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股骨頭壞死都有哪些表現
2、X線片如何看出股骨頭壞死好轉
1、2期者X光平片表現正常或表現輕微,很容易漏診,應用CT、MRI核素掃描或血管造影才能明確診斷,CT、MR表現為骨小梁排列紊亂,模糊或見小片破壞區,亦可見到斑片狀高密度灶,3期者可見到骨皮質塌陷和小的囊變,4期則會合並關節退行性變關節增生,股骨頭變扁,關節間隙變窄。3、4期者X光平片可見有明顯表現,表現為股骨頭密度增高,密度不均,骨質破壞,股骨頭變形,兒童患者股骨頭骨髓碎裂,密度增高,合並退行性骨關節病者關節間隙變窄,股骨頭壞死,主要與髖關節結核,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椎鑒別。
3、股骨頭壞死有什麼表現
骨頭壞死的症狀主要是:1、進行性髖關節疼痛,站立或行走時加重。2、首發症狀分別有髖關節疼痛、腰骶部疼痛、膝關節疼痛、臀部疼痛或腹股溝區疼痛。3、髖關節活動受限(特別是內旋)。4、伴有下肢疼痛或畏寒(怕冷)。5、跛行。
以上的症狀並不是每一項都要有,因人而異病情的程度不一有些症狀不一定會出現。
4、股骨頭壞死容易被誤診嗎
你好,股骨頭壞死一般根據臨床症狀(雙以腹股溝和臀部、大腿部位為主關節痛,髖關節內旋活動受限為主要表現),病史(有髖部外傷史、皮質類固醇應用史、酗酒史)以及X線片或MRI即可確診。
但是早期的股骨壞死臨床表現輕微,X光片多呈陰性,所以容易漏診或誤診。
由於症狀體征有相似之處,需要與以下幾種疾病鑒別:
髖關節的骨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腰椎間盤突出,類風濕性關節炎,髖關節結核,腫瘤等。
但是有經驗的骨科醫生根據臨床症狀、體征以及影像學檢查即可確診。
祝早日康復!
5、股骨頭壞死X片上有什麼表現
?X片是股骨頭壞死檢查最常用的方法,當我們出現疼痛、活動受限、跛行等類似股骨頭壞死症狀時,多數醫生都會建議我們做X片確診,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下股骨頭壞死在X片上有什麼表現。 股骨頭壞死臨床上分為早、中、晚三期,不同時期股骨頭壞死X片表現是不相同的。 初期股骨頭壞死X片表現:髖關節間隙輕度增寬,以關節中下為主,主要因關節軟骨增寬,股骨頭外移所致,早期股骨頭在外移2mm以內,晚期可達5mm,一般認為是關節旁及關節內軟組織充血所致,可以逆轉。 中期股骨頭壞死X片表現:股骨頭皮質可以斷裂形(台階狀)成角,基底處出現平行的雙皮質征(雙邊征),其中台階征及雙邊征是X線判斷股骨頭塌陷的早期徵象,隨後股骨頭廣泛脫位和碎解,其內可見死骨、裂隙、硬化和透光區,股骨頭壓縮變扁平,輪廓不規則,關節腔最初因股骨頭變扁而增寬。股骨頸下方出現皮質增厚或骨膜增生,關節間隙可呈不規則變窄,髖臼關節面增生硬化,Sheaton線不連續,股骨頭碎塊可成為關節游離體。 晚期股骨頭壞死X片表現:股骨頭骨結構完全消失,股骨頭明顯變扁或覃狀變形,內有彌漫或局限性硬化或囊變區,關節間隙變窄,股骨頭增粗,可有關節半脫位。髖臼緣和股骨頭基底部增生變成骨贅,髖臼關節面出現硬化並囊變,股骨頭與髖臼變扁,股骨頸吸收,使下肢變短。
6、股骨頭壞死拍片能看出來嗎?
您好!股骨頭如果出現壞死一般來說在拍攝X光片後,會看到一定的表現。
臨床醫生結合患者的臨床表現、影像學檢查結果、
但是拍攝的角度等等對其是有影響的。
7、股骨頭壞死的X線影像表現是什麼?
你好,金冠醫生謝謝您的邀請。X線檢查是股骨頭壞死常見的檢查項目之一,那麼會有什麼症狀呢?
1、在股骨頭軟骨下骨板下方出現骨質密度增高,周圍出現點狀或斑片狀密度減低區或囊性變,周圍出現一密度增高的硬化邊緣包繞。骨密度增高和硬化緣是骨壞死後新骨形成的表現,而不是骨壞死的本身,硬化帶出現在壞死骨和活骨之間。這是改良的Ficat-Alert分期、Steinberg 分期和ARCO 分期Ⅱ期的表現。
2、股骨頭軟骨下骨板出現「新月征」。新月征是指股骨頭負重區軟骨下骨板內厚的透光區,是由於骨壞死後,骨質被吸收,出現微骨折所致,通常在正位片上不易見到,在蛙式位片上易顯示,容易被忽視。新月征的出現是股骨頭缺血壞死所有分期系統的基礎,股骨頭有新月征而無節段性塌陷是股骨頭缺血壞死所有分期Ⅲ期特徵性的表現。
3、股骨頭軟骨下骨板出現節段性塌陷、變扁、碎裂,軟骨下骨質密度增高,伴有或不伴有關節間隙狹窄,晚期出現髖關節骨關節炎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