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骨頭 > 人類股骨頭

人類股骨頭

發布時間:2020-08-12 14:53:16

1、股骨頭治療的最佳方法是什麼?

股骨頭壞死治療具體要看病情發展到那期,如是早期治療主要以避免誘發因素如:長期大劑量使用糖皮質激素,長期飲酒等,行走時扶拐減少髖關節壓力,使用促進骨骼生長葯物等治療。後期股骨頭塌陷一般要行手術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治療。

2、為什麼說人類的大腿骨比水泥還堅硬?

因為混凝土的韌性沒有同截面骨頭的韌性和剛度大,人的大腿骨可以受1噸的力(垂直)。混凝土具有抗壓強度高,耐久性好,強度等級范圍寬等特點。這些特點使其使用范圍十分廣泛,不僅在各種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業,機械工業,海洋的開發,地熱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

水50%、脂肪f15.75%、有機物(骨膠質等)12.4%、無機物(鈣、鎂、鈉、磷等)21.85%。正是這些物質所構成的組織結構保證了骨骼擁有一定的堅硬度。

科學家發現,骨皮質里的組織結構特別精緻,好像鋼筋水泥一般。骨的有機物宛如鋼筋一樣,組成網狀結構,有層次地緊密排列,使骨骼具有彈性與韌性。骨的無機物,特別是鈣與磷結合成的羥基磷灰石,會緊密地填充在有機物的網狀結構中,像鋼筋水泥中的水泥一樣,使骨骼具有相當的硬度與堅固性。大腿骨為骨骼名,即股骨。股骨又名大腿骨、髀骨、楗。上端以股骨頭與髖臼構成髖關節,下端與臏骨、脛骨上端構成膝關節,支撐全身體重。

股骨是人體最大的長骨。股骨上端有球形的股骨頭,朝向內上方。頭外下的縮細部稱股骨頸,頸與體交界處的外側有粗糙的隆起,稱大轉子,後內側突出部分叫小轉子。股骨下端膨大,兩側各有一個向後方突出的有關節面的部分,稱內側髁和外側髁。

3、人體有多少個骨頭

成人骨頭共有206塊, 兒童骨頭217~218塊 初生嬰兒的骨頭多達305塊。
滿意請採納

4、為何人類骨骼不能替換成金屬?為什麼?

人體的骨骼並非不能替換成金屬,只是不能全部替換成金屬,同時能替換成金屬的部位對替換的金屬也有很嚴格的要求,並非是隨便什麼金屬都可以的。在注意替換金屬的質量,像頭蓋骨、股骨頭等地還是可以替換成金屬的。至於不能將骨骼替換成金屬,指的僅僅是如脊椎、大腿骨等地因其功能需要,如果想要讓人進行正常的生理活動,不能將其替換成金屬罷了。

為了更好的解釋這個問題,我們先了解一下人體骨骼的作用。人體的骨骼有很多用處,有些用處如造血、傳遞聲音、粘連肌肉、調節內分泌和新陳代謝等功能是金屬永遠也做不到的。而類似於普通的支撐身體,保護脆弱的組織的骨頭,因金屬可以輕易做到,則可以用金屬替換。

以脊椎為例,人體的脊椎內含有骨髓,而骨髓是人類造血必不可少的條件,一旦將脊椎替換成鈦合金,則被替換者就相當於患上了急性白血病。同時因神經問題,替換過後的脊椎不一定能支撐人體正常站立,很有可能導致人類癱瘓在床。

接著再來看聽小骨,聽小骨是人體用來傳播聲音的部位,如果將聽小骨替換成金屬,那麼恭喜你,從今天開始,你將正式獲得八十歲老人的聽力。因金屬對聲音的傳播能力遠差於聽小骨,更換後,這個人基本與聾子無異。

再來看肋骨,理論上來講,將肋骨替換成金屬應當沒有太大問題,但因人體胸腔需要不斷活動來保證人的正常呼吸,在更換骨骼後可能會有呼吸不暢等症狀出現。

接著在看如腿骨等粘連著肌肉的骨頭。這些部位一旦更換,人基本就算是殘疾人了。要知道以目前的科技水平,是無法在金屬上固定肌肉的,也就是說一旦更換,人的相對應部位也就與癱瘓無異了。

至於那些骨骼可以用金屬替換,只要在人體生理活動中參與較少,不涉及到生命安全,不需要骨骼肌群錨定的部位,均可以換成金屬。

5、股骨頭壞死是什麼時候被人類發現的?

