁共振(MRI)或CT掃描。但以上兩種檢查費用較高,故一般建議患者拍骨盆正位X線片即可,或加拍雙側髓部X線片,屈髖至90deg;外展位髖關節片。
4、缺血股骨頭壞死的預防及分期
股骨頭壞死也叫股骨頭缺血性壞死。誘發股骨頭壞死的原因眾多,而且表現症狀也是呈現多樣化,根據專業檢查股骨頭壞死的結果,可以把股骨頭壞死分為四期:
第一期,患者一般沒有明顯的症狀出現;
第二期,患者會感覺疼痛明顯;
第三期,則會表現為間歇性的跛行;
第四期,股骨頭會出現功能性障礙。
無論是骨內因素,還是骨外因素,都有可能致使骨髓內壓內增高,而增高的骨髓內壓會進一步導致骨缺血和細胞組織水腫,而骨的缺血容和組織的水腫又會進一步使得骨髓內壓增高,如此一來,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過程,如果患者不注意,讓患肢繼續負重的話,股骨頭會受到進一步的壓力,而使得股骨頭塌陷,進而股骨頭的功能喪失,形成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症。而預防的過程,就是預防原發病的過程,對於一切可能造成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因素我們都要認真防治,定期檢查,隨時掌握病情變化,有利於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