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骨頭 > 魯迅股骨頭壞死

魯迅股骨頭壞死

發布時間:2020-08-16 10:56:07

1、中醫是騙人的嗎?

你找正規的中醫院抄的醫生
現在由於中醫不怎麼賺錢 很多醫生都是中西醫混雜的 很多醫院也不是純中醫的
我在國醫堂見習 我讀中醫的 雖然很辛苦 也雖然知道中醫的出路不是很好 但我真的很相信中醫 特別是慢性疾病 西醫完全zd束手無策

2、大腿內側出現疼痛是怎麼回事?

什麼部位?
是大腿內側靠近大腿根的部位么?
按壓有沒有疼痛感?
有沒有明顯的塊狀組織
走路是否有明顯痛感?
那個部位淋巴,血管,神經密集
建議你可以去大醫院看一下
如果是淋巴結發炎,可以輸液治療
左氧之類的葯物即可

3、郭巨埋兒故事概述

郭巨,晉代隆慮人(今河南省林州市人),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後,他把家產分作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取母親供養,對母極孝。

後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的母親非常疼愛孫子,自己總捨不得吃飯,卻把僅有的食物留給孫子吃。

郭巨因此深感不安,覺得養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母親,遂和妻子商議:「兒子可以再有,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省些糧食供養母親。」

當他們挖坑時,在地下二尺處忽見一壇黃金,上面寫:「天賜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夫妻得到黃金,回家孝敬母親,並得以兼養孩子。從此,郭巨不僅過上了好日子,而且孝順的美名傳遍天下。

(3)魯迅股骨頭壞死擴展資料:

評價:

魯迅在《二十四孝圖》與《後記》中的評論:至於玩著「搖咕咚」的郭巨的兒子,卻實在值得同情。

但是劉向《孝子傳》所說,卻又有些不同:巨家是富的他都給了兩弟;孩子是才生的,並沒有到三歲。

結末又大略相象了,「及掘坑二尺,得黃金一釜,上雲:天賜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我最初實在替這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黃金一釜,這才覺得輕松。

然而我已經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並且怕我父親去做孝子了。家境正在壞下去,常聽到父母愁柴米;

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親竟學了郭巨,那麼,該埋的不正是我么?如果一絲不走樣,也掘出一釜黃金來,那自然是如天之福,但是,那時我雖然年紀小,似乎也明白天下未必有這樣的巧事。



4、愛國書籍讀後感300

讀《可愛的中國》有感
一本好書會使你享受一生,讀一本好書如同和一位高尚的談話。一次偶然的機會,我閱讀了《可愛的中國》這本書。讀後我的心裡樹立起了一個永不磨滅的信念,那就是----我們一定要愛自己的祖國。
現在讀了這本書我明白,只要中華民族團結起來,不管什麼樣的苦難都能克服,不管多麼強大的敵人我們都能戰勝,中華民族從古至今經歷了無數的磨難,依然不屈不撓地走到了今天。我們需要的就是像方誌敏不屈不撓的愛國精神。
方誌敏的肉體已經死去,但他的英靈卻一直活在我們心中。當代也有著許許多多象方誌敏一樣的人;他們為了祖國,為了人民的利益,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他們用生命,用行動詮釋著精神的真諦,更道出了我們不懈的精神追求!
方誌敏那種堅強、節儉、面對困難不屈服的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我決心像方誌敏烈士那樣,成為一個節儉、堅強、一身正氣的好少年!

5、我在"朝外"如何踐行"品格第一"

