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醫風濕免疫就業前景怎麼樣?
免疫科是個大科,也是個小科。說他大,因為現在很多疾病發現多少都與免疫異常有關,比如現在有關糖尿病的研究認為其胰島細胞損傷與免疫有關;說其小,至少在我所在的二級甲等中醫醫院,還沒有獨立成科,只有門診。上學時一般的看法是哪個熱學哪個個,其實未必如此。我畢業自中醫學校,比如上學時時很多人不願意學習肛腸科,但就業時發現,中醫肛腸科受歡迎程度甚至遠甚於中醫婦科,比內科好就業多了因為學的不多。各系統疾病,哪一個也需要治療,只要學好了,哪個科都能幹得很好。免疫科,在西醫院校也被認為是最難的科,但是是不是學的人也少呢?凡事都是辯證的。
2、我今年考研想報風濕免疫科,問下你知道這個專業就業怎麼樣啊?
難~~我就是這個專業的,明年畢業,今年開始關注工作問題,很少醫院有這個科室不說,很多醫院該科室不招人不說,該專業入門容易,深究難,充滿未知,在研究領域里有前途,找工作混飯吃難,很多師兄師姐最後都找得其他科室的職位~~
3、醫學考研專業問題:內科學(風濕免疫方向)前途怎麼樣啊?
基本上誰都不能保證三年以後風濕免疫方向的研究生畢業後工作怎麼樣。
首先要看你所報考的學校,好的學校出來,無論什麼專業肯定大多數醫院還是比較喜歡的。還有就是你所報考學校的醫院導師在這方向是不是在非常厲害。其實風濕免疫方向還是比較偏的一個專業,在內科裡面。現在風濕病的人沒有十年前那麼多了。如果你的導師在這方向很強,當然就業肯定還是有一定保障的。
考研讀研,不似本科出來工作以後不喜歡這個專業,還可以換醫院或是考研走人。讀出來了,基本就是定型,醫學專業非常難轉換專業的,也許就是一輩子的事情。選好就業的還不如選自己的喜歡的。車到山前必有路。現在考慮那麼多,三年時間說長不長說不短,還有很多未知因素。醫學的專業性太強了。九月也我也准備去讀研了,也是選了一個自己喜歡的專業。
4、大連市中心醫院風濕免疫科技術怎麼樣
這個醫院的優勢科室從好到差依次為心血管內科,神經外科。這是省重點。
內分泌,腎病,神經內科,護理科。這是市重點。
風濕免疫科比較一般。
5、重慶風濕免疫科好就業嗎?待遇怎麼樣呢
生物類就業極差,除非你說的是醫學類的免疫,好像要求的學歷也特高,還得托關系送禮才能進醫院系統,否則就得到窮鄉村醫療站干到不相干為止……
6、風濕免疫方向研究生將來就業前景怎麼樣
不管是什麼學校都面臨就業的問題,這一點不容逃避;但是有的學校包括大學畢業就找不到工作,也是不可否認的;努力學好一門技術,以後的生活肯定是不錯的。
在選擇的時候,選好一個熱門好就業技術,現在餐飲業發展很不錯,尤其是湘菜廚師現在是一個很有前途的職業。
7、醫生的收入到底在怎麼水平?
醫生的薪酬收入一直是大家比較關注的問題,作為醫學生,其收入更是與我們息息相關。
據調查,2017年醫生的平均稅後年收入是6.46萬元。其中男醫生的平均年收入是7萬元,女醫生的年收入則是5.52萬元,男醫生收入比女醫生高1.48萬。

相比2016年,大部分醫生(59%)的收入基本上沒有變化,但是竟然有13%的醫生表示收入甚至還有所減少,只有28%的醫生表示收入比上一年有所增加

科室收入對比
調查數據顯示,科室醫生年收入排行榜中,精神心理科、超聲科、血液內科、皮膚性病科和醫學影像科名列前五。
而風濕免疫科、神經內科、耳鼻咽喉科等十幾個科室的醫生年收入甚至低於平均年收入。

學歷收入對比
學歷不同,收入肯定也不同。博士學歷的醫生的年收入是碩士學歷醫生的兩倍多,而且據了解,臨床醫學等專業碩士以下基本是找不到工作的。

職稱收入對比
高級職稱的醫生平均年收入達9.75萬元,需要奮斗多少年才能評上高級職稱啊...

醫院收入對比

此次調查中,診所內的醫生2017年平均收入反而高於公立醫院,看來國家有點摳啊
醫生收入來源

根據平均佔比得出,醫生的主要收入來源是基本工資,其次就是醫院獎金、科室獎金。這三項佔比高達87.74%,額外的是福利津貼,政府補貼,年終獎。其他諸如互聯網問診收入,企業贊助,多點執業,教育科研收入,媒體平台收入,線上線下授課,書籍出版稿費收入等佔比比較少,共計1.61%。
收入滿意程度

認為自己的工作量與收入不匹配的醫生比例高達79.12%。
調查數據顯示,僅有1%的醫生表示最自己的收入非常滿意,還有10%的醫生認為基本滿意。而醫生期望的人均年收入能夠達到 14.4 萬元,有58%的醫生希望收入翻倍甚至更多。期望與現實差距有點大。
收入影響因素

本次調查可以看出,影響醫生收入最重要的兩大因素分別為:醫院管理改革,患者滿意度政策;醫葯分開,葯品零加成。
醫生對待2018年收入態度

16%的醫生對2018年的收入持樂觀態度,認為收入一定會增加的,而26%的醫生比較悲觀,擔心收入減少,58%的醫生則表示未來是迷茫的。