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股骨頭壞死。為什麼他走路一會拐一會不拐呢?
您好
跛行是股骨頭壞死的臨床表現之一,引起跛行的原因有很多種比如;髖部扭傷,骨盆的傾斜、脊柱的畸形、肌肉痙攣或軟弱無力、心理因素等等。跛行並不是股骨頭壞死的專利。
早期股骨頭壞死跛行主要的原因就是疼痛也就是放痛步,患者腳一落地就會出現疼痛馬上收回來這樣行走的時候就會踮腳走路出現跛行的現象。股骨頭壞死發展到了晚期由於股骨頭大面積的塌陷導致患肢縮短,該腿著地時骨盆下降而致同側肩傾斜下沉,對側擺動腿髖膝過度屈曲與踝背伸加大,出現斜肩步。跛行是股骨頭壞死的症狀表現之一,不同時期股骨頭壞死出現跛行的原因也是不同的。
溫馨提示廣大患者:出現跛行不能掉以輕心,如果跛行持續1個月以上患者就要去正規的醫院接受檢查,以免延誤治療股骨頭壞死的最佳時期。
2、股骨頭壞死導致的走路不方便拄拐
從你的描述來看,屬於廢用性的肌肉萎縮,如果肌力正常就沒事。人工置換手術之前你扶拐,這種情況下上肢肌肉力量會明顯增加,所以上肢會變很粗,下肢由於病變,導致代償性的下肢增粗以維持下肢功能。等到
人工置換手術之後,這些代償性的事情都消失了,過於粗大的上肢和下肢不再有用了,不用每天扶拐,沒了這些負重後,肌肉開始萎縮,萎縮到足夠你日常生活就好了,這樣減輕了身體的負擔。
3、股骨頭壞死從開始發病到身體有不適感覺要多長時間?
股骨頭壞死的治療是一個世界難題,通常認為壞死股骨頭無法恢復正常骨結構,所有的治療只能是設法延緩病程的發展速度,推辭做全髖關節置換的時間。我們在治療骨不連取得成功的基礎上研究股骨頭壞死的治療,由於能夠促使肉芽、纖維組織和軟骨組織轉變成骨組織,不僅能使大部分股骨頭壞死出現良好的骨修復,還能使部分塌陷股骨頭隆起。
目前常用治療方法及其效果
在股骨頭壞死分期部分我們已經提到,一旦平片出現壞死變化,股骨頭壞死的病程就無法逆轉,目前沒有一種辦法可以治癒股骨頭壞死,壞死股骨頭不能恢復正常骨結構。多數研究表明,不做手術治療時病程發展的風險要比手術治療的風險高,由於股骨頭壞死發病年齡比較輕,大多數在三、四十歲,病程會不斷發展、最終破壞髖關節,在大多數病例即使早期診斷及時手術也不能改變這種結果,但是各種手術治療對於緩解疼痛,改善行走能力,延緩病程發展速度,推遲作全髖關節置換的時間可能有一定作用。不過在敘述一些可以使用的治療方法之前了解危險/利益比非常重要。任何一種手術都有一定的危險因素。不治療也有危險,病變要發展,所以不治療並非沒有危險。有些手術成功率較低,危險性也較低,有些手術成功率高,但危險也大。醫生對每個病人要全面了解情況估計利弊。對某一個病人正確的治療方法對另一個病人可能絕對有害。股骨頭壞死的治療就是這樣,因為每個人情況,如年齡、合並症,關節部位、范圍都不同。任何一種治療要由病人和主治醫生商定。探索疑點,求取答案。 棍子、拐杖、與助行器對減輕股骨頭壞死的疼痛是有效的。在做出診斷、選擇手術期間對保護關節也有益處。在處理合並症期間限制負重對於限制病變發展也起作用。然而單純保護性負重無論使用多長時間都不是一個恰當的治療方法,不會治癒股骨頭壞死。偶爾病人由於合並症不能手術,此時保護性負重可用來緩解疼痛。
因為按照影象學標准股骨頭壞死不可能恢復正常骨結構,患者又迫切要求解除疼痛和增強活動能力,各種手術治療通過減輕髓腔壓力又能明顯減輕疼痛,因此出現了綜合臨床和平片表現,以臨床表現為主的記分法,用來判斷各種手術的治療效果。國外常用Harris 髖關節指數或用改良方法判斷股骨頭壞死治療效果,日本用JOA score,中國用百分法。