股骨頭壞死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病和多發病,自 1888 年世界醫學界首次認識股骨頭壞死這一疾病至今,股骨頭壞死已由少見病轉變為多發病、常見病,股骨頭壞死類似於中醫的「骨蝕」,「骨枯」,「骨痿」,「骨痹 」等病症。本病患病後致殘成癱苦不堪言,現今社會其發病率也日漸增高,主要症狀為:走路跛行、疼痛、下肢無力、活動困難,重者不能行走、肌肉萎縮甚至終身癱瘓。據有關部門統計,目前我國約有患者700萬人。由於生活質量的提高,外傷及飲酒造成的股骨頭壞死逐年增多,我國每年股骨頭壞死新發病例在 15 萬-20 萬人。由於這種病病程緩慢、病機復雜、治癒率低、致殘率極高而被列入世界性疑難病症之一。因此被人稱之為「不死的癌症」。
目前,西醫對此病多採用手術,如鑽孔減壓,帶血管蒂的活骨移植,介入等。這些方法不僅創傷大,風險大,費用高,且療效並不穩定,股骨頭置換是西醫最常用的方法,但換過之後,人體自身有排異反應,症狀依然存在,且每隔10-15年需重新更換一次,費用之高,風險之大,更令患者無法接受。

6、北京人骨頭是什麼樣 北京人骨頭長什麼樣啊?

北京人是生活在遠古北京周口店,屬於直立人,會使用天然火,打制工具(石器),人類第一次取得了支配一種自然力的能力。

1929年,在北京周口店的山洞裡,中國考古工作者發現了一個完整的遠古人類頭蓋骨化石,這就是名震世界的北京人。

北京人的顴骨高突。平均腦量均為1043 毫升。身材粗短,男性平均身高為162厘米,女性平均身高為152厘米,其面部較現代人稍短,而向前伸出,前額低平,鼻子寬扁,眼眶上緣有兩個互相連接的粗大眉骨,嘴部前伸,牙齒粗大,上下顎骨向前突出,沒有下頦

7、股骨頭缺血的自我鍛煉法?

隨著人類飲食生活質量的改變,股骨頭缺血壞死發病率越來越高,已成為醫學發展中的常見病、多發病,也是一種難治之症。此病屬於中醫的「骨蝕」、「骨瘺」、「髖骨痹」等范疇。其成因是體弱腎虛、痰瘀內阻、創傷勞損、復感風寒、濕邪侵入筋骨所致。主要症狀為髖關節疼痛、跛足、活動受限、功能障礙等,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在中醫中葯補腎壯骨、活血化瘀等法的治療基礎上,少負重,多鍛煉,才能治癒快、效果好。
現介紹自我鍛煉法:
1、雙手捶腰法:雙手空拳交替捶擊腰眼部200次(站立或平坐均可),此法能補腎壯骨充髓等。
2、病人坐床上,雙腿平伸,全身放鬆,雙手空拳叩擊髖關節5分鍾。手法先輕後重,再由重至輕收功。此法能松解髖關節周圍肌肉韌帶的粘連,促進血液循環。
3、仰卧床上,雙腿慢慢上抬到極限,再用力做雙腳尖背屈動作12次。此法能增加髖關節後側及雙下肢後側的肌肉筋膜的彈性。
4、雙腿開合交叉動作:雙下肢上抬到極限,再左右用力分開,然後再合並交叉,反復做12次。此法能伸展大腿內側肌肉群。
5、左側卧身,以左肘和右手為支點著床上,用力上抬右下肢到極限,做12次。然後再做右側卧身,同樣方法上抬左下肢12次。此法可松解髖關節外側肌群。
6、在腰骶部墊一10CM厚的棉墊,然後上抬右下肢向外向後劃圓弧動作12次,慢慢放下右下肢,再用向樣方法做左下肢12次,休息片刻,同時抬起雙下肢向外向後劃圓弧8次,可松解腰骶關節和髖關節的粘連。
7、雙腿抬起做空中蹬車動作20次。可鍛煉股四頭肌的收縮與舒張12次。
8、准備2把椅子放在身體左右兩側,以雙肘關節為支點放在椅子上,左腿在前,膝、髖關節均呈角900角,右腿後伸,右腳尖著地用力伸到極限,再用右手握住左手四指,雙臂上舉過頭,盡量後伸到極限,為時5秒鍾。 用同樣方法再做對側,可拉伸腹股溝部肌肉韌帶,促進髖關節前面血液循環。
9、雙手撐在小椅上為支點,雙腳左右分開伸到極限,為時1分鍾,此法可伸展內收肌,改善股骨頭供血。
以上功法堅持每天做兩遍,可增加全身機能代謝,促進髖關節和下肢的血液循環,有利於消除肌肉血管的痙攣,降低血管阻力,能改善股骨頭缺血、缺氧狀況以及代謝產物的排泄,加速病情恢復。

