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骨頭 > 股骨頭置換手術記錄

股骨頭置換手術記錄

發布時間:2020-07-31 23:42:06

1、股骨頭置換後的護理!(要快)

【術前准備】

1.骨科手術的一般護理常規。

2.按硬膜外麻醉或全麻術前常規護理。

3.備齊各項常規檢查報告,如血常規、尿常規、出凝血時間測定、肝腎功能、腦部及胸部X線片、心電圖等。

4.術前2—3d開始按醫囑給抗生素。

5.手術野皮膚准備上至劍突以下,下至膝關節以上,前面超過腹中線6—7cm,後面超過椎柱6~7cm。

【術後護理〕

1.按硬膜外或全麻木後常規護理。

2.保持患肢外展、輕度外旋位。術後6周內避免做如內收、屈曲動作,以防髓關節的脫位。

3.密切觀察患者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等全身情況及局部切口出血情況。

4.切口負壓吸引,保持引流管通暢,注意引流液的性質和量。

5.患肢皮膚牽引2—3周。一般採用皮膚牽引,老年人皮膚易受到膠布粘貼而過敏、破潰,可使用海綿包紮作牽引,牽引重量應小於2kg。

6.功能鍛煉

(1)術後6—12h後即可以收縮、舒張的方法鍛煉股四頭肌。

(2)牽引拆除後,可將上身抬高20o--30o,在胭窩下墊軟枕1隻,使膝關節保持微屈狀態。同時可以活動踝關節,以防遠端關節僵硬。

(3)6周內忌屈曲、內收及內旋,可在兩下肢中間放軟枕1隻,以防止髓關節脫位。

(4)6~8周後可下床,適當負重。

7.預防並發症及感染

(1)為預防肺炎、肺栓塞及血栓性靜脈炎,鼓勵患者利用牽引架上拉手抬起身軀,以促進呼吸及血循環。

(2)預防尾骰部褥瘡,經常保持床鋪平坦、乾燥、清潔、無渣屑。

(3)預防泌尿系統感染,使用吹哺妥因作膀敢沖洗。

8.術後預防夠關節脫位術後6周內應囑告患者不能將兩腿在膝部交叉放置,3個月內不能坐小矮凳,不能蹲下,不能爬陡坡。

2、我在支付寶買的好醫保,長期醫療保險,今年需要做股骨頭置換手術,保險能用上嗎?

先問問客服留個記錄吧,反正保險的條款綜合起來就兩點,這個不賠,那個也不賠,而且解釋權也是歸他們的。

3、股骨頭壞死【股骨頭壞死】

您好,我是北京市宣武醫院骨科的曹光磊醫生,您上傳的片子有些模糊,但可以看出髖關節的間隙已經變窄,股骨頭的外形也有變化,不知你可否上傳當時的手術過程(手術記錄)以及你目前的症狀,疼痛的部位以及困難的程度等(比如走多遠開始疼痛等,越詳細越好),最好能有一個更清晰的X光片.這些有助於判斷病情程度及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當然如果已經到了後期,最佳方案就是髖關節置換, 好一些材質的進口關節全部住院費用大約5萬左右,普通的進口關節全部住院費用大約在3.5萬左右。

(曹光磊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4、做股骨頭置換手術後,平時應注意什麼?

你好 ,(1)術後6—12h後即可以收縮、舒張的方法鍛煉股四頭肌。 (2)牽引拆除後,可將上身抬高20o--30o,在胭窩下墊軟枕1隻,使膝關節保持微屈狀態。同時可以活動踝關節,以防遠端關節僵硬。 (3)6周內忌屈曲、內收及內旋,可在兩下肢中間放軟枕1隻,以防止髓關節脫位。 (4)6~8周後可下床,適當負重。