我個人認為記分法既有優點也有缺點。優點是能反應疼痛的減輕和行走能力的改善,缺點是:
1 缺乏定量標准,因為採用的Ficat/Arlet分期II期不考慮病變范圍大小,且包含的病變范圍跨度太大,即使病變從早期改變發展到廣泛壞死也不會減分,仍然可以得30分,僅比正常人少10分。
2 臨床評分太高,平片上病變從II期發展到III期也只減10分;而手術減壓後疼痛往往會減輕,重度疼痛變到輕微疼痛能得到20分,加上止疼後關節活動范圍加大,行走功能改善又會增加得分。盡管平片上病變惡化或明顯惡化,結論是治療有效。
一個經常出現的結果是臨床症狀好轉與分數增加的同時片子上卻是變壞,這也是對髓芯減壓術效果長期爭論不休的原因,也就必然會出現每次治療都有效,最後卻不得不換人工髖關節的現象。
常用手術治療方法及其效果
目前治療股骨頭壞死的方法比較多,通常認為對於只能用磁共振才能發現的早期病變和范圍比較小的病變可以採用保守治療。一旦發展到平片出現壞死表現以後,通常是根據病變范圍的大小和嚴重程度選擇相應的手術。手術的目的是緩解疼痛延緩病程發展速度,推遲做全髖關節置換的時間,評判手術效果用的是前面提到的記分法。手術的方法比較多,比較常見的方法是在范圍不大的病變可以作髓芯減壓術,對於病變范圍比較大的或輕度塌陷的病例可以做帶血管的植骨手術,晚期病例只有做全髖關節置換手術。
(一) 髓芯減壓手術.
髓芯減壓術是一種雖然廣泛應用,但一直存在爭議的治療股骨頭缺血壞死的手段,是一個意外發現的手術。上個世紀60年代, Arlet and Ficat用骨功能探查(functional exploration of bone )的方法也就是用空心鑽頭 通過大粗隆向股骨頭鑽孔後,通過測定骨髓腔壓力、注水壓力試驗、髓腔內靜脈造影以及髓芯活檢的方法診斷股骨頭壞死 ,發現手術後常常能立刻緩解疼痛,於是就把這個診斷方法變成了治療方法,叫做髓芯減壓術,認為緩解疼痛與減輕股骨頭、頸髓腔壓力有關。1985年 Ficat 和 Arlet報告133個I-II期壞死減壓治療結果,他們發現90%的病例在臨床上,79病例在放射學上有「好到非常好的結果」。 賓夕法尼亞大學首先在美國開展髓芯減壓手術,同一個醫生做改良減壓(植入松質骨)406髖,對其中297例作了平均29個月的隨訪:74例(25%)在放射學上穩定,髖關節指數改善超過10分。107例(36%)在平均29個月後做髖關節置換,其中I 、II、III、IV期分別佔26%、34%、31%和48% 。第I-II組合起來病例中,病變范圍輕、中、重三組病人中髖關節置換比例分別為22%、39%和40%。他們認為與非手術療法和對症療法相比減壓對於早期病例是安全有效的方法。1986年Camp 和 Colwell 回顧研究了13個醫生作的42例髓芯減壓術,60%塌陷前病例在臨床上與放射學上均失敗,塌陷後病例臨床上全部失敗,4例手術後發生骨折。Camp和Colwell在用該法治療31例ON病人(40髖)的報道中肯定髓芯減壓「是一種無效而且有明顯缺陷的方法」。1995年Koo等人提出減壓僅僅能解除症狀,與非手術組相比不能防止股骨頭塌陷。1996年有人指出:大家有一個共識,那就是髓芯減壓對Ⅱ期和Ⅲ期的骨壞死,不能改變其進一步發展為塌陷的發生率。將髓芯減壓作為治療方法的推崇者已經指出於靜息期(1期)使用這種方法是有效的。