試論按摩配合斜扳牽引治療股骨頭壞死股骨頭壞死又稱股骨頭無菌性缺血性壞死。由於多種原因造成股骨頭的血液供應被破壞,導致單側或雙側下肢疼痛及功能障礙的一種疾病,嚴重者生活難以自理。近年來,該病較為多見,筆者在臨床工作中,共收冶本病患者19例,療效基本滿意,現介紹如下。
1、一般資料:本組19例患者中,男性15例,女姓4例;公務員3例。司機7例,個體戶2例,工人2例,教師3例,農民2例;年齡最大60歲,最小19歲;病程最長11年,最短4個月;單側壞死者7例。雙側壞死者12例;早、中期患者16例,股骨頭塌陷者3例,單純壞死者9例,合並腰椎者10例。
2、病因病機:該病的發生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2.1 長期大劑量服用激素葯物,長期服用皮質激素,可使脂肪在肝肪中沉積,造成高血脂症,脂肪球粘在供應股骨頭血液的血液的血管壁上,出現脂肪栓塞,引起血管梗阻,或是血液處於高凝狀態及血管有炎症,特別是在膠原性疾患中,極易造成血管栓塞及骨壞死。長期服用激素葯物還可引起骨質疏鬆,導致股骨頭塌陷。
2.2 局部閉合性外傷:局部外傷後,軟骨破裂、撕脫,骨頭表面充血水腫,癒合後疤痕組織形成,血管壁粘連影響股骨頭的血液供應。
2.3 過度飲酒:過量欽酒引起機體胰酶釋放,造成脂肪壞死,繼而鈣化,出現骨的硬化病變。另外,酒精中毒,可導致過性高血脂症,合並血液凝固性改變,可使血管堵塞,造成骨缺血壞死。
2.4 醫源性及其他(如紅斑狼瘡、血管疾患):在治療過程中,不同程度損害血管壁,直接影響股骨頭的血液供應。另外,潛水員、登山員,股骨頭長期處在高壓狀態下,直接影響其血液供應,導致股骨頭壞死,但臨床發病率較低。
3、臨床表現:早期臨床症狀不甚明顯,多在拍照X線片時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或再次外傷後,患者髖膝關節疼痛,持續性或間歇性內收肌疼痛,行走困難或跛行,疼痛持續性加劇;雙側患者可見疼痛同時發作或進行性加劇,仰卧時內收外展困難,行走時,依賴助行器。
4、血液循環特點:股骨頭的血液供應來源於腹主動脈,腹主動脈下行稱為髂外動脈,股動脈續接骼外動脈,在腹股溝處分為股深動肪(分為旋骨內、外側動脈)和股淺動脈,它行向後內下方,分支營養大腿諸肌。具體說,股骨頭的血液供應有3個來源:4.1股圓韌帶的小凹動脈。它只供應股骨頭少量血液,局限於股骨頭後凹窩部。
4.2股骨乾的滋養動脈升支,對股骨頸的血液供應很少。
4.3旋股內外側動脈的分支是股骨頸的主要血供來源。在股骨頸基底部關節滑膜反折處,分成三組血管進入股骨頭,即骨後外側動脈、干骺端上、下側動脈,骺外側動脈供應股骨頭的4/5—2/3地區,旋股外側動脈的供血量要比旋股內側動脈少。旋骨內、外動脈的分支在股骨頸基底組成一個動脈迂環,有人認為,旋骨內側動脈的損傷是導致股骨頭缺乏血性而壞死的主要因素。
5、治療:治療原則:活血通絡,理筋止痛,加強血液循環,促進骨細胞再生,恢復關節功能。
5.1按摩法:患者俯卧位,醫者立於患者左側,(以右側股骨頭壞死為例,若雙側患者應分別處理)雙手掌沿腰部脊柱兩側推至骶骨,然後分推至股骨大轉子處3-5遍,單掌摩揉以上路線5-7分鍾,點按肝俞、脾俞、腎俞搓擦八寮穴,以患者有溫熱感為度,晃拔臂部肌肉,拇指靜壓環跳,拇指橫拔承扶,拿揉大腿後肌群。
患者側卧位:患側在上,醫者立於患者後側,以股骨頭為圓心作環形摩法(有鑽孔者,應放大圓點),以局部有溫熱滲透感為度,接著用掌根叩擊5-7遍,股骨頭塌陷者慎用,拇指彈拔股骨大轉子與髂前上棘的連線3-5遍。
