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股骨頭是哪?具體位置在哪裡?
股骨頭是構成人體髖關節的一個很重要的部分,與對側的髖臼一起構成髖關節,是人體中負重最大的一個關節。
股骨頭位於股骨的上端,呈球形,表面完全被軟骨覆蓋,股骨頭在體表位於髖關節腹股溝中點處,也就是人的大腿根中部。股骨頭通過股骨頭圓韌帶與髖臼相連接構成髖關節。
股骨頭的主要供血血管為旋股內側動脈,旋股內側動脈走行於股骨頸內側,股骨頸骨折時容易造成此動脈損傷,所以股骨頸骨折後容易出現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1)股骨頭覆蓋擴展資料:
股骨頭壞死飲食注意事項:
1、由於股骨頭壞死患者體內大量鈣質的流失,因此患者在每天的飲食中要多注意鈣質的補充。早普通食物中,含鈣豐富的是乳製品,如牛奶,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乳糖等物質。對於最容易患上股骨頭壞死的老年用戶來說,其在平時就更應該多吃上述幾種食物,也可以在飲食中多喝骨頭湯等能夠補鈣的飲品。
2、飲食中要做到粗細搭配,營養均衡,主食以米、面、雜糧為主,副食方面要多吃含鈣多的食物,副食應多吃含鈣多的食物,除了上面介紹的牛奶,骨頭湯,多吃些羊肝,豬肝,豆類,雞蛋也是不錯的選擇。
3、多吃海鮮類食物。海產品中魚,蝦裡面含有豐富的鈣和磷物質,而且兩種物質比例搭配合理。但是在使用過程中要注意選擇合適的烹調方法,蝦皮同食也是不錯的選擇,這樣含鈣更高。
2、股骨頭在人體的前面還是後面
股骨頭位於大腿股骨的上端,被包含在髖骨窩內。體表中在身體正面下腹部兩側,用手指按住突起的骨頭位置,沿臀部肌肉最厚實的方向摸索,同時活動大腿,有一點是隨你大腿活動的,這個位置就是股骨頭的位置所在。
3、股骨頭長在人體的哪個位置
股骨頭是髖關節的一個組成部分,髖關節包括股骨頭、髖臼、關節囊、關節面、關節液。股骨頭在股骨的近端,是人體髖關節的關鍵組成部分,對於人體整個身體起著重要作用.髖關節是人體最深的關節,也是最大的球窩關節,其構造堅固而靈活,可將軀體的重量傳達到下肢,具有較大的活動范圍,對於整個身體有著承上啟下的重大作用.股骨頭的主要功能是負重、活動、吸收震盪。
股骨頭是圓形,由海綿狀骨構成,相對較脆弱,股骨頭朝向前上方,在其頂部稍後下有一小窩,稱股骨頭凹,有圓韌帶附著。股骨頭表面除股骨頭凹外,完全覆蓋關節透明軟骨,厚薄不均勻,這是由股骨頭受力不均勻而決定的。關節軟骨有減少關節摩擦、保護關節的作用,一旦關節軟骨面受到損害,就會發生髖關節的疼痛、活動受限、摩擦等。股骨頭與髖臼形成關節,髖臼是髖骨側方形成窩狀結構,邊緣比窩中增厚而且較結實。股骨頸是指股骨頭與股骨粗隆間部分,由海綿狀骨構成,較脆弱,尤其是老年缺鈣出現骨質疏鬆時,容易發生股骨頸骨折,也是發生股骨頭壞死常見原因之一。關節囊是由韌帶和滑膜把髖關節與其他組織隔離,形成囊狀獨立結構,具有保護、穩定關節和分泌關節液的作用。由關節囊圍成的腔隙稱關節腔,髖關節腔變小後會出現髖關節功能受限。
4、股骨頭軟骨損傷怎麼檢查最清楚?