5、人工股骨頭置換術的術後處理

<

6、股骨頭更換手術要幾小時

人工股骨頭種類很多,設計在不斷改進,材料也在不斷改進。目前常用的是Moore型,相當於國產Ⅱ型;Thompson型,相當於國產Ⅰ型。Moore型可保留充足的股骨距,柄孔中可植骨,臨床較常用。對股骨距小者可用Thompson型。人工股骨頭置換具有關節活動好,下床早的優點。但並發症不少,主要有4種:感染、脫位、松動和假體柄折斷,處理上較困難。所以,雖然這僅為人工半關節置換,仍應嚴格掌握手術適應證。
意見建議:1.術後搬動要小心,保持外展、內旋、伸直位。患肢外展中立位牽引1~2周,防止內收、外旋以免脫位。以後改用矯正鞋於同樣體位2~3周。
2.術後應用二聯或三聯足量抗生素,肌肉及靜脈聯合用至體溫平穩,再肌肉注射一周左右。
3.有效的負壓吸引極為重要,主要為防止感染,又可觀察和記錄引流液顏色的改變及引流量。引流管留置不應超過72小時,24小時引流量少於20ml後才可拔管。
4.下地前常規拍X線片,檢查人工股骨頭在髖臼內的位置,也便於術後隨診比較。
5.術後應即活動未固定的關節,作肌肉收縮鍛煉,下肢按摩,以防深靜脈栓塞。2~3日後可起坐,逐漸增大主動和被動范圍;術後10日拆線;術後3~4周可持拐下地。半年內應在持拐保護下行走,鍛煉過程可輔以理療。棄拐後仍應注意避免過度活動和損傷。如有疼痛、局部炎症等出現應及時隨診治療。用生物學固定的病人,在術後6周內宜在床上鍛煉,以便骨組織長入表面微孔。然後再持拐由不負重而逐漸加大負重行走。總之,節制負重要時刻注意。
6.嚴格定期隨診每2~3個月1次,以便指導鍛煉。定期攝X線片檢查,以便早期發現並發症,如有疼痛、炎症,應查找原因,及時處理。X線片檢查應注意觀察有無骨與骨水泥、與柄間透亮帶,柄折斷,骨水泥折斷,柄端與髓腔內側的關系,假體下沉,股骨距吸收,股骨上端內側骨水泥裂開,骨質吸收等
如果手術後處理不當都會導致疾病的復發;這也是很多患者擔心的;以為是醫院的治療不到位。

7、置換股骨頭需要多少錢

置換股骨頭大概需要5-10萬元之間,醫院不用,收費標准也會不同,具體建議到醫院咨詢。

注意事項:

由於骨水泥的生物相容性差、放熱、毒性和過敏反應等,可有多種並發症,尤其是後期的假體松動,影響療效,近年來研究不用骨水泥固定人工假體的生物學固定方法較為理想,具有良好前途。不用骨水泥與用骨水泥的假體區別在於假體柄的表面設計和材料上的不同。

在表面設計上有巨孔型和微孔型兩種,歐洲多用巨孔型;國內多用的是微孔型,其孔隙的直徑在40~400μm之間,骨組織可以長入微孔內起牢固的固定作用。有時可在髓腔內,假體遠端嵌入一塊骨栓,癒合後可防假體下沉。

生物學固定的假體在設計上應盡量減少非生理性應力,手術時假體的多孔表面必須與骨組織緊密接合,應避免二者之間的微細活動,故術後6周內不能負重。要使假體與骨間密切相接,就要求有合格的假體、器械和嚴格的技術操作。

在尚未達到要求時,如能正確使用骨水泥,仍不失是一種好的辦法。近有設計採用有機骨粒骨水泥,可兼有骨水泥固定和生物學固定二者的優點。

(7)股骨頭置換手術記錄擴展資料:

護理和康復:

1、術後搬動要小心,保持外展,內旋,伸直位。患肢外展中立位牽引1~2周,防止內收,外旋以免脫位。以後改用矯正鞋於同樣體位2~3周。

2、術後應用二聯或三聯足量抗生素,肌肉及靜脈聯合用至體溫平穩,再肌肉注射一周左右。

3、有效的負壓吸引極為重要,主要為防止感染,,又可觀察和記錄引流液顏色的改變及引流量。引流管留置不應超過72小時,24小時引流量少於20ml後才可拔管。

4、下地前常規拍X線片,檢查人工股骨頭在髖臼內的位置,也便於術後隨診比較。

5、術後應即活動未固定的關節,作肌肉收縮鍛煉,下肢按摩,以防深靜脈栓塞。2~3日後可起坐,逐漸增大主動和被動范圍;術後10日拆線;術後3~4周可持拐下地。

半年內應在持拐保護下行走,鍛煉過程可輔以理療。棄拐後仍應注意避免過度活動和損傷。如有疼痛,局部炎症等出現應及時隨診治療。用生物學固定的病人,在術後6周內宜在床上鍛煉,以便骨組織長入表面微孔。然後再持拐由不負重而逐漸加大負重行走,總之,節制負重要時刻注意。

