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股骨頸骨折,醫院打鋼釘穿透股骨頭,這樣會不會導致股骨頭壞死
不會直接導致股骨頭壞死,拉力螺釘做股骨頸固定時原則上是止於股骨頭表面5mm位置,打穿容易引起關節囊內充血以及可能加重關節面磨損
不知道患者年齡多大?一般來說股骨頸骨折做固定治療大都以失敗告終,尤其是60歲以上的患者,我們一般盡量考慮直接做關節置換,因為固定治療病程長,病人承受的痛苦大,而且愈後效果差
樓主如果有需要可以再溝通
因為股骨頸血運供應少,所以一旦出現骨折很難癒合,按說54歲還是盡量保守治療,但如果1期手術骨折復位沒做好,再加上骨折的部位,可以說遠期效果不會太好,當然這不屬於醫療事故,技術問題.但樓主也不要太擔憂,醫大二院的醫生可能是考慮你們剛做了手術,如果再提出做置換大概很難接受.我的意見也是先觀察癒合情況,如果確實不行的話,還是盡早做生物型關節置換,因為傷腿長期卧床會導致骨質疏鬆,如果疏鬆比較嚴重的話,做置換只能用骨水泥填充,對於這個年齡,還是盡量選擇生物型.切忌做半髖置換,哪怕是雙極半髖也不要考慮,因為後期會對髖臼造成不可修復的磨損,只能做全髖.
上面所說只是以後可能出現的問題該如何解決,目前最要緊的還是促進骨癒合,能不做置換當然更好.祝好!
2、做股骨頭填充手術幾天能下地
您好!
問題分析:您說的這種情況需一個月以後才能下地,恢復期需用拐杖。
康復指導:建議飲食清淡,不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宜久站或久坐。
感謝您關注問病網,祝您健康!
3、骨水泥使用後能使用多久
骨水泥是一種用於骨科手術的醫用材料,由於它的部分物理性質以及凝固後外觀和性狀頗像建築、裝修用的白水泥,便有了如此通俗的名稱。
其實,它的正名是骨粘固劑。其主要成分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主要用於人工關節置換手術。
這種固定相當牢靠,可保持十幾年,乃至二十幾年。
(3)股骨頭填充術擴展資料
骨水泥的產生
生物活性陶瓷作為骨填充、修復材料已經在臨床上大量應用,但由於這些材料都是高溫燒結後的塊狀或顆粒狀,不具有可塑性。
醫生在手術過程中無法按照病人骨缺損部位任意塑型,而且不能完全充填異形骨空穴。另一方面,人工關節的固定、不穩定性骨折的內固定等同樣也需要一種新的生物醫用材料。因此,一種新型的生物材料-骨水泥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熱點。
骨水泥的分類
生物骨水泥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兩大體系:生物相容性較差的PMMA骨水泥和生物相容性良好的磷酸鈣骨水泥。
PMMA 骨水泥: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polymethyImethacrylate cement, PMMA),為代表的傳統丙烯酸酯類骨水泥是一種由粉劑和液劑組成的室溫自凝粘結劑。
但PMMA屬於生物惰性材料,不能與宿主骨組織形成有機的化學界面結合,另外凝固聚合過程中產生熱量、單體的細胞毒性作用、可操作時間有限等不足也限制了其臨床應用。
CPC骨水泥:磷酸鈣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 CPC)最早由美國的Brown和Chow於 20世紀80年代提出,CPC是由一種或幾種磷酸鈣鹽粉末的混合物與調和用的液相發生水化發應,在生理條件下能自固化。
如:在溫度(37 ℃)、 濕度(100 %)條件下發生水化反應得到與人體骨組織相近的固化產物-羥基磷灰石或透鈣磷灰石,因此具有一定的可降解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骨水泥的優缺點
最大特點是固定快,術後早期就可以下地進行康復活動。當然,骨水泥也有一些缺點,如填充時偶爾可引起骨髓腔內高壓,致使脂肪滴進入血管,引起栓塞。
另外,它畢竟與人體骨骼不同,時間過久,人工關節仍可能發生松動。為了克服骨水泥的缺點,更好地為病人造福,醫生和技術人員正從多方面加以改進提高。一方面改進材料配方,另一方面改進置換技術。
如採用專門的骨水泥槍進行填充,放置減壓管,可以減少並發症,且更為安全。再如在骨水泥中加入適當比例的骨粒,日後骨粒吸收,人體骨骼組織即慢慢長入骨水泥內部,可達到自身固定的目的,不易松動。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骨水泥將越來越被大家熟知。
4、查出股骨頭壞死一年半了 這才剛不用拐杖了
你好,股骨頭壞死,早發現早治療,去專業的醫院做病情的診斷,再做治療,免得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期, 股骨頭康復正確的使用拐杖的方法有以下幾點:一、拐杖能有效的減輕下肢負荷,原則上用雙拐杖。用上肢和手控制拐杖,適宜的高度是從足底到腋窩的高度,比身高少40厘米,站立時從足小趾前外側15厘米到腋下2~3橫指的高度。二、扶拐杖行走法有:1、二點步行:右足和左拐,左拐和右足互相交替行走;2、三點步行:兩拐和患側足三點行走,健側足獨立行走;3、四點步行:先把左拐前移,後邁右下肢,再前移右拐,最後邁左下肢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衷心的祝願你早日康復!