每一次握手

杜 霞

每次去朝外,見到老校長時,她都會很自然地握住我的手。
朝外是朝陽外國語學校的簡稱,2012年的這個春天,我開始頻繁出入於坐落在鳥巢附近的這所學校。那些空氣依然清冷的早晨,在慧忠里的朝外小學部,那些好小好小的孩子,會爭先恐後地跑過來,仰著花盤似的小臉,和你熱熱地說一句:老師好!
老校長姓郝,名字頗富中性色彩:郝又明。但我喜歡叫她老校長,在我不長的從事教育工作的履歷中,她是我見過的最年長的一位校長了。
機緣巧合,在給朝外做了一次有關閱讀的講座之後,我就和這所學校結下了不解之緣。老校長熱情地把我們一次次邀去,堅定地說:我看準了,我要做閱讀!
老校長生於1934年的北平,195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水利系,她說那時教她的老師中就有著名水利專家黃萬里先生。從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期開始,郝又明就開始了英語教師的職業生涯,先後在北京二十五中、求實中學、海淀十一學校進行英語教學的教改實驗,曾獲「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北京市胡楚南獎」、「北京市人民教師」等諸多嘉獎。1989年,她作為中國唯一的中學教師代表,參加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舉辦的「21世紀教育研討會」。
而我以為,老校長真正快意淋漓的教育人生,開始於1998年。那一年,六十四歲的她在亞運村一片普通的住宅群里掛牌成立了北京朝陽外國語學校。據說臨近開學了,教室里還是一踩一腳灰,好不容易招來一批學生,還陸續走了一百多人。然而,在此後的13年中,朝外由單一的初中建制逐步擴充完善了高中和小學,完成了從民辦公助到國有民辦再到公辦學校的轉變,實現了由普通學校到區級示範校的跨越。
2011年冬季,我第一次見老校長,就被她腋下的雙拐所震撼,聽說她因為股骨頭壞死,疼得在學校的地下打滾。我不能想像,這位體育場上曾經的健將、清華摩托車隊的輔導員,如何面對她生命中那些徹骨的疼痛?
那一晚,我在電話里向也曾飽受腰疼折磨的母親訴說了老校長的故事,惹得老媽連連贊嘆。在不同的人生坐標里,有的人確實走得更遠。
就像她在六十四歲高齡選擇又一次起飛,老校長看準的事情,就一定要做。於是,建構閱讀課程、提升閱讀素養的課題,就在老校長悠長而執著的目光中開啟了,我們沒有多少成熟的經驗可遵循,也沒有多少現成的模板可復制,但這里有寬松的課時安排,切實的制度保障,這里還有年輕的同道者們,他們渴望探索、渴望改變……
還因為,「閱讀」關乎於心靈的潤澤,生命的壯大,關乎人之為人的根基與氣脈。
在幾年前的媒體采訪中,老校長曾說:熬了十年,朝外才有了今天。我今年都快七十五歲了,臨走前還是想再吶喊一聲,希望教育能按規律辦。現在有些學校為什麼路越走越窄,就是因為沒有做人的工作。「品格第一」,「做最好的自己」,這是朝外奉行的教育原則,我一定要把這個model做好,交給我的接班人,這是我最大的心願。
春天裡,剛剛開學,倡導「品格第一」的老校長就買了奧巴馬總統寫給女兒的勵志讀物《贊美你》,送給學校的每一位老師和同學,我們的閱讀課程,也在這春風化雨的「贊美」中悄然帶給孩子一份感動和美好。
在讀過幾篇關於台灣教改的文章後,老校長向我打聽起北師大的課程教學論專家王策三先生,原來是王老先生關於基礎教育改革推行的穩妥立場,讓老校長心有戚戚,如遇知音。我不由地想起第一次見面,老校長就明確地表達了對教育改革中「一刀切」作風的不滿,朝外的學校食堂,也正是因為當時沒有跟風廢除而得以保留,如今看來,這一個慢半拍的舉動,讓孩子們在健康上受益多多。
老校長說:做教育不能著急,一紙行政命令下來,我總要先琢磨琢磨,看看是不是真的符合教育的規律。她倡導的「分層教學」貫徹「分層不分班、保底不封頂、學生自選層、層間可流動」的原則,所探索的,也正是一種更符合學生個性發展的慢節拍教育。
無奈王策三老先生已是高壽,深居簡出,而吾生也晚,一時間似乎無緣相見,但老校長的問題意識也引發了我的興趣,我復印了幾篇王老先生的文章,又找到他的兩本專著,在下一次去朝外聽課時,送給了老校長。老校長興奮之餘,又握住了我的手,在緊張的聽課間隙,和我探討起「靜悄悄的革命」。
好久不曾體會到這樣溫暖而自然的握手了,被這樣握著的時候,某一刻甚至感覺自己又回到五、六歲,那時候姥姥還在,她牽著我的小手去打預防針,低下頭告訴我說:別怕。
有些東西,就在握手之間,悄悄地傳遞著,那是急切、是渴求,是一個教育先行者對後來者的叮囑和寄託。
在很多事情上,老校長都顯示出她強大的執著,比如說她堅持讓朝外的老師們穿校服,坊間還流傳著身著朝外校服的老師被當作附近超市收銀員的笑話,年輕的女老師們自然耐不住這份「樸素」,在老校長看不到的地方頑強地綻放個性和美麗。
老校長說:我知道她們不愛穿,但我就得這么一遍遍地要求,而且我自己一定要穿,我有我的道理。說這話的時候,她有些狡黠地眨眨眼睛,唇邊漾起孩子似的笑意。
高考剛剛落下帷幕,周末的深夜,在朝外的閱讀博客「涵詠」上,我看到了一組朝外高考花絮。照片上的老校長坐在輪椅上,或殷殷目送,或諄諄叮囑,和朝外的師生共同經歷著這一年一度的嚴峻與考驗。但無論是和老師還是和孩子們,老校長都無一例外地,握住了他們的手。
不知怎麼,眼睛就那麼一熱,心裡同樣有熱熱的東西湧上來。是因為輪椅上那年近八旬的老人嗎?還是因為那飽經滄桑的掌心裡的熱度?一時間,我甚至無法說清自己的感受。
我從小就渴望從教,比如說做一個中學語文老師,或者在大學中文系講授現當代文學,但我沒有想到,命運給了我一個更大的講台,讓我的教育之夢更加聚焦,讓我得以在一個更闊大的背景下去理解教育。在過往的五年裡,隨著對教育領域探索的深入,我內心的焦灼與憂慮也日益加深。在從南到北、從城市到鄉鎮的一次次觀摩、聽課、培訓、講座中,我也一次次地與教育的「真實」遭遇,而這樣的「真實」,常常會讓你坐立不安……也每每在這個時候,我會深深地體會到同為北師大校友的北京十五中校長邰亞晨所說的:在今天談教育的成功,是一種恥辱。
但畢竟還有那麼一些人在努力著。魯迅先生說: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乾的人,有拚命硬乾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樑。在中國做教育,需要的正是這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如果沒有足夠的擔當、足夠的奉獻、足夠的隱忍堅持和無怨無悔,那就請遠離這個事業。而教育的公平、民主、均衡……這些語詞如果不真實地落實在一個個堅實或並不堅實的臂膀上,如果不真實地源自於每一所學校、每一位校長、每一個老師的躬身實踐,那麼它就只能是規劃報告里的願景和瞻望。
在這個靜謐的夜晚,凝視著那些握手的瞬間,我彷彿又感受到了老人掌心裡的熱力。
後來才知道,照片上署名「侯奕光」的拍攝者,就是朝外培養的學生,曾就讀於北京外國語大學,目前在中國廣播電台工作。我不知是怎樣的機緣讓小侯同學拍下了這樣的一組照片,但從他寫於2010年的一篇回母校「探親」的網路日誌中,我似乎讀懂了他鏡頭背後的深意:來到校長室門口,校長伸手,我趕緊一把抓住,慈祥、溫暖的感覺湧上心頭。校長對我已經沒有當初的嚴厲,只是欣慰和鼓勵,看得出她喜歡我的工作,希望我繼續學好俄語,看得出這工作很合他老人家的意……
那深深的一握,握住的,是中國的未來。

