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骨頭 > 股骨頭下型骨折

股骨頭下型骨折

發布時間:2020-08-01 11:50:47

1、股骨頸骨折頭下型症狀有哪些

我今年一月二十九號因車禍致使左股骨頸頭下型骨折,於二月十三號做的空心拉力釘手術,內置了三顆空心釘,至今仍用雙拐行走 八月份復查X光片,說是臨床性癒合,骨折線模糊,未見明顯骨痂,未見股骨頭壞死變型,但我有時會出現隱隱的疼痛,他說這是正常的,是這樣的嗎?還讓我加強關節的鍛煉,但我又怕會再次的損傷到它 化驗、檢查結果(請使用右側的工具上傳): 請上傳您的檢查片子,以便醫生了解病情,給出診療建議。

2、股骨骨頸(頭下型)骨折應為幾級傷殘?

做了內固定的,都是九級

3、股骨頸骨折頭下型

股骨頸骨折尤其是頭下型由於血液供應的損傷,很容易造成所謂的骨折不癒合。試行中醫小針刀囊內的松解治療,可以改善部分血運;中葯內服外用。股骨頭置換或全髖置換了。常規手術,術後對你的生活影響不大,無太憂慮。

4、股骨頭頭下型骨折

股骨頸骨折:股骨是由股骨頭、股骨頸、股骨乾和股骨髁組成。股骨頸前面全部在關節囊內,後面只有內側2/3部分在關節囊內。股骨頭和股骨頸血液供應來自關節囊內的小動脈,股骨幹滋養動脈和圓韌帶小動脈。若外傷將血運供應破壞,既影響骨折的癒合,造成股骨頭缺血性無菌性壞死。股骨頸骨折多發生於老年人。因為老年人骨質疏鬆,股骨頸脆弱,即使輕微外傷如平地滑倒或患肢突然扭轉,都可以引起骨折。股骨頸骨折一般需要12-24周才能達到臨床癒合。骨折分外展型、內收型、基底部骨折。外展型骨折:有斷端嵌入,一般較穩定。可以用接骨葯外敷、口服治療,加牽引。8周以後,扶雙拐下地漸次負重,直至骨折堅固癒合,時間需要3個月。基底部骨折:易於整復和癒合,用接骨葯外敷、口服治療,加牽引。8周以後,扶雙拐下地漸次負重,3個月後,骨性癒合後,才能棄拐行走。內收型骨折:多採取手法復位,三翼釘內固定。口服接骨葯幫助癒合治療。股骨頸骨折,最主要的是病情恢復的時間長,防止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發生是主要的。中葯接骨葯是預防股骨頭壞死發生的良葯,希望患者治療時選擇。
患者的注意事項:在沒有癒合前,不能盤膝而坐,不許側卧,不能過早下地負重,否則影響斷端的穩定或造成畸形。應用牽引治療的,需要特別注意患肢必須牽引在外展位,外展不可少於40°。治療中,應置患肢於功能位。並注意膝關節功能活動,以免發生膝關節僵硬。僵硬時用骨傷葯治療。

5、股骨頸頭下型骨折一定會壞死嗎

股骨頸骨折預後仍需面對三大問題
(一)股骨頸骨折的癒合問題
股骨頸骨折癒合較慢,平均需5~6個月,因此,判斷癒合與否不得少於5年;影響骨折癒合的因素與年齡、身體狀況、骨折部位、骨折類型、骨折和移位程度、復位質量以及內固定堅強度有關;據相關資料統計,骨折不癒合率較高,平均為15%左右。
(二)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問題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仍然是一個嚴重而尚未解決的問題。根據文獻統計,壞死率一般在20~35%。股骨頭壞死出現的時間最早在傷後2~3個月,最遲可達5年,一般認為術後繼續觀察的時間不得少於兩年。
(三)股骨頸骨折功能恢復問題
股骨頸骨折功能恢復情況不如其他骨折。一般說來,雖經妥善的治療,仍然只有約一半(50%)的病人,能夠獲得滿意的功能恢復一走路方便,不痛、蹲坐自如。約有15%的病人骨折不癒合。約20~35%的病人股骨頭發生壞死。還有一部分病人傷後出現髖關節創傷性關節炎的改變。
所以至少要兩年內避免負重,才能更好的促進早日康復。

6、左股骨頸骨折頭下型,多久可以正常走路?

左股骨頸骨折頭下型!骨折有移位嗎?你是怎麼治療的?你多大年紀了?這種骨折有移位的話很容易並發股骨頭壞死,老年人的話一般都要行股骨頭置換手術,術後一周左右就鼓勵病人下床了;年輕人多採用加壓空心螺釘固定,術後約要2個月開始鼓勵病人下床活動(以上都要嚴格尊醫囑活動),年輕人如果術後發生股骨頭壞死,一般維持年齡大一些再做股骨頭置換術,如果你現在是什麼治療都沒有,僅僅是卧床休息建議你可以去附近醫院拍X線片,了解骨折癒合及對位情況,根據檢查情況才可以決定是否下床活動~!希望這些可以給你一些幫助!祝你早日康復!

7、股骨頸骨折,醫生判定為頭下型醫生說壞死幾率高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手術三顆釘固定。有沒有高級醫生解答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股骨頸頭下型骨折,導致壞死的幾率還是很高的。一般去拐行走的話需半年以後。建議你定期拍片復查。

8、股骨頸骨折頭下型骨折癒合率?不做假體置換癒合率是多少?

做內固定手術的骨折癒合率一般在90-95%,但是你想說的肯定是完全好的情況,股骨頸頭下型骨折即便骨折癒合了,最後出現股骨頭壞死的幾率非常高,如果伴骨折移位,應該在60%以上,所以如果年齡到60歲了,還是做假體置換吧

與股骨頭下型骨折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