但是,只有很少的研究用合理的隨訪時間來評價髓芯減壓治療工期骨壞死的效果。應用這一評價方法來驗證Ficat,Hungerford和Zizic曾指出的觀點是必要的,他們認為髓芯減壓只能對工期患者有效。本研究發現髓芯減庄對I期骨壞死患者的成功為33%(18個病人中12個疼痛復發),這種比例不治療而痊癒的病人相比,並無顯著的優勢。根這種結果,髓芯減壓治療骨壞死是值得懷疑的,應通過前瞻性的隨機研究進行評價。問題在於目前大家對於股骨頭壞死的自然病程缺乏了解,病變發展的速度不夠清楚,很難判斷減壓以後病變的發展速度是加快了還是減慢了?一些病人盡管塌陷加劇,疼痛卻有所減輕,這也是為什麼對於減壓手術效果長期爭論不休的原因。
我們的看法是在一定時間內可以緩解疼痛,但是不能延緩病程發展速度,減壓很可能加快塌陷過程發生的速度。股骨頭壞死時骨髓腔內壓力增高,減壓後壓力下降,鑽孔本身破壞骨結構、手術後許多人在鑽孔區不能形成骨組織,都減弱股骨頭負重能力,容易發生微骨折,加快塌陷的發生。下面一個病例左圖為減壓前照片,右圖為減壓後2二個月照片,可以明顯看到鑽孔痕跡,股骨頭內出現多條裂紋。
最後我們引用美國國家股骨頭壞死基金會網站的看法來做一個總結:髓芯減壓術。這一手術是從病變區切除一條圓柱狀骨頭。用於輕到中度,尚無塌陷的病變。由於這個手術在骨頭上鑽了一個孔,為了避免骨折要保護性負重6周。這一手術緩解疼痛效果極好,但是長期延緩病程進展方面不太有效。做這一手術較多的中心報告說在選擇適當的病例有很好的效果。不過對這一手術有反對意見,有些報告說效果不好。
(二)植骨手術與帶血管蒂腓骨移植手術。
植骨手術有兩種類型,一種是不帶血管的腓骨移植手術,是 1949年 Phemister提出來的。另一種是帶血管的腓骨移植手術,1979年義大利的Brunelli 和Brunelli ,美國的 Urbaniak 開始用來治療股骨頭壞死。 這是在顯微外科發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手術。從理論上說腓骨移植手術可以減輕股骨頭內壓力、去除股骨頭內死骨、用松質骨充填缺損,起到誘導新骨生成作用,填入皮質骨柱能支撐軟骨下骨質和。而帶血管腓骨移植手術還能加速再血管化進程,更有利於壞死股骨頭的修復。Urbaniak 等人手術超過1000例,在首次報告的隨訪至少2年的715例中倖存者82%。Yoo等人對86髖進行至少8年的隨訪中發現72%的人效果為好和極好。28%為尚可或較差。61%的人X光照片上病變沒有發展。
為了對兩種植骨方法進行比較,Plakseychuk等人從匹茲堡大學1989-1999年200個帶血管腓骨移植手術病例(220髖)中和韓國慶北大學醫院1986-1996年99個不帶血管腓骨移植手術病例(123髖)各篩選出50例,對這兩種手術治療效果進行回顧性對比研究。研究中兩組各50個病例在分期、病變大小、病因,術前Harris髖關節評分、隨訪時間都作了仔細的配對,在經過接近5年的隨訪後,帶血管組70%的人Harris髖關節評分改善,而不帶血管組只有36%的人髖關節評分有改善。作者認為帶血管腓骨移植手術無論是臨床還是放射學效果都比不帶血管腓骨移植手術好,對於I期和I1期病例效果比較好。對於15個III期病例,不帶血管移植治療的全部病例效果都不好,帶血管移植73%的病人效果不好,應該選擇髖關節置換。但是帶血管蒂腓骨移植手術組並發症如深靜脈栓塞,腓神經麻痹導致的大拇趾下垂 、腓神經病等高達22%,而不帶血管蒂腓骨移植手術組只有4%腓神經區感覺異常。帶血管蒂腓骨或髂骨移植手術是顯微外科手術,需要比較好的設備和有經驗的醫生才能進行手術。