2012年6月12日

6、在生物醫學高度發達的今天,中醫葯學是否還有保留的必要?

對於中葯現在都有很多的爭論,有人說現在的醫學已經這么發達了,而中醫作為中國的傳統醫學,跟現在的醫療體系比起來其科學性就要差很多,那麼中醫還有沒有必要把它給保留下來呢,我覺得是有需要保留的。

首先中醫已經代表了一種中國文化了,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中醫起了很大的作用,畢竟過去我們都是靠中葯來治病救人的,所以說中醫有沒有效果當然有效果,那麼為什麼重新現在不受人重視了呢?主要就是因為現在的醫療體系過於發達,而中醫的發展卻跟不上現在的醫療體系發展。

我們知道現在醫學體系已經足夠的嚴謹,已經足夠的發達,任何一種葯物的誕生,都是要經過嚴密的科學論證,葯理分析,以及受體實驗的。所以我們現在在吃很多葯的時候,看說明書你就能發現,上面密密麻麻寫了這個葯的葯理,是什麼會有什麼樣的不良反應,而對於中葯來說,這些往往都是欠缺的。

這是這一種欠缺,導致了大家對於中葯存在著很多的擔憂,因為我們也希望我們吃進肚子裡面的葯物,他的葯理反應不良反應等等,這些都是已經搞清楚透徹的了,誰也不想,自己吃下去的是一個不明不白的東西。

所以我們應該去推動中醫葯的科學論證,進一步的改革和發展我們的中醫體系,而不是去放棄他,因為中醫是有一點效果的,我們通過對於中醫的研究,有可能能夠啟發到現在的醫療體系,就比如屠呦呦發明的青蒿素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7、求助!!!我爸酗酒嚴重,怎麼能讓他少喝點?