仰卧位:醫者立於患側,摩揉小腹點按天樞、大橫,由膝關節處向心推大腿前側、外側至骨盆上緣,拿揉大腿前外側肌群,點壓股動脈走行路線,壓放氣沖,反復點按天樞、大橫穴,患肢膝關節屈曲、外展,醫者在手掌根揉拔患者大腿內收肌群,各心推5-7下,掌心點壓血海,然後用手掌推、揉、摩內收肌群。
斜扳斜牽法:患者仰卧自製牽引床,胸衣固定胸部,踝套固定雙踝關節,連接器連接踝套與牽引墜,使病人進入牽引狀態,搖動牽引柄,讓床面在床體上傾斜上升30-600度,牽引力度應根據患者病情而定,極限量60KG,牽引時間第次30-40分鍾。
6 、療效評判6.1療效標准:痊癒為患肢症完全消失,髖關節活動范圍正常,X線片復查無異常發現;顯效為患肢症狀消失,髖關節活動范圍有不同程度障礙,X線片復查無異常發現;好轉為患肢症狀基本消失,活動范圍有不程度改善,X線片得查有新骨組織顯現;無效為治療前後症狀無明顯改善。
療效結果:本組病例治療時間最短20天,最長7個月。1個月為1個療程,一般約需2-3個療程。 痊癒8例,42.1%;顯效4例,佔21%;好轉5例,佔26.3%;無效2例,佔10.5%,總有效率89.4%. 7、典型病例:劉某,男47歲。4個月前下車時不慎跌倒,臂部著地,次日疼痛,至某醫院就診,給以局部封閉,內服消炎、激素葯物,持續7天後停葯,雙髖關節仍有疼痛,繼續服用半月,疼痛消失,1個月後症狀再度復發且髖關節內收受限,X線片檢查雙側股骨頭骨骺線處可見細長、不規則、銳利、密度減低線,骨小梁無通過。診斷:股骨頭無菌性壞死,輾轉多處保守治療不佳,於1996年青5月14日來我處就診。經詢部問患者平素好酒,採用上述方法治療20天後,臨床症狀消失。X線對比檢查,股骨頭軟骨下仍有密度低線。建議病人繼續治療,加強鍛煉。3個月後X線對比檢查:股骨頭軟骨密度有所增高。6個月後復查,股骨頭表現光滑,無特異,1年後追治無復發。
8、討論:目前,該病尚處於研究探索階段,國內外學派不同,對該病的認識不盡相同,X光學將本病臨床分為4期,即軟骨下溶解期、股骨頭塌陷期股頭修復期、股骨頭脫位期。
因脫位股骨頭破壞,缺損嚴重,修復無望,多採用手術治療,故不屬本組討論內容之列。
股骨頭壞死主要是由於股骨頭血液循環障礙所導致,醫者認為該病早發現、早治療是關鍵,在治療過程中,以「加大循環流量,加強循環動力,加快血液速度」為根本,依照供應股骨頭血液循環的血管走向反復壓放天樞、大橫、府舍、氣沖、箕門等穴,使用搓、擦八遼等穴。另個,長期服用激素或飲酒,可使脂肪在肝臟中沉積,脂肪球粘在供應股骨頭血液的血管壁上,引起血管梗阻,故選用輕揉、推、摩等手法來軟化血管,增強彈性,以達到疏通經絡、管腔的目的,對於股骨頭塌陷者,在股骨頭鑽孔術的基礎上,選用以股骨頭為圓點作環形摩法,加強葯物的滲透性,使葯力直達病所,以求新骨形成。
祖國醫學認為:「肝藏血,脾統血」,故選用肝經的箕門、血海、三陰交,脾經的天樞、大橫、府舍等穴。「腎主骨生髓」,故選用腎俞、大腸俞、八遼等穴。中醫有「氣為血帥,血為氣母,氣行血行」之說。股骨頭又處於足陽經走行之位,因此,選用陽經之穴以平衡陰陽,調和營衛,改善循環。
斜扳牽引可使患者機體得到充分放鬆,擴大股骨頭鈍面與髖臼窩之間的間隙,減少刺激性摩擦,為新骨組織出現創造環境。通過下肢牽引,還能使患者內收肌痙攣得以舒展,此外,該病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腰部疾患,該牽引法對擴大腰椎間隙,緩解腰部症狀同樣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依照中醫「葯食同源,以臟補臟」的理論,在治療時,患者可內服動物骨骼湯,配加中草葯:當歸、黃芪、條參、黨參、杜仲、牛膝等食補法。