1987年前日本Sugioka用粗隆間旋轉截骨術治療14個壞死病人,把壞死部分旋轉到非負重區,取得良好效果,1999年對這14個病人的的隨訪發現3人在手術後5年內置換了髖關節,手術時塌陷不到2mm的病人在15年後僅有輕度退行性骨關節病,手術時塌陷2mm或2mm以上的病人病變慢慢發展在10年內還有不錯的功能。但是這個手術在美國的治療效果不好,Suguoka在美國多個中心演示手術的失敗率超過80%。
最近有人提出幹細胞移植和骨水泥治療股骨頭壞死。以下材料來自下面英文網站
http://www.maitrise-orthop.com/corpusmaitri/orthopaedic/mo72_hernigou/index.shtml
目前,治療中晚期的股骨頭壞死,最好的辦法就是人工股骨頭置換術。
對於40多歲或50多歲的患者,一般手術指征適合,多採取這一辦法。
假如骨頭松動,疼痛,骨質實質發生病變,經過認真診斷,是可以確診的。上述這種症狀似乎有股骨頭壞死的可能。看看醫師。
保守治療同樣費錢,且漫漫無期,昂貴的治療費用也可以令人承擔不起。並且,其中如果出現收費黑洞,更是叫人扼腕!
上海有一個: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
移骨治療股骨頭壞死
http://www.cctv.com/program/jkzl/20050623/101444.shtml
另外:
蘭州軍區烏魯木齊總醫院
巧治股骨頭壞死
1、史振滿 主任醫師 蘭州軍區烏魯木齊總醫院全軍骨科中心主任 先後研製了筋膜骨瓣修復骨缺損 輔助人工髖關節以及自身髖關節置換術等治療股骨頭壞死的手術方法。(左圖)
2、劉書華 副主任醫師 蘭州軍區烏魯木齊總醫院全軍骨科中心 擅長股骨頭壞死、股骨頸骨折及小兒骨科疾病的診治 曾獲軍隊科技進步獎多項。(右圖)
主持人:觀眾朋友們,你們好!這里是中央電視台《健康之路》直播節目,今天我們來聊的是股骨頭壞死方面的問題。全世界股骨頭壞死病人有3000萬,我國有400萬,今天介紹的兩種新的治療方法叫做輔助人工髖關節和大轉子股骨頭互換術。首先來看一位彭先生的情況:這位46歲的彭先生一直是家裡的頂樑柱。
彭先生:我得病以後在遼寧新城治療了三個月,回來一直吃葯,吃葯療效也不太好,錢也花了不少,現在一走路腿特別疼痛,走十多米路的就疼得非常厲害。得病三年給家裡也帶來了很多痛苦,已經把家裡的錢耗盡了。
劉書華:股骨頭簡單地說就在我們的髖關節的位置,來看一個模型,股骨頭就像是一個門軸一樣,活動自如,股骨頭的負重是很大的,幾乎全身的負重都要依靠這里,彭先生的股骨頭就是因為缺血最後出現壞死。
史振滿:股骨頭壞死原因是多種多樣的,老彭的情況是外傷造成的,如圖可以看到患者右側股骨頭壞死已經塌下來了(三年)。再來通過一個動畫看看股骨頭壞死的發展過程,髖臼磨的時間長了關節的間隙就沒有了,然後繼續骨質增生,這樣就會殘廢。很多人剛開始股骨頭壞死是沒有症狀的,後來一點點演變就會出現髖關節疼,疼的程度會一點點加重,加重的過程中除了髖關節疼以外可以表現為膝關節內側疼痛,腿的後伸受限和內旋受限,接下來症狀加重(雙側股骨頭壞死)就要卧床了。
主持人:股骨頭壞死程度如何區分?