我是一個平時好喝酒的人,酒量很大,一瓶半別人看不出來,酒齡24年。
先說一些喝酒的危害:
(1)急性危害:可引起急性酒精中毒、車禍、犯罪、斗毆、家庭不和、意外死亡等;
(2)慢性危害:可引起肝炎、肝硬化、心血管疾病、腫瘤、神經精神性疾病等。
別介意,以上兩條網上抄襲的,不過我現已有一些症狀和感覺。

以下根據我自己的喝酒經歷再談一下喝酒人的心理:
(1)、郁悶時的逃避心理。有的人在郁悶時,尤其是有煩心事時,常常借酒澆愁,以酒精麻痹自己的神經,躲一時是一時 ;
(2)、與朋友交心娛樂的一種平台,無聊時的一種精神寄託。有道是:無酒不成禮儀,與朋友在一起,打打牌,和個小酒,行個酒令,放鬆一下緊張的神經,其實並無不可,你說,一個大男人,工作後就回家,眼前轉來轉去經常就是老婆孩子、孩子老婆,做飯、吃飯、刷鍋洗碗等等一些家庭瑣事,煩都能煩死,總不如與朋友在一起逍遙自在,久而久之,喝酒成癮,即使不與朋友在一起,也忍不住喝兩口;
(3)、工作陪酒,不得已而為之。

大量的臨床試驗證實:酒精中的乙醇對肝臟的傷害是最直接,也是最大的。它能使肝細胞發生變性和壞死,一次大量飲酒,會殺傷大量的肝細胞,引起轉氨酶急劇升高;如果長期飲酒,還容易導致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甚至酒精性肝硬化。據上海環境經濟研究所災害預防研究室的一項科研報告披露:近7年間,因大量長期飲烈性白酒造成酒精中毒的患者上升28.5倍,死亡人數上升30.6倍。

大量飲酒會對身體健康有下列危害:

[酒精中毒]
據測定,飲下白酒約5分鍾後,酒精就會進入血液,隨血液在全身流動,人的組織器官和各個系統都要受到酒精的毒害。短時間大量飲酒,可導致酒精中毒,中毒後首先影響大腦皮質,使神經有一個短暫的興奮期,胡言亂語;繼之大腦皮質處於麻醉狀態,言行失常,昏昏沉沉不省人事。若進一步發展,生命中樞麻痹,則心跳呼吸停止以致死亡。

[損害食管和胃黏膜]
酒精對食管和胃的黏膜損害很大,會引起黏膜充血、腫脹和糜爛,導致食管炎、胃炎、潰瘍病。酒精主要在肝內代謝,對肝臟的損害特別大,肝癌的發病與長期酗酒有直接關系。研究表明,平均每天飲白酒160克,有75%的人在15年內會出現嚴重的肝臟損害,還會誘發急性膽囊炎和急性胰腺炎。

[誘發腦卒中酒精影響脂肪代謝,升高血膽固醇和甘油三酯。]
大量飲酒會使心率增快,血壓急劇上升,極易誘發腦卒中。長期飲酒還會使心臟發生脂肪變性,嚴重影響心臟的正常功能。

[酒精中毒性精神病]
當血液中的酒精濃度達到0.1%時,會使人感情沖動;達到0.2%~0.3%時,會使人行為失常;長期酗酒,會導致酒精中毒性精神病。

[營養失調]
長期酗酒還會造成身體中營養失調和引起多種維生素缺乏症。因為酒精中不含營養素,經常飲酒者會食慾下降,進食減少,勢必造成多種營養素的缺乏,特別是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12的缺乏,還影響葉酸的吸收。