6、嚴格定期隨診每2~3個月1次,以便指導鍛煉。定期攝X線片檢查,以便早期發現並發症,如有疼痛、炎症,應查找原因,及時處理。

8、請問做換一個股骨頭手術需要多少錢

截至2020年1月份,換一個股骨頭手術大概需要5-10萬元之間。

股骨頭置換術創傷很大。這次行動的技術內容也要求很高。如果位置有偏差,很容易造成疼痛、感染、神經損傷甚至終身殘疾。所以後遺症很嚴重。

這種手術治療股骨頭置換術會使受傷部位一直處於缺氧狀態,並會出現後遺症,如肌肉萎縮、無彈性、血液循環等。然而,股骨頭壞死的置換手術費用昂貴,對適用人群來說是有限的,治療效果也不是最好的。

股骨頭壞死置換術的費用比較高,痛苦也非常的大,容易發生感染,導致神經損傷、脫位、假肢下沉,擺動斷裂等並發症的出現。

(8)股骨頭置換手術記錄擴展資料:

護理和康復:

1、術後搬動要小心,保持外展,內旋,伸直位。患肢外展中立位牽引1~2周,防止內收,外旋以免脫位。以後改用矯正鞋於同樣體位2~3周。

2、術後應用二聯或三聯足量抗生素,肌肉及靜脈聯合用至體溫平穩,再肌肉注射一周左右。

3、有效的負壓吸引極為重要,主要為防止感染,,又可觀察和記錄引流液顏色的改變及引流量。引流管留置不應超過72小時,24小時引流量少於20ml後才可拔管。

4、下地前常規拍X線片,檢查人工股骨頭在髖臼內的位置,也便於術後隨診比較。

9、60歲了做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康復期要多久?

呵呵 還是你嗎 反正我家的病號恢復了大概半年左右,到現在基本不用拐杖了,她今年72歲了 呵呵 要看病人的身體狀況了,還有就是做完手術一段時間後,要鍛煉 不能躺在床上不動 那樣不利於康復。

10、股骨頭置換術後康復

股骨頭置換後術後正確護理包括:
1,術後搬動要小心,保持外展,內旋,伸直位,防止內收,外旋以免脫位.以後改用矯正鞋於同樣體位2~3周.
2,術後抗生素使用3天,無特殊情況停止使用.
3,有效的負壓吸引極為重要,主要為防止感染,又可觀察和記錄引流液顏色的改變及引流量.引流管通暢留置24小時,最後8小時引流量少於50ml才可拔管.引流管留置不不應超過72小時.
4,下地前常規拍X線片,檢查假體的位置,也便於術後隨診比較.
5,術後應即活動未固定的關節,做肌肉收縮鍛煉,下肢按摩,以防深靜脈栓塞.2~3天後可坐起逐步增大主動和被動范圍;術後14天拆線;術後5~6周可扶拐下地,患肢不負重;7周後患者部分負重;10~12周可棄拐獨立行走.總之,節制負重要時刻注意.鍛煉過程可輔助理療.棄拐後仍應注意避免過度活動和損傷.
6,如有疼痛,局部炎症等出現硬及時隨診治療.病人一定要知道新植入物的局限性.直至支持骨完全癒合時,新植入物都僅能承受應有的壓力.任何植入物的承受負荷的能力都不能與健康骨相比.
7,嚴格定期隨診,每2~3個月一次,以便指導鍛煉.定期拍攝X線片檢查,以便早期發現並發症,如有疼痛,炎症,應查找原因,及時處理.

與股骨頭置換手術記錄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