8、人類各部分骨骼的名稱是什麼

人類各部分骨骼由顱骨、軀干骨、四肢骨三類組成,各部分的名稱和數量如下:來

1、顱骨:(8腦顱骨)額骨、篩骨、蝶骨、枕骨(不成對) 頂骨、顳骨(15面顱骨)鼻骨、淚骨、齶骨 上頜骨源、下鼻甲、顴骨 下頜骨、舌骨、犁骨(不成對)。

2、軀干骨:24脊椎、一胸骨、12對肋骨、一尾骨、一骶骨。

3、四肢骨:1肩胛骨、1鎖骨、1肱骨、1尺骨、1橈骨、8腕骨、5掌骨、14指骨*2(上肢骨64)、1髖骨、 1股骨、1髕骨(膝蓋骨)、1脛骨、1腓骨百、7跗骨度、5跖骨、14趾骨*2(下肢骨62)。


(8)人類股骨頭擴展資料:

人體骨骼功能

保護功能:骨骼能保護內部器官,如顱骨保護腦;肋骨保護胸腔。

支持功能:骨骼構成骨架,維持身體姿勢。

造血功能:骨髓在長骨的骨髓腔和海綿骨的空隙,透過造血作用製造血球。

貯存功能:骨骼貯知存身體重要的礦物質,例如鈣和磷。

運動功能:骨骼、骨骼肌、肌腱、韌帶和關節一起產生並傳遞力量使身體運動。

9、股骨頭能治嗎?股骨頭怎麼治

股骨頭壞死可能跟長期大劑量使用激素,髖關節外傷,過度勞累關節磨損等都是有關系的,最常見的症狀就是疼痛,疼痛的部位是髖關節、大腿近側,可放射至膝部。所以如果有不明原因疼痛,而且休息後難以好轉,就要引起重視了。建議去正規大醫院骨科咨詢一下,積極點治療吧,早期的話可以積極選擇保守治療,用用葯物或者選擇介入血運重建都是可以嘗試的,晚期的話可能就要股骨頭置換了。

與人類股骨頭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