酒精在人體內的分解代謝主要靠兩種酶:一種是乙醇脫氫酶,另一種是乙醛氫酶。乙醇脫氫酶能把酒精分子中的兩個氫原子脫掉,使乙醇分解變成乙醛。而乙醛脫氫酶則能把乙醛中的兩個氫原子脫掉,使乙醛被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人體內若是具備這兩種酶,就能較快地分解酒精,中樞神經就較少受到酒精的作用,因而即使喝了一定量的酒後,也行若無事。在一般人體中,都存在乙醇脫氫酶,而且數量基本是相等的。但缺少乙醛脫氫酶的人就比較多。這種乙醛脫氫酶的缺少,使酒精不能被完全分解為水和二氧化碳,而是以乙醛繼續留在體內,使人喝酒後產生惡心欲吐、昏迷不適等醉酒症狀。因此,上面所說的不善飲酒、酒量在合理標准以下的人,即屬於乙醛脫氫酶數量不足或完全缺乏的人。對於善飲酒的人,如果飲酒過多、過快,超過了兩種酶的分解能力,也會發生醉酒。

■幫助家裡人戒酒的方法

除非有些時候(比如嚴重的事故)導致了醫學上的緊急狀態的話,酗酒的人是不會被迫地接受戒酒幫助,但是也不必刻意的造成一場嚴重的車禍來勸說您的家人戒酒。許多酗酒治療專家提出了以下幾種方法幫助戒酒.

1.不要把所有的酒藏起來。
家庭成員經常找些借口試圖把酒藏起來避免家人酗酒。不要這樣做,要讓他們親身體會到酗酒造成的不良後果.

2.把握勸說戒酒的最佳時機。
和酗酒者交談的最佳時機是在飲酒相關問題剛剛提出後(比如一場激烈的家庭爭論或一場事故後)。選擇一個他或她冷靜的時候,您可以有機會私下交談。

3.特殊關照。
告訴您家庭成員很為他或她的飲酒問題擔心。必要時使用些飲酒引起危害的例子,包括最新發生的一些事件。

4.講述結果。
向飲酒者解釋如果他或她沒有尋求戒酒幫助,您會怎麼辦-----不是責備,而是要實施些措施避免出現他或她的問題,比如拒絕出席一些提供酒精的社會活動,走出家門遠離酒精。不要做些沒有考慮好的過激行為。

5.尋求幫助。
事先搜集您社區內關於戒酒治療方面的信息。如果他或她需求幫助,立即打電話預約治療顧問。建議首次參加一個治療項目時要陪著一塊去。

6.動員朋友。
如果家庭成員仍然拒絕獲得幫助,讓一位朋友用上述談話方式和他或她談談。剛剛戰勝酗酒的朋友或許很有說服力,但是任何有同情心和隨和的人可能有助。不止一個人,不止一次的去和交談,通常很有必要的,可以逐漸使酗酒者自願去尋求幫助。

7.尋求聯合力量。
在一個醫療護理專業機構的幫助下,一些家庭和他們的親戚朋友組成一個小組聯合起來克服酗酒。這種方法的實施僅僅在有經驗的專業機構的指導下進行。

8.獲取支持。
記住你不孤獨是很重要的。支持一些社區提供的組織,這些組織幫助家庭成員認識到他們不僅為個人的飲酒問題負責。

酗酒治療適於許多人。但是就像一些慢性疾病,治療起來有不同的結果。一些人停止了飲酒且努力剋制自己,其他人則經過一段靜止期後又開始飲酒了。對於治療來說,一點是清楚的,一個人放棄酗酒時間越長,他或她保持清醒頭腦的可能性越大。
---------------------------------------------------------------------------------------------------------------

戒除酒癮的關鍵在於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礙因素,但是可以輔佐一些葯物(disulfiiram 戒酒硫)以克服戒酒初期生理上的需要。像是比較常用的disulfiiram 戒酒硫,或是benzodiazepines類,常用來治療交感神經過度興奮的葯物,以降低戒斷反應的嚴重度,震顫及癲癇的發生率。但是如果是想要讓自己充分放鬆,除了心理對壓力的調適之外,請多作運動,避免攝取令人刺激興奮的食物(咖啡等)、獲取充足睡眠,長時間持續調整生活作息, 即可有效地調整心理緊張的狀態。
----------------------------------------------------------------------------------------------------------------
患有酒精依賴.酒精依賴是長期反復飲酒而引起對酒渴求的一種心理狀態。酒是一種麻醉劑 , 是新神經物質 , 長期飲用可產生酒依賴。酒依賴者中有部分在中斷飲酒後會出現震顫、幻覺、意識障礙、肌肉抽搐、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表現,被稱為戒斷綜合征或酒精依賴綜合征。

酒依賴的臨床表現有:

1. 依賴者對酒的體驗:在開始飲酒後很快就體會到心情愉快,酒後話多,感到緊張疲勞等全消。正是在這種體驗的支配下不間斷地每日飲酒,個人對酒的渴求越來越重,斷飲就可出現戒斷綜合征。

2. 心理依賴:即是對酒的渴求,這種渴求的程度隨飲酒時間的增長越來越大,以致斷飲即會出現戒斷現象。為了滿足渴求心理,免除戒斷現象出現,會出現四處找酒喝的行為。

3. 軀體依賴:當斷飲時出現戒斷綜合征即已形成軀體依賴。這時斷飲可出現程度不一的軀體和精神症狀。為滿足渴求,不出現戒斷症狀的痛苦體驗,依賴者可不顧及時間、地點及周圍情況等而飲酒。重者把飲酒變成了一切活動的中心,此時給人的印象是病人的人格已發生了變化。

4. 戒斷綜合征:早期表現為焦慮、抑鬱、惡心、嘔吐、納差、發冷、出汗、心慌、脈頻不齊、眠差、惡夢、部分有高血壓;隨著進展出現震顫、幻覺、意識障礙、癲癇發作等。

5. 耐受性:為了達到初期飲酒的良好體驗,飲酒量在逐漸增大,但達到一定的程度後隨中毒程度的加深和年齡的增大,酒量又逐漸減少。病人常想處於醉酒狀態,可出現不講衛生、不關心周圍及家人的表現。

6. 軀體並發症:酒精對全身細胞均有毒性,除對中樞神經周圍神經有損害外,對肝膽、胃、心、腎等亦有損害。全身營養不良常見。

根據以上所述,診斷酒依賴並不困難,但如不盡早治療,後果是嚴重的。治療的關鍵是戒酒。而依賴者對酒的渴求和軀體依賴的存在常使其不能自拔,需要在斷絕酒源情況下才可獲成功
--------------------------------------------------------------------------------
戒酒小偏方(一)

取白酒一斤浸泡活黃鱔三條,四天後早晚各服用一兩

連服五天即不想喝酒

戒酒小偏方(二)

活鰻魚一條泡入250毫升白酒中,一天後取出鰻魚

分數次把酒喝光即可戒酒

你的孝心非常感動人。
其實你可以利用你的時間,陪伴你父親進行聊天,在聊天的過程中給他老人家說一些關於酒精的危害,一定要保證是在愉快的環境中進行的,這樣會給他老人家一個喝酒有害的影響,會促進他老人家對酒精的厭惡,進而達到少喝的目的。同樣你可以陪同父親一起散步或者一起鍛煉,在這過程中向他老人家講解酒精的危害,讓他老人家對酒精產生抵抗的情緒,也會對他老人家少喝酒有幫助的。
其實,要讓你的父親少喝酒,就要靠你的實際行動來感化他老人家。
畢竟他老人家為了兒女們已經操勞了大半輩子,我們也不要一下將他老人家的愛好扼殺,而是要通過循序漸進的方法來讓他老人家一步一步地減少對酒精的依賴,從而達到少喝酒的目的。
相信通過你的努力,加上你的孝心,一定會讓你的父親減輕對酒精的依賴的,並且會讓你的父親達到你想讓他老人家戒酒的目的的。
加油吧,畢竟父親為我們操勞了那麼多,就讓他老人家堅持他老人家的觀點,而我們就通過感情來感化他老人家,還他老人家一個健康吧。