史振滿:我們通過影像學檢查把股骨頭壞死分成七種類型,早期股骨頭雖然壞死了,但是基本形狀還是圓的,逐步發展為有一點塌陷以及部分塌陷。然後發展到晚期股骨頭壞死會越來越嚴重,最終完全喪失活動能力。早期股骨頭壞死我們可以進行修復治療,晚期我們就只能進行重建了。接下來看看輔助人工髖關節治療原理,首先是手術修復股骨頭,然後是需要1-2年的恢復時間,病人要卧床恢復。這樣我們在1997年就研製了一種方法可以解決卧床的問題,這是一種輔助髖關節,有了這種輔助設備可以很好地替代股骨頭承重,股骨頭實際上已經不再承重了。然後股骨頭就可以很好的修復癒合,癒合後就可以取出支撐器。
主持人:實際治療情況怎樣呢?
史振滿:我們來看一張片子:這是一個20歲的小夥子股骨頭壞死後的情況,患者左側股骨頭壞死一年,99年輔助關節治療,術後一年半取出支撐器,恢復得很好。
主持人:這種方法主要是針對早期股骨頭壞死的病人,對於重度的病人是需要重建的,這是一種怎樣的治療方法?
史振滿:我們的大轉子股骨頭互換術不是用異體骨也不是用人造骨,而是用患者自身股骨的大轉子來做的,大轉子和股骨頭是長在一根骨頭上的兩個部位,這兩個部位大小是相當的,而且完全具備了互換的條件。手術首先切除壞死的股骨頭,然後切取大轉子,大轉子向內側旋轉,然後替代股骨頭,用切除的股骨頭替代大轉子,新的股骨頭由原來的血管供血,壞死的股骨頭一個是不再負重,再加上有周圍很豐富的血供,最後就可以很好的癒合。
主持人:手術效果如何?
史振滿:我們再來看一位股骨頭壞死三十多年的患者的片子:這是一位44歲的女士,右側股骨頭壞死37年,98年進行了互換手術治療,術後5年的恢復情況是很好的,可以站立、下蹲,功能基本恢復了。
主持人:來看看兩位患者的情況:
患者女(右側股骨頭壞死一年):97年接受互換術治療,手術前拄拐杖,放開雙拐不能走路,而且非常痛,現在不痛了,放開雙拐還可以跑、跳。
患者男(左側股骨頭壞死33年):我60年把腿摔壞了,股骨頸骨折,在蘭州治了一回,內蒙古也治了一回但是效果都不好,只能拄拐杖走,後來接受了蘭州軍區烏魯木齊醫院的治療,術後兩個月什麼活兒都能幹了。
主持人:手術有適應證嗎?
史振滿: 適用范圍
● 股骨頭缺血壞死
● 髖部骨折脫位
● 髖部腫瘤或腫瘤樣病變
劉書華:每個病人的具體情況是不同的,因此是否適合手術我們要根據具體的情況進行分析判斷,除了股骨頭壞死的情況還要看病人全身的情況。
主持人:沈陽王先生 47歲 當出現髖關節疼痛時怎樣才能早期發現股骨頭壞死?
史振滿:醫學上檢查手段很多,磁共振和ECT(檢查局部血供)是可以早期發現股骨頭壞死的。
主持人:福建王女士 46歲 我因為右側股骨頭壞死已經做了全髖關節置換手術5年,現因髖關節疼痛不能走路,請問現在還能否接受您的治療?
史振滿:患者已經失去這種手術的治療條件了,因為這種方法是利用患者自身的材料來進行治療的,已經做了人工關節手術實際上是一種破壞性手術,已經不具備修復的條件了。患者這種情況只能再進行髖關節置換手術了。
主持人:江西南昌張先生 44歲 用這種方法治療後將來能否做人工髖關節置換?
劉書華:可以。
主持人:那麼修復手術和重建手術的恢復時間分別是多長?
劉書華:修復手術的恢復時間大約在2-3個月左右。重建手術需要4-6個月才能恢復。
專家忠告
● 少飲、最好不飲高度酒
● 盡可能避免外傷
● 慎用強的松、地塞米松等激素類葯物
參考資料:http://www.cctv.com/lm/560/31/86077.html
4、股骨頭壞死為什麼要拄拐?拄拐有什麼要求嗎?
一、拐杖能有效地減輕下肢負荷,原則上用雙拐杖。用上肢和手控制拐杖,適宜的高度是從足底到腋窩的高度,比身高少40厘米,站立時從足小趾前外側15厘米到腋下2~3橫指的高度。
二、扶拐杖行走法:二點步行(右足和左拐,左拐和右足互相交替行走);三點步行(兩拐和患側足三點行走,健側足獨立行走);四點步行(先把左拐前移,後邁右下肢,再前移右拐,最後邁左下肢)。
5、股骨頭壞死患者應該如何正確拄拐?