股骨頭軟骨病是一種對人體危害較大的疾病,而且發病率較高。廣大朋友一旦發現自己體內的股骨頭出現了壞死的現象,那麼就要及時的到正規的醫院接受治療,否則隨著病情的不斷惡化,會給患者帶來更大的傷害。這是股骨頭壞死會使患者徹底喪失了勞動能力,從而引發髖關節功能障礙,最後可導致癱瘓殘疾。一定要爭取早治療,早康復。
股骨頭軟骨病的檢查方法有:
1.X線檢查 。
這是臨床診斷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主要手段和依據,定期投照雙髖關節正位和蛙位X線片,可動態觀察病變全過程中股骨頭的形態變化,且每一階段的X線片均能反映出病理改變。
(1)滑膜炎期:X線片上主要表現關節周圍軟組織腫脹,同時股骨頭向外側輕度移位,但一般不超過2~3mm,這些非特徵性改變可持續數周,此間應進行X線片追蹤觀察。
(2)股骨頭骨骺受累早期:即壞死前期的X線片徵象,主要是骺核比正常者小,連續觀察6個月不見增長,說明軟骨內化骨暫時性停止,關節間隙增寬,股骨頸上緣呈現圓形凸起(Gage征),正位X線片顯示股骨頭向外側移位2~5mm,隨後出現部分骨骺或整個骨骺密度增加,其原因:
①與骨骺相鄰的股骨頸失用性骨質疏鬆脫鈣,導致股骨頭骨骺密度增高;
②壞死的骨小梁被壓縮;
③早期壞死骨骺的再血管化,在壞死的骨小梁表面有新骨形成,產生真正的密度增加,有作者指出「新月征」(crescent sign)可能是骨壞死首先出現的X線徵象,在蛙位片上,可見股骨頭的前外側軟骨下出現一個界限清楚的條形密度減低區,Salter認為「新月征」系關節軟骨下骨折,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它不僅是確定診斷的主要依據,而且有助於推測股骨頭的壞死范圍,判斷病變的嚴重程度和估計預後。
(3)壞死期:X線特點是股骨頭前外側壞死,在正位X線片上觀察出現不均勻的密度增高影像,如投照蛙位X線片,可見緻密區位於股骨頭的前外側,此種情形多需追蹤觀察1年,方可明確是部分壞死還是全部壞死,如系全部壞死,骨骺往往呈扁平狀畸形,但關節造影可見股骨頭骨骺仍保留其圓形輪廓。
(4)碎裂期:X線片上顯示出硬化區和稀疏區相間分布,硬化區是壞死骨小梁被壓縮和新骨形成的結果,而稀疏區則是尚未骨化的富有血管的成骨組織的影像,股骨頸變短並增寬,壞死股骨頭相對應的干骺端出現病變,輕者表現骨質疏鬆,重者出現囊性改變,可能是由於再生骨骺板軟骨細胞和血管組織侵入所致。
(5)癒合期或後遺症期:此期病變已穩定,骨質疏鬆區由正常的骨小梁填充,因此骨化的密度趨向均勻一致,但股骨頭骨骺明顯增大和變形,X線片上可見股骨頭呈卵圓形,扁平狀或蘑菇形,並向外側移位或半脫位,髖臼也出現代償性擴大,內側關節間隙增寬。
2.核素檢查。
既能測定骨組織的供血情況,又可反映骨細胞的代謝狀態,對早期診斷,早期確定股骨頭壞死范圍以及鑒別診斷均具有重要意義,臨床上多採用靜脈注射99TC,然後進行γ閃爍照相,早期表現為壞死區的放射性稀疏或缺損,再生期可見局部放射性濃聚,Crenshaw等認為患側與健側對比如股骨頭壞死區的放射性核素稀疏程度低於50%為早期病變,相當於Catterall的Ⅰ或Ⅱ型,或Salter的A型,否則則為晚期,相當於Catterall的Ⅲ或Ⅳ型,或Salter的B型,與X線檢查比較,核素檢查可以提前6~9個月確定壞死范圍,提早3~6個月顯示壞死區的血管再生。
3.關節造影 。
一般不作為常規檢查,但有作者認為關節造影能夠早期發現股骨頭增大,有助於觀察關節軟骨的大體形態變化,並且可明確早期股骨頭覆蓋不良的原因,在癒合階段作關節造影,更能真實地顯示關節變形程度,對選擇治療方法具有參考意義,但這是一項介入性檢查,有些不能配合檢查的患兒還需給予麻醉,故關節造影檢查不應列入必查項目。
近年來隨著磁共振成像技術的應用,有些醫院對Perthes病也進行該項檢查,實踐證明,該項檢查對診斷骨缺血性改變有重要價值,可以早期作出診斷,缺血區表現為低信號區,並能清楚顯示股骨頭髖臼緣的軟骨區域及其厚度,磁共振成像的髖關節如同關節造影所見,可以明確顯示股骨頭的形態是否正常,磁共振成像對判定缺血性病變先於X線檢查,且無放射性損傷,但目前還不能普遍應用。
以上的檢查方法僅供患者參考,如果要有效檢查這種病症,還是應該到醫院咨詢一下醫生,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檢查治療。而廣大朋友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飲食均衡,適當進行運動,避免酗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5、股骨頭在人體的什麼位置?、? 胯關節是股骨頭嗎 具體說明!!!
身體上半部分的兩根骨頭,具體位置在骨盆下方,骨盆那裡一邊一個髖臼,兩個股骨頭正好和髖臼配合,起到支撐上體的作用。股骨是人體最重要的骨骼,股骨頭更為重要,人的直立行走、活動、勞動都依靠股骨頭的支撐作用。所以股骨頭也是最容易受傷的部位。希望對您有所幫助。祝身體健康!
6、四歲寶寶拍片顯示雙側股骨頭覆蓋不全怎麼回事
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導致的,你這個4歲的話要佩戴蛙式架糾正才行的
7、髖臼過度包裹股骨頭的意思?
成人髖臼發育不良(AltAcetabular Dysplasia,AAD)是由於年輕時治療不及時或發育性髖關節脫位治療後殘余髖臼畸形而致髖臼相對股骨頭覆蓋不全所致,其實質為髖臼頂相對股骨頭較窄或股骨頭較髖臼頂相對偏大而導致覆蓋不全,是骨科的一種常見疾病.建議:成人髖臼發育不良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與股骨頭壞死關系不大。然而AAD是引起骨關節炎(Osteoarthris,OA)的常見單因素病因,主要是由於其髖臼結構異常而不能正常覆蓋股骨頭,進而髖關節有效負重面積減少,晚期可OA、關節功能障礙。近年來臨床研究表明,截骨術是治療早、中期AAD常用的一種有效方法,它可以矯正發育不良的髖臼,改善髖關節生物力學,減少關節負重面所受剪切力及壓力,增大負重面積,預防或推遲骨關節炎發生、發展,緩解疼痛,防止或者延緩關節置換。醫生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