8、2人搞笑相聲劇本

《珍惜時間》
甲:日月如穿梭,光陰快似箭。
乙:呦,你又在這拽呢?
甲:拿你來說吧,今年有11了吧?
乙:都12了。
甲:你瞧瞧一晃兒這么大了。
乙:一晃兒?
甲:這「晃」也是形容時間的詞兒。剛生出來這么一點兒,一晃兒3歲進幼兒園,又一晃兒6歲讀小學,再一晃兒12,該小學畢業了,你再這么晃幾下......
乙:怎麼樣?
甲:你就沒了。
乙:敢情我一輩子凈晃晃了。
甲:這個晃,跟剛才講的箭是同一個意思。
乙:形容日月、光陰。
甲:讓你自己說,時間快不快?
乙:太快了。
甲:可我們一些小夥伴不珍惜時間,嫌時間用不了。
乙:還有嫌時間多的?
甲:有個同學,老嫌時間過的慢。你看他那勁頭,一天到晚兩眼老跟掙不開似的,磨磨蹭蹭耗時間。聽不見他說話,一說準是這句話。
乙:說什麼呢?
甲:「怎麼還不放學呀?」
乙:老盼放學啊?
甲:脾氣倒是不錯,沖誰都笑:「你這兒干嗎吶」?
乙:我學習呢,你干什麼呢?
甲:「嘻嘻,不知道。」
乙:作業寫完了嗎?
甲:「嘻――不知道。」
乙:考試及格了嗎?
甲:「嘻――不知道。」
乙:嘿,這也不知道啊!
甲:「嘻――不知道。」
乙:嗨!你這次數學考多少分?
甲:「9分......」
乙:不是不知道啊?
甲:上次考試得10分。
乙:得,又少1分。
甲:你說,要這樣發展下去,小學還能畢業嗎?
乙:我看,再不珍惜時間,就不能畢業了。
甲:你古語知道的多嗎?
乙:知道一些。
甲:有一句老話:「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乙:知道,這是說光陰無價。
甲:大詩人蘇軾有句成語:「一刻千金」。
乙:對,一刻鍾一千兩金子。
甲:時間對誰都是一樣的。
乙:非常公平的。
甲:可有人要多得點時間。
乙:從哪兒來?
甲:得去擠。
乙:對。
甲:魯迅講過: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願擠,總是有的。
乙:對,少壯須努力!
甲:一天能多擠一點時間學習。
乙:就要擠時間學習。
甲:一天找半個小時,寫上一篇百字短文。
乙:循序漸進,你會練出秀麗的文筆。
甲:一天抽十分鍾時間,讀一首唐詩。
乙:那......一年能熟讀三百首哇。
甲:由此看來,只要善於運用時間,學習也不是難事。
乙:對。
甲:不光如此,珍惜時間就能延長壽命呢!
乙:既然這樣,咱倆就別在這磨蹭了,多延長些壽命吧。
甲:好,咱退場吧。

9、被人打了的傷殘鑒定的標准

人身損害傷殘鑒定標准

1、《人體輕微傷的鑒定標准》(1996年7月25日公安部發布,1997年1月1日實施);

2、《人體輕傷鑒定標准(試行)》(1990年6月20日最高法 最高檢 公安部 司法部發布,1990年7月1日起實施);

3、《人體重傷鑒定標准》(1990年3月29日司法部最高法 最高檢 公安部發布,1990年7月1日實施);

4、《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公安部發布,2002年12月1日實施);

5、《醫療事故分級標准(試行)》(2002年7月31日衛生部發布,2002年9月1日實施);

6、《事故傷害損失工作日標准》(國家標准GB/T 15499-1995);

7、《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GB/T 16180-2006國家技術監督局2006年5月1日實施);

8、《職工非因工傷殘或因病喪失勞動能力程度鑒定標准》(2002年4月5日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發布,同日實施);

9、《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准》(司法部發布,2004年4月14日實施);

10、《人體損傷殘疾程度鑒定標准(試行)》(最高人民法院制定,自2005年1月1日起實施該鑒定標准);

(9)魯迅股骨頭壞死擴展資料

引證解釋

1、損害,傷害。

唐 呂岩 《憶江南》詞:「 彭祖 得之年八百,世人因此轉傷殘,誰是識陰丹。」

《再生緣》第二二回:「這個演武場中,只許各人賭勝,不可傷殘。」

2、殘缺,殘破。

宋 蘇軾 《詠怪石》詩:「傷殘破碎為世役,雖有小用烏足賢。」

宋 蘇軾 《上韓魏公論場務書》:「以向之民力堅完百倍,而不能支,以今之傷殘之餘,而能辦者,軾所不識也。」

清 魏源 《聖武記》卷九:「新起之賊,實多於剿除之數,地方之傷殘更甚,黎庶之疾苦更深。」

魯迅 《華蓋集續編·記談話》:「 中國 的文明,就是這樣破壞了又修補,破壞了又修補的疲乏傷殘可憐的東西。」

3、受傷殘廢。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蒞任·稟帖贅說附上兗州蔡太尊之四》:「今賦役未清,反遭荼毒,肢體傷殘,甚於賠累,是卑職之申請適有以誤之也。」 李

強 杜印 《在風雨中長大》九:「 小明 爸爸艱難地移動著傷殘的身體爬到他跟前。」

與魯迅股骨頭壞死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