股骨頭壞死是一種發病潛伏期長、病程也長的疑難病症,而且康復期遠遠長於治療時間。患者拄拐是期間協助病情好轉的必要工具,但不是整個過程都需要拄拐,患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在一段特定的時期內有效的拄拐,才能達到協助治療的目的。股骨頭壞死的一位早期小患者,經靶位體液滲透療法治療一個療程後,家長陪同患者在家中進行各項鍛煉,病情已有好轉,堅持做完第二個療程,更加明顯,此時建議,患者可以開始拄拐,減輕髖關節負重。三個月後,患者來院復查,通過X光片發現,患者的股骨頭出現了塌陷,立即詢問患者家長,孩子有沒有拄拐行走代步,家長肯定的回答:有,可是再問孩子,孩子否認了,詳細的了解了具體情況才明白,原來家長沒有找到兒童用的拐杖,父親特製的拐杖太沉,孩子使用時很費力,於是在這三個月期里孩子手中的雙拐成了擺設,用腳走了路一直使髖關節處於負重狀態,造成了股骨頭塌陷。接下來的治療階段家長不斷的叮囑患者,並進行隨時監督,一年後患者完全治癒。這個說明了拄拐在的特定階段很重要。經過的保守綜合治療後,病情不斷好轉,會有新的骨組織生成,而這些骨組織在剛生成階段比較脆弱,在此期間有效的拄拐,減少股骨頭處負重,使股骨頭處的骨細胞無負重安全的生長,長至堅硬時,患者便可棄拐而行。患者需要的是:剛剛棄拐的患者,由於一段時間沒有自行走路,全靠拐杖支撐,患者的行走能力退步,棄拐後必做的就是循序漸進的進行行走練習。
6、查出股骨頭壞死一年半了 這才剛不用拐杖了
你好,股骨頭壞死,早發現早治療,去專業的醫院做病情的診斷,再做治療,免得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期, 股骨頭康復正確的使用拐杖的方法有以下幾點:一、拐杖能有效的減輕下肢負荷,原則上用雙拐杖。用上肢和手控制拐杖,適宜的高度是從足底到腋窩的高度,比身高少40厘米,站立時從足小趾前外側15厘米到腋下2~3橫指的高度。二、扶拐杖行走法有:1、二點步行:右足和左拐,左拐和右足互相交替行走;2、三點步行:兩拐和患側足三點行走,健側足獨立行走;3、四點步行:先把左拐前移,後邁右下肢,再前移右拐,最後邁左下肢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衷心的祝願你早日康復!
7、我爸有股骨頭壞死。也有7年了。走還是能走的。就是一瘸一拐。這段時間不知道怎麼的。腿好像一大一小了。
股骨頭壞死典型症狀:髖關節、大腿近側,膝部疼痛,髖部活動受限,常見症狀:最常見的症狀是疼痛,疼痛部位是髖關節、大腿近側,可放射至膝部.疼痛可以因壞死組織-修復的炎症病變或炎症病灶內的高壓引起,可表現為持續痛,靜息痛.骨軟骨塌陷變形導致創傷性關節炎,或有髖關節周圍肌肉韌帶附著部位慢性損傷性疼痛.髖部活動受限,特別是旋轉活動受限,或有痛性和短縮性跛行.
8、怎麼判斷自己得了股骨頭壞死?
可以去醫院通過拍片或者磁共振檢查判斷。如果需要自測可以採用股骨頭壞死4字測試法,這個方法非常簡單,只需要平躺,一隻腿成4字放在另一隻腿上,下壓看感覺即可,您也可以在網上搜一下具體的圖文詳解。如果發現了股骨頭壞死的話,一定要及時治療,尤其是股骨頭壞死早期,治療起來會有非常不錯的效果,服用通絡活血類中成葯促進股骨頭壞死區域血管新生,改善微循環,理論上有機會從根本上治療股骨頭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