5、該不該用自己肋骨做填充,做股骨頭壞死手術
不需要,那都是臨時性的手術
6、貓切除股骨頭後會瘸嗎?
看貓咪恢復的情況的,恢復的好的話,到拆線的時候走路也基本看不出瘸了,股骨頭切除技術已經是一項在小動物方面發展很成熟的技術。現在已經有置換技術,切除技術的好處是便宜,對於不參加比賽的動物,以後的生活質量也是相當不錯的,因為小動物四隻腿走路,而且前肢負重整個身體的60%左右。所以小動物可以做這種手術,人只能做置換手術!
7、股骨頭填充術後兩個腿合並一起怎麼回事?
這有可能是手術造成的後遺症,也可能是恢復還沒恢復好。需要過一段時間再看一下。
8、怎麼治療缺血性股骨頭比較好?
目前尚無一種方法能治癒不同類型、不同分期及不同壞死體積的AVN。制訂合理的治療方案應綜合考慮分期、壞死體積、關節功能以及患者年齡、職業等。
股骨頭壞死的非手術治療要注意非手術治療本病的療效尚難預料。
1.保護性負重
學術界對於該方法能否減少股骨頭塌陷仍有爭論。使用雙拐可有效減少疼痛,但不提倡使用輪椅。
2.葯物治療
適用於早期(0、Ⅰ、Ⅱ期)AVN,可採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劑,針對高凝低纖溶狀態可用低分子肝素及相應中葯治療,阿侖磷酸鈉等可防止股骨頭塌陷,擴血管葯物也有一定療效。
3.物理治療
包括體外震波、高頻電場、高壓氧、磁療等,對緩解疼痛、促進骨修復有益。
4.手術治療
多數患者會面臨手術治療,手術包括保留患者自身股骨頭手術和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兩大類。保留股骨頭手術包括髓芯減壓術、植骨術、截骨術等,適用於ARCOI、II期和III期早期,壞死體積在15%以上的患者。如果方法適當,可避免或推遲行人工關節置換術。
(1)股骨頭髓芯減壓術 建議採用直徑約3mm左右細針,在透視引導下多處鑽孔。可配合進行自體骨髓細胞移植、骨形態蛋白(BMP)植入等。此療法不應在晚期(Ⅲ、Ⅳ期)使用。
(2)帶血管自體骨移植 應用較多的有帶血管腓骨移植、帶血管髂骨移植等,適用於Ⅱ、Ⅲ期AVN,如應用恰當,療效較好。但此類手術可能導致供區並發症,並且手術創傷大、手術時間長、療效差別大。
(3)不帶血管骨移植 應用較多的有經股骨轉子減壓植骨術、經股骨頭頸燈泡狀減壓植骨術等。植骨方法包括壓緊植骨、支撐植骨等。應用的植骨材料包括自體皮鬆質骨、異體骨、骨替代材料。此類手術適用於II期和III期早期的AVN,如果應用恰當,中期療效較好。
(4)截骨術 將壞死區移出股骨頭負重區,將未壞死區移出負重區。應用於臨床的截骨術包括內翻或外翻截骨、經股骨轉子旋轉截骨術等。該方法適用於壞死體積中等的Ⅱ期或Ⅲ期早、中期的AVN。此術式會為以後進行人工關節置換術帶來較大技術難度。
(5)人工關節置換術 股骨頭一旦塌陷較重(Ⅲ期晚、Ⅳ期、Ⅴ期),出現關節功能或疼痛較重,應選擇人工關節置換術。對50歲以下患者,可選用表面置換,此類手術能為日後翻修術保留更多的骨質,但各有其適應證、技術要求和並發症,應慎重選擇。
人工關節置換術對晚期AVN有肯定療效,一般認為,非骨水泥型或混合型假體的中、長期療效優於骨水泥型假體。股骨頭壞死的人工關節置換有別於其他疾病的關節置換術,要注意一些相關問題:①患者長期應用皮質類固醇,或有基礎病需繼續治療,故感染率升高;②長期不負重、骨質疏鬆等原因導致假體易穿入髖臼;③曾行保留股骨頭手術,會帶來各種技術困難。另外還有:死骨清除骨水泥填充股骨頭重建術
另外,學術界對無症狀的AVN治療存在爭議,有研究認為對壞死體積大(>30%)、壞死位於負重區的AVN應積極治療,不應等待症狀出現。
5.不同分期股骨頭壞死的治療選擇
對於0期非創傷性AVN,如果一側確診,對側高度懷疑0期,宜嚴密觀察,建議每6個月進行MRI隨訪。Ⅰ、Ⅱ期AVN如果屬於無症狀、非負重區、病灶面積15%者,應積極進行保留關節手術或葯物等治療。ⅢA、ⅢB期AVN可採用各種植骨術、截骨術、有限表面置換術治療,症狀輕者也可保守治療。ⅢC、Ⅳ期AVN患者中,如果症狀輕、年齡小,可選擇保留關節手術,其他患者可選擇表面置換、全髖關節置換術。
9、股骨頭頸部骨囊腫刮除後異體骨+人工骨填充術後如何盡快與自身骨融合康復
你要做的就是避免負重,以及石膏固定好。其他沒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